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教職工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方案
市一中教職工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方案
指導思想:為切實加強我校師資隊伍建設,規范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健全激勵、競爭機制,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考核原則:堅持民主、公正、客觀性原則;堅持重實績、講實效原則;堅持定性、定量相結合原則。
考核內容:對教師教育教學業務工作的全過程進行考核,著重于師德師風、教學實績、教學態度和教學水平。
考核辦法:根據本年度教職工德能勤績廉,先由本人根據考核細則定性方案和定量方案自評,然后由年級組、教研組、教務處、政教處、教研室、辦公室逐項查對并按計分和一定的比例初步確定先進工作者名單,最后交黨政聯席會議確定正式名單。年度考核優秀在先進工作者中產生。下年度省市各項先進或優秀均在先進工作者中根據量化計分產生,對已評為市、省級的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等三年內不參與同一級別的優秀或先進的評比,可直接推薦高一級別優秀或先進工作者的評比。
定性方案
(一)在本年度內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可直接推薦為先進工作者。
1、某項工作成績特別突出受市級以上(含市級)表揚獎勵或對學校工作有重大貢獻者;
2、教學活動中全年4次段考、期考或者會考、高考人平分均為年級平行班第一名(2人以上任教);
3、指導學生參加各項競賽,獲省級一等獎以上獎勵的主要輔導員,每科每項僅限一人;
4、教研組、年級組被評為市級以上先進集體的主要負責人,市級以上(含市級)優秀班集體或先進團支部的班主任;
5、教學論文(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獲省一等獎獎勵者或3篇論文獲市級一等獎者;
6、教研課題獲市級二等獎以上獎勵(單獨實驗的課題)的課題負責人(僅限一人);
7、在教學比武中,獲市級一等獎以上(含市級一等獎)獎勵者。
(二)下列情況之一不能評為先進工作者。
1、因犯黨紀政紀錯誤,受到黨內警告或行政處分或受市教育局通報批評的;
2、不重視師德工作,言行表率作風差,學生家長、社會意見大的;
3、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排斥學生或擅自趕學生出教室3次以上或擅自勸退學生的,或一年內本班有二個以上學生非正常轉移(包括降級)的。
4、不遵守上級和學校規定,亂罰款、亂收學生費用、亂訂資料的、在校外兼課或搞第二職業的;
5、不服從組織安排,嚴重影響工作的;
6、會考合格率、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率、科平分在全市排名第5名以后的所有任課教師,或者全年四次考試每次人平分在年級倒數第一名的任課教師;
7、班主任所帶班級年度內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
8、學生測評滿意率在80%以下的;
9、教學常規檢查,學校評價不合格的或在市級以上(含市級)教學常規檢查中受到點名批評的;
10、不遵守勞動紀律,有曠工、曠課行為的,升旗、會議、上課遲到5次、缺席3次以上的,遲交材料一期兩次、一年四次以上的;
11、崗位職責履行不落實,造成工作失誤的。
(三)下列情況考核評價為不稱職。
1、因犯黨紀、政紀錯誤,受到黨內嚴重警告及行政記大過處分的;
2、違反治安管理條例被處以治安罰款、拘留,或經調查證實有賭博、吸毒、嫖娼等行為的;
3、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排斥學困生,擅自將學生趕出教室達4次以上的,或擅自勸退學生,或逼迫學生轉學或降級造成惡劣影響的;
4、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
5、連續曠工3天以上或累計曠課5節以上的;
6、擅離職守,工作不負責任或打架罵人,嚴重影響安定團結,損害學校聲譽,受到學校兩次警告處分的;
7、貪污受賄、索、拿、卡、要,造成惡劣影響的;
8、拒不服從分配或不以主要精力從事本職工作,嚴重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9、有其他嚴重問題的。
定量考核方案(教學人員系列)
計算方法。
一、
每人考核滿分為100分;每個年度評價一次,年度考核根據定量方案按班主任教師系列、文化課教師系列、非文化課教師系列劃定一定比例確定初步名單。
考核項目及計分標準。
二、
(一)德(共10分):
按定性方案,符合(一)項的計10分,符合(二)項的計5分,符合(三)項的計1分,(一)、(二)、(三)項均符合計最低分,其余計8分。
(二)能(共40分):
1、德育工作(共10分):由政教處或校團委提供數據
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按時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
(1)所帶班級本年度被評為市優秀班級或優秀團支部計10分。
(2)本年度上學期被評為學校優秀班集體或學校先進團支部計5分;或未被評過優秀集體,班級管理綜合評價得分居全年級前60%名計4分;班級管理綜合評價得分居全年級70%名計3分,80%名計2分,80%名以后計1分。
(3)本年度下學期到考核時為止(截止12月31日)班級管理綜合評價得分居年級前50%計5分,前60%計4分,前70%計3分,70%以后計2分。
(2)(3)兩項相加即為班主任考核得分。擔任一期班主任另加3分。
(4)任課教師一般計6分,協助班主任工作最好的可計8分(由學生測評最滿意的)。
(5)行政管理人員計7-10分,由校長辦公會統一評分。
以上各項只取最高分,滿分為10分。
2、教學常規(共20分):由教務處提供數據
(1)教學常規檢查:優秀計5分,合格計4分,不合格計零分;
(2)學生測評滿意率100%計5分,滿意率90%-99%計4分,滿意率80-90%計3分,滿意率80%以下計2分,滿意率60%以下不計分
(3)普通話培訓5分,達合格標準計5分,未達標、已報名參加培訓的計4分,未達標又未報名的不計分;
(4)考務工作5分,參加考務工作次數居年級組前10名的計5分,11-20名的計3分,21名-30名的計2分,30名以后的計1分,拒不參加考務工作的不計分。
