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大教研組建設實施方案
陽向中學大教研組建設實施方案
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合現有教學教研資源,全面提高教研隊伍的業務水平,促進學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根據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經研究決定構建大教研組體系。
一、建設目標
1.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切實發揮教研員的學科引領作用,促進全校教育均衡優質可持續發展。
3.充分發揮教師集體力量、推進教學研究、均衡教育資源、深化教學改革。
二、建設原則
1.實用性原則
大教研組的組建應解決當前教育教學中學校分散,規模小,教研力量弱化的問題。實現教研力量的優化、整合,使教研組功能發揮實質效應。
2.可行性原則
組建與運作具有可操作性,能較好地調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討,積極主動、共同研究、尋求解決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3.科學性原則
大教研組長的選聘、教研組成員的確定一定要尊重專業功底,注重任教科目的穩定性與長期性。
三、組織機構
組長:肖建軍
副組長:葉劍夏立剛李星明王流勝
成員:黃孟龍朱杰譚婷譚健學楊青劉惠董仕新紀萬飛
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四、責任主體(組長負責制)
1.區各學科教研員為中學大教研組組長。
2.我校每個學科一名教研組長(副組長),負責本學科。
3.部分科目分年級設備課組長,負責本年級的本學科。
五、經費保障
教研組教研工作經費及教研組長待遇由學校適當考慮。
六、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視,制定方案,成立機構,完善制度。
2.以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做到四統一:統一計劃、統一備課、統一研訓、統一考評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實現教師專業成長。
3.實現教師專業專職,合理安排每學科每周半天的集中研訓時間,保障教研組長有充足的時間組織開展教研工作。
4.學校為教研組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提供相關保障。
5.學校對教研組工作的開展加強指導,對其工作方案要進行審核把關。
6.各教研組(備課組)的活動資料要及時收集、歸檔、整理。
7.組織開展下列教研活動
①集體備課活動,采取網上研討與集中研討相結合的形式;
?、谥黝}式教研活動,采取問題研討與課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
?、蹖n}講座活動,采取專家引領與組員代表相結合的形式;
④教學沙龍活動,采取同課異構、微課、慕課、名師課堂、同步課堂、專題課堂等信息化教學綜合運用的形式;
?、菡n題研究活動,采取診斷教學,針對現實解決問題的形式;
?、藿虒W競賽的組織與磨課;
?、呔W絡研討活動。
七、工作職責
1.根據區教研培訓裝備中心教研工作整體規劃,結合本學科和我校實際,提出本學科教研工作的要點,并制定學科教研工作計劃。
2.根據區里的統一安排,組織本學科教育科研課題的申報、教育科研成果的收集與初評,向上級業務部門申請學科教育科研的指導。
3.組織本學科教師深入研究課標、教材和教法,分析學科教學的重點、難點,研討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課、評講課等課型的特點,并深入結合教學后記及時探討提高教學水平的方法。
4.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按新課改要求有效指導各科課堂教學。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按照教務處**年下學期要求深入課堂。
5.對學科教學工作中出現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進行集中攻關,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6.對我校學科教學質量、教學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為領導進行教育教學、教學研究工作決策提供服務。
7.舉辦課改專題講座并上示范課。
8.根據本學科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通過組織專題研討、觀摩示范等形式,推廣教學經驗,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改革。
9.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集中研討教材教法,以提高課堂教學高效性,構建卓越課堂。
10.搞好本學科教學質量分析,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出階段性復習教學指導意見。
11.傳達、研討有關研訓工作會議精神,搜集、遴選、交流教學教研資料、信息,實現共享。
12.對相關工作進行管理,包括檢查、評估及日常工作過程的管理。
八、評價與督促
督查組成員認真督查,及時通報。凡缺席者每次扣發20元(在每學期末的教研經費中扣除),并影響績效考核和評優晉級。特殊情況需請假的提前向督查行政請假,全期請假累計不得超過5次(公派外出除外),超過5次的同樣影響績效考核和評優晉級。不得以上課、作業批閱、學生輔導、接待家長、處理矛盾等理由遲到、早退、缺席。提前解散的視作缺席,通報批評。如因學校活動占用相應的活動室,則轉移到相應組長的辦公室進行;如因全組成員在集體備課時間都參加市或區教研活動,則視作集體備課;如市或區教研活動不是集體備課時間進行的,則仍要進行集體備課;如果是學生考試期間,除監考老師外,其余人員均照常進行集體備課。學校、教研組、年級組的集體活動與集體備課時間重復的都視作集體備課。每次活動結束,備課組長將表交教務處z主任,缺交的組長通報批評,且每次扣發10元。各組均不得隨意變更活動地點。各組組長負責相關活動室內的衛生、財產、門窗落鎖等。總督查:z。
九、集體備課安排
篇2:農村某中學教研組建設工作總結
好的成果是需要分享的,這樣才能起到鼓勵的作用。同時這也有利于激勵其他員工共同奮斗,工作總結無疑使能使一個好的工作總結得到好的分享的好平臺,因此,寫好工作總結是延續成功的有效方法。歡迎登錄查看更多優秀的工作總結范文。
