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服務信息宣傳發布制度
項目服務信息宣傳發布制度
為加強機構云服務平臺、QQ群、微信公眾號和社區博客網站的管理與維護,規范信息采編、審核和發布等工作,確保發布信息的安全、及時、充實,充分發揮機構信息化技術促進機構工作提高和對外宣傳的積極作用,特制訂本制度。
一、機構信息的定義
云服務平臺指機構對外宣傳的窗口:包括機構網站、各類廣告宣傳、新聞發布、經營資料及照片、信息群發、微信群發、郵件群發、論壇發帖等經營性網站發布與更新等業務所涉及的內容。
二、管理目的
為了提高各機構對外宣傳的重視程度,保守機構機密,避免無序發布帶來的不良后果,擴大機構知名度、宣傳機構形象、推廣機構項目。
三、信息發布規定
1、機構的所有對外宣傳信息,由辦公室按照機構發展方向統籌規劃執行。對外宣傳口徑和文字內容、圖片內容必須經過負責人審核。
2、未經允許,任何部門、員工不得以個人名義對外宣傳、發布和機構相關的各類信息。
3、除指定發布信息的部門外,各部門需要以機構名義對外發布宣傳信息時(含短信、郵件推廣中的圖片、影視、文字等內容),必須填寫《信息發布管理表》,詳細列明發布信息的主題、內容、數量、對象及發布方式等。
4、信息發布平臺由辦公室負責管理與監督,所有發布內容須辦公室負責人審核并批準。
5、發布信息內容要求以簡單、表述清晰為原則,杜絕過多的修飾語句,避免使用夸大性宣傳語和廣告語。
6、信息的起草、審核:信息撰寫人按照規定格式起草信息后,應填寫《信息發布管理表》并附信息內容,由本部門負責人對擬發布的信息進行審核并簽字,以確保信息的內容真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7、信息的審批:
經審核后的《信息發布管理表》報主管領導進行審批簽字后對外予以發布。
8、信息的刪除與更改:
因各種原因需要刪除或更改的信息,由信息起草職能部門填寫《信息發布管理表》,由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并簽字后報主管領導批準將信息予以刪除或更改。
9、所有的發布信息者發布的同題材的內容要保持標準性和一致性,不得有明顯性差異。
10、對需要注冊的網站,統一使用機構名稱作為用戶名,需要上傳頭像的,以機構logo作為頭像,對于登陸密碼盡量使用統一密碼。密碼要做到妥善保管,不得對外泄露或遺失。需要添加聯系方式的,須留有機構的聯系方式。
11、下列信息不得在網上發布
(1)違反憲法、法律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信息;
(2)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的信息;
(3)損害機構的榮譽和利益的信息;
(4)散布謠言、編造和傳播假新聞。
篇2:經濟和信息化局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
為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和公眾傳達重大決策、發布重要信息、通報緊急重大突發事件情況,進一步推進新聞發布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維護新聞發布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結合市經信局實際,研究制定本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
一、新聞發布工作原則
以黨中央關于新聞宣傳的方針政策和省、市的指示精神為指導,堅持“統一發布、留有余地、把握好度”基本原則,實行統一管理,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時代主旋律,確保新聞發布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為維護全市工業商貿穩定大局和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服務。
二、新聞發言人及其主要職責
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由政治立場堅定、熟悉全面工作、具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局領導擔任。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研究制定新聞發布工作計劃。
(二)組織實施新聞發布活動,審定重要新聞通稿。
(三)代表經信局對外發布新聞、聲明、有關重要信息、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四)主動與市委宣傳部聯系溝通,共同做好新聞發布工作。
三、新聞發布機構及其主要職責
指定綜合信息科為新聞發布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是:
(一)主動、經常地與市各新聞單位聯絡,保持信息暢通。
(二)注重收集領導重視、群眾關心、媒體關注的重要信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把市委、市政府有關經貿的重大決策和舉措、群眾對經貿工作的關注熱點、我市工業商貿發展的報道焦點以及有關負面報道等及時反饋給市新聞辦。
(三)對各科室、縣(市、區)經信局及各有關單位提供的信息進行過濾、分析、綜合,整理出具有新聞價值的線索,形成新聞稿,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對一個時期社會集中關注的重點議題,與市相關部門研究、協商后,形成新聞發布預案,報市委宣傳部同意后付諸實施。
四、新聞聯絡員及其主要職責
由綜合信息科科長擔任,負責新聞發布日常聯系協調工作。
五、新聞發布主要形式
根據不同情況和要求,新聞發布采取新聞發布會和新聞媒體報道等形式。
(一)新聞發布會。涉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關系國計民生和人民群眾特別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重大突發事件、案件、災難、災害、事故及處理情況,涉及市經信局發展的重大事項等,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發布,由市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發言人及聯絡員協助開展工作。新聞發布會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開新聞發布會”為統一名稱。新聞發布會一般由新聞辦公室負責人主持。
