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廉潔從教廉潔從政十條規定

廉潔從教廉潔從政十條規定

2025-03-30 閱讀 5986

教師廉潔從教十條規定

  1、嚴禁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在民辦學校或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兼課、在其他行業從事有償經營服務等活動。

  2、嚴禁教師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以外的費用以及索要、收受學生或家長財物。

  3、嚴禁教師歧視、排擠、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嚴禁教師課堂上接打電話、酒后進教室、在教室內吸煙、穿奇裝異服、留怪發型。

  5、嚴禁教師在各級各類考試、測評、考核、評聘、評先樹優中作假舞弊,以及發生違背師德、社會公德的行為,或以不正當方式表達訴求。

  6、嚴禁教師參與或組織學生參與非法組織、“黃、賭、毒”活動及傳播不健康的思想,嚴禁擅自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或商業性活動。

  7、嚴禁向校外辦學機構推薦生源,從中收受好處。

  8、嚴禁向學生和家長推銷或變相推銷學習資料、生活用品或其他商品,從中謀取個人或團體利益。

  9、嚴禁借為學生分班、調座位之機,收受學生和家長的禮品、禮金、禮券和吃請。

  10、嚴禁在工作時間打撲克、下象棋、打麻將、上網玩游戲、干私活等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教育系統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十條規定

  1、嚴禁參與經商、辦企業;不準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利用自己的職權和職務影響謀取非法利益。

  2、嚴禁本人及其近親屬在本系統(本縣區、本學校)承包經營學校食堂、小賣部,推銷教學教輔材料、學生食品、藥品等,謀取私利。

  3、嚴禁收受禮金和貴重禮品,不準接受任何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饋贈和宴請。

  4、嚴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收受商業賄賂。

  5、嚴禁超標購買、配備和更換小汽車。

  6、嚴禁私設“小金庫”,濫發獎金、補貼、實物等;嚴禁用公款報銷應由個人負擔的任何費用;嚴禁到關系單位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各種費用。

  7、禁止以開會、考察、培訓等名義變相公費旅游,不準接受下屬單位用公款安排的私人旅游活動,不準用公車外出旅游。

  8、嚴禁領導干部未經集體研究,擅自決定工程項目、教師職稱評定、干部選拔推薦、評先選優等事宜,從中謀取私利。

  9、嚴禁借喬遷新居、婚喪嫁娶、工作調動、職務升遷等機會巧立名目斂取錢財。

  10、嚴禁借招生、轉學等事宜,干擾秩序,徇私舞弊,索取、收受他人錢物。

篇2:機關人員保持清政廉潔規定

機關工作人員保持清政廉潔的規定

為加強廉政建設,提高工作人員人素質,保證工作高效、廉潔,特制定如下規定:

一、全體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清正廉潔的重要性、反腐倡廉的必要性,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法律法令及規章制度。

二、按照我局《政務公開》的要求,公開辦事制度、辦事程序和辦事結果,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三、按照優質規范服務的要求,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工作不推諉、不拖拉,提高工作效率。

四、不得直接或間接向有關人員或單位索取財物或"吃、拿、卡、要"。

五、下基層不能擺架子、耍威風,應以工作為重,服務基層,服務養殖戶。

六、不準借開會、公務接待之名接受或贈送高檔紀念品、禮品。

七、執法活動中文明禮貌,程序規范;嚴格執法,秉公辦事;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廉潔自律,忠于職守;清政勤政,為民服務。

八、發揚"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精神,勤奮工作,任勞任怨,不講報酬,不搞攀比,服務群眾,奉獻自己。

九、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倡新風尚,克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

*x局

~年2月18日

篇3:關于違反廉潔從業有關規定的處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維護**管理秩序,嚴肅黨紀政紀和**管理的各項規定,規范對違反廉潔自律有關規定行為的處理,確保**x干部職工隊伍穩定,促進**x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有關規定以及*的各項制度,結合**x的各項規定和操作規程,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凡**x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單位和員工,有違反本辦法行為的,都按照本辦法處理;有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按照管理權限進行處理;觸犯刑法的,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員工,是指與**x有勞動合同關系的人員。

第四條處分種類有: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調離工作崗位(解聘干部職務)、內部待崗。

第五條違規違紀受處分后又故意違規違紀應當受到處分的,應當從重處分。

第六條一人同時犯有兩種以上錯誤的,合并處理。按所犯數種錯誤應當受到最高處分加重一檔給予處分。如果其中一種錯誤應當受到內部待崗處理的,即給予內部待崗處分。

第七條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從減輕處分:

