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用品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勞動保護用品發放、使用規定。
2.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各部門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使用和管理。3.責任者:安全部、采購部、各使用人員4.程序1)公司倉儲科按規定外根據員工崗位不同配置不同的個人防護用品。安全部根據危害因素的變化情況提出變更防護用品建議并報批準,以降低有毒有害因素對員工的傷害。2)倉儲科根據《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準》分發個人防護用品。3)使用范圍包括所有部門。²護目鏡的使用規定:²投料崗位、離心崗位、回收崗位在操作時必須佩帶護目鏡;²包裝崗位控制秤量的員工必須佩帶護目鏡;²備料、裝卸工在分裝各種液體原料和有毒原料時必須佩帶護目鏡;²成品庫在成品轉桶時必須佩帶護目鏡;²裝卸組、備料組在裝卸搬運有毒原料時必須佩帶護目鏡;²研發中心、質檢員工在接觸各種液體原料、中間體、成品及實驗時必須佩帶護目鏡;²勞動保護手套的使用規定²所有投料崗位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佩帶橡膠手套;²原料庫在溶劑轉桶或灌桶,搬動有毒原料,秤溶劑、助劑時必須佩帶橡膠手套;²裝卸組、備料組在裝卸、搬運危險化學品時必須佩帶橡膠手套;²研發中心、質檢部在實驗、檢測等工作時接觸強腐蝕性或有毒物料過程中必須佩帶橡膠手套;²防塵、防毒口罩的使用規定:²生產車間投料、離心崗位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佩帶防毒口罩;²原料倉員工在溶劑轉桶或灌桶,搬動有毒原料,秤溶劑、助劑時必須佩帶防毒口罩。在搬動一般原料必須佩帶防塵口罩;²裝卸組、備料組在裝卸、搬運有毒原料時必須佩帶防毒口罩。在裝卸一般原料時必須佩帶防塵口罩;²中央研究所、質檢部實驗、測試過程中,若所處環境中含有毒有害氣體時必須佩帶防毒口罩。²烘房人員在操作時必須佩帶防塵口罩。²工作服、防護圍裙、防護服的使用規定²所有生產第一線員工在工作過程中都必須穿工作服;²原料倉庫、裝卸班、備料組及車間部分崗位員工下雨露天工作時必須穿防護服(雨衣);²生產車間、原料倉庫在接觸有毒高腐蝕原料或成品時必須穿防護服工作;²生產車間在研磨、包裝接觸有毒有腐蝕性原料或成品時必須穿防護圍裙工作;²備料組、裝卸組在接觸有毒有腐蝕性原料或成品時必須穿圍裙工作;²研發中心、質檢部在實驗、檢測接觸有毒原料時須穿防護服工作。²工作鞋的使用規定²原料倉庫、備料組、裝卸組在接觸有毒物料時必須穿水鞋工作;²所有一線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必須穿公司規定的工作鞋;²氧氣呼吸器的使用規定²使用方法:將氧氣呼吸器的懸掛佩戴皮帶從左臂及頭部穿過,皮帶落于右肩上,然后打開氧氣瓶壓力所指示的壓力值,就知道氧氣瓶內的氧含量(如:1升的氧氣瓶壓力為10Mpa,大約可供使用人員在毒區工作呼吸1小時),按一下手動補給器,使氣囊內原積存的氣排出,將面罩戴好后,進行幾次深呼吸,以觀察判斷供氧呼吸系統是否良好,確定各部件正常后,方可進入有毒區域內工作。²使用注意事項:使用中,氧氣呼吸器防止與其它物件撞擊,嚴禁沾染油類物質,嚴禁接觸火源。嚴禁在毒區使用中摘下面罩與他人談話,若有事應以信號或手勢聯系。使用中應時刻注意氧氣瓶內的壓力下降情況,當壓力降到3Mpa時,應立即退出毒區,予以更換。²長管式面具的使用規定²使用方法:長管防毒面具是利用物理方法,將有毒區以外的空氣通過軟管進入,供佩戴者呼吸,它不受毒氣種類濃度的限制,是進入有毒設備檢修。進塔入罐作業,防止中毒的良好器材,管的一端用螺紋接頭與面罩相連,另一端與大氣相連。²使用注意事項:使用時應注意將進氣口端放置于有毒區域外的上風向,無積水和不易引起塵埃飛揚的地方。使用時應注意防止管道絞結,踩壓,以免形成管道閉塞。使用時必須有監護人。使用中若發現有毒氣味時,則應立即停止作業,退出現場。²過濾式防毒面具的使用規定²使用方法:過濾式防毒面具是利用化學作用,將被有毒物質污染的空氣,予以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質后,供以足夠的清潔空氣給人呼吸,使從事毒區工作人員不受毒氣侵入。²使用注意事項:必須按濾毒罐的防毒范圍,專防專用。使用時只適用于空氣中有毒氣體濃度不大于2%,氧氣濃度不低于18%的場所中使用。使用時應作氣密性檢查,凡藥罐有孔洞,藥劑有松動現象應停止使用。過濾式防護面具不適用于容器內使用。防止藥罐受潮,或與水接觸,防止失效。