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程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工程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025-04-01 閱讀 3311

  編號:ZJ-ZJZX001

  版號:A

  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

  高處墜落施工專項應急預案

  編制單位:某單位某港工程項目經理部

  編制日期:二○一二年一月

  頒布日期:二○一二年一月

  1.事故類型和危害分析

  序號  危險源  可能導致事故

  1  模板材質不符合要求,或沒有按方案搭設以及受到外界的不安全因素的影響  支架坍塌

  2  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  高處墜落

  3  高處作業臨邊防護措施不到位  高處墜落

  4  拌合樓等設備的安裝和拆卸  高處墜落

  5  模板裝拆等施工  高處墜落

  6  操作人員作業安全意識不強,未按要求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高處墜落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快速反應原則:應急處置要做到反應快、報告快、處置快。

  2.2先期處置原則:一旦發生事故,立即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2.3統一指揮原則:發生重、特大事故,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全面負責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保證救援工作的統一高效。

  2.4協調作戰原則:現場應急小組在上級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領導指揮下,按照各自職責,密切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見下框圖)

  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

  項目部應急指揮

  中心辦公室

  項目部各職能部門

  現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分包單位應急指揮機構

  現場救援力量

  社會救援力量

  搶險救援組

  對外聯絡組

  安全警戒組

  后勤保障組

  事故現場

  某港工程項目經理部應急組織體系

  現場監測組

  技術保障組

  善后處理組

  事故調查組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項目部及所屬單位的指揮中心(機構)設置及職責同“綜合應急預案指揮機構及職責”。

  3.2.2項目經理部應結合工程實際,進一步明確現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各成員及部門的職責,應包括以下內容。

  (1)迅速了解、掌握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

  (2)統一協調項目各部門應急救援工作。

  (3)及時組織指揮實施事故處置方案。

  (4)統一調配救援人員、設備、物資、器材。

  (5)協調外部救援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6)妥善處置事故現場的有關事宜。

  (7)組織、配合開展事故調查,組織善后處理工作。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及預防預控措施

  4.1.1項目部組織施工項目危險源的辨識和評價,對施工項目危險源實行分級管理,對風險性較大的重要危險源實行重點監控,同時在施工現場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及預防預控措施進行公布。

  4.1.2施工項目的技術部門、工程部門和安全部門對施工方案、施工設備、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等實施動態監控,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預控措施。

  4.1.3項目部組織安全重點監控項目危險性較大分項分部工程的典型施工,不斷完善重要危險源的預防預控措施。

  4.1.4公司制定了《高處施工安全規定》(QI9-15),對高處作業的一般要求、施工前的準備、臨邊作業、洞口作業、懸空作業、攀登作業、交叉作業、工作平臺及腳手架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項目部應嚴格執行《高處施工安全規定》。

  4.1.5項目部應組織編制模板等專項施工工藝和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項目部應組織模板的驗收、日常維護和安全監控,發現隱患及時組織整改。

  4.1.6項目部應組織編制橋梁施工工藝和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項目部應組織作業平臺和施工設備的驗收、日常維護和安全監控,加強對施工作業的安全監督,發現隱患及時組織整改。

  4.1.7項目部應組織編制拌合樓等設備的安裝和拆卸施工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項目部應組織拌合樓、模板等設備驗收(必要時,由子(分)公司,公司參加驗收)、日常維護和安全監控,發現隱患及時組織整改。

  4.1.8項目部應嚴格執行中交股份《交通基本建設工程施工安全防護設施量化標準》,搞好高處作業安全防護設施。

  4.1.9項目部應加強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和教育,施工前,組織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書面記錄。

  4.1.10項目部應按要求組織高處作業人員體檢,發現有高血壓、心臟病等高空作業禁忌的病癥禁止進行高空作業,并提供符合要求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4.2預警行動

  4.2.1項目部應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建立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和評價,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4.2.2項目部與國家海洋局、氣象局、海事局、港務局、地震局等單位簽訂協議,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收集相關氣象、海況、地質等預報,并及時傳達給相關人員及施工項目。

  4.2.3項目部對施工現場存在的隱患實行分級動態管理,對重大事故隱患實施掛牌管理,并制定重大隱患處置應急預案。

  4.2.4根據作業環境《高處作業分級》(GB3608-83)的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針對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預警級別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

  4.2.4.1一級預警(項目部級)

  收到作業高度在30m以上,且作業人員在30人以上,發生事故時可能造成群死群傷、重大財產損失或和嚴重社會影響的報告,為一級預警(項目部級)。

  4.2.4.2二級預警(作業班組級)

  作業高度在2-5m且作業人員在3人以下的,施工現場出現突風突雨、發現事故隱患和出現險情時,為四級預警(作業班組級)。

  5.信息報告程序

  5.1在施工現場公布應急電話,當發現事故隱患或者發生危急險情時,施工作業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應及時上報現場負責人?,F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到施工現場,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通知有關部門。

  5.2公司應急救援聯絡電話

  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聯系電話:;

