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治理工程防洪度汛方案
防洪度汛方案
為了保證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兵團第四師71團鞏乃斯河(K134+195-K142+195)防洪治理工程延長新增護岸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減輕洪水災害造成的損失,最大限度地避免減少人員傷亡,科學實施防洪調度、搶險救災,有計劃、有準備地防御洪水,保證本工程施工正常運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特制定本防洪防汛應急預案。
一、工程基本情況
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兵團第四師71團鞏乃斯河(K134+195-K142+195)防洪治理工程延長新增護岸工程位于第四師71團,本次鞏乃斯河增加延長防護段為新建永久性護岸工程,位于鞏乃斯河左岸,護岸工程分為2個防護段,1#護岸段長度為537.56m,2#護岸段長度為200m,防護護岸總長度為737.56m。
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10年-遇洪水,設計洪峰流量為254m3/s。本項目工程規模為5級,對應工程規模為小(2)型。
二、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
2.《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兵團第四師71團鞏乃斯河(K134+195-K142+195)防洪治理工程延長新增護岸》施工設計圖。
三、編制基本原則
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全面部署,保證重點;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調動全部力量,團結抗洪。
四、防洪度汛組織結構
本著樹立抗洪、防汛的思想,確保防洪度汛工作落實到實處,項目部建立以下度汛組織機構:
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防汛指揮機構
項目部防洪度汛指揮小組:
人員如下:
組長:彭軍(項目經理)
副組長:吳(項目技術負責人)
成員:錢(通訊聯絡員)、劉(水情預報員)、王虎(急救員)
項目部防汛指揮中心設在項目辦公室。
防汛指揮中心聯系人:吳
防洪度汛搶險突擊隊(含協作隊)組成如下:
第一搶險隊(機械隊)
負責人:錢
人數:15
第二搶險隊(砌石隊)
負責人:陳
人數:15
防洪度汛指揮小組聯絡方式
序號 職務 姓名 聯系電話
1 項目經理(組長) 彭
2 項目技術負責人 (副組長) 負責人 吳
3 施工員(通訊員) 錢
4 質檢員(水情預報員) 楊
5 安全員(急救員) 孫
6 材料員(材料、設備保障員) 劉
搶險突擊隊負責人聯絡方式
序號 職務 姓名 聯系電話
1 第一搶險隊隊長 錢
2 第二搶險隊隊長 陳
2.設立專職水情、天氣預報人員。
生產指揮部安排專職水情、天氣預報聯系人,隨時與業主及和監理取得聯系,并及時將信息反饋到項目部防洪度汛工作領導小組,便于領導小組及時作出決策。
水情、天氣預報員:郭瑞
3.建立防汛搶險隊伍,建立專用防汛系統及報警系統。
進入汛期后,由副總指揮王東山牽頭組織,隨時監督、檢查和維護左邊坡的穩定情況、泄洪系統的運行情況。
4.根據水文情報,分析是否可能發生較大洪水,以便提前指揮人員、設備設施、材料及時撤離洪水影響區,一旦報警系統發出撤離信號,各相關單位和突擊隊立即組織人員、設備等撤離。設備、人員撤離方向:從護岸各施工作業面向右岸沿壩頂公路方向撤離后方安全部位。
5.由第三突擊隊負責按洪水標準設立相應的防洪渡汛交通管制區,在抗洪搶險期間不允許非搶險人員、車輛進入該管制區間。
6.小組成員崗位職責
(1)防洪度汛指揮小組總指揮職責
負責現場考察,召集隊伍、調動資源,下達搶險任務,制定搶修方案,解決搶修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2)通訊聯絡員崗位職責
快速將汛情向項目經理匯報,說明汛情地點、嚴重程度,負責及時做好各相關小組之間和上級單位的通訊聯絡,保證信息傳遞及時準確,并做好相關書面記錄,為以后工程索賠事宜提供有效資料。
(3)搶險突擊隊隊長職責
負責組織發出警報,保護人員及重要物資撤離危險區域,對危險區域進行隔離,組織按方案進行搶修,在工程搶險組組長的協調組織下,按時保質完成下達的搶險突擊任務。