3、教研教改(共10分):由教研室提供數據
(1)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3分。
承擔市級以上以獨立主持人身份(省、市課題立項以公告為準)立項的教研課題計3分,主持人的課題按研究時間應有方案,有總結和計劃,有實施記錄或資料查閱,有中期評估或結題報告才能計滿分;校級課題主持人計2分,非單獨立項的課題主持人、子課題主持人、各級課題參與者計0.5分,課題參與計分省級不超過6人,市級不超過4人,校級不超過2人,且憑課題主持人的意見每人每年只計一次;積極參加校教研活動不缺席計1分,缺席二次以上扣0.5分;積極參加聽課,全年聽課30節計1分,40節1.5分,50節2分,要求有較詳細的記錄和寫有聽課評價。
(2)課堂教學競賽或教學展示:4分。
獲省及以上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4分;獲省及市一等獎以上課堂教學競賽3分;獲校“希望之星”或說課比賽一等獎2分;教師上省內大型活動示范課或公開課3分,市內2分,校內1分,不重復計分;教師上校內公開課1分/節,公開講座1分/次,最多不超過2分;教師制作組內交流(應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要上傳至學校網絡硬盤)的優秀課件每件記0.5分,最多不超過2分。
(3)發表著述與論文獲獎:3分。
主編出版教育教學專著或校本教材(非教輔資料)或在省級以上有刊號的國內刊物發表不少于2000字的教學論文計3分;獲省級論文一等獎計3分(省級及以上非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學會論文一等獎計2分),市級一等獎計2分,校級獲獎計1分,同一篇文章按最高級別計分。
(三)勤(共10分):
1、工作量(5分):
超工作量、滿工作量的計5分,不滿工作量的計3分。
2、出勤(5分):由辦公室提供數據
(1)全年無缺席、請假(不包括公假和國家法定假)、遲到、早退計5分。
(2)因私不參加升旗,一次扣0.5分;
(3)因私不參加學校大型活動,一次扣0.5分;
(4)因私不參加學校例會,一次扣0.5分;
(5)抽查考勤不在崗且未履行請假手續,一次扣0.5分;
(6)學期病假累計15天、事假累計7天者,扣1分,學期病假累計超過20天、事假累計超過10天,扣2分。
(四)績(共40分):
1、學科成績(共32分):
(1)3人以上任教同一年級同一科目:(平行班)
a、全年四次段考、期考名列第一名,一次計8分。
b、全年四次考試中名列第二名,一次計7分。
c、全年四次考試中名列第三名以后,一次計5分。
(2)2人任教的科目:(平行班)
a、第一名一次計8分。
b、第二名一次計6分。
(3)1人任教的科目,每次考試計6分。
全年四次考試的得分數相加即得該教師成績考核分(會考、高考作為期考計分)。
2、各種培訓(共8分):
(1)有競賽科目的:作文、數、理、化、生、信息、藝體、勞技等:
a、指導學生獲省一等獎計8分,二等獎的計6分,三等獎的計5分。
b、指導學生獲市級一等獎計6分,二等獎計5分,三等獎計4分。
c、指導學生獲校級獎一、二、三等獎均計4分(不重復計分,初中、勞技降低一個級別計分,低年級參加高年級競賽提高一個級別計分)。
(2)沒有競賽科目的:高一、高二的以學困生輔導計分,期考或會考、高考成績的及格率作為評分依據。
一年內高考或會考人平分、及格率居全市第一名計8分,全市第二名計7分,全市第三名計6分,或者進行了學困生輔導的計6分。
定量考核方案(非教學人員系列)
德(共10分)
一、:與教學人員相同
能(共40分):
二、
1、取得相應的資格,能完成本職工作(10分)
A等:10分B等:8分C等:6分D等:4分
2、能熱情為師生服務(10分)
A等:10分B等:8分C等:6分D等:4分
3、常規檢查(20分)
A等:20分B等:18分C等:15分D等:14分
4、學習與提高(10分)
A等:積極參加政治業務學習,普通話合格,論文獲市級以上獎勵計10分。
B等:參加政治業務學習,有計劃、有總結,普通話未合格、已報名參加培訓計8分。
C等:政治業務學習有遲到、早退現象,普通話未合格、且未報名參加培訓計4分。
勤(10分)
三、:與教學人員相同
績(40分):
四、
1、所擔任的工作被市以上獎勵計40分;
2、所擔任的工作多次受學校和師生的表揚計30分;
3、所擔任的工作沒有出現較大失誤計20分;
4、偶爾有些失誤計10分。
年度考核根據以上定性方案和定量方案按各系列、各職級劃定一定比例確定初步名單。領導小組最后綜合評定,確定考核優秀名單。
z市第一中學
篇2:礦區小學教職工績效考核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神木縣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使我校的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進入神木縣小學教育的前列,使評估考核符合教育局有關績效工資發放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有效教學評估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激勵每個教職工爭先創優,把學校辦成名校,教師成為名師,特制定本方案。
一、原則:
本方案主要考核每個職工工作任務的工作過程與完成結果,通過各項指標量的對比考核,轉化為質的定性。考核分為完成任務好、完成任務、基本完成任務、沒有完成任務。每個職工每學期至少參與一次考核。考核堅持公平、公開、合情、合理的原則,從嚴考核,實施獎懲,考核結果作為評優選模晉職晉級的主要依據。
二、考核范圍:
(一)工作量(含增加課時費等);(二)教育教學方面:一是教學常規(備課、講課、作業批改、輔導、電教等);二是校內組織的以年級或年段進行的抽查、檢查、統考等;三是與城區學校或周邊校際間進行的抽查、檢查、競賽等,以及有關部門統一組織的類似上述形式的活動;(三)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教職工政治理論,業務知識等的學習,論文撰寫,家長、學生評教,師德等。(四)勞動紀律。(五)德育工作。
三、教職工工作量核算辦法
(一)、班主任工作量:在現標準(月津貼600元)以內。具體辦法見《礦區一小班主任量化考核方案》
