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業務管理費用支出的管理

業務管理費用支出的管理

2024-12-11 閱讀 2549

業務管理費用支出的管理

  嚴格劃分審計辦事處與派駐行的費用界限。審計辦事處在派駐行進行審計期間(含派駐行委托的審計項目)的住宿費、伙食費、審計用品費和雜費等費用自理,不在被審計單位報銷。被審計單位也不得以任何變通的形式為審計辦事處負擔費用。

1、公雜費支出及辦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1)各科室按實際工作所需,提出書面清單報綜合科,經主任審批后,由綜合科按照遵循節儉、保質、價格低廉的原則統一購買和管理。1000元以下的日常耗材、零星采購及修理,由綜合科實行雙人直接購置、管理和實施。凡一次性購置價值在3000元以上的,由財審會委員或職工代表與綜合科一起進行集體采購。

  (2)一切物品購買應遵循先清點登記入庫、后領用的原則。采購人員完成采購任務,按規定辦完驗收、入庫手續、登記《辦公用品領用登記薄》(見附件三),并由保管人簽字后,方可辦理費用報銷手續。各科領用時,指定專人到綜合科領用,并簽字登記《辦公用品領用登記薄》,做到購買、入庫、領用、出庫、庫存五相符。綜合科每季度對低質易耗品進行清理盤點,并將盤點情況向主任匯報。

  (3)各科不得自行購置辦公用品,如因待殊情況確需購置,需報經主任同意方可購置。

2、差旅費和異地現場審計費用的管理

  (1)出差費用:指審計人員因公(非審計工作)離開本住地的差旅費。住宿費控制在每人每天120元以內,伙食補助每人每天20元,交通補助每人每天20元(帶車的不享受交通補助)。出差學習且時間超出10天的伙食補助每人每天10元,交通補助每人每天10元。

  出差由出差科室報經辦事處主任批準后,在綜合科依據審計通知登記《員工出差管理臺帳》(見附件)。并憑此臺帳記載,報銷有關費用。

  (2)異地現場審計費用:指審計人員離開派駐行市區開展的現場審計費用,異地現場審計費實行限額控制。

  異地現場審計,較小的審計項目,須經辦事處主任批準;較大的審計項目,須經辦事處辦公會研究批準,并確定各審計小組組成、現場審計天數。異地現場審計的費用,嚴格按照“審計通知”所指派的地點、工作時間、往來交通費進行審核,報主任審批。在轄區內異地現場審計,食宿費用一律自理,不得接受被審計單位的各種宴請招待,如被審計單位招待室確具備住宿條件,為節約費用,可在被審計單位招待所住宿,但不準讓被審計單位配備各種洗漱用品。

  住宿費憑當地合規合法住宿發票在限額內據實報銷,在被審計單位招待室住宿的不得報銷住宿費。

  審計補助按照異地現場審計實際天數,由審計人員填寫差旅費報銷單,注明審計人員姓名、地點、時間、事由等,由審計人員共同簽字后,經審計辦事處主任簽批后列支。各項費用開支標準每人每天必須嚴格控制在180元以內(縣支行有內部招待所的應吃住在內部招待所),其中生活補助標準為:縣支行每人每天40元(平橋支行減半)。其它補助標準:審計組長每天補助40元,主審每天補助30元,其他人員每天補助20元。綜合科人員補助按一般審計人員標準執行。

  雜費是指審計人員在異地市內交通費、移動電話費等。為加強管理,節約費用,雜費在省分行制定的標準內實行統一管理。既每月每人電話費(不含副科級以上干部)50元、交通費100元(含市區交通和家住縣里同志回家費用,憑正規票據報銷),電話費每月由各科造表,綜合科統一購買充值卡,各科科長負責發放;交通費必須有正規票據,由各科科長把關,交綜合科負責人審核后報主任審批。

  (3)到外省、外地市的檢查交通費補助按上級行審計通知要求執行,如無具體要求,按每人每天補助20元標準執行。

  (4)凡因工作不深入、不細致,造成審計結果不完整、不清楚、認定不準確,需返工或重新現場落實、補充調查等的一切費用自理。

  (5)占用休息時間屬份內工作不補,由辦事處領導安排的加班和臨時性突擊工作原則上應予調休(占用多少,調休多少),如因工作原因無法進行調休,每人每天補助加班費50元。

  凡報銷異地現場審計費用支出,一律由主辦科室按項目統一填制出差單并經科長簽字,交綜合科負責人審核把關,辦事處主任簽批后方可列支報銷。報銷異地現場審計費用要求在審計結束后十五日內報帳完畢。

  (6)司機出車補助比照市行標準執行。

  3、郵電費支出的管理。郵電費實行定額管理(綜合科傳真電話除外,但適當控制話費支出),一般員工辦公電話統一使用插卡電話,按照每人每月20元發卡,超支不補;各科負責人辦公電話控制在150元以內,超額費用自理。每月由綜合科負責公布各科負責人辦公電話費開支情況。

  4、印刷費支出的管理。各科如需印制業務有關憑證、賬表、賬冊、記錄、底稿、資料等時,由需求科室制定樣本,經主任批準或財務審查委員會審議同意后,由綜合科在指定印刷廠統一進行印制,統一轉帳結帳。

  5、水電費支出的管理。辦公用房的水電費據實列支。集體宿舍由居住人自行結算。

  6、勞動保護費支出的管理。按有關勞動保護規定,需發放勞動保護用品費時,由綜合科提出,經主任辦公會研究決定,綜合科實行雙人購買,統一發放。

7、車船使用費支出的管理

  (1)汽車油料按照財務審查委員會審議結果,在指定加油點統一購買,轉帳結算,綜合科負責管理。如車在外地確需加油,要先報知綜合科負責人后方可辦理,特殊情況,應事后向綜合科負責人說明,并由乘車人簽字證明。派車下縣,司機應加足燃料,一般不報銷市以下縣鄉加油站加油發票,特殊情況應向綜合科負責人申報。實行油耗定額管理,各車輛根據車型核定百公里標準耗油,每月由綜合科負責公布一次行駛里程和用油情況,超過限量的油費,解釋不清的不予報銷。