防氨面具當吸氣有氨味時,應停止工作,立即退出現場;使用防一氧化碳面具時,應特別留心,因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被呼吸所感覺,若稍微感覺不舒服時,應立即退出現場。²特殊工種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²事故應急處理按應急處理程序要求穿戴急救用品。²危險性較大的特殊作業時,安全部統一安排防護用品。²個人防護用品將根據損壞程度或失效情況進行更換:員工首先需填寫勞保用品領用單,由部門負責人簽名同意后,倉儲科根據品種發放。²車間防毒面具和電氣防護用品柜的管理規定²車間防護用品柜,不準任意移動,柜內只能存放防毒面具或其它個人防護用品。²柜內存放的防毒面具,非因處理事故不準動用。²防護專柜存放的個人防護用品應定期檢查,以備作業和搶救使用。²使用后應放回原處(氧氣呼吸器使用后,應通知車間以便安技部門及時充氧)。²交接班的班長或崗位人員要仔細檢查和認真交接防護用品。
篇2:加氣站勞保用品管理規定
1.總則
1.1根據《勞動法》及浙江省《浙江省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2007)》,特制定本制度。
1.2本規定適用于象山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2.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使用
2.1員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保障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一種輔助性、預防性措施。它不能代替設備的安全防護和對塵毒物質的治理,更不是生活福利用品。
2.2勞動防護用品必須依據安全生產、防止職業性傷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崗位、不同勞動條件向員工發放,屬于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員工安全健康所必需的則發,否則不發。?
2.3勞動防護用品由公司提供,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2.4公司有責任教育和監督員工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凡經過教育仍不按規定配戴勞動防護用品者為蓄意違章,因蓄意違章發生傷害者責任自負。
3.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和監督
3.1公司辦公室安全技術部是勞動防護用品的主管部門,在公司總經理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負責編制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發放計劃收集各需求部門的采購計劃和監督考核。安全技術部、辦公室、工會參與具體管理和監督工作。
3.2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由辦公室安全技術部負責填寫提出,由辦公室負責采購。并負責勞動防護用品入庫、保管和發放工作,并協助安全技術部做好入庫前的質量驗收工作。
3.4安全技術部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驗收工作。凡達不到產品質量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入庫和發放。
3.5工會負責監督和督促公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放勞動防護用品。
3.6勞動防護用品的種類和著裝標準由安全技術部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標準決定。
4.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著裝標準
4.1配備標準
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對象分為兩類,一類是二線內勤管理崗位人員;另一類為一線操作崗位人員,具體包括標準為:一線操作崗位人員有:運行管理部和加氣站所有人員;其它部門人員為二線內勤管理人員。根據國家《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GB11651-89)和浙江省《浙江省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2007)》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防護用品如下配備標準:?
