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制度
幼兒園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制度
(一)督促家長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兒童預防接種。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兒童常規接種、群體性接種或應急接種工作。
(二)建立傳染病管理制度。幼兒園內發現傳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應當立即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三)班級老師每日登記本班兒童的出勤情況。對因病缺勤的兒童,應當了解兒童的患病情況。
(四)幼兒園內發現疑似傳染病例時,應當及時設立臨時隔離室,對患兒采取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臨時隔離室內環境、物品應當便于實施隨時性消毒與終末消毒,控制傳染病在園內暴發和續發。
(五)發生傳染病期間,幼兒園應當加強晨午檢和全日健康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保護易感兒童。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按要求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間該班與其他班相對隔離,不辦理入園和轉園手續。
(六)衛生保健人員應當定期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預防接種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護能力和意識。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對家長的宣傳工作。
(七)患傳染病的兒童隔離期滿后,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痊愈證明方可返回幼兒園。
篇2: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幼兒園預防傳染病流行應急預案
1、幼兒園保健老師嚴格執行每日的晨檢程序,發現有不舒服的孩子,立即請家長帶去醫院就醫。如果幼兒發燒,嚴禁入園。
2、加強幼兒的一日觀察,幼兒在園期間出現不良反映,立即通知家長,如果情況緊急,由保健老師和班主任一道前往醫院就醫。
3、平時加強對幼兒的活動室、寢室、盥洗室、多功能室、網絡室、圖書室及科學發現室的定期消毒,要求每日開窗通風,每周紫外線燈消毒兩次。
4、如果一個班級發現有3個及以上孩子在同一時間,生同樣的疾病,首先,向區疫病預防中心匯報,緊接著幼兒園及時對該班級幼兒活動的空間進行消毒,對孩子進行必要的預防,根據需要吃板藍根或大蒜等。
5、及時向家長通報,請求家長的配合治療或預防。
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意外傷害事故的范圍:
意外傷害事故是指:在幼兒園發生的,在幼兒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活動等幼兒園及教師組織的一切活動中發生的。它包括跌傷、燙傷、撞傷、摔傷等(幼兒入園時未把孩子交給教師及離園時已經從教師手里接過孩子后等情況不在之列)。
1、幼兒發生發生意外傷害時,班級教師應及時報告保健老師和園長。
2、幼兒園保健老師能自己處理的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與班主任一同及時送傷者到醫院診治,并及時通知家長和報告托幼辦領導。
3、如果幼兒所受到的意外傷害較大應及時向教育局報告,并迅速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準備好相關材料。
4、妥善處理事故,分清事故責任,按照相關的責任和規定進行賠償。
篇3:小學預防與控制傳染病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地應對校內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疾病在學校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學校公共衛生應急條例》,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預防與控制疾病為中心,加強領導與組織,建立傳染性疾病防控機制,保證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標
1、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
2、完善疾病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
3、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疾病在我校發生和蔓延。
三、組織領導與職責
成立學校傳染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檢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及時準確地把握學校疾情動態,提出預防控制對策和措施,在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學校傳染病防治與救護工作,積極配合衛生部門,保證防治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四、應急反應與措施
學校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師生科學防病能力,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及時了解學生身體狀況,發現有傳染病癥狀的學生,及時督促到醫院就診,開展校園環境整治活動,保證教室及其它的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和空氣流通;及時向鎮、縣教育行政部門匯報學校傳染發生情況。
當出現疾情后,建立疫情每日“零報告”制度,由專門人員負責,每日向有關部門報告本校情況。
當學校內一旦發現傳染病疫情后,學校即成立救護及防病工作臨時現場指揮部,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根據疾病發生情況,與衛生部門配合開展隔離搶救及疾情現場處理工作,做好報告與響應工作。
1、報告:
當學校發現可疑疫情時,學校負責人按不同種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報教育局和街道政府。
2、響應:
一旦衛生部門通知學校發現確診為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學校在最短時間內成立臨時現場指揮部,開展現場救治工作,按照縣教育局《關于落實傳染病綜合防治措施的通知》中的有關要求,進行消毒和隔離,嚴防疫情擴散,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中心校
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