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膠材料儲存使用注意事項
雨季標貼件不干膠材料儲存使用注意事項
一、不干膠的特性
不干膠是由防粘底紙、黏合劑(膠層)和面紙組成的多層復合結構。由于不同紙張和薄膜材料在外界濕度的影響下,表現有所不同。從而,雨季或高濕度氣候會影響不干膠的印刷加工及貼標應用等方面。
1.黏合劑
2.
A丙烯類
1:乳劑型
2:溶劑型
優點:耐候性卓越、并且有耐熱、耐油等性質、是適應廣泛用途的膠型
黏合劑
B橡膠類
1:乳劑型
2:溶劑型
3:熱溶型
優點:對于不易粘貼的聚乙烯、聚丙烯類承貼物可發揮其優勢
C特殊黏合劑
硅樹脂黏合劑等
優點:具有耐熱性、耐濕性及耐候性卓越的膠型
使用特點分:
A永久黏合(強黏)型
優點:適用于永久性粘貼
黏合劑
B再揭開(弱粘)型
優點:適用于貼附一定時間后還要揭下來之用途
C重黏型
優點:適用于將揭下來的標簽再次粘貼
二、雨季不干膠標貼材料使用注意事項:
1.印刷加工方面不干膠材料的存放:不干膠材料或標簽放置在濕度較高的環境中,很容易受潮。材料一旦受潮,會影響其平整度,印刷適應性以及粘貼效果。造成標貼件卷曲、掉墨、起皺等問題。因此,標貼材料應存放在干燥的環境中,避免高濕度帶來的不良影響。推薦存放環境為:22oC±2oC,50%±5%的相對濕度,材料放置不要直接接觸地面、墻面。
由于完好的包裝使不干膠標貼材料處于封閉小環境中,對于不拆開包裝的材料,存放空間濕度的控制可以適當放松,但注意材料的使用應當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暫時不用的材料,需要保持包裝完好。加工環境溫度:加工環境對于印刷加工十分重要。濕度過低或過高,材料會因為面材或底紙吸收或釋放水分的差異,而導致不同程度的卷曲,在加工中會給進紙、收紙、印刷、模切以及分條等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材料無法加工和使用。同時濕度過高,導致紙張材料在加工過程中受潮,會影響其印刷適應性,導致起皺、掉墨等問題。
通常不干膠的印刷環境要求:溫度18oC-25oC,相對濕度50%-60%。加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當加工中涉及二次加工時,尤其前后工序有一定時間間隔時,在兩次加工之間,需要對半成品進行防潮包裝,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對材料的影響:同時,在工藝安排上,盡量縮短加工周期。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小批量多循環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的避免環境對印刷品質帶來的不良影響,如二此加工中引起套印問題、模切質量等。
2.貼標使用方面:成品標貼件的存放:不干膠標簽需要存放在干燥的環境中,避免高濕度帶來的受潮、卷曲等不良影響。推薦不干膠存放環境為:22oC±2oC,相對濕度50%±5%相對濕度。通常標貼件的供貨是采用密封包裝,可以給標貼形成一個隔絕潮濕的小環境,存放環境的濕度控制可以適當放寬。
但由于包裝材料的不同,隔絕效果和時效會有所差異,在貼標使用中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暫時不用的材料,需要保持包裝完好。同時,對與被貼紙箱,同樣要注意包裝和存放。保證被貼物表面的干燥和清潔:在高濕度的環境中,物體表面容易結露形成的水膜,會給貼標造成較大的難度.雨季中標貼件起翹或貼標不良,往往與此原因有關.在容易結露的高濕度環境中貼標,需采取一定的加熱或風干措施,保證貼標表面干燥清潔。
貼標時標貼和被貼物的含水率應平衡:貼標貼件時的動作會使標貼與被貼物在貼標環境中得到平整的結合。貼標完成后,如果環境濕度變化較為劇烈(如:雨季),由于標貼和被貼物受到的影響程度不同,會引起標簽狀態的變化,導致標貼起皺等問題。為了避免上述問題,首先要求貼標和存放環境需要適當控制,避免溫濕度大幅度變化。同時標簽和被貼物在貼標時含水率需要盡可能的平衡,這樣貼標完成后經歷不同環境時,二者的變化相對同步,可以減少離起、起皺等現象的發生。
三、雨季使用不干膠的幾種方法
1、印刷加工時,以下方法可以緩解或解決材料荷葉邊、卷曲、變形等問題:控制印刷環境溫度將沒有打開包裝的材料在印刷環境中預置一段時間,使包裝內外溫度平衡后再開包裝;打開包裝的材料,要盡快使用,用多少取多少,避免材料長期暴露在高濕度環境中;對于單張的紙張材料,經過充分晾紙,推薦為24-48小時,可以幫助材料經過吸水或放水達到穩定平衡,加強材料抵抗環境的影響。