1、(一)勞保用品種類:普通防護服(型號B型,依據公司制定的《工作服裝制發及穿著管理辦法》中的規定);
(二)更換期限及發放對象:加氣站冬夏款初領各2套/人,第二年起各1套/2年/人;
2、(一)勞保用品種類:防寒服(型號D型,依據公司制定的《工作服裝制發及穿著管理辦法》中的規定);
(二)更換期限:1年;
(三)發放對象:加氣站加氣工。
3、(一)勞保用品種類:勞動防凍手套;
(二)更換期限:根據防護手套磨損程度,不能使用可及時更換;
(三)發放對象:加氣站加氣工。
4、(一)勞保用品種類:雨衣、雨靴;
(二)更換期限:2年;
(三)發放對象:加氣站加氣工。
5、(一)勞保用品種類:保護足趾安全鞋;
(二)更換期限:1年;
(三)發放對象:加氣站加氣工。
6、(一)勞保用品種類:安全帽;
(二)更換期限:影響安全使用可及時更換;;
(三)發放對象:一線操作崗位人員、管理崗位需上工地和參加搶修、搶險的人員;
4.2著裝標準
1、全體從業人員上崗前須按要求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保持清潔、整齊,樹立單位良好形象。
2、一線操作崗位人員、管理崗位需上工地和參加搶修、搶險的人員進入現場必須佩戴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安全帽、保護足趾安全鞋;客服服務部抄表人員抄表工作期間必須穿工作服。
3、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包括外來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5.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維護
5.1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1、安全帽
(一)帽內緩沖襯墊的帶子要結牢,人的頭頂與帽內頂部的間隔不能小于32毫米;
(二)不能把安全帽當坐墊用,以防變形,降低防護作用;
(三)發現帽子有龜裂、下凹、裂痕和磨損等情況,要立即更換。
2、勞動防護手套
帶手套時,注意不要把手腕裸露出來,以防在作業時一些有害物濺人袖內受到傷害;有被夾擠危險的地方,嚴謹使用手套。
3、普通防護服、防寒服、雨衣、防護鞋、棉大衣、工作帽、口罩、袖套
穿戴要整齊、保持清潔干凈。
4、絕緣鞋、絕緣靴、絕緣手套
這三樣防護用品必須定期檢測,符合安全標準的就可以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甚勤。
5、安全帶
要正確使用,拉平,不要扭曲。三點式腰部安全帶應系得盡可能低些,最好系在髖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帶不能放在胳膊下面,應斜掛胸前。
6、反光衣
在執行搶修時,必須穿反光衣,這種反光衣上加上EL發光產品,不管有沒有光線照射,都會有發光或閃光。讓人遠遠見到,更好的起到警示的作用。如出現破損,立即更換。
7、防護眼鏡
是針對作業環境中物理或化學因素對眼和面部可能造成的傷害進行防護。
8、防塵口罩、防毒面具
使用注意事項:
?(1)防塵口罩不能用于防毒;
?(2)沒有配防塵過濾元件,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塵;
?(3)當顆粒物有揮發性時,如噴漆產生的漆霧,必須選防塵防毒組合防護
?(4)當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膚時,應選全面罩;
?(5)當顆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時,應選過濾效率等級最高的過濾材料;
?(6)當沒有適合的過濾元件時,應選擇供氣式呼吸防護用品。
?(7)注意呼吸防護用品與作業中使用的其他防護用品及工具匹配性;
?(8)呼吸防護用品應適合使用者使用;
?(9)防護材料對作業條件的適用性;
?(10)在特殊作業環境下使用的安全性;
使用者必須理解使用說明,了解呼吸防護用品適用性和防護功能,每次使用前應檢查防護用品是否完好,判斷是否適合所遇到的有害物及其危害水平;任何面罩和過濾器都不能單獨使用。