(二)、教師工作量:工作量指的是根據有關規定對職工分配工作在數量上的指標。每周一類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科目12-14節;二類課程科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等科目14-16節;三類課程其它科目16-18節。其它工作根據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確定。
1、科任教師:
(1)、達到節數標準(含備課、輔導、批改作業)每周記50分。
(2)、達不到下限視為不滿工作量,一、二、三類少1節每周分別扣4分、3.5分、3分。超過上限視為超工作量,一、二、三類超1節每周分別給予補助8分、7分、6分。
(3)、班級人數標準按50人計算,每增減1人分值增減1%。
2、行政管理人員:
行政管理人員指中層以上人員。管理人員除搞好分管工作外,副校長每周兼課4-6節,其它中層負責人、干事,兼課語文、數學5-8節,其它課程8-10節,視為滿工作量,其次,根據工作情況結合民主測評,滿工作量記50分。
3、總務后勤人員:
總務后勤人員以學校分配的工作量并積極完成臨時指派工作為滿工作量,滿工作量記48-50分。
4、兼職工作量:
(1)、興趣活動(有計劃、有活動、有考核)每次20元。
(2)、3-6年級晨讀、課外活動每節10-20元,課外閱讀每節10元,興趣活動、晨讀、課外活動、閱讀等遲到早退則無報酬。
(3)、年級主任、教研組長每周5分(未開展活動取消記分)。
5、多媒體課堂教學
(1)、按要求足量上好dvd光盤教學課20-30分。
(2)、在電教室上一節多媒體課2分。
6、其它有關事項:
(1)、因事、病等請假缺課,在總分值中減去應得分。頂課教師頂課按一、二、三類課分別給予加班10分、8分、6分。
(2)、公事、公差缺課,保留應得分。
(3)、承擔示范課、公開課(不含學習匯報課、享受待遇的骨干等和新教師匯報課)按一、二、三類分別記80、60、40元。
(4)、不滿工作量的應積極接受學校分配的工作。
7、以上考核分占百分之九十,領導評估占百分之十。
8、工作量獎勵:
(1)、學校根據本學期的實際情況,對工作量確定獎勵,一般按每人800―1000元核算,或不超上級核定總獎金額的20%。
(2)、特殊情況經校長辦公室會議研究決定。
(3)、如與績效考核一起核算把千分制換算成百分制。
(三)附加:1、增設課時費:實際(除公假、出差等、頂課計入)每上1節課5―10元,課堂設計優、良、合格每節分別為6元、5元、4元,打印或舊的不計報酬。作業批改優、良、合格每節次分別為6元、5元、4元。作文批改優、良、合格每次分別為25元、20元、15元。均以課堂作業為準,各種作業(含周記)累計不超100次,學生人數以50人為標準,全批全改、按批改人次計算,每增減1人增減1%分值。數學帶兩個班的取單班平均值的1.3倍,英語帶兩個年級4班的取每年級單班平均值的1.8倍之和,其它科目帶兩個年級多班的取每年級單班平均值的1.3倍之和,科學到實驗室每做一次實驗計10元,體育音樂按每上4-5節課記1次作業,等次課堂考評。聽課每節10元,
⊥6
⊥6 ⊥6();?>5⊥ 四、工作績效考核辦法: (一)語文、數學、英語等統考科目。:40分 每學期期末由教務處統一組織考試。 1、及格率:10分按本年級平均及格率為基數,每升降1個百分點加減1分。最高加減不超4分。 2、平均成績:20分每超0.5分加0.5分,以此類推。低于年級平均成績2分(含2分)以內不扣,低于年級平均成績2分以上,每降0.5分扣0.5分,以此類推,最高加減3分。 3、優秀率10分按本年級平均優秀率為基數,每升降5個百分點加減1分,最高加減3分。 (二)其它科目:40分 根據課程標準,由教務處組織,通過筆試、口試、實際操作,以達標為界,每升降一個百分點,加減2分。(為了便于操作,減少工作量,可抽簽考查,考核部分班級或部分學生)。 (三)城區學校、周邊校際間以及有關部門統一組織的以十個單位對比為基礎,保第四為計算界限,每升降一個名次加減10分。(如果對比的單位大于或小于“10”,按減少或增加的百分比進行折算)。 前三項考核只參與其中一項考核,考核科目按平均值計算。 每學期初對新任教師,根據上一學期的成績,對基礎進行核定。(個別弱智兒童可不參與考核。) (四)備課、講課、作業批改及輔導:24分 1、備課:8分 (1)優8-10分(能按課程標準的要求,有計劃、有課時安排、按節次編寫、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有教法、有學法、有步驟、有板書設計、有課后反思等) (2)良6-8分(基本能按課程標準要求,有計劃、有課時安排、有時按節次編寫、三備三有不明顯) (3)中4-6分(抄襲內容較多,不按節次編寫,有時雖按節次編寫,但屬于提綱式的) (4)4分以下(完全抄襲,甚至使用教案與進度不一致,內容極其簡單) 2、講課8分課堂教學通過“目標設計及教學內容、教學氛圍、教學進程與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風格、面向全體、知情體驗”八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項0.5分。“學習熱情、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學習”四年方面,為主要因素評價,每項1分。 3、作業批改與輔導8分 硬筆字、毛筆字分年級按課程標準有布置、有批改,質量數量符合要求,毛筆字每周不少于3方。 (1)優8-10分早讀、午自習等堅持輔導;能按要求布置作業,并能體現因材施練,作業次數符合要求并全批全改,重改輕批,批改不出現錯誤; 硬筆字、毛筆字訓練基本符合要求。 (2)良6-8分自習基本能堅持輔導;按要求布置作業,次數夠,批改全,批改無誤,但改的地方少; 硬筆字、毛筆字訓練不到位。 (3)中4-6分自習輔導不到位;作業次數不夠,批改較粗,并有3次以下錯誤; 沒有硬筆字、毛筆字訓練。 (4)差4分以下自習不輔導;作業次數不夠,批改極粗,并有3次以上錯誤; (五)多媒體課堂教學6分 (1)優5-6分按要求足量上好dvd光盤教學課和多媒體課兩節。 (2)中3-4分基本能按要求上好dvd光盤教學課和多媒體課兩節。 (3)差1-2分未完成dvd光盤教學課的要求。 (六)政治與業務學習、論文10分 1、政治、業務學習5分。 每學期寫10000字以上學習筆記和隨筆。根據筆記質量分別計5分(達字數要求),4分以上(字數在2/3以上),3分以下(字數在2/3以下),0分(沒有)。 2、論文5分。 每學期寫一篇1000字以上教育教學論文或心得體會。(根據字數及質量酌情給分)。 (七)師德及評教10分。 1、家長、學生評教:5分 每學期組織一次家長、學生評教,統一制作評教表。一、二年級由家長填寫,三至六年級由學生填寫,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別記5分、4分、3分、2分。