  (2)經批準出車的過路過橋等費用據實列支。由綜合科設立《派車管理臺帳》(見附件),車輛離開本市區(包括下縣),依據派車單登記該臺帳,憑此臺帳記錄,司機按旬填制過路過橋費報銷清單,綜合科負責人依據《派車管理臺帳》審核簽字,報主任審批后方可報銷。

  (3)年檢費按年檢費用的合規合法發票據實列支。

  (4)不得列支因駕駛人員違反交通規則的罰沒性支出。

  8、宣教費支出的管理。是用于職工學習而統一購買的書籍、資料等費用。經辦事處主任同意,由綜合科負責購買。

  9、取暖降溫費支出的管理。按規定發給職工的取暖和防暑降溫補貼,以及辦公用房取暖降溫費支出。審計人員的取暖和防暑降溫補貼,按派駐行的補貼標準發放;辦公用房取暖費、降溫費據實列支。

  10、電子設備運轉費支出的管理。按照“公雜費支出及辦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的規定實施。

11、小額修理費支出的管理。

  (1)汽車修理的管理:車輛需維修時,司機向綜合科提出申請同意,由司機和綜合科管理人根據所需維修的事項,到指定的維修點進行初檢,預算所需費用,然后填制《車輛維修審批單》(見附件七),按權限,提交主任或財務審查委員會審議,同意后到指定的維修點進行維修,維修一律實行轉賬結算,由綜合科辦理。車輛在執行任務中出現突發性故障,在報告主任同意后,費用在*元以下的,可就近及時修理,但須經乘車人或二人以上簽字證明,按審批權限核報;費用在*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辦事處派人員現場監督修理,并與司機及乘車人共同簽字,按審批權限核報,事后必須補填《車輛維修審批單》。超出4000元的,必須經過財審會審議后,方可派人員現場監督修理。

  (2)辦公設備的維修管理:辦公設備非人為的損壞需要維修時,由財產使用人提出申請,經財產管理責任人(本科科長)簽字報綜合科審查,經主任或財審會同意后,由綜合科安排實施,經使用人驗收后辦理結算手續,由財產使用人、財產管理責任人、維修負責人共同簽字,按審批權限核報。

  (3)辦公場所的日常維修由綜合科負責。

  12、業務招待費支出的管理。辦事處來客需招待時,綜合科負責人提出招待意見,報經主任批準后,由綜合科負責統一安排,到指定地點就餐、住宿,綜合科統一結算,當月結清。

  嚴格業務招待標準的管理,一般就餐標準每人每餐不超過50元(不含煙酒),特殊情況,經主任同意后可提高接待標準。就餐煙酒自帶,嚴禁在酒店隨意拿煙酒,煙酒管理實行簽字領用制度,領用人簽字方可辦理。

  工作人員加班,確需用餐的,須經主任批準,由綜合科安排,一律在內部食堂就餐,標準按照人均15元執行。

  13、其他費用支出管理。根據具體情況按審批權限執行。

  14、臨時借款管理。原則上不得借支公款,特殊情況因公事確需借支公款的,由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請,寫明借款理由和數額,經主任同意后,方可借支,并在公務處理后10日內報帳歸還借款,否則下月起從借款人工資中扣除。

篇2:小學教職工業務學習制度

  為了使全體教職工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業務學習正常有序地開展,便于對其規范管理,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以下業務學習制度。

  一、加強領導,明確加強責任,建立健全管理機構。

  二、學校把教職工的業務培訓學習深造納入學校工作的重要一環,對教職工的業務培訓學習給予支持,進行全監督、全程管理。

  三、做到計劃落實,考勤逗硬,記錄具體,總結全面。

  四、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專題發言人,每周一下午為業務學習時間,每周必須保證2小時的學習時間。

  五、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專題講座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

  六、學習時做到每次有針對性地提出一個問題,再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理論,引導教師學會理性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七、要有序按計劃開展,做到內容豐富,方法多樣,具有可操作性和實際意義。

  八、業務學習,堅持考勤制,遲到一次扣1元;曠課一節扣10元;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

  九、學習時教師必須帶上筆記本,作好記錄,鼓勵撰寫經驗論文,心得體會。

篇3:政治業務學習制度

政治、業務學習制度

  為了不斷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認真學習“****”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市第四次黨代會議精神,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本領強,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水利干部隊伍,特制定政治、業務學習制度。

一、組織領導。

  各級領導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局辦公室(人事)負責組織實施,科站學習由科站長結合科站實際情況組織。

二、學習內容。

  1、理論、時事政治和專業知識。

  2、傳達上級指示、決定、文件、會議精神,結合本部門情況,提出貫徹落實意見。

  3、其他需學習的材料。

三、學習方法。

  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以自學為主。集中學習可采取講座、報告、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倡導和鼓勵干部職工自覺學習政治、業務,不斷完善自我。

四、嚴格考勤。

  參學人員自行簽到,干部職工因故不能參加學習的,必須辦理請假手續。

五、時間安排。

  一般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學習,遇有重要學習任務,隨時安排。參加學習人員要準時參加,集中精力,認真學習,不得無故不參加學習。

六、學習材料。

  由局統一征訂和提供。

七、學習目標。

  學時事,知大事;學技術,增才干;積極創建學習型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