2、貼標貼時,以下方法可以緩解標貼起皺等問題:在吸水表面(包裝紙箱表面)貼標時,注意細水率平衡后在貼標。
篇2:高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辦法
高等學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執行勤儉辦學的方針,加強高等學校的材料和低值品、易耗品(以下簡稱物品)的科學管理及妥善使用,防止積壓浪費、保證教學、科學研究、生產、基建及行政等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根據統一領導,分工管理,專人負責,合理調配,節約使用的原則加強物品的管理。必須健全各級物資管理機構,并根據學校規模大小、物資類別,本著適當集中方便領用的精神設置各類物品庫房。可以在校一級或校系、(廠)二級物資主管部門設立庫房。
第三條:物品的供應管理工作,應根據工作的特點和物品的不同性質,區別對待。對貴重、稀缺的物品應嚴格管理;對價值小數量大的一般物品,應簡化手續,達到既加強管理又方便于使用的目的。
必須建立嚴格的物品管理責任制度,對物品的計劃、購置、保管、使用和回收都要有人負責,做到驗收嚴肅認真,進出手續清楚,帳卡記錄健全,定期核對檢查,經常保持帳帳相符,帳物相符。
第四條:高等學校應配備政治思想好,并且有相當業務能力的人員擔任物品供應管理和會計工作,要加強對他們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使他們能夠熟悉工作要求,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物品供應管理干部,應該力求穩定,必須調動時須與校物資部門商妥,并認真辦理交接手續。
第五條:高等學校應該經常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勤儉節約、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自學地管好、用好各項物品,反對一切鋪張浪費的行為。學校要開展對物品使用情況的檢查評比工作,對成績顯著的人員,應該表揚與獎勵。對工作不負責任或違反制度的失職人員,應該根據情節輕重及本人對錯誤認識程度,給予適當的批評或處分。
第二章物品的范圍、分類
第六條:本辦法所稱的物品,包括教學、科學研究、生產、基本建設和行政等各方面使用的不屬于固定資產的物資。
材料:指金屬、非金屬的各種原材料、燃料、試劑等。
低值品:指凡不夠固定資產標準又不屬于范圍的用具設備,如:低值儀器儀表,工具量具、科教器具等。
易耗品:指玻璃器皿、元件、零配件實驗小動物等。
第七條:物品一級分類(目錄附后),學校不能隨便變更。二級和二級以下的分類,學校可以結合具體情況自行規定,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庫存物品的記帳價格,按財政部制定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章計劃及購置
第九條:高等學校應根據工作任務,庫存物品的儲備定額,及實際消耗的統計分析資料,并結合當年基本建設投資和經費的可能與庫存情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由各系(廠)及行政單位分類編制統配部管和進口物品的年度購置計劃。由主管部門會同校有關業務部門匯審平衡按物品用途,分別列入學校年度基本建設投資和財務計劃,提請主管校(院)長批準后,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審查,根據國家物資供應渠道組織訂貨。基本建設所需的材料申請計劃,按上級下達的控制指標編報。
三類物資可根據市場貨源情況與工作需要,編制較短期的物品購置計劃、編審程序由學校自行規定。
第十條:采購物品應按照批準的計劃由專職采購人員進行。采購工作原則上由校一級主管部門統一組織辦理。急需的零星、專用物品在校一級主管部門的同意指導下。可由各系或使用單位負責購置,做到及時采購,保證供應。
第十一條:物品放庫前必須及時認真組織驗收,辦理入庫手續。對貴重稀缺和進口物品,使用單位應指派有經驗的人員協助保管人員進行驗收。
驗收時必須注意質量的檢查。驗收中發現問題應即根據有關規定定向供貨或運輸單位提出,及時辦理退、換或賠補手續。
第四章庫存物品的管理
