首頁 > 職責大全 > 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7676

第一條為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檢測、監控管理,建立重大危險源早期預控機制,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實現公司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156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規定所指重大危險源分為國家規定的重大危險源和公司規定的安全管理重點。

國家規定的重大危險源指:長期或者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品,且危險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場所和設施,以及其它存在危險數量或超過臨界量的場所和設施。按照《重大危險源辮識》(CB18218—2000)的規定,以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件規定,屬于申報登記范圍內的特神設備、設施、場所、危險品等。

公司規定的安全管理重點指:除國家規定的危險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傷亡和公司財產損失的其他特種設備、設施、場所、危險品等。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

第四條各單位必須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實施監管,對本部門業務管理范圍的重大危險源負有業務倮安監管責任:

(一)安全管理部門是公司重大危險源的綜合監管機構,對公司的重大危險源負有建檔、檢測、評估、監控的綜合監督管理工作。

(二)機電管理部門是公司機電設備、鍋爐、壓力管道、壓力容器及提升墜落等重大危險源的專門監管機構,對其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負責建檔、檢測、評估、監控的業務管理工作。

(三)保衛消防部門是公司火災、爆炸、危險化學品、有毒物品及放射性物品等重大危險源的專門監管機構,對其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負責建檔、檢測、評估、監控的業務管理工作。

(四)物資供應部門是公司油脂儲庫及其它易燃物資儲庫、危險化學品等重大危險源的

專門監管機構,對其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負責建檔、檢測、評估、監控的業務管理工作。

(五)各基層管理單位具體負責本單位所轄區域內重大危險源的建檔、檢測、評估、監控管理工作。

第五條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

(一)各單位每年初要按照《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0)標準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規定,如實填報登記《重大危險源申報表》,若于每年元月底前將有關材料報送公司安全監察部,由安全監察部及有關部門負責審查、匯總報送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各單位在確定重大危險源時,方法要正確、合適,設備、設施要符合標準要求,此外,雖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重大危險源標準,但是確屬重大危險源的,由主管專業部門按有關規定進行確認。

(二)對符合《重大危險源辮識》(CB18218—2000)標準的重大危險源,公司組織有資質的專業機構,按照規定進行鑒定、評估。

第六條重大危險源建檔

(一)安全監察部負責建立公司重大危險源檔案;各專業部室負責建立本專業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檔案;各基層管理單位負責建立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檔案。

1.基層管理單位的重大危險源檔案包括:①<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②《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③重大危險源確定的依據或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結果、主管部門的確認文件;④監控措施;⑤日常監控或檢查記錄;⑥單位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和現場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等資料。

2.專業部室的重大危險源檔案包括:①<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②《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③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結果或主管部門的確認文件的原件或復印件;④監控措施;⑤監督檢查記錄;④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資料。

3.安全監察部的重大危險源檔案包括:①《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②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③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結果或主管部門的確認文件的原件或復印件;④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資料。

(二)(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應明確重大危險源名稱、業務管理部門、基層管理單位、責任人及聯系電話、存在場所、確定依據及結果、重大危險源物理化學性質及能量描述、事故發生的前提條件、主要危害及后果、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監控措施、現場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等內容。《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應載明重大危險源名稱、業務管理部門、基層管理單位、存在場所、確定依據及結果、監控措施、事故發生的前提條件、主要危害及后果、現場事故應急預案等內容。

(三)各基層管理單位確定重大危險源后,要及時填寫《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建立《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每年二月二十日之前,將本單位所有重大危險源的《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鑒定部門出具的鑒定結果或主管部門的確認文件的原件或復印件一式三份分別報相關專業部室和安全監察部備案。每年二月底前,各專業牽頭部室將本專業的<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報公司安全監察部備案,安全監察部將公司《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報集團公司安監局備案。<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登記表》和《重大危險源登記臺帳》必須編號管理,便于檢索。

(四)安全監察部和各專業牽頭科部每年三月底之前,必須進行一次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工作。安全監察部和各專業牽頭部室、各基層管理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重大危險源建檔管理工作,做好保密工作。

第七條重大危險源監控

(一)各基層管理單位應針對不同的重大危險源,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落實責任人,并制定相應的監控措施,其內容要符合行業規范及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滿足安全生產需要,便于員工操作。

(二)各專業管理部門負責對基層管理單位進行業務指導,對監控措施組織審查,對監控效果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意見。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單位或專業管理部門要指定專門人員按規定的監測周期,對規定的監測項目進行日常監測,填寫相關監測記錄;重大危險源管理單位負責人按規定期限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并填寫相關的檢查記錄。

(四)安全監察部和專業部室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檢查力度,每月必須至少監督檢查一次,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五)對重大危險源各類監督檢查中所查問題,要落實責任單位及責任人,限期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跟蹤驗證。

(六)各專業牽頭部室每年對本專業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效果進行一次評價,對監控效果較差的重大危險源,要及時完善監控措施。安全管理部門每年對公司重大危險源的監揎效果進行一次評價,對監控效果較差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督促業務主管部室和責任單位盡快完善監控措施。

第八條重大危險源監督考核及其它要求

(一)各單位要完善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檔案,制訂重大危險源建檔管理辦法,明確管理職責,規范重大危險源的建檔、檢測、評估、監控措施。

