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中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2025-07-16 閱讀 2172

  為提高全校師生在密集場所的應急避震能力,進一步深化全校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保證全校師生在地震臨震預報發布或地震發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實施地震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精神,更好地展示全校師生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成果,按照運城市地震減災辦公室關于開展地震應急模擬演練的安排意見,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演練機構設置

  學校成立演練指揮部。成員如下:

  總指揮:孫堅

  指揮部下設4個小組:

  1、物資組

  組長:張祥

  組員:王山

  職責:負責搭建帳篷(一個醫療使用,一個指揮使用)搭建臨時廁所。

  2、疏散組

  組長:王峰組員:王書

  職責:在現場指揮下堅守崗位,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場。學生應急救援志愿者負責維持疏散秩序。

  3、醫療救助組

  組長:黃

  成員:朱磊

  職責:準備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并進行簡單救治后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救治。

  4、安全保障組

  組長:王利

  成員:張玉

  職責:負責維持五心廣場內學生秩序,了解校內區域的情況,加強巡視。

  二、演練、疏散地點:五心廣場

  三、應急演練程序

  1、地震發生演練:地震發生(鑼聲)后,每個教室的師生都立即雙手抱頭,以課桌、墻角為掩體躲避起來。

  2、疏散演練:所有師生從教學樓疏散到五心廣場。

  3、搭建帳篷與應急廁所演練

  4、醫療救助演練

  四、演練啟動方式

  演練開始啟動方式:

  1、敲響鑼聲(地震發生)為信號。由總指揮發出。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鑼聲)后,每個教室的師生要立即雙手抱頭,以課桌、墻角為掩體躲避起來。

  2、三短一長哨聲為信號。哨聲由總指揮發出。

  聽到疏散信號(三短一長哨聲)后,學生們在教師的指揮下迅速從教學樓的不同出口有條不紊地向五心廣場(寬闊空閑地)疏散。

  五、疏散演練安排

  疏散任務由疏散組負責。。

  1、三短一長哨聲響后,疏散組人員和高年級學生應急救援志愿者應及時趕到現場指定地點,組織疏散學生,以防出現混亂。各年級、各班學生應急救援志愿者負責維持疏散秩序。

  各班疏散路線及負責樓內疏散的老師位置安排如下:

  教學樓一層:初三年級學生出門疏散到五心廣場北邊,責任教師:楊廷梅楊永、雷湯長江

  教學樓二層:初二年級學生走東西樓梯疏散到前五心廣場東邊,

  責任教師:孫克浩、傅吉旺、王勛濤、王偉風

  初一年級學生走東西樓梯疏散到五心廣場西邊,責任教師:傅本強、張倩、王小來、寇經書

  場內巡視:各班老師。

  2、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門的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為單位有序撤出。學生由正在上課的老師負責疏散,班主任如沒課,應立即到班級所在樓層樓梯處疏導學生。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后面學生及樓梯口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順序撤出。

  六、搭建帳篷與應急廁所演練安排

  由物資組組織實施。

  具體安排:老師和學生共分三組:兩組負責搭帳篷,一組負責搭建臨時廁所。

  每組由兩名老師八名學生組成。

  一組:張振祥等二組:王丙濟等三組:劉吉山等

  七、醫療救助演練工作安排

  醫護組馬上開展工作,對受傷的人員進行急救處理,放到擔架上,抬到帳篷里,等醫院救護車來后送往醫院。

  一名老師帶兩到三名學生為一組進行救護,主要救護項目有:頭部包扎,腿部骨折,臂部骨折等。

  一組:上肢受傷處理二組:腿部、膝部受傷處理

  傷員:朱江、劉林等傷員:劉蘭、鮑磊等

  隊員:學生應急救援志愿者隊員:學生應急救援志愿者

  三組:頭部包扎處理傷員:徐林、魏磊等隊員:學生應急救援志愿者

  八、應急演練要求

  學校在地震應急模擬演練前,各班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發生地震謠傳或誤傳,保持社會安定。要對學生進行地震常識、應急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識的培訓。對所有參加演練的學生進行有關知識的培訓,并作精心的準備和布置。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鑼聲)后,立即雙手抱頭,以課桌、墻角為掩體躲避起來。“主震”結束并聽到疏散信號(三短一長哨聲)后,學生們在教師的指揮下迅速從教學樓的不同出口有條不紊地向五心廣場(寬闊空閑地)疏散,到了五心廣場后,大家雙手抱頭繼續保持下蹲姿勢。5分鐘后,所有師生“安全脫險”,演練圓滿結束。