?呼吸防護用品使用壽命是有限的,且受自身容量、有害物種類和濃度、佩戴時間、使用現場溫濕度及維護方法等影響,應適時更換。
?比較復雜的呼吸防護用品,(如各類便攜式呼吸器、供氣式呼吸器)使用前必須接受專業培訓。
?進入危害環境前,應正確配戴好呼吸防護用品,進人危害環境后應始終堅持佩戴。
?使用過程中感到有異味、刺激、惡心等不適應癥狀時,應立即離開危害環境,檢查呼吸防護用品是否存在故障,若無故障,應更換過濾器。
?使用長管供氣呼吸防護系統時,應確保氣源的安全穩定,導氣管不能有折疊或壓扁,保證氣流通暢。
?逃生型呼吸防護用品只允許從危害環境中離開,不允許進入。
?加強對呼吸防護用品使用的監督。
檢查與保養:建議每次佩戴前和使用后檢查護品部件是否齊全,是否有老損現象,及時更換失效的呼、吸氣閥、頭帶、密封墊圈等,面罩破損應及時更換;不允許自行裝填活性炭濾毒盒、濾毒罐;不允許自行組裝呼吸防護用品。
?清洗與消毒:從衛生角度和延長護品壽命角度出發,應經常清洗橡膠面罩,應使用溫和的洗滌劑,不能用有機溶劑清洗面罩;任何過濾材料都不能水洗。
?貯存方法:護品應存放應避免日光直射的無污染環境。不使用的濾毒盒應在密封容器內保存,防止受潮。
5.2全體從業人員對以上勞動防護用品需愛惜使用,注意維護保養。
6.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
6.1勞動防護用品的儲存由倉庫負責。倉庫安全員應負責倉庫的安全、整潔,以適于勞保用品的存放和保質期。
對于集中分發給各生產部門的勞保用品,各生產部門應擔當負責其儲存和安全。對于各生產部門在領取勞保用品后放生的遺失及損壞,由各部門擔當負責。
安全部門、各生產部門倉庫管理人員應定期整理倉庫,確保庫房中的勞保用品分類清晰、擺放有序。
6.2員工領取防護用品時,必須填寫“個人工具卡片”,領取者本人簽字。勞保卡片由物資部統一保管,不得遺失和涂改。
6.3調出公司或辭職的員工,凡在工具卡片登記的防護用品,不夠使用年限的一律收回,工具卡注銷。工作服使用超過半年的不予收回,收回的防護用品由公司保管作機動使用。
6.4對于因工作特殊或搶險、救災后,勞動用品損壞、丟失或失去其應有功能的,本人可以提出申請,主管領導簽證,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可以提前報廢、補發或更換。
6.5凡因保管不善而丟失的物品,按原價及應使用的年限折舊賠償。
6.6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更換記錄由物資供應部妥善存檔。
7.附則
7.1本規定由安全技術部負責解釋,如有與上級規定違背之處,執行上級規定。
7.2勞防用品配備標準
篇3:后勤企業勞保用品管理規定
后勤集團勞保用品管理規定
為規范集團各單位勞保用品的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一、勞保用品是用來保障員工在本崗位工作過程中的健康、安全或保持工作現場清潔的用品。
二、各單位應根據員工所在崗位的工作性質發放勞保用品。
三、對于同類崗位工作的在編員工與非在編員工,各單位應發放、使用同一范圍及類別的勞保用品。
四、各單位必須在集團所批準的勞保用品預算額度內合理安排、發放各類勞保用品。
五、各單位發放各類勞保用品時,必須發放實物,禁止發放現金或代幣券等。
六、一般情況下,工作服使用年限為2年;管理人員的工作服(如西服)使用年限為3年或以上。
七、對于離崗的員工,各單位必須在該員工完成勞保用品(包括工作服)退還手續后,方可為其結算工資、辦理相應離崗手續。
八、集團各級員工必須愛護勞保用品及工作服,節約使用,妥善保管。由于保管不當造成遺失或人為損壞的,由員工本人承擔責任。
九、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勞保用品管理細則。明確本單位各級崗位的勞保用品種類和發放范圍,明確本單位勞保用品發放、領用與管理等各項具體辦法,并報集團人力資源部備案。
十、本規定的擬定、修改、解釋由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
十一、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