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班級文化建設實施意見
城沙一小班級文化建設實施意見
為了進一步規范班級文化建設,請各班主任根據學校要求,結合班級特色需要,共創理想教室。
一、班級常規建設
1.以書香為主題的班級名字。(已取的建議不要更改)
詩人海子: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每間教室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
命名,然后用持續6年的時間賦予其意義!
2.設定班級的成長目標:可以是一個口號式的,也可以是年年不同的遞進式。但要每個學生都知道,或者就是來自學生自己的提議。
(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上游一點點,只要有夢想,即使再難,也要倒在離夢想更近的的地方)
3.設計班徽,形成班級標志。
建議和美術老師商量,設計屬于自己班級特色的班徽。可以在開展班級活動時使用,或者在班級頒發的獎狀、班級布置上、班級手抄報、班刊上面多次出現。
4.班訓(班規)
來自學生,服務學生,自我約束
5.班歌
與音樂老師協調,學生自己作詞,音樂教師尋找好聽的樂曲,利用音樂課教學。形成自己的班歌。
6.班旗
自己設計模板,提交學校,統一制作。班旗上可以有班名、班級口號、班徽等。
7.班級格言
班級學生自己提煉
二、班級布置要求
1.詳見班容班貌評比細則。
2.一學期至少更換兩次。
一成不變,難以打動學生。改變教室一點點,激發學生對班級的期待和熱愛。
3.關注一些節假日和熱點,更新班級信息欄。
三、班級衛生要求
1.詳見校園文化美化、凈化條例
2.形成常態化的整潔、有序。
四、班級活動要求
1.組織常規的主題隊會。
2.根據班級特點組織活動。
3.加強組織課間游戲。(詳見課間游戲推薦)
五、班級課程開發
1.尋找班級特點,持續做一件事。
2.加強班級閱讀推進。
六、班級評價
1.將班級評價和學校暖心卡相融合。
2.采取過程性評價和彈性評價相結合。
城沙一小
篇2:學習創建極富特色班級文化建設
學習創建極富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第二實驗小學尹志新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項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一個班級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關系到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抓好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班級文化建設。
下來我就來說說我們班,班級文化的基本要求:
一、班級日常管理到位
教室布置良好的文化環境使班級在精神風貌具有和諧的氛圍。具體要求學生在教室、衛生區以及個人衛生干凈整潔,桌面上書、學習工具還有清潔工具、垃圾桶的擺設要整齊有序,在教室前后、窗臺等位置擺設一些盆景花卉。
二、創建濃厚教室文化氛圍
①、讓黑板會說話
努力辦好每月班級主題墻報和班內特色手抄小報。要求內容新穎、獨特,有教育意義(如:安全與法治、防火、向雷鋒同志學習等)。
②、班內成立“我的小小讀書角”
鼓勵同學們為教室的讀書角獻圖書,鼓勵學生多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習作水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③、撿起是一種文明,彎腰是一種表率。
彎腰活動具體要求學生,見到老師要彎腰問好,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看到垃圾雜物彎腰撿起,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④開展特色體育鍛煉成長活動
要求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愛好,準備毽子、羽毛球拍、沙包、跳繩,讓班長組織,開展好這項活動,讓每個人在課間活動有事可做,這樣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避免學生追逐打鬧發生沖突。
⑤做好本班的特色教育工作
下午上課前讓同學們站起來齊聲歌唱,唱完后再齊聲高喊我們班的班訓“拼搏創造奇跡,奮斗書寫輝煌”這樣可以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在教室黑板的左上角我還開辟了教師寄語小專欄,每周寫一句簡短的寄語,比如:“有一種快樂叫學習,有一種幸福叫成長。”還有就是讓每位學生書寫一句勵志名言,同時寫上學習方面趕超的目標,貼在課桌左上角,每天激勵自己去拼搏奮斗,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和作文水平。
每天上午第四節課,課前五分鐘讓一位學生進行小演講、朗讀,講勵志小故事、名人傳記、名言警句、經典段落,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會隨之逐漸提高。
⑦教室內座位的安排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作為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處事一定要公平,比如座位的問題,我把全班分成了11個學習小組(注意優中差搭配),每6個人一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座位,每周輪換一次,也就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坐在前面,也有機會坐后面。這樣還可以避免更多人情因素的干擾,使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易掉隊,另外還要對全班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調查,對于生活困難的學生要給予關懷和幫助,對于成績較差的同學可以采用“將教兵,兵幫兵”的方式予以提高。
⑧扎實有效培養學生的三種意識。
㈠感恩意識通過觀看感恩視頻,培養學生感恩父母和感恩老師的意識,利用感恩思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篇3:網絡環境下開展活力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網絡環境下如何開展活力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新世紀,新教育,新校園,新班級。21世紀網絡時代,現在都在提倡文化校園和活力班集體,順應時勢,網絡環境下新型的班集體管理也有了新嘗試。
一、開學禮物新