  整個演練過程要嚴肅、緊張、有序,達到預期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宣傳和教育效果。為今后區域內一旦發生地震,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疏散學生積累寶貴的經驗。

篇2:防地震消防安全應急逃生疏散演練方案

  河天一小防地震、消防安全應急逃生疏散演練方案

  為了確保在發生威脅到全體師生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下,全校師生能安全、快速地進行撤離與疏散,特制定本方案,并進行實際演練,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全體師生的自護自救技能。

  一、疏散演練指揮系統:

  總指揮:z

  現場指揮:z

  現場調度:z(四樓與中樓梯)z(三樓與北樓梯)z(二樓與南樓梯)二年級(z)一年級(z)

  協助人員:全體教職員工

  時間:**年1月2日

  二、活動內容:

  1.學校組織防地震、消防安全應急逃生疏散演練

  2.點評疏散情況

  三、組織實施安排:

  1、值班老師發出緊急疏散的警報信號--防空警報,或高喊“緊急疏散!緊急疏散!”

  2、各指揮人員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各協助人員負責在各教學樓樓梯口及其他通道要處指揮。

  3、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教學樓一樓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保安

  教學樓一樓中樓梯口疏散指揮員:保安

  教學樓一樓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二樓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二樓中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二樓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三樓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三樓中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教學樓三樓南樓梯口疏散指揮員:z

篇3: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豐圩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各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1)應急避震演練(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校師生。

  3、時間:20**年5月9日前為訓練時間。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部署演練方案,師生掌握緊集避險與逃生的程序、路線及注意事項,以班為單位進行實地訓練。5月10日,中心校進行一次全面演練;5月11日村小以校為單位進行演練。

  三、演練準備

  1、學校召開教師培訓會,學習《應急演練方案》及防震知識,使全體教師明確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動員,向學生介紹緊急避險與逃生的知識及技巧,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3、經常在專用教室(如實驗室、音樂室等)上課的學生,學校要求所教學科的教師按規定的逃生路線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演練。

  4、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5、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四、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有東西掉在地上不許彎腰去檢。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五、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成員:z

  2、教室室內指導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各班班主任、相關科任教師

  職責:

  (1)“地震警報”(指令信號)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2)“地震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3)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疏散線路沿線組

  組長:z

  成員:z

  職責:

  (1)組長負責將任課教師安排到容易發生踩踏事故的地方。

  (2)教師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踩踏事故。

  (3)處理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4、避難場所指揮工作組

  組長:z

  成員:各班主任

  職責:

  (1)組織師生在指定位置避震。

  (2)穩定師生情緒、維護秩序,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5、衛生醫療小組:

  組長:z

  成員:zz

  職責:對受傷人員緊急救護,必要時撥打120。

  6、后勤服務保障小組:

  組長:z

  成員:zz

  職責:負責做好抗震救災物資、師生生活急需物資的組織、儲備、調撥、管理以及援助物資的接收、分發和轉運工作。

  7、綜合組織、協調小組:

  組長:zz

  成員:zz

  職責:全面負責演練準備、組織全過程;統籌協調、調度各小組工作。同時兼任信號員。

  六、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中宣布:老師們,全體同學,學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2、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

  (2)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并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演練時間為1分鐘。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4)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并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3、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出“緊急疏散”信號。

  (2)發出“緊急疏散”信號后,教師立即把門打開,迅速將全班學生按事先訓練好的位置、路線、步驟指揮其有秩序出門,教師最后撤離教室。

  (3)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教室撤離,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清點人數,向總指揮報告。