(4)水情預報員崗位職責
負責及時上報天氣和汛情,并組織聯系社會的援助,協調外援的搶險工作。正確處理好和當地居民之間的關系。
(5)材料、設備保障員崗位職責
負責組織搶修機具、材料的調配。保障搶險現場的設備安全使用;負責損壞機械、車輛的拆除、維修或退場工作。
(6)急救員崗位職責
負責人員的急救和引導救護車將傷勢嚴重的傷員送至醫院。
五、防洪度汛應急措施
(一)預報、預警
1.降水預報
項目部根據察縣氣象預報和水文預報及時傳達到各搶險組。
2.預警
根據市、縣級防汛指揮部發布的預警,按市、縣防汛指揮部的要求,我項目部通過電話方式、掛牌方式發布汛情預警。
3.防汛突發事件分級
按照防洪渡汛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防汛突發事件可分為特大防汛突發事件、重大防汛突發事件、較大防汛突發事件、一般防汛突發事件。
(1)特大防汛突發事件(紅色Ⅰ級)
日降雨量達150mm以上,積水深度在100厘米以上時,伊犁河超過保證水位,并呈繼續上漲趨勢。我項目部接到一級預警信號后,馬上開始按編組和預定路線向計劃安置地點轉移。具體地點根據預報洪水最高水位以上地帶轉移。先是人員轉移,再是設備、機具轉移。
(2)重大防汛突發事件(橙色Ⅱ級)
日降雨量達120-150mm,積水深度在80厘米以上時,伊犁河超過警戒水位,接近或達到保證水位,并呈繼續上漲趨勢。我項目部接到二級預警信號后,馬上開始按編組和預定路線向計劃安置地點轉移。具體地點根據預報洪水最高水位以上地帶轉移。先是人員轉移,再是設備、機具轉移。
(3)較大防汛突發事件(黃色Ⅲ級)
日降雨量達80-120mm,積水深度在50厘米以上時,伊犁河超過警戒水位,接近或達到保證水位,并呈繼續上漲趨勢。我項目部接到三級預警信號后,馬上開始按編組和預定路線向計劃安置地點轉移。具體地點根據預報洪水最高水位以上地帶轉移。先是人員轉移,再是設備、機具轉移。
(4)一般防汛突發事件(藍色Ⅳ級)
日降雨量達50-80mm,且持續時間較短,積水深度在30厘米以上時,區域內伊犁河超過正常水位,接近或達到警戒水位,并呈繼續上漲趨勢。我項目部接到四級預警信號后,立即按防洪預案組織搶險隊伍進行搶險。
(二)防汛物資儲備
1.汛期到來前,材料員認真檢查物資準備情況,包括物資儲存情況和物資采購情況等,確保度汛物資的充足性。應急物資儲備清單見附表。
2.機械隊認真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包括設備的完好情況和設備的使用率等,隨時讓施工設備處于完好、待命狀態。
3.項目部建立防汛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制度,隨時作好自身防汛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并加強對儲備物資的管理,防止儲備物資被盜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對各類物資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
應急物資儲備清單表
序號 應急物資 設備 應急功能 和作用 數量 物機狀態
1 擔架 搶救傷員 4套 完好
2 面包車 作為救護車 1部 完好
3 急救箱 急救藥品 5套 完好
4 應急燈 停電照明 10套 完好
手電 停電照明 10個 完好
5 編織袋 回填、封堵 4000個 完好
6 枕木 支撐 100根 完好
7 水泵 應急抽水(6-PW)50米揚程 15個 完好
8 彩條布 基坑邊坡防護 3000m 完好
9 雨具 50套 完好
10 挖掘機 搶險(HDB820Ⅱ) 2臺 完好
11 裝載機 緊急運送、搶險(ZL60G) 2臺 完好
12 柴油發電機 15KW 2臺 完好
13 鐵鍬 20把 完好
(三)防洪度汛保證措施
1.施工進度保證措施
(1)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和現場組織協調,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加快護岸的施工進度,確保汛前完成護岸的施工。
(2)現場技術質量的技術交底到位、現場服務跟蹤,及時聯系業主、監理、設計,快速解決現場遇到的技術、質量等難題,保證施工快速、連續進行。
(3)加強與業主的水情預報聯系,及時掌握水情信息并根據水情預報,一旦預報可能發生超標洪水,在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必須迅速撤退大壩及廊道內的施工人員、機械、設備與材料。
2.物資、設備保障措施
(1)加強與業主的連續,保證連續、及時供應滿足施工要求的大壩施工材料,確保汛前相關項目施工的材料供應滿足要求。