第十二條:高等學校應該本著實事求是、嚴格控制的精神,逐步推行庫存物品定額儲備制度。儲備定額應經校(院)長批準,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高等學校應注意改善庫房條件,在可能條件下逐步配備必要的量測、檢驗儀器和工具,加強對物品的質量管理,嚴防損壞、變質、丟失。
庫房物品的保管應該科學化,做到定位存放,存放有序,零整分開,帳物對號,便于收發和檢查,對貴重稀缺物品應加強集中保管,精確計量和記載并應定期進行查對。
第十四條:物品的領發制度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領料計劃應根據實際需要,認真核算,計劃外臨時需要可臨時申請審批。對貴重稀缺物品的領用應從嚴審批。一般物品的領用,盡力簡化審批手續。領用低值品應盡可能以壞換新。倉庫要做到領用方便、保證急需,并逐步實現送貨上門。
第十五條:使用單位對多余不用的物品,應辦理退庫手續。退回倉庫前必要時應經質量鑒定。校、系庫房對使用單位無法利用的殘次、廢舊物品和包裝材料應按具體情況組織回報,盡量整修使用,改制利用、變價出售和調劑處理。
第五章在用物品的管理
第十六條:使用單位一般不設庫房,為了保證日常消耗和維修需要,對常用的和專用的物品可限量備用。
備用物品應有專人負責保管,貴重、稀缺和民用性強的物品應設明細帳或領用登記薄,加強管理。在用易耗品應設立登記薄,定人保管,在使用損耗后,及時辦理手續,給予補充。
第十七條:使用單位對在用物品應建立定期制度,并在每學年全面清查一次,清查結果報校主管部門審核備案,并及時調整留用量和有關帳薄記錄。
第六章危險物品的管理
第十八條:對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及其他危險物品,必須指定工作認真可靠并具有一定保管知識的專人加強管理。要經常對提運、使用和管理人員加強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勞動保護與安全措施,保證人身和物品安全。
第十九條:危險物品的采購和提運嚴格遵照公安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的有關規定辦理。危險物品的保管應按照有關儲存管理規定的要求設立專庫,分類存放,并應建立經常的安全檢查制度,防止因變質、分解造成自燃和爆炸事故。
對劇毒放射性物品必須加強集中保管,精確計量和記載,嚴加保衛,注意存放安全,學校保衛部門應經常予以指導和檢查。
第二十條:危險物品的領用必須專人審批,限量發放。對劇毒物品的使用過程應予嚴格控制和監督,對其領、用、剩、耗的數量必須詳細記錄,用剩數量及時退庫。危險物品的空容器、變質料、廢液渣滓應予妥善處理,嚴禁隨意拋棄。
第七章財務處理
第二十一條:高等學校物品帳卡的設置,應按集中掌握、分級負責管理的要求,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并做到品徑一致,以便查對和分析研究。
各部門設帳要求如下:
1.校級財務部門應?quot;行政事業預算會計制度“規定的有關科目分別設置總帳,并按校級物資主管部門和一級分類目錄設置一級分類分戶帳,對各類物品的增減變化進行金額記錄。
2.校級物資主管部門應設置與財務部門對口的一級分類帳進行金額記錄,并設置二級分類分戶帳,進行有數量有金額的記錄。
3.各級庫房都應設置有品名、數量、單價的物品明細帳(卡),按照品種,規格型號,質量級別,對庫存各類物品根據有關憑證及時進行增減記錄。
4.基建材料的帳目設置及帳務處理,根據“基本建設簡易會計制度“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二條:高等學校的物品帳和收支單據,應由學校統一規定。一切單據都必須有負責人、制單人和其他有關人員(如驗收人、發料人)的簽章。帳(卡)及憑證單據必須妥為保管,不得任意涂改。帳(卡)銷毀應按財政部的規定辦理批準手續。
帳務處理的手續如下:
1.保管和記帳的人員在接收和開始使用帳(卡)時,要在啟用頁上簽字注明開始日期;帳(卡)交接必須嚴格,要由經手人和監交人簽章,并注明交接日期。
2.購入和調入的物品,由經手人分別填寫入庫單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后,向校級物資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報帳。
3.使用單位領、退物品,應分別填寫領料單或退料單。各級物資主管部門,應將庫房物品的進出數量和金額,按月報填報校級物資主管部門,由校級物資主管部門審查匯總后轉報財務部門(只報金額)。