  現場負責人聯系電話:

  5.3報告主要內容

  險情或事故報告人員應提供以下情況:

  5.3.1險情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位置;

  5.3.2事故類型;

  5.3.3傷亡情況及可能造成的損失;

  5.3.4事故發展趨勢,可能影響的范圍;

  5.3.5事故的初步原因估計;

  5.3.6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

  5.3.7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救援搶險的事宜;

  5.3.8報告人及電話聯絡方式等。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針對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結合公司預警響應的分級情況,公司應急響應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

  6.1.1一級響應:接到一級預警報告,啟動項目部級應急預案,為一級響應。

  6.1.2二級響應:接到二級預警報告,施工現場發生二級預警情況,啟動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為二級響應。

  在事故救援過程中,現場人員、物資和技術力量不滿足救援需求或事故有進一步擴大、蔓延的趨勢時,應及時逐級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啟動上一級響應。

  6.2響應程序

  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應急預案響應程序分為四級。

  6.2.1一級響應程序:

  (1)啟動一級響應程序時,由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任命現場應急指揮,下達應急指令,并啟動項目部級應急預案。

  (2)在項目部現場應急指揮未到達事發現場前,由二級應急指揮中心擔任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并及時將救援實況報告項目部現場應急指揮,聽取其意見。

  (3)在一級應急救援機構到達現場后,二級應急救援人員自動編入一級應急救援機構,并服從統一調配和指揮。

  (4)項目部現場應急指揮負責現場救援物資和設備的統一調配,二級應急機構提供詳細的資源配備情況,并積極支持和配合。

  (5)項目部現場應急指揮負責協調社會救援資源,各級救援機構給與大力的配合和支持。

  (6)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應及時向政府主管部門、業主、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應急救援的情況和進展。

  6.2.2二級響應程序

  (1)啟動二級響應程序時,由二級應急指揮機構任命現場應急指揮,下達應急指令,并啟動分包單位級應急預案。

  (2)在項目部應急指揮未到達事發現場前,由二級應急指揮小組擔任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并及時將救援實況報告分包單位現場應急指揮,聽取其意見。

  (3)現場應急指揮負責現場救援物資和設備的統一調配,協調社會救援資源,項目部救援機構給與大力的配合和支持。班組長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遏制事故進一步蔓延,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注意保護好現場。

  6.3處置措施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在指揮現場處置時必須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重點搶救休克、骨折和出血人員。

  6.3.1事故發生后,現場應急指揮小組人員應采取措施對傷員進行救護。

  (1)迅速將傷者移至安全地方,讓傷者安靜、保暖、平臥、少動。

  (2)立即撥打120與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3)在急救中心專業人員未到達之前,應根據事故現場的整體情況、位置和傷者的傷情、部位,在排除人為加重傷者傷情的情況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

  (4)傷者發生休克,應進行人工呼吸,或者根據部位的受傷情況做胸外心臟擠壓法(但必須注意骨折的部位).

  (5)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早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

  (6)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覆蓋,用繃帶或布包扎;

  (7)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覆蓋,用繃帶或布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上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導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的搬運過程中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8)發現傷者手足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的,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

  (9)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

  (10)在施救的同時應盡快送往就近醫院;傷者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6.3.2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在搶救傷員的同事,應安排人員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6.3.3現場指揮應根據事態,迅速調動人員、設備進行現場救援,并做好現場警戒工作,以防事態擴大,同時向上級匯報。

  6.3.4當現場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現場事態的發展,應立即啟動上一級應急響應,并根據實際情況借助于社會救援力量?,F場應急救援指揮人員應充分聽取專家和專業救援人員的意見,做好救援人員、設備、物資、器材的統一調配。

  6.3.5做好事故現場的清理和恢復工作,防止次生或滋生的事故。

  6.3.6配合上級部門和政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做好傷員及家屬善后工作。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應急物資儲備

  項目部應當具備以下應急救援設備:

  7.1.1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等應存放在施工現場醫務室或辦公室;

  7.1.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日常存放于施工現場倉庫;

  7.1.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伏以下安全線路、燈具等存放在施工現場倉庫內;

  7.1.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等由個人分別保管;

  7.1.5交通工具:工地常備值班急用車輛,停放于工地攪拌站、辦公樓和預制廠等;

  7.1.6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

  7.2應急物資的采購與管理

  7.2.1應急物資由采購部門根據安全部門提供的采購清單進行采購,采購部門應采購符合要求的應急物品。

  7.2.2應急物資由物資管理部門負責保管,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及領用。

篇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后,項目部就立即組織人員搶救,確定受傷人數通知120救護中心請求救護。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清楚傷病員口中的泥沙、嘔吐物、血塊和其它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

(3)檢查傷病員的生命特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即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

(5)觀察受傷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而造成二次傷害。

(6)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安醫第二附屬醫院。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斷開電源。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

(2)如果電源開關在較遠處,則可用絕緣材料(如木條等)把觸電者與電源分離。

(3)高壓線路觸電:馬上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如一時無法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則可拋擲導電體(如裸導線),讓線路短路跳閘,再把觸電者脫離電源。