(2)提前按照防汛預案準備充足的防洪度汛專用物資,如柴油、鋼筋籠、救生衣等。
(3)加強設備的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防汛項目施工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確保安全度汛。
(4)根據洪水情況,及時與施工隊廠一起,對機械、設備和材料的撤離做出快速反應和動作,并對無法撤離的設備進行臨時加固和電氣保護,降低洪水對其造成的損壞,并盡快在汛后投入運行。
3.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強汛期的安全檢查,監督落實防汛項目的實施情況,督促在汛前完成各項防汛項目的施工。
(2)加大對下游圍堰的檢查力度,定期進行觀測,并根據技術部門的分析結果,監督突擊隊伍進行加固施工。
(3)加強對危險源的識別,洪峰到達之前的防洪搶險作業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作業等。
(4)在業主防洪度汛領導小組和項目部防洪度汛指揮中心的領導下,積極配合和指導施工隊安全完成防洪搶險和撤離工作。
(5)按照業主、監理人指示,準備其它的度汛備用措施。
4.人員轉移應急措施
(1)人員轉移方案
?、俪霈F異常情況時:管理人員應立即向指揮中心報告,并通知工程搶險組等人員速赴現場,做好應急措施準備。同時,指揮中心要快速做出反應,視情通知人員做好撤離準備,并報告相關單位,尋求幫助。
?、诔霈F險情時:管理人員應立即報告防汛指揮中心,發布險情緊急警報信號,并通知工程搶險組等人員應速赴現場,做好應急措施準備;防汛指揮中心接到險情后,應立即做出相關安排及決策;工程搶險組接到防汛部門的決策后,應立即按決策進行工程搶險,負責監視工程險情、汛情發展情況,并保持與防汛指揮中心聯系;同時迅速組織搶險及安全轉移所必需的交通工具、搶險物資等,并立即組織人員緊急撤離,并發動群眾組織搶險。
(2)轉移安置的組織實施
搶險現場的警戒、安全保衛、非防汛的車輛和人員進入由安全保衛組具體負責,同時負責搶險期間樞紐工程建筑物、財產等的安全保衛工作。
(3)其他措施:①如遇夜間轉移,須用應急燈引路,轉移組與后勤組等先遣帶路,保證撤離時有序進行和人員安全,防止人員自殘。(一般必須在白天提前撤離)。
?、谠谟鰫毫託夂?,要及時防汛指揮部聯系,求助有關部門幫助搶險和撤離。
5.通訊、水電、交通運輸、急救措施
(1)在遇險情時,項目部所有搶險人員手機、對講機等通訊工具必須24小時開通,保證雨情、汛情等重要信息的及時傳送,并及時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以便采取措施,及時組織搶險。隨時與監理、業主單位聯絡,若通訊系統失控,應采用小車或機動車派人報告。我項目部隨時與縣防汛辦取得聯系,隨時掌握汛情。
(2)搶險時要確保供電,電工值班到位并配備應急電源。
(3)搶險所需道路要確保暢通,便于救助人員和設備進場。同時組織落實好搶險運輸車輛,并保證在接到指令后及時投入足夠的車輛參加搶險工作。
(4)醫療救護在發生事故時能及時到場,并能及時搶救受傷人員。
(5)應急救援隊伍的保障措施我項目部組織以管理人員及各施工作業人員為主的防汛搶險隊伍。并且由組長對防汛搶險隊伍進行針對性的防汛搶險
技能演練,提高隊伍快速反應能力和實戰能力,同時組建、掌握一支人員精干,裝備到位,訓練有素,反應迅速的機動搶險救援分隊,隨時準備執行防汛指揮部下達的搶險救援任務
(6)通訊聯絡員負責聯絡火警、急救中心,聯絡電話見下表。
火警、急救中心聯絡電話
序號 周邊資源 聯系號碼 用途
1 火警 119 火災報警救援
2 匪警 110 治安事件報警救援
3 氣象 12121 氣象信息
4 查號臺 114 電話號碼查詢
5 醫療急救中心 120 人員傷亡急救
6 道路事故報警 122 道路事故報警
6.洪水后恢復與信息發布
(1)洪水過后加快各相關部位的排水,盡快組織,恢復生產,把洪水對后續工期的影響搶回來,把損失降到最低。
(2)信息發布一律由領導小組審核后由防汛領導小組通訊員發布,未經領導小組許可,任何人不得隨意發布洪水信息。
7.防汛紀律
為了確保防洪度汛安全,一切參加防洪度汛人員在防汛期間必須堅決做到:
(1)必須服從命令,嚴守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
(2)必須堅守崗位,嚴禁外出,隨時聽從調遣;
(3)必須按防汛預案中確定的人員到崗到位,中途不得隨意調換;
(4)必須按指定地點、時間、嚴防死守,不得擅離職守;
(5)必須提高警惕,牢固樹立全局觀念;
(6)各承建單位防汛值班室必須24小時有人值班,各種水位雨情、電話通知、會議精神有記載、有匯報、有結果。