4.報損、報廢、調出校外物品,須報送校極物資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處理有關帳戶。價撥校外的物資,統一由學校財務部門辦理收款,作自動增加“撥入經費處理“。
5.各級庫房應經常對有變動的物品進行抽點,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盤點盤盈虧損須報經校(院)長批準,經財務部門簽證后才能調整有關帳(卡)。
6.各級物資主管部門,應定期與庫房核對帳、物情況,校級物資主管部門每年應與財務部門至少對帳一次,做到帳帳相符。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高等學校附屬單位的物品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執行。獨立進行經濟核算的生產單位,應參照有關企業的管理要求建立制度。
第二十四條:高等學校為校外單位來料加工、試驗或修理的物品,應作為外單位寄存物資處理,單獨設帳記錄,及時結算清理。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頒發之日起施行,各校應根據本辦法,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制訂各項有關實施細則,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原教育部和財政部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一日頒發的《教育部所屬高等學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辦法》(試行草案)作廢。
篇3:機械工程材料硬度實驗指導書
機械工程材料實驗指導書
紅河學院機械系
實驗一硬度實驗
【實驗目的】
1.進一步加深對硬度概念的理解。
2.了解布氏、洛氏硬度計的構造和作用原理。
3.熟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測定方法和操作步驟。
【實驗設備及材料】
布氏硬度計、洛氏硬度計、讀數顯微鏡、試樣(鋼、鑄鐵或有色金屬)一組。
【實驗原理】
硬度計的原理是:將一定直徑球體壓入試樣表面,保持一定的時間后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用試驗力壓出一壓痕表面面積計算硬度。
1.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載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徑一般為10mm)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后,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N/mm2),布氏硬度計適用于鑄鐵等晶粒粗大的金屬材料的測定。
2.洛氏硬度(HR)當HB大于450或者試樣過小時,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試驗而改用洛氏硬度計。
它是用一個頂角120°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3.18mm的鋼球,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據試驗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種不同的硬度標尺HRA:是采用60kg載荷和鉆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極高的材料(如硬質合金等)。HRB:是采用100kg
載荷和直徑1.58mm淬硬的鋼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較低的材料(如退火鋼、鑄鐵等)。HRC:是采用150kg載荷和鉆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鋼等)。
一、布氏硬度實驗
【布氏硬度計】THBS-3000DA采用電子自動加荷,計算機軟件編程,高倍率光學測量,采用自動數字式編碼器直接測量,測試結果LCD顯示。
圖1THBS-3000DA型布氏硬度試驗機
【試樣的技術條件】