以農村中學教研組建設為主線,開展教研組建設的理論培訓(觀摩教研組建設的優秀做法)和課題實施指導。在各部門的協助下,已經做了以下工作:召開課題階段總結會,整理階段研究成果,迎接進修學院課題過程督導;第二屆教學隨筆評比活動;首屆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經驗交流會;首屆優秀校本教研團隊評比活動;進一步梳理教學科研系列制度;配合學校整理工作,開展教學督導和課題研究工作;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將相關工作總結于后,懇請指教。
一、組建教學督導隊伍,形成“三員三查三評”督導機制。
“三員”指教學巡視員、教學信息員、教研考勤員。教學巡視員由學校行政人員組成,負責對日常教學秩序、教學狀況和考試等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和督促。教學信息員由各班的學習委員、班長組成,負責搜集對學科教學工作的意見及建議,并對上課教師進行適當評議。教研考勤員,由學科分管行政組成,負責對教研活動考勤?!叭椤敝笇W期初、期中、期末按教學六認真要求進行三次教學常規檢查制度?!叭u”體系即開通“學生評價、同行評價、領導評價”三層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員三查三評”對有效監控我校的教學情況,完善評價機制,規范教學管理,全面反饋教學工作信息,及時發現教學及教學管理中的問題,確保我校教學質量不斷的提高,督促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使之保持最優狀態,已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原來學生的評價中部分問題突出的學科、問題突出的教師教學已經有了明顯改進。
二、強化團隊精神,把教研組建成學校優秀的團隊。
所謂團隊,是指一些才能互補,團結和諧并承擔共同的責任,為統一目標而貢獻的一群人。團隊強調的是團隊精神,團隊精神的核心是就是協調合作,共同承擔集體責任。團隊精神表現在教學教研方面就是敬業、鉆研、合作、探究、交流等等,團隊精神要求各組織成員間相互依賴相互關聯進行協調共同合作建立團隊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怎樣來培養教研組的凝聚力,最終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呢?我們的做法是:
推行集體備課活動,培育隊員協同合作的精神。
通過集體備課活動,按照集體備課的基本框架加強過程管理,并積極探索課程資源建設的途徑,較好地發揮每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團員協同合作精神的形成。
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培育團隊鉆研探究的精神。
課題研究的過程也就是培育團隊鉆研探究精神的過程,課題的研究不可能由哪一個人單獨來完成,在研究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棘手的問題,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就需要發揮團隊集體鉆研探究的操作才能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培育團隊鉆研探究的精神。在參與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注意聚焦課堂真實問題,老師們覺得研究就在身邊,通過撰寫教學隨筆形式的參與研究,降低了參與梯度,人人能參與,個個可研究。
篇3:六年級語文教研組《教研組建設成長了你我他》經驗學習總結
周二下午兩節課后,我們六語組的老師們在一起認真學習了優勝路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先進經驗―――《教研組建設成長了“你、我、他”》。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校本教研要從理論的高空落到行動的實地,離開教研組這個教研的最基本單位是不可想象的。大力加強教研組建設,為教師成長開辟一片沃土,是我區校本教研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庇纱丝梢?,搞好教研組建設是多么重要啊!經過認真學習,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經驗,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F把所學到的經驗總結如下:
一、組長垂范,盡力引領
1、組長要做好帶頭人,起到引領作用,要不斷充實自己。檢查一下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今后一定要在科余時間多看教育教學方面的書,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2、俗話說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苯M長的“一枝獨秀”是不行的,他的任務應該是以點帶面,輻射全組。營造一個教師之間的互幫互學的良好教研氛圍。
二、搞出教研組的特色活動
1、每一個學期要有教研主題。主題的產生并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應是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提出來供大家研討。在這一點上,我們教研組的研究主題是“讀中感悟,讀寫結合”,這一主題我們已經研究了兩年,寫出了論文及經驗總結。
2、多開展富有年級特色的教研活動。
三、群策群力,集中探究
1、校本教研的精髓是行動研究,教師不是專業研究,他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創造理論。教研組要多做課例研究。這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們六語組的老師們深有體會,在這風風雨雨的課改當中,我們在一起進行了多次的課例研究,如雷穎老師的《珍珠鳥》,一共上了五次,寫出了洋洋幾萬字的心得,老師的專業水平速迅提高,其他老師也在研討交流中有所收獲和成長。雷穎老師的《變色龍》,在研討中我們進一步研究了我們的教研課題“讀中感悟,讀寫結合”。我執教的《學習采訪》等。
2、多種形式的教研相結合。常規教研,就像教研中的“陣地戰”,它要求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研究內容。隨機教研,就像教研中的“游擊戰”,不定時間,不定地點,機動靈活,特別適合在自己的教研組內的成員中開展。網絡教研,就像教研中的“運動戰”,有網絡就有陣地,它可以克服教師愛面子的顧慮,彰顯教師的個性。
四、各施所長,互幫互學。
一個年級組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其優點長處,要充分發揮年級組老師的這些才能,各盡其才,相互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