(總分除以總票數得每個等級的分數) 2、師德5分 師德分為: a、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熱愛學生。 b、有較好的職業道德,愛教育,對學生較冷漠。 c、職業道德一般,有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 d、不愛學校,給學校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分別記5、3、2、0分。 考核辦法:根據教育局、學校師德考核辦法(和家長、學生的反響評教等情況由考評小組給予打分)由政教處考核。 (八)出勤:10分 全勤(無請假、無遲到、無早退、無脫崗)12分,一學期累計(遲到、早退、脫崗三次按1天請假計,下同)請假2天(含2天)以下10分,一學期累計請假從3天(含3天)以上算起每超1天扣1分。 (九)德育工作20分 按班主任班務量化考核成績,從高分到低分分為七類,分別扣0分、1分、2分、3分、4分、5分、6分,班主任按100%扣分,科任教師按80%扣分。 (十)管理及總務人員的考核: 根據完成任務情況結合民主測評,管理人員取科任教師的平均值或大于平均值,總務人員取科任教師的平均值或小于平均值。中層領導及干事同一般教師考核和管理考核各占50% (十一)以上考核占90%,領導評估占10%。 五 1、在核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中減去工作量考核金額,得績效考核獎金總額。 2、每位教師期末的獎金=工作量獎金+績效考核獎金。 3、也可以把量化考核分與績效考核分放在一起計算獎金,那就是把量化分換算成百分制。 4、績效考核總數為:小教二級:小教一級:小教高級:中教高級=1:1.11(1.1136):1.27(1.2728):1.47 5、把計算出的每個人分數乘以相應系數為本人的最終得分。 6、用績效考核獎金總額除以全體教師績效考核的最終得分總和,得每分獲獎值。 7、用每分獲獎值乘以個人績效考核最中得分即為每位教師的績效考核獎金。 8、對于管理人員,科室干事及其其它后勤人員,由校長辦公會按工作情況(工作態度、民主測評)和教學考核兩部分進行綜合評價,并予以相應的獎金。 9、具體考核操作由教務處和相關部門進行。 10、績效考核原初分在100分以上的為完成任務好:90―99分為完成任務;80―89分為基本完成任務;80分以下為沒有完成任務。考核結果記入個人業務檔案,評選優、職稱職務晉升,以此考核為基本條件,一般都在完成任務好的教職工中產生。 六、備注: 1.每學期考核項目的多少可視學校情況適度增減。 2.考核以學期為單位,期末校長辦公會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量與績的比例和獎金額度。 3.教育局批準離崗人員原則上拿自己本分績效獎金。 4.方案在全體教工大會通過,其執行解釋權屬于校長辦公會,未盡事宜由校長辦公會集體研究決定。 神木縣礦區第一小學 *年十一月十日修訂 篇3:樂亭小學教職工績效考核及工資分配實施方案 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績效工資制度順利實施,根據樂亭縣教育局關于《樂亭縣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的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本著“總量控制,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原則,重點向班主任和擔任較重工作量的人員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把我校工資改革的過程變成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激勵廣大教師奮發工作、努力創造一流業績的過程。 二、實施范圍: 我校參與教學與管理的全部人員,實施績效工資制度,李各莊幼兒園幼兒園隸屬我校附設幼兒園,按縣局規定,幼兒教師按義務教育學校的標準和辦法執行。 三、績效工資總量核定: 我校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按年度核定,每年12月初,學校上報納入績效工資發放范圍的教師名冊,向縣局申報,由縣局將獎勵性績效工作核定到校。 四、績效工資分配辦法: 教職工績效工資按《樂亭縣教育局關于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考核及績效工資分配實施方案》的規定,以固定數額按月發放與年終一次性發放相結合的辦法。學校分別在月底和每年的年底完成對教師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發放績效工資的依據。 1、基礎性績效工資的發放 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樂亭縣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確定的標準執行,以固定數額按月發放。 2、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 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按教師崗位、管理崗位、工勤崗位三個系列進行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設立7個項目,農村教師補貼,班主任津貼,中層崗位津貼,出勤,工作量津貼,考核津貼和教育教學成果獎。根據分配項目,按樂亭縣教育局關于《樂亭縣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的實施辦法》實行按月發放與年終一次性發放相結合的辦法。 農村教師補貼,班主任津貼,中層崗位津貼從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核出,單獨發放,剩余部分用于發放出勤津貼,工作量(課時量)津貼,考核津貼和教育教學成果獎,對此部分學校依據縣局核出的全年人均獎勵性績效工作標準額,按比例發放。 具體辦法如下: (1)農村教師補貼的發放 按樂亭縣教育局學校布局劃分規定,我校屬所處位置偏遠,條件艱苦,為一類農村學校,農村教師補貼為每人每月120元。 相關規定: (一)、農村教師補貼按每年12個月計發,實行按月發放。 (二)、調入發放農村教師補貼的范圍學校,從調入下月起發放農村教師補貼,調出農村學校的,從調出的下月起停發農村教師補貼。 (三)、因病事假原因當月超過半數以上天數未在崗位工作的,扣發當月的農村教師補貼。 (2)、班主任津貼的發放 班主任津貼從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核出,以固定數額按月發放。 具體發放辦法: 按樂亭縣教育局規定的35人為一個標準班額,由縣局核出班級數額,學校對現有班級數核算班主任津貼,其中班主任津貼的70%作為固定數額發至每個班主任,剩余的30%按學生總人數平均分配發至每個班主任。 相關規定: (一)班主任津貼按每年10個月計發。 (二)教師自擔任班主任之日起享受班主任津貼,離開班主任崗位之日起,不再享受班主任津貼。 (三)班主任因病、事假,進修等原因,不能履行班主任職責時,將班主任津貼以天數核算發給臨時代理班主任。 (四)班主任因公差不能履行班主任職責時,臨時班主任津貼以天數折算從考勤津貼、工作量津貼剩余的兩個月中支付。 (五)按班主任考核標準對班主任進行月考核,考核等次分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月考核合格發班主任津貼的100%,基本合格發津貼的80%,不合格扣發當月班主任津貼。 (3)中層崗位津貼 按《樂亭縣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學校中層干部設立中層崗位津貼,中層崗位津貼從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核出,以固定數額按月發放,每年按10個月計發,中層崗位津貼=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額÷12×中層本人崗位系數,我校學生人數400人以下,中層崗位系數為0.12。 中層干部中途任免的,從任免的下月起兌現或取消崗位津貼。 (4)出勤津貼的發放 出勤津貼占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額的10%. 本校月出勤津貼總額=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額的10%×參與分配教職工人數(不含校長)÷12。 教職工月出勤津貼=本校月出勤津貼總額÷本校參與分配的教職工出勤總天數×個人月出勤天數,出勤津貼按每年12個月核算,學校按十個月當月下發,剩余兩個月的出勤津貼用于發放寒暑假的教師返校、值班等,如仍有剩余,平均分配給教職工(不含校長)。 相關規定: (一)月累計遲到、早退5次以上(含5次)為一天事假,從當月中扣發一天的出勤津貼。 (二)病事假按天數扣發出勤津貼,月累計病事假超過7天,扣發當月出勤津貼。 (三)無故遲到、早退全年累計超過50次,以及曠工,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7天,或全年累計超過15天,視為不合格,扣發全年出勤津貼。 (5)工作量(課時量)津貼的發放 工作量(課時量)津貼占全年人均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注額的45%。 學校月工作量(課時量)津貼總額=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注額的45%×參與分配教職工人數(不含校長)÷12。 具體分配辦法: (一)本校月工作量(課時量)津貼的70%,平均分配下發參與分配的教職工。 (二)本校月工作量(課時量)津貼的30%,按個人分擔的工作量(課時量)進行分配。 (三)音體美工作量(課時量)因學生作業、課后輔導、備課、講課等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與其他學科比對,其工作量按90%核算。 教職工工作量(課時量)津貼=本校工作量(課時量)津貼總量×70%÷參與分配的教職工數+本校月工作量(課時量)津貼×30%÷學校總工作量(課時量)×本人的工作量(課時量) (四)下列情況采取折算的方式計算課時量 中層崗位人員每周增加工作量12課時,月增加工作量48課時,加之中層崗位人員月工作量計算;骨干教師(縣級)、實驗員、電教管理員、圖書管理員、報賬員、少先隊輔導員、檔案管理員、業訓、藝術輔導等輔助崗位的人員,每年加50課時的工作量,年中從出勤津貼和工作量津貼剩余的兩個月中支付。 (五)節假日、雙休日、加班或值班補貼,從出勤津貼、工作量津貼剩余的兩個月中支出。 (5)考核津貼的發放 考核津貼占全年人均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額的35%,考核津貼的發放依據年終績效考核結果進行。 績效考核是年度考核的基礎,績效考核未評為優秀的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教職工績效考核的等次比例,按縣局規定執行,優秀等次為15%。 教職工考核津貼實行年終一次性發放的辦法。 績效考核等次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次,考核系數分別為優秀1.2,合格1,基本合格0.5,不合格0。 教職工考核津貼=全年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額的35%×參與分配的教職工人數(不含校長)÷(優秀人數×1.2+合格人數×1+基本合格人數×0.5)×教職工本人考核系數。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確定為基本合格等次: (一)、因犯與職務行為有關的錯誤而受到行政警告處分的。 (二)、政策水平較低,業務水平能力差,給單位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 (三)、組織紀律觀念淡薄,不能遵守工作制度規定,無故遲到、早退全年累計超過30次不足50詞的以及曠工,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3天不足7天或一年累計超過7天不足15天的。 教職工有以下行為之一者,應直接評定為不合格等次: (一)、職業道德考評達不到基本要求的。 (二)、以非法形式表達訴求或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的。 (三)、玩忽職守造成校園重大安全事故的。 (四)、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違規搞有償家教,造成不良影響的。 (五)、不能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或在工作中發生重大教學事故的。 (六)、無故遲到、早退全年累計超過50次,以及礦工,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7天或全年超過15天的。 (6)、有其他嚴重損害教師形象和聲譽行為的。 教育教學成果獎的發放 教育教學成果獎(教科研成果獎等),占全年人均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額的10%。 具體分配辦法: (一)經考核能夠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的80% (二)教育教學成果獎20%作為科技成果、論文論著、教案教學設計、優質課、引路課、示范課、公開課榮譽獎勵,按級別設立加分獎勵,具體加分見附表。學校年終核算后一次性發放。 (7)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 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依據《樂亭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績效工資及發放實施辦法》由縣局統一發放。 (一)其他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 按《樂亭縣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的辦法》執行。 (二)幼兒園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標準、辦法及考核辦法按《李各莊小學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考核及工資分配實施方案》執行,實行單獨核算。 (8)績效工資執行時間:自*年1月1日按本方案對教職工實施績效考核,依據考核結果發放績效工資。 篇4:初中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方案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指導意見的通知》、《教育部關于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工作的指導意見》、《鄰水縣教育局關于義務教育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試行辦法》(鄰教政[*]66號)的精神,為深入貫徹落實*****,按照按勞分配、優績優酬,公正、公平、公開,科學合理、總量控制的原則,結合我校實際,經學校行政和績效考核領導小組研究定出討論稿,交全體教師充分討論后,于*年12月10日由教代會審議,全票通過,特形成本實施方案。 一、考核對象及內容 (一)校長。 主要考核校長的德、能、勤、績、廉等五個方面,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具體考核細則由教育局制定并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考核。 1、德:主要考核校長的思想政治素質、人格素養、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情況(10%)。 2、能:主要考核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及科學決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溝通協調、教育教學和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的能力(10%)。 3、勤:主要考核校長的工作作風、履行職責及上課等方面的情況(30%)。 4、績:主要考核校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建設平安校園、引領學校師生發展以及自身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實績(40%)。 5、廉:主要考核校長校務公開、經費使用、人事管理等方面廉潔自律的情況(10%)。 (二)副校長(專職副書記、工會主席)、中層干部和兼課服務人員。 主要考核學校管理和個人學科教學兩個方面,績效考核總分按比例進行分配,副校長學校管理工作和個人學科教學之比為6:4,中層干部及兼課的服務人員為5:5。中層干部學校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參照對校長的考核辦法進行,兼課服務人員根據所從事的服務工作學校另制定考核細則;個人學科教學工作考核內容及計分辦法與科任教師考核辦法相同。 (三)科任教師。 主要考核履行《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的法定職責,履行學校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的實績,主要包括德、能、勤、績等方面,重點考核工作量和工作成績。 二、獎勵性績效考核方法 (一)德:包括思想政治素養、師德師風等方面。重點考核教師履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遵守《四川省教師職業行為“八不準”》和學校規章制度的情況(10分)。 (1)加分: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授予榮譽稱號或受到綜合性表彰的予以加分。鄉鎮黨委政府(縣級部門)加0.5分,縣級黨委政府(市級部門)加1分,省級黨委政府(國家部門)加2分,國家級加3分(本人提供原始材料)。同類表彰按最高等次加分,每人在考核期內加分累計不超過5分。以上獎項加分只在本學期考核時使用一次,下輪考核期限不再加分。 (2)扣分:體罰學生造成嚴重影響者扣1分,工作不服從安排者每次扣1分,因工作不當,引發家長告狀至上級黨政或主管部門,經核實應負主要責任的1次扣2分,學生出現重大違紀在場未予以制止,經學生證明屬實的1次扣2分,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在場不參與處理的,經學生證實1次扣2分。違犯學校《職業行為十不準》一項次扣1分。考核期限受到通報批評、黨內外警告、行政記過處分的,視其情節輕重和影響大小,扣除相關責任人一次績效考核得分的2-5分。 (二)能:包括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繼續教育、教師專業發展(10分)。 教育教學能力主要考核教師組織管理學生、學生思想工作和結合所教學科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的能力,考核教師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能力。以當期學生評教為依據,滿意率達80%及以上記5分,大于或等于60%--80%(不含80%)記4分,低于60%記3分。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教師開展或參與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課題研究、總結提煉教育教學經驗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取得的教研業績;繼續教育主要考核教師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學歷學位提高和個人專業發展的情況。按時參加和完成常規教研任務記5分。 (1)加分(教育行政部門):參加教育科研、教研、技裝等電教部門組織實施的課堂教學競賽榮獲二等獎以上的,縣級加1分,市級加1.5分,省級加2分,國家級加3分(本人提供原始材料),同類表彰按最高等次加分,每人在考核期內加分累計不超過5分;課題立項成功,縣、市、省、國家級分別加1、2、3、5分,結題對應級別分別加2、4、6、10分(只限主研人員)。 (2)扣分:不按時上交計劃、總結、試卷分析等規定上交的材料,每缺一項次扣1分,不按時參加本教研組常規教研活動,每缺1次扣0.5分;未完成學校規定所寫的論文或經驗文章者扣2分。凡繼續教育考核不合格者扣5分。 加分、扣分只在本學期考核時使用一次,下輪考核期限不再加分、扣分。 (三)勤:包括教育教學工作量、教學常規、出勤、學校兼職等方面的工作。教育教學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師任課及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情況,教學常規主要考核“教學六認真”情況,出勤主要考核教師遵守學校工作制度的情況(35分)。 1、計分辦法:周課時達到學校平均節次為基本工作量(不含課時系數),可得基本分35分。 周基本工作量=全校周課時總量/撥入績效工資人數 (1)教育教學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師任課的情況(超出平均課時的以課時津貼體現,不記分值),根據學科系數計算周課時。 超工作量=實際上課節次x課時系數+其他工作量-基本工作量 科目 語數外 理化 政史 地生 音體美信息 地方性課程 七、八年級 1.5 1.4 1.2 1.1 1.1 1.1 九年級 1.5 1.4 1.3 -- 1.1 1.1 各項專職管理員計1個基本工作量(即全校平均課時)。 跨級或跨學科的每周加1課時計算,55歲以上男教師和50歲以上女教師(虛歲)每周增加2課時計算,但增加課時不計系數。 (2)管理崗位工作量: 1副校級按學校教師基本工作量的1.5倍計算,減去應承擔的工作量2節,加上本人教學課時計工作量;根據教育局規定,分管安全的副校長可以不上課,若沒有上課,不減應承擔工作量;中層干部按學校教師基本工作量的1.2倍計算,減去應承擔的工作量4節,加上本人教學課時計工作量。 2年級組長2節/周,教研組長1節/周,備課組長1節/周。 3兼職理化實驗員記1/2基本工作量,兼職生物實驗員2節/周,電教、網絡計算機管理員5節/周,教務員6節/周,辦公室工作人員6節/周,校內、外安全巡邏0.5節/天,藝體器材保管員5節/周。后勤人員根據上級規定記1/2基本工作量;所有行政兼職1節/周。 2、扣分: (1)出勤:按學校出勤制度和會議制度執行(學校提供印證材料)。 (2)臨時性任務的安排和布置,推諉、拖拉、講條件或完成不理想,根據情況一次扣2分(教務處或相關部門提供印證材料)。 (3)教案、作業或其他資料檢查:缺少一節(次)扣1分(教務處或相關部門提供印證材料)。 (4)未經教務處同意的隨意調課,一次扣1分(教務處、值周領導提供印證材料)。 (5)達不到基本工作量一課時扣0.5分。 (四)績(綜合目標考核):包括教育效果、教學業績等方面的內容。(45分)。 1、統考科目教學成績(含畢業班畢業學期體育科)。為了培養教師團結協作,整體推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實行捆綁式考核,凡是學區組織統一考試,學科成績居片區第一名者得45分,每下降一名扣2分。第一名與第二名比較多1分加1分。畢業班畢業會考學期實行雙向比較,就高不就低。在縣上比較居第10名得基本分45分,每上升一名加2分,下降一名扣2分。如果學區不進行統考,學校將舉行考試,根據同層次人平分、并結合學生鞏固率按6:4計算綜合得分,按3:5:2的比例分班分科按45、43、41計分。 2、非檢測科目(音樂、體育、美術、微機)以及考查科目的考核:由學生評教和鞏固率按6:4計綜合分,全校非檢測科目教師以綜合分按3:4:3比例確定人員后,依次計45、43、41分。若上級舉行了大型的活動,根據所獲名次按統考科目的名次計分。 3、任多個班的按各班得分取平均分為教師教學成績綜合得分,主要工作任務與其他工作任務以8:2計分。 4、非教學人員如圖書管理員、實驗員等,由學校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根據服務工作情況打分,80分以上為一等,70-79為二等,70以下為三等,分別計45、43、41分。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若未上課,按教育局對學校安全工作考核的等級計分,按一、二、三等獎分別計45、43、41分。若上了課,其教學成績按安全得分和任教得分的平均分計入。 5、指導教師加分:音樂、體育、美術、科技制作、學科競賽等上級要求學生參加的各項競賽活動,學生獲得縣級以上的集體或個人等級獎的指導教師,集體項目一等獎加5分,二等獎加3分,三等獎加2分,市級以上等級獎均記5分。個人項目一等獎(第一名)加3分,二等獎(第二名)加2分,三等獎(第三名)加1分,市級以上等級獎均記3分。(同一類別只算最高的一次,一學期累計不超過5分)。凡是指導教師兩人以上的均不計分(除音、體學科外)。 教師教學成績得分=45+加分-扣分。 (五)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既作為科任教師參與考核,同時又單獨考核班主任工作履職情況。