1.試樣的試驗面,應制成光滑平面,不應有氧化皮及污物。試驗面應能保證壓痕直徑能精確測量,試樣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不應大于0.8μm。
2.在試樣制備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由于受熱及冷加工對試樣表面硬度的影響。
3.布氏硬度試樣厚度至少應為壓痕深度的l0倍。
【實驗操作步驟】
1.將壓頭裝在軸孔內,旋轉壓頭緊定螺釘,先暫時將壓頭輕壓在軸心扁平處。
2.將試樣和工作臺的臺面揩擦干凈,將試樣穩固地放在工作臺上,然后轉動旋輪緩慢上升工作臺,并使壓頭與試樣接觸,旋緊固定螺釘,轉動旋輪,使壓頭與試塊脫離,壓頭安裝完成。
3.打開電源,顯示初始界面,按照表1選擇鋼球直徑,0.102F/D2和試驗力,保荷時間設為15秒。
4.準備就緒后施加載荷將鋼球壓入試樣。當試驗力接近自動加荷值時,儀器發出“嘟”聲,此時停止旋動旋輪,同時儀器進入自動加荷狀態,顯示屏右邊顯示向下的箭頭表示正在加載,運行達到所選力值時,試驗力保持時間開始,箭頭變成橫線同時保荷時間開始倒計時,待保荷時間結束進入卸荷狀態,顯示屏顯示向上箭頭,自動卸荷,卸荷結束,顯示屏上箭頭消失,杠桿回到起始位置。一次試驗結束。
5.轉動轉盤將光源的位置處于正前方,緩慢轉動旋輪,同時從目鏡中觀察壓痕的成像。
6、把物鏡轉到中央。旋轉眼罩,直至目鏡內的兩條細線都非常清晰。
7、觀察目鏡內的像質。用手輪進行對焦,直至壓痕的像非常清晰。
8、測微目鏡歸零:旋轉測量旋輪,使左、右兩側細線無限接近,中間僅留一條極微細微弱的光線,按使D1、D2值置零。然后旋轉測量旋輪把右側細線右移,將兩條細線分開。
9、測量:向左移動測微目鏡的細線定位鼓輪,使左邊的線剛好卡在壓痕直徑左端并與之垂直相切,此操作使兩根線一起移動。旋轉測量旋輪,使右邊細線剛好卡住壓痕直徑右端。按一下測量目鏡上的輸入鍵,LCD屏幕顯示D1的值,并自動轉到D2,要求輸入D2值。將測微目鏡旋轉90度,觀察目鏡內的像,此時細線應與壓痕另一條直徑垂直。旋轉細線定位旋輪,使之剛好卡住壓痕的上端與壓痕相切,此操作同時移動兩根線。旋轉測量旋輪,使下部細線剛好卡住壓痕的下端與壓痕相切。按一下測微目鏡上的輸入鍵輸入D2的值,系統自動進行硬度計算,此時硬度值一欄顯示測試結果。
10、按鍵進行硬度測試結果的打印。
表一硬度符號
鋼球直徑 0.102F/D2 試驗力F
HBW10/3000 10 30 29400(3000)
HBW10/1500 10 15 14700(1500)
HBW10/1000 10 10 9800(1000)
HBW10/500 10 5 4900(500)
HBW10/250 10 2.5 2450(250)
HBW10/100 10 1 980(100)
HBW5/750 5 30 7350(750)
HBW5/125 5 5 1225(125)
HBW2.5/187.5 2.5 30 1839(187.5)
HBW2.5/62.5 2.5 10 613(62.5)
【實驗注意事項】
1.試樣壓痕平均直徑d應在0.25D~0.6D之間,否則無效,應換用其他載荷做實驗。
2.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不應小于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兩相鄰壓痕中心距離不應小于壓痕平均直徑的4倍,布氏硬度小于35時,上述距離應分別為壓痕平均直徑的3倍和6倍。
二、洛氏硬度實驗
【洛氏硬度計】
THRS-150D數顯洛氏硬度計采用單片機控制技術,數碼管顯示,內置打印機,試驗力的施加、卸除、硬度值直接顯示自動化運行。
圖2THRS-150D型洛氏硬度試驗機
【實驗操作步驟】
表一:洛氏硬度標尺、壓頭、試驗力及應用范圍表
標尺
壓頭
試驗力
應用
A金剛石壓頭
588.4N(60kgf)
表面淬火鋼.
硬質合金鋼.薄鋼板.銅
D金剛石壓頭
980.7N(100kgf)
表面淬火剛.
硬質合金鋼.薄鋼板.銅
C金剛石壓頭
1471N(150kgf)
表面淬火剛.
硬質合金鋼.薄鋼板.銅
F硬質合金球頭1/16“588.4N(60kgf)
退火鋼軸承.
冷拉鋁合金.黃銅.
鈹青銅.
磷青銅
B硬質合金球頭1/16“980.7N(100kgf)
退火鋼.
軸承.
冷拉鋁合金.黃銅.
鈹青銅.
磷青銅
G硬質合金球頭1/16“1471N(150kgf)
退火鋼.
軸承.
冷拉鋁合金.黃銅.
鈹青銅.
磷青銅
H硬質合金球頭1/8“588.4N(60kgf)
軸承金屬.
研磨石料
E硬質合金球頭1/8“980.7N(100kgf)
軸承金屬.
研磨石料
K硬質合金球頭1/8“1471N(150kgf)
軸承金屬.
