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鄉鎮扶貧目標責任書

鄉鎮扶貧目標責任書

2025-01-13 閱讀 7120

鄉鎮扶貧目標責任書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扶貧開發工作,落實各鄉鎮(街)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確保20*年度扶貧開發任務按期完成,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特與各鄉鎮人民政府(街)簽訂本目標責任書。

一、工作目標

  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扶貧方針,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將扶貧開發任務全面落實到村、到戶、到人,以戶為單位制定扶持計劃,采取有效措施,實現精準扶貧。20*年,至少實現1.3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脫貧;20*年,實現剩余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二、主要任務

  1、建檔立卡:認真做好建檔立卡工作,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各鄉鎮(街)要健全完善動態管理機制,依托動態信息管理平臺,精準確定貧困對象,將貧困狀況、致貧原因、脫貧方案、脫貧措施錄入信息管理系統,實施精準扶貧到村、到戶、到人,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

  2、脫貧任務:按照精準扶貧到戶、精準脫貧到人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具體幫扶措施,20**年完成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脫貧。對五保、殘疾、鰥寡孤獨等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政府兜底保障。

  3、移民搬遷:認真執行《*縣扶貧避災移民搬遷工作實施辦法(暫行)》規定,精準確定搬遷對象,根據搬遷戶需求選定進縣城、進重點鎮、進社區以及相對集中自建有計劃地予以安置,相對集中自建安置點規模不得低于100戶。積極發展移民搬遷相關配套產業,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有產業、能致富。

  4、資金管理:加強扶貧專項資金管理,貧困戶專項資金要重點用于扶持貧困人口發展壯大主導產業以及解決實際生活困難,提升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采取“有勞動能力年補、無勞動能力月補”的辦法,確保專項資金瞄準貧困,服務扶貧。各鄉鎮(街)要認真做好貧困戶產業發展項目申報、組織、驗收等工作,對有產業的貧困戶要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和驗收結果,通過“一卡通”直補到戶或集中使用扶持,對無產業、驗收不合格的貧困戶不予補助;“五保”人群直補到戶。

  5、產業扶貧:各鄉鎮要對無穩定產業的貧困人口加大產業扶持力度,鼓勵貧困村發展壯大互助資金協會,充分發揮扶持農村貧困人口專項資金、產業化扶貧項目資金作用,積極推行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貧困戶“五位一體”的合作模式,支持幫助貧困戶發展蘋果、棚栽、家庭小型養殖以及其它等特色農業產業,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致富。

  6、能力建設:整合培訓資源,依托各類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培訓機構,對農村貧困人口“兩后生”、進城務工貧困戶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在冊登記貧困戶開展生產實用技術培訓,確保貧困戶至少有1名勞動力掌握1-2門致富實用技術。

  7、整村推進:根據鎮村改革規劃設計,對不需要整村搬遷的貧困村進行整村推進扶貧,堅持行業扶貧與專項扶貧相結合的辦法,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不斷加大貧困村投入力度,著力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問題,全面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徹底打通扶貧“最后一公里”,確保貧困村實現穩定脫貧。

  8、組織建設:建立縣、鄉、村、包扶單位四級精準扶貧組織管理體系,層層夯實責任,狠抓任務落實,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鄉鎮(街)要成立專門扶貧機構,明確主管領導,落實1名業務骨干具體負責扶貧工作。各包扶單位以及其幫扶責任人,按照鄉鎮(街)的安排部署,落實幫扶措施,帶領貧困戶有計劃、有目的脫貧。

三、考核獎懲

  考核工作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每季度一檢查、每半年一通報、年終全面考核。年終考核中,對工作成績突出、任務完成較好的鄉鎮、包扶部門給予表彰獎勵;對未按時完成任務的鄉鎮、包扶部門給予全縣通報批評,并堅決進行問責,在年終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確保扶貧開發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本責任書一式叁份,鄉鎮(街)和縣政府各執一份,存檔一份。

  責任人:

  日期:*年*月*日

篇2:員工人身安全責任書

員工人身安全責任書

  為了切實保障每位員工的人身安全,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牢記在心中,落實到行動上,特訂立如下安全責任書:

  1、新進員工必須經過公司“三級”(入司教育、部門教育、班組教育)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工作。并按時參加公司或部門的各類安全學習培訓和安全應急演練,努力學習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技術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2、上、下班途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遵守勞動紀律,熟悉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熟知本崗位不安全因素特點。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安全規程及各種安全制度,記錄清晰、真實、整潔,并保持工作場地清潔,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