(二)基層管理單位要加強對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檢查和巡檢,發現隱患及時安排處理,不能及時處理時,采取相應的監控措施,并按規定上報上級主管部門,防止事故發生。

(三)各基層管理單位要按照要求,及時完善重大危險源的建檔工作,并將相關資料一式二份報安全監察部備案。安全監察部將對建檔工作進行驗收考核。

(四)二季度,安全監察部對各基層管理單位、各專業牽頭部室的重大危險源建檔、檢測、評估、監控管理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及考核??己颂幜P標準執行以下規定:

(1)發現未按規定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扣單位200元:

(2)未按規定進行監督檢查或指導扣單位200元;

(3)缺一項資料扣單位50元。

第九條本制度與上級重大危險源管理有關規定不一致時,依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本制度從年月日起執行。

篇2: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監控管理制度

第一條項目施工生產現場危險、危害辨識評價小組確認現場是否存在重大危險源。對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將識別時間、源點屬性、源點位置、風險等級、所處時態、消減措施與相應要求報送質量安全環保部。

第二條、對重大危險源由公司施工項目部編制重大危險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演練方案,并由安全生產委員會組織審核,適時實施演練以驗證救援預案的可行性。由公司工程采辦部配備基本的應急救援器材、物資。

第三條、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審議項目單位所報的重大危險源有關情況與動態,確定消減措施的有效性,指導項目現場落實方案措施。項目現場安全員和安全監督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時對重大危險源動態進行檢測、監控,保持檢測、監控記錄。遇險情擴大跡象,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報告,同時采取恰當的避險措施,防止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第四條、公司質量安全環保部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險源的控制方式方法,并保留必要的監測結果。

第五條、重大危險源所在項目部,對重大危險源危急動態隨時保持與公司質量安全環保部門的聯絡,有效進行應急處置。

篇3: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全面及時掌握本公司管轄范圍重大危險源的數量、狀況及分布,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建立重大危險源早期預控機制,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實現本公司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及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根據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0)的規定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對本單位下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貯罐區(貯罐)、庫區(庫)、生產場所、壓力容器等。)進行辨識,以及通過委托安全咨詢服務公司所進行的安全評價報告,可確定本公司的重大危險源所在。并應對已經確定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

第三條為切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監管工作的領導,本公司決定成立以公司總負責人為組長,公司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及和生產、安全、保衛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重大危險源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對重大危險源的綜合監管工作。

第四條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門是公司重大危險源的綜合監管機構,對公司的重大危險源負有綜合監管責任。

第五條對存在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部門,其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部門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工作。

第六條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的普查登記,摸清底數,掌握本公司重大危險源的數量、狀況和分部情況,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并應向公司相關領導定期報告。

第七條公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每年都要按照《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0)標準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規定,如實填報登記《重大危險源申報表》,并于每年公司規定日期前將有關材料報送公司安全主要負責人,由公司安全負責人審查、匯總報送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八條公司應定期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生產作業場所、設備、設施、系統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實時檢測或定期檢測,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的日常管理體系。每兩年至少要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質的機構進行一次安全評估,要落實安全評估報告提出的治理整改對策措施。

第九條當本公司的重大危險源涉及的生產過程、工藝、材料、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各單位要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質的機構重新進行安全評估,每次的安全評估報告均要報送公司安全管理部和當地安全監管部門(或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備案。

第十條公司每季必須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類重大危險源開展專項安全檢查,對存在缺陷和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整改,消除危險危害因素、確保安全生產。

第十一條公司主要負責人必須保證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和隱患治理整改所需的資金投入,應組織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技術管理措施,逐級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檢測監控責任制。

第十二條公司主要負責人必須組織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應急預案,并要根據重大危險源的變化情況及時修訂完善;要對職工家屬進行重大危險源安全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讓職工家屬了解、掌握重大危險源事故的應急救援程序、自救互救知識。

第十三條公司對各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治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重在治本"的原則,要采用先進科技檢查監控手段和治理技術裝備,提高監控、治理的本質安全水平。

第十四條公司重大危險源的監管部門,必需加大對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治理整改質量的跟蹤監督力度,對因重大危險源管理監控不到位、治理整改不及時、治理整改質量不好的,不論發生事故與否,均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整改不力、監管不力責任。

第十五條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必須加強職工對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治理、防災、避災及《重大危險源申報與管理》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對重大危險源事故的防控和管理能力;兩級職工安全教育培訓機構要把重大危險源管理的有關法規、標準及防控、治理知識納入年度安全培訓工作計劃組織實施、進行考核。

第十六條公司對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場所、設備、設施,要按國家標準《安全標志》(GB2894-1996)、《安全標志使用導則》(GB16179-1996)、《安全色光通用規則》(GB14778-1993)等要求,在其醒目、顯著、安全位置標注安全標志和設置安全防護設施,以警示人員重視重大危險源部位的安全生產。

第十七條公司要加強在重大危險源環境、設備、設施作業人員的勞動保護和安全防護,要嚴格按照國家勞動保護和安全防護有關規定為作業人員配置齊全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品;對特殊用途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檢測試驗,經檢測試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

第十八條對于公司存在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事故可能危及周邊單位、居民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公司重大危險源管轄相關部門,要加強與重大危險源毗鄰單位和人員的溝通聯系,及時告知他們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時的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應急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