六、汛期應急預案
(一)預案響應
1.汛情預報員按到突發事件報告后,經核實,立即報告領導小組。根據組長或副組長的指令、立即調度搶險隊伍趕赴現場。現場指揮立即召開現場分析會,采取相應措施,部署應急處理工作。
2.組長安排工程搶險一隊立即組織機械、人力,將被淹的物資如發電機、水泵等搶運到安全地方。
3.組長安排工程搶險一隊立即將調運草袋碼成圍堰,使水不流入護岸的基坑。搶險二隊協助一隊做好流水的疏通或堵截工作,控制事故繼續擴大。
4.組長安排搶險二隊用兩臺污水泵不停抽水,防止已開挖基坑被雨水浸泡。
5.組長安排搶險三隊一旦發生基坑塌方,緊急封鎖隔離周邊道路,設置防護警示標識,同時通知工程搶險組投入搶險,撤離周邊機械、疏散周邊人員等。
6.總指揮安排搶險三隊配合急救員,組織人員的自救和互救,迅速撤離危險區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對傷員及時送至就近醫療機構進行緊急治療。
7.各工程搶險隊長根據搶險方案,將具體任務下達給各搶險隊隊員,各小隊成員按要求完成搶險任務,同時注意好自身安全。
8.通訊聯絡員及時與氣象局取得聯系,取得后一段時間內天氣情況。并快速將汛情經項目經理批準,上報上級單位,說明汛情地點、嚴重程度。做好各相關小組之間的通訊聯絡,保證應急行動組命令下達的及時準確,做好相關書面記錄,拍攝現場照片,為以后工程索賠事宜提供有效資料。
9.汛情預報員及時與上級單位取得聯系,并聯系建設單位,協調外援的搶險工作。正確處理好和當地居民之間的關系。
10.材料、設備保障員保障搶險預案過程中,搶險物資的及時提供。停電后立即啟動自備柴油發電機,保證應急設備(潛水泵等)正常用電。
(二)警報解除
1.根據上級指令或氣象臺發布警報解除通告,項目部防汛領導小組下達警報解除命令后方可撤離搶險隊伍和取消防洪度汛值班,恢復常態。
2.護岸進行檢查,防止護岸基坑被雨水浸泡,對需加固處理的及時加固。護岸沿線臨時道路進行檢查,有無需要填筑和修復的路段。
3.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以防各種防護設施被風和雨損壞。
4.清理搶險物資,完善物資使用臺帳,補充后備。
5.收集整理現場圖片、文字記錄,進行工程索賠相關工作。
6.針對暴露的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研究落實整改措施,并結合實際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
(三)后期處置
1.事件應急結束后項目部將及時組織力量做好突發事件后期的善后處置工作,在短期內迅速恢復受難者的生命支持系統,保障食物和水的供應、搭建臨時住房等,達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做好疫病防治,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2.對突發事件中的致殘、致病、死亡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應當督促有關保險機構及時做好理賠工作。
3.對污染物及時進行收集處理和現場清理。對現場清理和污染物清除,項目部將組織專業隊伍實施,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發生。
4.項目部將迅速組織開展生產自救,恢復生產、生活、工作和社會秩序;及時制定恢復重建計劃,落實資金、物資和技術保障,做好后期重建工作。
5.突發事件處置完畢后,項目部將配合相關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組成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
突發事件調查應當及時、準確查清事件性質、原因和責任,總結教訓并提出防范和改進措施。屬于責任事件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單位或者個人提出處理意見;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總結及獎懲
1.防洪搶險工作結束后,項目部防洪防汛領導小組及時總結,為以后工作開展提供經驗教訓。
2.統計上報損失情況,積極組織恢復施工生產工作。
3.加強宣傳力度,對在搶險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4.對在搶險救援工作中玩忽職守、臨陣逃脫、拒不執行搶險救援命令的有關人員,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相關部門懲處。