  (4)辦公樓內教師迅速有序到指定場地集中,并蹲下。

  (5)2分鐘后,一聲長哨,結束演練。

  每次演練結束后,各校及每個班級認真做好總結,并逐漸完善應急預案。當地震真的來臨或突發公共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篇4:A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一、地震緊急疏散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當發生緊急情況時,首先要以維護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安全為本,盡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員的疏散工作。

  2、快速反應,減少損失的原則。當發生地震時,要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自救,盡可能減輕傷亡和減少國家財產損失;同時應及時向公安、消防以及上級主管領導同志上報有關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生產自救。

  二、學校概況:

  學校占地面積學校占地面積10625平方米,建筑面積9948平方米。教學樓、綜合樓和乒乓館三幢,其中教學樓和綜合樓高四層,乒乓館高二層。有一個操場,大操場面積5000平方米,可容納2400人。學校有2244名學生,91名教職工。全校共有35個教學班。教學樓、綜合樓各有疏散通道4處。

  三、預防突發地震緊急疏散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責任

  1、學校成立由學校校長為組長,行政領導和相關人員參與的地震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落實對地震情況下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并根據情況分析制定適合本校情況的落實工作方案;同時負責安排、審查疏散的演練工作方案,協調學校各部門之間出現的問題;負責對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救助、聯系、協調等工作。

  組長:z(校長)

  副組長:z(副校長)z(副校長)

  成員:z各班級班主任老師、體育組全體教師

  2、以地震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核心,成立相關的組織工作機構,分別負責制定和完善安全保衛、宣傳教育、組織管理、對外聯絡、緊急救治等工作機制,確保各工作機構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正常運轉。

  四、地震應急疏散工作的實施預案

  (一)緊急疏散:

  進行疏散撤離時,要根據災害的具體情況本著“安全快速、就近撤離”的原則馬上撤離危險區域,到指定安全區域集結。

  (二)撤離路線和要求(見附件圖4-7):

  1、當地震發生時,由學校相關部門通過廣播、電鈴、警鈴、哨音或其他方式發出警報,全體教職工應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組織學生進行疏散。任課教師作為安全疏散的第一責任人,要及時停止授課并組織學生進行撤離,當學生全部離開教室后任課教師與學生同步撤離,并及時觀察、處理突發事件。

  撤離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爭相往外擠,第三學生之間間隔保持50CM,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齊行動,把年小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撤離的地方。

  2、要求:

  (1)做到不驚慌、采取就近避險。

  (2)必須按疏散線路疏散,下樓時各班成兩路縱隊順序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

  (3)教師密切注意學生動向。

  (4)當堂教師負責指揮學生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將學生撤離到操場本班位置。

  (5)各層樓梯口要有教師指揮。

  (6)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嚴禁慌亂奔跑,不得爭先恐后。

  (7)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組應立即清點人數,立即向帶隊教師報告,帶隊教師立即向校長報告。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災后的自救工作。

  五、地震應急協作單位

  1、消防隊:如發生火災消防隊及時由專人引導進行滅火。

  2、應急救援隊:在地震發生后應急救援隊及時對受傷學生進行救護。

  3、搶險隊:在發生地震時,應急搶險隊及時實施搶險和營救。

  4、轄區公安:在地震發生時,轄區公安及時維護現場治安并協作學校實施疏散并進行搶險和營救。

  六、災情速報

  (一)災情速報:災情內容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

  (二)災情速報的內容包括:人口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等情況。

  (三)速報程序:

  1、發生地震后,應立即與上級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并在20分鐘內向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報告。

  2、學校應急疏散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了解下列情況:

  (1)影響范圍:指地震造成的破壞范圍。

  (2)人口影響:指人員傷亡情況。

  3、地震災情的速報實行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專人負責和按程序速報的原則。

  4、災情速報人員分工:

  (1)指揮組與宣傳報道組:收集了解地震后全面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2)疏散組:報告人員到達疏散地點情況;

  (3)醫療救護組:報告人員傷亡情況;

  (4)消防治安組:報告建筑物的破壞情況;

  (5)宣傳報道線:總結匯報此次地震總體情況。

  七、本實施細則自預案啟動時同時實行,各責任人員及教師必須認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