9月1日新開學,班主任首先建立一個班級的博客,然后為本班學生每個人的姓名寫一個小勉勵話語,然后打印出來作為開學禮物送給每位學生:每人發一張小紙條,上面打印著他們的名字和班主任對他們名字含義的解釋和勉勵。這個禮物很小,卻是很多學生讀書以來第一次收到的禮物,是班主任自開學前拿到學生名單,僅僅用了短短的一兩天完成的,這只是代表了老師對他們的重視和關心。名字的解釋主要是鼓勵為主,例如下面這三個名字筆者這樣解釋,“梁恩”:恩是感恩的恩,感恩是最大的美德,父母希望你永遠學會感恩,只要你學會了感恩才會努力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校的培養之恩,老師的教導之恩,只有學業有成,你才可以事業有成,才可以創造你輝煌的明天;“譚詠文”:譚詠麟是一位天王級的明星,譚詠文將會成為一位譚天王一樣出名的人物,有文才有才華,翱翔神州,開創自己的事業,成就自己的美好明天;“周詠彤”:高大威猛的你,配上這帶半點女性的名字,正好是剛柔并舉,絕佳搭配,你父母實在太偉大了,想出這樣美妙的名字!今天,只要你努力學習,配上你的好名字,將來風云人物一定是你!
當學生們收到這個含有自己名字的小禮物的時候,他們都會很激動的,因為每個字都包含了老師的一份真情和真心。關心重重,重視深深!然后把班級的博客告訴學生,讓他們到班級博客交流感悟和心得,也留意班級最新信息的公布。這是響應網絡時代文化校園和活力班級的第一個嘗試。
二、班干選舉新
選班干部是班主任開學要做的大事之一,有了一個得力的班干部等于多了一只手,甚至可以幫助完成班里頭的大部分工作。如何選班干部?從前慣用的辦法是班主任觀察了幾天,然后自己全部選出來,這個是老式的方法。下面介紹一個“三步法選班干部”:第一步,班主任一開學就宣布,要想做班干部的一周后進行公開演說和公開民主選舉,然后把規則公布在班級博客上面,讓同學們隨時上去瀏覽閱讀和討論;第二步,班主任細心觀察,心底定好班長人選,時不時無意或有意思把一些事情叫他去做,讓他在大家心里頭留下好印象,因為班長是最重要的,馬虎不得,一旦用錯了人,全盤皆輸了;第三步,召開民主的選舉大會,先讓先參加選班干的人把自己的基本情況和能力等寫成文字放到班級博客上,然后讓同學先瀏覽閱讀和討論,然后在班上召開競選大會展開演說和拉票,最后現場投票決定。在這個選舉的過程中,班主任是主持人,不斷鼓勵大家上來進行演說,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才,又可以鍛煉他們的膽量,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一舉多得,大家齊參與,說的激動,聽的興奮,樂也融融。在選舉前,班主任一定要提前鼓勵自己心目中的班長人選上去進行演說,并且給與充分的支持和肯定,這樣就很容易順利按照自己的愿望選出自己心目中的班長,班長選好了一切都好辦。
篇4:班主任工作心得:初中班級文化建設
班主任工作心得:初中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班級環境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班級精神文化三方面,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
一、班級環境文化建設
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美化教室環境,既建設了良好的班級形象,也可以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心理學研究證明,自然環境、社會現實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凈化。教室衛生是班級的窗口,是文明的標志。要保持干凈的教室環境,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制訂嚴格的衛生制度,人人參與,加強檢查和監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
2.教室的綠化。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
3.教室的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諧、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級目標(可貼于教室顯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級文化宣傳內容(板報,班訓,名人名言,學習園地等)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主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同時根據班級實際,體現班級特色。班級制度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制度,班級一周工作總結制度,班干部定期會議制度,突發事件處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
制訂和實施制度應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開頭。俗話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設的好時機。學生剛入校門,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規范,重視行為規范的落實,同時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
2.重視學生意見。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班級制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學生投票的方式來制訂。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才會有生命力和實效性。
3.制度的實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執行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執行。要長期堅持,要注重落實。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文化不等于文字,文字是形式、符號,可以呼號,文化是無形的,是一種精神的滲透。現在許多地方到處都是標語,名人名言,但大家都熟視無睹,又有多少人會去理解詮釋傳播它呢?文化必須賦予其精神內涵,并細化到每個工作,學習,生活當中。
1.班級文化的形成。
有意識培養---理解接收---根植全體
如:班級精神的培養。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逐步讓學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體學生的心里。例如:建班之初是確定班訓,每天早讀前呼號班訓(有意識培養),現在讓學生用所看到,所經歷,所感悟的事例來詮釋班訓,體現班級精神(理解接收)。灌輸理念給學生,抓住并創造一切機會給學生講解這些理念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慢慢培養(根植全體)最終形成這種班級精神,班級的文化。
班級文化有班主任發起,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達成共識,全班學生一起遵守和執行。
2.班級文化的溝通與傳播
如何進行溝通呢?