(二)新聞報道。涉及市經信局具體業務的一般性信息發布,其他不需要通過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的事項,可采取邀請新聞媒體參加會議(活動)、給新聞媒體供稿和接受媒體采訪等形式,以經信局的名義通過新聞媒體予以發布,由綜合信息科統一組織、協調和管理。
六、新聞發布管理
(一)新聞發布稿必須經綜合信息科審閱,局主要領導或新聞發言人審定。
(二)重要新聞由局主要領導發布,一般新聞由新聞發言人發布。
(三)根據工作需要,經局主要領導或新聞發言人委托或批準,相關部門負責人可發布有關新聞,但必須按綜合信息科審定的內容和措詞發布。
(四)涉及重大突發事件、重大敏感問題的新聞發布,必須送市委宣傳部審閱。
七、新聞發布組織實施
(一)新聞發布會
1、局主要領導或新聞發言人提出議題。
2、經信局綜合信息科向市委宣傳部提出申請。
3、綜合信息科擬定新聞發布會實施方案,經局主要領導或新聞發言人審定后,報市委宣傳部審核。
4、市委宣傳部按相關規定組織實施,局新聞發言人及聯絡員協助做好新聞發布會相關工作。
(二)新聞報道
1、綜合信息科收集、整理新聞線索,草擬新聞稿。
2、局主要領導或新聞發言人審定新聞稿。
3、給新聞媒體供稿和接受媒體采訪。
八、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
(一)發生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用電話向市委、市政府、省經貿委、市應急辦、市委宣傳部報告突發事件簡要信息。
(二)成立由負責處理突發事件的主管部門、市委宣傳部等部門組成的臨時新聞中心。
(三)臨時新聞中心統一新聞發布口徑,明確新聞報道意見,擬定新聞發布稿。
1、難以把握的問題和重大問題,應及時向市委、市政府、省經貿委請示報告。
2、緊急事件涉及、影響到我市行政區域外的,由臨時新聞中心報告省政府及有關部門。
(四)臨時新聞中心指定新聞發言人,按擬定的新聞發布稿,盡快向社會發布突發事件相關信息。
1、未經市委、市政府同意,新聞單位不得擅自搶發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
2、參與處置突發事件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新聞媒體自行發布消息。
3、原則上不接受國(境)外記者的電話采訪。
(五)安排媒體記者進行新聞采訪,發布后續報道。
1、未經臨時新聞中心批準,禁止媒體記者采訪現場。
2、經批準的媒體新聞,在不妨礙特別行動前提下,持相關手續在綜合信息科工作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指定的區域采訪。
九、注意事項
(一)嚴格執行新聞宣傳紀律和國家有關保密規定,不得泄露國家秘密。
(二)未經批準,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組織新聞發布活動或對外公開發表講話,提供相關信息。
十、其他
本制度由局綜合信息科負責解釋,自發布即日起施行。
附:
新聞發言人、新聞發布機構及聯絡員信息
二ОО九年七月十日
篇3:貴港市人防辦網站信息審核發布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作用,建立規范的信息采集、審核、發布、更新機制,依據國務院《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信息采集整理
1、政府網站以發布政務信息為主,重點發布市情信息、政府動態信息、政策法規信息、政務公開信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信息、便民服務信息以及其他與政府工作相關的信息。
2、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來自于全市各級政府工作部門。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應按政府網站所設欄目要求,積極主動、準確及時地提供信息,利用政府網站搞好對外宣傳。
3、各級政府工作部門在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通過網站管理系統上報市政府網站。
4、政府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大廳及便民服務欄目信息的采集、更新實行部門負責制,責任分工按市政府辦公室有關規定執行;工作動態信息由網站信息采集人員在網站信息管理系統內采集。
二、信息審核發布
1、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均為非密級信息,涉密信息不得上網發布。
2、政府網站發布的信息應履行嚴格的審批程序,未經審核的信息不得上網發布。
3、政務動態欄目的信息內容,必須經門戶網站主編審核發布。重要信息需經市政府辦公室主管領導審批發布。
4、信息公開欄目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內江市政務公開工作制度》,由各級部門和單位自行報送、初審、審核和最終發布到門戶網站。在政府信息公開前,應當遵循“誰主管誰公開”、“誰公開誰審查”、“誰審查誰負責”和“先審查后公開”的原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后再發布。
5、政務互動欄目各模塊內容,由發起調查、民意征集和在線訪談等互動項目的主辦單位,提供互動主題、模式及內容,主辦單位要全力協助網站管理維護人員,完成各相關訴求的回復與處理。
三、信息管理
1、政府網站管理平臺建有統一的信息審核、登記、發布管理后臺,設專人進行管理,加強對網上信息的監控和檢測,防范有害信息網上傳播。
2、政府網站建立有信息資源庫,充分發揮信息共享的效用,為領導、為機關辦公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
3、政府網站信息內容的采集、加工、傳輸、審核,全部通過市電子政務外網門戶網站上的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管理,并通過安全隔離網閘單向傳遞到互聯網政府門戶網站,確保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