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兵團第四師71團鞏乃斯河(K134+195-K142+195)防洪治理工程延長新增護岸
防洪度汛方案
施工單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八公司
20**年12月25日
篇2:項目防洪防汛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防洪防汛應急預案演練活動方案
為進一步強化應急預案保障措施的落實,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及作業班組應防汛突發性事件的能力,教育項目管理人員及作業班組如何正確、準確、迅速處理防汛突發事件,特組織開展本次防洪防汛應急演練,具體演練方案如下:
一.演練時間:
20**年5月24日上午10時整
二.演練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氣,汛情緊急的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受災區域,做好防洪防汛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通過這次演練,進一步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及作業班組應對汛情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防災避災意識,一旦臨災能夠迅速有序的組織群眾安全撤離,最大限度地減輕水災造成的損失,維護全項目部的生命財產的安全。
三.演練規則:
防洪防汛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全面規劃、常備不懈、全力搶險。
2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保護環境優先。
3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負責。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損毀防汛設備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等。
四.演練方案:
(一)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因大雨,接上級通知,強降雨天氣來臨,導致雨淋閥室管道基坑嚴重積水,有可能導致雨淋閥室基礎下沉,影響整體結構。
(二)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總指揮):方
副組長(副總指揮):寧軍
組員:全體管理人員
(三)演練救援分工:
1預警通訊組:由于江博負責,做好汛前報警工作,接到防汛值班人通知立即報告預警。
2搶險組:由寧紅軍負責,負責及時掌握汛情、災情,及時通報開展防汛信息(主要指水情、汛情、雨情),做好風險估記等工作,組織進行搶險救災和有關搶險救災的協調工作。
3疏散組:徐青城負責,負責組織搶救傷員、保護現場,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重要物資設備保護,協助組織危險地區職工安全撤離或轉移。
4物資供應組:由覃
篇3:防洪防汛管理制度
防洪防汛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強化防汛管理工作,使防汛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的規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防洪防汛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搶”的防洪工作方針,立足防早汛、防大汛、抗大災,確保員工生命及國家財產安全和工程順利進行。
第三條認真貫徹《防洪法》,遵守所在流域的防汛統一規劃,服從當地人民政府對防汛工作的統一安排和領導,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信守合同,努力做好本單位防汛的各項準備工作。
第四條指揮部所屬各單位要齊心協力、切實擔負起防汛的責任,所有員工都應自覺履行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