發現中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最近班里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從而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比如:剛實施高效課堂時,許多學生不適應,抱怨高效課堂中的導學案加重他們的課業負擔,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占用了他們的學習時間,許多學生不愿意當班干部,部分家長不理解,不讓孩子當干部,甚至把學生自主管理看成老師工作的不負責。
高效課堂,一個新事物,由認識到推廣,必須有一定過程。中間也會出現許多的困難,作為老師要做出正面的引導,與家長、學生真誠溝通,幫助他們消除疑問,從而達到共識。對此老師可以宣傳高效課堂,幫助學生和家長認識和了解高效課堂:在學生中講解高效課堂的模式,播放高效課堂視頻,在班級博客中,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中讓家長走進課堂,了解高效課堂,展示高效課堂優越性和成果。消除家長和學生的疑惑,達到共同參與。
如何傳播?
特有的文化,關鍵還在于深度的傳播。只有經常性的傳播才能成為一種信仰,影響到每一個人。如在班級凝聚力的培養方面,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莫過于一年一次的校運會和大課間集體活動。如大課間比賽時,每個學生都精神抖擻的呼喊著“我運動,我快樂”的口號。在集體活動中,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讓他們懂得每一個人都應為班集體出一份力。
開展班級活動。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如:大課間,運動會,主題班會、辯論會、演講會等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運用生動形象方法方式傳播班級文化,如:我班在開學初,組織收聽錢文忠評《三字經》,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教育。在學期中間,學生學習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學生之間熟悉會出現一些人際關系,為人處世等問題。在學期后期,針對學生出現的學習倦怠、缺乏自信等現象。組織學生觀看于丹《論語心得》視頻講座,閱讀名人傳記,勵志故事等相關多種教育形式,避免簡單、空洞的說教,讓學生樂于接受。
作為班主任不必擔心文化的零散性,文化本來就需要積累,沉淀。永遠的傳播才能形成特有的文化,影響著學生。
優化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精神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班級里有兩種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要處理好: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
我們往往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更應該教給他應該做什么,如何做?
教育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提倡助人為樂;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培養學生的幽默感;要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育學生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向學生灌輸家長對學生教育和關注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學生中列舉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表揚我班關心孩子做的好的家長,通過學生間接來告訴家長。鼓勵學生多跟家長交流,向家長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
處理好師生關系:
宣傳老師,展示老師風采,樹立老師威信。創造機會,加深老師與學生的感情,如:節假日送上對老師的祝福,老師聲音嘶啞時,送上金嗓子。引導學生關心老師,用情感去打動老師,感化老師。和老師搞好關系不是一種技巧,更不是一種圓滑,而是班主任發自內心的對科任老師的欣賞與尊重。
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愛
事例:
女朋友體重一百斤,你會愿意經常性的主動抱她,感覺她很輕。如果讓你抱一塊一百斤的石頭,你是不愿意的,那簡直太重了。同樣一百斤,因為你對女朋友有愛,對石頭卻沒感情。
我想一個班級不管是怎樣的學生,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她的閃光點,工作才會變得輕松起來,人才會有力量,并且享受到最大的樂趣。
在現代教育中,班級文化建設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和重視,作為班主任,必須在班級文化建設上進行大膽的探索,不斷創新,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