  4、保持本崗位工作地點和通信設備整潔,生產施工器具擺放有序;未經批準,不得拆除安全防護裝置,不得動用其它通信設備和機械設備(包括車輛);愛護各類防護設施和標語等,不得私自拆除挪作他用;非本人操作的各種設施、設備、儀器、電腦等,非經允許不得使用;不得擅自拉接照明用電等電線。

  5、正確使用、妥善保管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協同做好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發現異常應妥善處理,及時上報,并認真做好記錄。

  6、公司對特殊崗位員工提供必需的個人防護用品,每個員工必須正確佩(穿)戴和使用,妥善保管;進入特殊崗位前先檢查一下自己或他人有無違章或冒險作業。

  7、不違章作業,并勸阻或制止他人違章作業,有權拒絕各種違章指揮。日常工作與安全管理工作發生矛盾時,要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遇有嚴重人身危險而無措施保證的情況下,員工有權拒絕作業。

  8、員工可以自覺對本單位安全工作進行檢查,準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異常情況,發現不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并對安全隱患提出整改建議。

  9、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須認真檢查本崗位的設備和安全設施是否完好。

  10、不得在工作場所內吸煙,不得燒電爐或明火取暖,嚴格遵守單位防火等安全制度。

  11、不得亂倒剩飯剩菜,不得隨地大小便,不準吵鬧斗毆,努力搞好個人的衛生及室內、外場所的環境衛生,防止病蟲害。

  12、按時參加公司組織的員工健康體檢活動。

  13、遵守國家明文規定的交通法規和車輛管理(包括職工摩托車)。無駕駛證的人員嚴禁駕駛任何車輛、有駕駛證的人員嚴禁駕駛“三無”車輛和與準駕不相符的車輛,嚴禁酒后駕車、開帶病車;不開超速車、英雄車,不強行超車。

  14、嚴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

  15、嚴格遵守治安管理條例和其它相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16、發現安全事故,應在1小時內向部門負責人報告。并積極參加事故搶險,如實向事故調查人員反映情況。

  以上規定,望認真執行,切實做到。若有違反者,年終不得評先;由此造成的后果責任自負,情況嚴重者,將處以罰款乃至除名。

  此責任書一式三份,員工、部門、公司安委辦各執一份。

  部門(經理簽字、部門蓋章)

  員工(簽字)

篇3:商場消防安全責任書

商場消防安全責任書

  為了全面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堅決杜絕各種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在我市場經營業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山東省消防條例》、*關于《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按照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特簽定本責任書:(甲方)與入住戶(乙方)簽定責任書

一、責任目標:

  1、各攤位消防組織制度健全,目標明確,責任到人。

  2、各商家必須保證我消防設施完好,保證消防設備位置明確,滅火器完好率必須100%。

  3、要求各商戶必須學習掌握消防安全知識,達到100%的普及培訓率。

  4、必須嚴格的按照家紡城管理辦公室的關于火災隱患檢查要求整改,整改必須是無條件的,達到100%的完成率。

  5、相互配合,確保不發生各類火災事故。

二、保證措施

  1.各經營業戶必須嚴格的服從管理辦公室關于消防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消防安全設施的完好和制度的落實,要求各經營商城和業戶對自己的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知識的培訓,使員工能不斷的增加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員工對初發火災的自撲自救能力。

  2.嚴格的執行家紡城管理辦公室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不許占用公共走廊,不許挪動消防設施,嚴禁室內煙火,杜絕室內吸煙。

  3、經營業戶所經營的商品必須符合消防安全,商鋪內和辦公室嚴禁存放汽油.酒精.雷管.炸藥等易爆危險品。

  4、加大消防資金投入,按規定配齊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希望各商家能夠配合管理辦公室擺放和妥善保管,確保消防安全設備的完好,發現有損壞、丟失和不合格情況,要及時通報管理辦公室,便于維修,從而確保消防設施的完好。

  5、防火重點區域,如:倉庫、宿舍、辦公室、變電室、網絡設備室等重點防火區,要嚴格遵守消防制度,建立消防隱患記錄,辦公室要經常檢查督促,嚴禁私拉亂用電源,嚴禁用電爐子取暖做飯.

  6、對商場的電源要人走斷電,人走關燈,對熱水器.電腦等設備.要人走斷電,業戶不準私拉電源,嚴防電器設備老化引發火災。

三、考核與責任

  1、凡是在火災事故中,積極進行撲救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2、凡是違反責任書規定,工作失職、防范不利、致使消防器材丟失、損壞或造成火災事故的,根據情節輕重,損失大小,給以經濟處罰,造成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責任。

  本責任書一式叁分,甲乙雙方各持一份,消防局一份本責任書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執行,負責人如有變動,繼任者繼續履行責任。

  甲方:______(公章)乙方:_______(公章)

  負責人:_____負責人:_____

  年月日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