第五條防汛工作實行指揮長負責制,實行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管理。防汛工作的責任由各項目部的正職承擔(正職外出期間由主管生產的副職承擔)。
第六條本制度適應于指揮部所屬各項目部。
第二章組織與管理
第七條建立健全防汛組織機構,指揮部成立以指揮長為組長的防汛領導小組,各項目部應成立由第一責任人擔任組長的搶險小組,組織搶險隊伍等,層層落實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第八條各項目部必須根據施工項目實際進展情況編制當年的防汛規劃,突出防汛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汛方案。
第九條各項目部要抓好員工的思想教育,提高認識,增強防汛意識,克服麻痹思想,充分認識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十條各項目部要充分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做到早抓、早檢查、早落實,把好汛前檢查關,消滅防汛“死角”,切忌走過場。汛前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防汛組織機構(即:防汛領導小組、防汛辦公室、搶險隊伍)是否健全、指揮調度是否靈活。
2、防汛制度、措施、防汛應急預案是否制定。
3、水工建筑物(即:施工圍堰、防洪墻等)強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是否安全可靠。
4、動力、通信、交通、供水、排水、消防等設施,是否狀況良好,使用可靠;搶險物資是否準備到位。
5、對有可能誘發山體滑坡、跨塌和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的施工作業點,是否制定預防應急措施和組織有搶險隊伍。
6、對受洪水影響范圍內的居住點和建筑物以及大型設備是否搬遷、撤退或已采取其他防洪措施。
7、對會遭受洪水危害的施工道路是否有警示標志。
第十一條建立健全防汛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其內容應包括:防汛崗位責任制;汛前檢查大綱與管理;汛期值班、汛期巡視、檢查、匯報制度;防汛物資的管理;汛期汛情及災情的匯報;防汛工作的獎懲;年度防汛工作總結等。
第十二條在防汛期間,必須保證“思想、組織、人力、物資、經費、措施、工作”的落實和到位,確保安全渡汛。
第十三條在主汛期間、大暴雨過程中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對生產、生活區、防汛工作的巡視、檢查,及時處理有關安全隱患及突發事件。
第十四條在汛期應加強與所在地水文、氣象網點和業主方面的聯系,確保通訊暢通,能及時、準確了解和傳遞有關的氣象、水情、汛情預報資料,不失時機的組織防洪搶險工作。
第十五條對發生洪水災害的施工點,指揮部、各項目部應積極協助配合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援的工作和物資的供給。
第十六條洪水災害發生后,應在水毀建筑物相應位置設置警戒線,作出醒目標志,并派員值班,避免事故再次發生,同時還應配合當地政府積極組織員工開展自救和恢復生產、發展生產的工作。
第十七條對所發生的災情,經核實后,應如實地逐級上報主管部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偽造。
第十八條在遭遇超標洪水或泥石流襲擊而造成重大損失和重大人員傷亡以及重大設備和建筑物摧毀的施工項目,應在24小時內將受災情況上報指揮部、由指揮部安全質量部上報建設單位、集團公司。
第十九條在汛前將本單位防洪渡汛指揮部成員名單、聯系電話及防汛方案以書面或電子文檔格式上報指揮部,由指揮部安全質量部上報建設單位、集團公司。
第二十條汛期結束后,應對防汛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第三章獎懲
第二十一條指揮部對在防汛搶險工作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二條在防汛期間,因工作失職、瀆職而給單位造成損失和影響的,根據損失的大小處以一定數額的罰款和處分。
第二十三條對造成重大損失的有關責任人,視其嚴重程度,在追究經濟責任的同時給予行政處分,對觸犯法律的將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