研磨石料
P硬質合金球頭1/4“588.4N(60kgf)
超軟金屬(例如.鋁.鋅.鉛)
M硬質合金球頭1/4“980.7N(100kgf)
超軟金屬(例如.鋁.鋅.鉛)
L硬質合金球頭1/4“1471N(150kgf)
超軟金屬(例如.鋁.鋅.鉛)
R硬質合金球頭1/2“588.4N(60kgf)
錫.塑料.紙板
S硬質合金球頭1/2“980.7N(100kgf)
錫.塑料.紙板
V硬質合金球頭1/2“注:洛氏硬度計標尺很多,常用的為A、B、C三種標尺。
1.被測試件表面應平整光潔,不得帶有污物、氧化皮、凹痕及顯著加工痕跡,試件的支承面和試臺應清潔,保持良好密合,試件的厚度約大于10倍壓痕深度。
2.根據試樣形狀和大小,選擇適宜工作臺,將試樣平穩地放在工作臺上。
3.面板簡介:HR為硬度單位。
A標尺對應試驗力588N,B標尺對應試驗力980N,C標尺對應試驗力1471N。
over鍵表示預先選定的硬度測試次數完成后,指示燈點亮,此時可打印記錄或可按H鍵顯示硬度平均值。
SETUP標尺選擇鍵。
NO測試次數鍵,按該鍵,保荷時間顯示窗口變為硬度測試次數預選窗口,增減按TIME+、TIME-鍵,測試次數預選少于20次,且每次測試第一點不記錄,不打印。
L.D硬度計出廠前調試鍵,用戶不用此鍵。
H硬度測試平均值鍵,只有當over鍵亮時,才能按此鍵求硬度平均值。
RESET復位鍵。刪除儲存的所有數據。
CLR清零鍵,消除當前輸入的錯誤,保留以前數據。
TIME+,TIME-保荷時間加減鍵。
PRINT打印鍵。
4.接通電源,啟動開關,面板顯示C標尺,保荷時間為5秒(測試次數為5次),指示燈點亮。
5.根據試件技術要求按下選擇標尺(表一)。
6.順時針方向旋轉手輪,確定總試驗力。
7、按,鍵選擇保荷時間。
8、按鍵,再按,鍵選擇操作次數。
9、將壓頭安裝在測桿孔中,貼緊支承面,把壓頭緊固螺釘略為擰緊,將試件放在試臺上。
10、順時針旋轉旋輪,壓頭與試件接觸時,緩慢平穩上升絲桿,直至顯示窗口顯示295~305之間,硬度計開始加荷-保荷-卸荷,自動完成測試過程。
注意:如果顯示數值超過305,機器發出“嘀”聲報警。這時,下降絲桿,試件移動測試位置,重新進行測試。
11、按鍵打印試驗結果。
【實驗注意事項】
1.試樣兩相鄰壓痕中心距離或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一般不小于3mm,在特殊情況下,這個距離可以減小,但不應小于直徑的3倍。
2.為了獲得較準確的硬度值,在每個試樣上的試驗點數應不小于三點(第一點不記),取三點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硬度值。對于大批試樣的檢驗,點數可以適當減少。
3.被測試樣的厚度應大于壓痕殘余深度的十倍,試樣表面應光潔平整,不得有氧化皮,裂縫及其他污物沾染。
4.要記住手輪的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時工作臺上升,反之下降。特別在試驗快結束時,需下降工作臺卸除初載荷,取下試樣或調換試樣位置的時候,手輪不得轉錯方向,否則,手輪轉錯,使工作臺上升,就容易頂壞壓頭。
【實驗報告】
根據選用的實驗規范和記錄數據填寫下表
1.布氏硬度項
項目
材料
及熱
處理狀態
試驗規范
實驗結果
換算成洛氏硬度值
鋼球直徑
d/mm
載荷
F/N
0.102F/D2
第一次
第二次
均硬度值HBS
HRC
HRB
壓痕直徑d/mm
硬度值
HBS
壓痕直徑d/mm
硬度值HBS
2.洛氏硬度
項目
材料及熱處理狀態
試驗規范
測得硬度值
壓頭
總載荷
F/N
硬度標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硬度值
換算成布氏硬度值H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