1、主動交待錯誤的;

2、主動檢舉揭發同一事件其他當事人的問題,經查證屬實的;

3、主動賠償、挽回經濟損失或者有效避免經濟損失的;

4、主動挽回不良影響或有其他立功表現的。

第八條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加重處分:

1、偽造、銷毀、藏匿證據的;

2、抗拒、干擾、妨礙組織調查的;

3、串供或阻撓他人揭發問題、提供證據材料的;

4、包庇同一事件其他當事人或者強迫他人違規違紀的;

5、有其他情節需要加重處分的。

第九條領導干部在一個聘任期內(其他工作人員在同一工作崗位上),犯同類錯誤兩次以上(含兩次)的,加重處分。

第十條凡屬本辦法處理范圍內的行為,同一歸口x紀委按照程序查處,對調離工作崗位(解聘干部職務)和內部待崗的,由x紀委下達處理決定書或處理建議書,分別由組織人事和人力資源部門實施,并將處理結果報送x紀委。

第二章違規違紀行為及處理

第十一條單位(部門)內部出現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受到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甚至刑事處罰的,視情節給予單位(部門)黨政主要領導(或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通報批評直至解聘職務處分。

第十二條違反規定接受有可能影響正確執行公務的宴請和禮品饋贈的,視情節對有關人員給予批評教育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責令退出個人所得,并給予2倍數額的罰款。

第十三條違反規定接受或索取有關單位和個人的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的,視情節對有關人員給予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直至內部待崗處分,責令退出個人所得,并給予2倍數額的罰款。

第十四條私自借用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車輛或其他用具為個人使用的,對有關人員給予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影響的,給予通報批評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

第十五條違反規定到與自己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報銷應由個人及配偶、子女支付的各種費用的,視情節給予有關人員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直至內部待崗處分,責令退出個人所得,并給予2倍數額的罰款。

第十六條利用公款在上下級、單位和部門之間相互請客送禮的,對決策人通報批評處分;造成嚴重影響的,加重處分,責令相關人員按照承擔責任的大小分攤所有費用,并給予2倍數額的罰款。

第十七條不遵守職業道德,以弄虛作假、謊報成績等手段騙取榮譽、技術職稱等個人利益的,視情節給予有關人員通報批評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并取消其所騙取的個人利益。

第十八條違反規定在自己分管的業務和職責范圍內,個人從事營利性活動的,給予有關人員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造成影響的,給予內部待崗處分。

第十九條違反規定參與與供應處有業務關系的企業或個人的經營活動,給予有關人員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造成影響的,給予內部待崗處分。

第二十條員工的配偶、子女參與與供應處有業務關系的企業或個人的經營活動的,視情節給予員工通報批評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

第二十一條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采購、*x檢驗、*配送、基建工程、設備維修等生產經營活動的,視情節給予有關人員通報批評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

第二十二條違反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占用公物歸個人使用或進行營利性活動的,視情節給予當事人通報批評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并責令立即退還公物或按照原價進行賠償。

第二十三條擅自處理本單位廢舊物資的,給予決策人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令全額賠償損失。

第二十四條違反規定借出差、好差、學習之機利用公款進行旅游娛樂活動的,視情節給予決策人員通報批評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并責令相關人員承擔所花費用。

第二十五條參加賭博活動的,一律給予內部待崗處分。

第二十六條參加業務單位安排的高消費娛樂及健身活動的,視情節給予有關人員通報批評處分。

第二十七條利用公款支付高消費娛樂和健身活動的,給予決策人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給予參與活動的當事人通報批評,并責令當事人退還消費款項。

第二十八條不按照有關規定落實收入申報、禮品登記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不及時報告執行廉潔自律規定情況,不自覺接受黨組織和職工群眾監督的,視情節給予當事人批評教育直至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

第二十九條違反規定做假帳或做帳外帳以及設置“小金庫”的,給予決策人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處分,給予具體操作者

通報批評處分,并追繳“小金庫”的全部余額。

第三十條違反《關于嚴禁機關工作人員影響公務和形象飲酒行為的暫行規定》,情節較輕的,給予當事人批評教育或者通報批評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當事人調離工作崗位(干部解聘職務)直至內部待崗處分。

第三十一條有其他違反廉潔自律有關規定行為的,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比照最相類似的條款進行處理。

第三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若與上級有關規定有抵觸的地方,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由x紀委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條~年1月1日前發生的違規違紀行為,在~年1月1日以后被發現的,依照本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