(4)觸電者脫離電源后馬上進行搶救,同時送往最近的醫院。

篇3: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武鳴縣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編制人:

編制單位:

廣西建工集團聯合建設有限公司

編制日期:20**年月日

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廣西建工集團聯合建設有限公司

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審批表

工程名稱

武鳴縣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施組(方案)名稱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簽字欄

職務

日期

編制

校核

復核

(會簽)

審核

審批

說明:

1、施工組織設計及重要施工方案(詳見重要施工方案流程表)需以下人員簽字:

編制:

由項目工程師(或專業人員)編制并簽字。

校核:

由項目經理、總承包事業部項目管理科長簽字。

復核:

由總承包事業部主任工程師簽字。

(會簽:專業性強的方案增加會簽欄,由專業人員簽字。其它方案不用該欄)。

審核:

施組由項管處負責人簽字;方案由總工辦負責人簽字。

審批:

由公司總工程師簽字。

2、一般專項施工方案需以下人員簽字:

編制:

由項目工程師(或專業人員)編制并簽字。

校核:

由項目經理簽字。

(會簽:專業性強的方案增加會簽欄,由專業人員簽字。其它方案不用該欄)。

復核:

由總承包事業部主任工程師簽字。

審核:

由總工辦負責人簽字。

審批:

由總工辦負責人簽字。

3、分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

由有資質的分包單位負責編制至審批,報總包單位審查備案

3目錄

一、工程概況、特點、外部條件:1

二、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管理的責任分工1

三、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3

一、工程概況、特點、外部條件:

1.1、本工程為武鳴縣興武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武鳴縣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位于廣西南寧武鳴縣標營新區經五路和緯一路路口。

1.2、工程結構類型層數:框剪結構,地下一層非人防地下室,地上十五層。

1.3、建筑高度:57.60m。

1.4、建筑面積:14576.9。

1.5、結構設計特點及抗震要求:本工程按7度抗震設防,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耐火等級為一級;場地類別為Ⅱ類,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結構設計安全等級二級;結構體系為:框架結構,框架的抗震等級為三級,基本風壓為0.35KN/。

二、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管理的責任分工

1、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和建設部建質(2003)82號文件,結合我項目具體情況,特成立本項目的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職務

姓名

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

項目副經理兼技術負責人

總工長

工長

工長

安全員

質檢員

材料員

機械員

預算員

資料員

2、小組成員分工情況(見圖1)

05

三、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

根據《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建質[2003]82號)及相關國家安全標準規范,項目部對腳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卸料平臺、垂直運輸機械安拆工程編寫了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和臨邊防護措施,希望管理人員據此對各類高處作業的安全設施和人員進行檢查,了解人、物、環境的不安因素,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發現存在的隱患應立即整改。

1、腳手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另行編制)

2、模板工程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及砼澆搗輸送措施(另行編制)

3、卸料平臺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另行編制)

4、臨邊防護措施

①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

②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由項目部報到分公司,由分公司材料科負責采購。

③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有廠家提供的生產許可證、合格證、檢定證書等。如為安全用品再利用,必須有再利用鑒定證明。

④高空作業(超過2.0m)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方可上崗,安全帶使用前進行全面檢查,佩帶安全帶必須堅持高掛低用的原則。

⑤“三寶”“四口”防護必須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中的要求進行設置。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面高為1.0~1.2m,下桿離地面高度為0.5-0.6m,欄桿長度>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防護欄桿必須牢固可靠,應使上桿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防護欄桿自上而下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18cm高的擋腳板。

⑥洞口的防護

a、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蓋好。蓋板應能防止挪動移位。

b、樓板面等處邊長為25-50cm的洞口、安裝預制構件時的洞口以及缺件臨時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蓋板,蓋住洞口。蓋板須能保持四周擱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c、邊長在50-1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網格,并在其上滿鋪竹排或腳手板。也可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cm。

d、邊長為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洞口下設安全平網。

e、樓梯口,應隨樓層安裝好欄桿或安裝臨時欄桿而消除洞口,或參照預留洞口作防護。如有臨時性拆移,需經施工負責人核準,工作完畢后必須恢復防護設施。

5、垂直運輸機械使用專項方案(另行編制)

附件1: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編號:001

工程名稱

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一、目的

確保我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覃

成員:黃衛

具體分工如下:

1、黃建金、廖統潤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

2、黃英旺、謝祖斌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電力、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

3、趙明衛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

4、鄧仕龍、黃秋紅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措施

1、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場地,移至安全地帶。

2、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傷口。

4、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院,或待簡單處理后去醫院檢查。

5、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

6、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

7、預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痛劑。

8、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

附件1: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編號:002

工程名稱

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9、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10、項目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撲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四、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

五、通訊聯絡

公安:110

消防:119

急救:120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處:

分公司安全科電話:

武鳴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電話:

六、注意事項

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

3、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