主要考核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安全教育、家校聯系等方面的情況(說明:學校根據班主任所任班班額大小、寄宿學生多少等因素確定考核打分方法。具體方法見政教處《壇同鎮中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本部分考核由政教處具體實施。 三、考核程序 1、校長的績效考核程序 (1)個人述職。校長撰寫述職報告,并在全校教職工會上對本人年度工作進行述職。 (2)民主評測。縣教育局績效考核工作組在全校教職工會上對校長進行民主評測。 (3)綜合評價。縣教育局績效考核工作組在民主測評的基礎上,按照考核實施細則,結合平時工作,通過聽、看、查、訪等方式全面考核校長工作,撰寫考核報告,內容包括校長履職情況、學校本年度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考核得分意見。 (4)確定等次。縣教育局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審定校長績效考核得分,確定其考核等次。 2、副校長和中層干部的績效考核程序 (1)個人述職。副校長和中層干部向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提交述職報告,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審核后,在校內公示。 (2)民主測評。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在全校教職工會上對副校長和中層干部進行民主測評,并聽取教師代表的意見。 (3)綜合評定。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在民主測評的基礎上,按照考核實施細則,綜合評定考核得分和等次。 (4)校內公示。對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綜合評定的考核得分和等次,在校內進行5個工作日的公示。 (5)確定得分及等次。經公示無異議的,由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予以確認和公布,并報縣教育局備案。 3、科任教師和班主任的績效考核程序 (1)個人自評。教師進行個人總結和自評,填寫考核的相關表冊。 (2)民主測評。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在全校教職工和其所教學生中進行民主測評。 (3)綜合評定。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在民主測評的基礎上,按照考核實施細則,結合平時工作,并征求學科組或年級組意見,提出綜合評定考核得分。 (4)校內公示。對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綜合評定的考核得分在教職工中進行為期5個工作日的公示。 (5)確定得分。對公示無異議的,由學校績效考核工作組予以確認和公布,并報教育局備案。 4、非教師序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的考核程序,參照教師考核程序進行,考核結果報縣教育局備案。 四、相關問題的處理 (一)績效考核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獎勵性績效工資: 1、因工作失誤造成安全責任事故,因處置失當引發群體性事件,或參與群體性事件的; 2、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或記大過以上處分的、受到刑事處罰的; 3、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 4、考核期內累計曠工5個工作日的; 5、事假連續超過10天或考核期內累計超過20天(不含節假日),病假連續超過60天或考核期內累計超過90天的(含雙休日); 6、在編不在崗的(不含掛職鍛煉、派出學習、培訓、支教、下派的教職工)。 (二)女教職員工妊娠和產假期間,凡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科任教師的平均值發放。 (三)調動及借用情況的按有關文件處理。 (四)老教師男滿59周歲,女滿54周歲,如果申請離崗待退,享受除班主任津貼、課時津貼以外的獎勵性績效獎,按全校教師的平均獎金計算。 五、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分配 (一)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辦法 春季7月考核,9月由財政打卡發放當年1―6月份獎勵性績效工資(30%部分),秋季次年1月考核,3月由財政打卡發放當年7―12月份獎勵性績效工資(30%部分)。 (二)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 1、班主任津貼:按政策規定占全校獎勵工資的15%,以學校《班主任考核辦法》為依據發放。 2、超工作量津貼=超課時數×3元。 3、早晚自習學生管理津貼:按3元/節計(由年級組、教務處統計)。 4、值周工作津貼:根據學校《值周工作考核細則》,全面完成值周任務,按實際值周天數,8元/天計算。期末公示。 5、體育教師早操及課間組織,按1.00元/天計算(由教務處統計,提供材料)。 6、寒暑假、法定節假日值班工作津貼:按半天10元、整天20元計算。期末公示。 7、學校安排的臨時性代課津貼:每節按10元計算,期末公示。 8、學校安排的音、體、美、實驗等課外訓練補助:每節3元,按實際訓練課時計算,期末公示。 9、突擊性工作加班(縣級及以上,非學校常規工作大型的檢查、督導等)津貼:根據工作量,半天按10元、整天按20元計算,學期末公示。 10、畢業班專項獎:設立升省級以上重點高中獎和大面積排名獎,每屆總額不超過2萬元,按專項考核辦法計算獎懲。如有剩余,進入全校教師德能勤績考核。 11、校長績效考核部分。 12、離崗待退教師獎勵部分。 13、獎勵性績效工資在減除以上11項后,按德、能、勤、績考核,以分數求分值,以分值套獎金。 六、未盡事宜,由學校績效工資考核領導小組研究決定。 七、本方案待教育局審批后具體實施。 鄰水縣壇同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