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班級公務管理制度

班級公務管理制度

2024-12-03 閱讀 5615

班級公務管理制度

  學校各類設施是學校的國有資產,是學校為學生裝學習提供的基礎設施。為了保正設施的完好無損,杜絕人為損失,特作以下規定:

  1、愛護公共財產是每個學生的責任和義務,全體學生要養成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班主任要強化教育,提高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并以此作為對學生道德品質評定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故意破壞公物的人和事,全校師生均有責任、有權利予以制止并及時報總務處處理。

  2、學校教室設備包括課桌、椅子、講臺、黑板、門、門鎖、窗架、玻璃、器材等都要小心使用,做到人離窗關、門關、燈滅。

  3、教室課桌每人一桌,椅子每人一把,及兩人一凳,學生自己保管,期初、期末校長和班主任核對簽字。損壞的設備賠償,一律由當事人承擔,如責任人不明確,由班級共同承擔,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脫責任,原則上當月處理完畢,最遲學期結束處理完畢。

  4、教導主任隨時檢查設備的使用情況,如發現設備損壞嚴重或丟失未及時上報總務處作出賠償的,一經發現查實,應作出嚴肅處理并取消其評比先進班級資格及個人任何先進資格。

  5、對自然因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設備賠償,由學校負責修復,但對學生無意中損壞的公物,原則上作出適當賠償,對個別學生故意損壞公物,則按原則2倍以上賠償,并由校領導對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直至交公安機關處理。

篇2:班級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班級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班主任作為班級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一定要加強班級安全活動的常規安全管理。

  1.班主任是班級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班學生安全、班級教育教學等設施設備負責。

  2.及時傳達有關安全文件精神,提出班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

  3.經常督促指導學生認真做好班級安全管理工作,及時了解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4.應對本班學生進行校園公共安全教育,做到經常、及時、有針對性。

  5.應對學生進行校外各類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在校外各種場合下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6.應對本班教室內各類設施的安全狀況及時、定期進行檢查,如存在安全隱患,及時處理或上報校長,并提醒學生注意。

  7.應每日按時做好學生點名工作,了解學生出席情況。發現學生未按時到校,在第一時間通知其監護人。如遇學生缺席或發生校內安全事故,必須及時與家長聯系,必要時應進行家訪,了解或說明情況。

  8.應認真負責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校內外班級活動,如班隊主題會、社會實踐、春秋游、衛生勞動等,保證活動中的學生不因違紀、操作失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發生安全事故。

  9、若發生安全責任事故,視情節輕重,給予班主任批評教育與相應的懲罰,并與期末的安全獎掛鉤,嚴重的報上級批準給予相應處分。

篇3:班級安全管理制度

班級安全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增強師生安全意識,確保班級公物和學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1、班主任要做好班級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2、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火災、交通、中毒和其它安全意外事故的發生。

  3、班主任要經常檢查教室內的電源開關、電線、門窗、照明燈具是否安全、牢固,發生問題要及時報告并調查原因及責任人,并報總務處維修。并告之學生注意安全。

  4、班主任要組織好班級各項活動,對安全隱患要有預見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教育學生注意安全。

  5、班主任要每天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及時與無故未到校的學生家長取得聯系。

  6、學生要做到:不打架罵人、不看兇殺的書刊、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吸煙喝酒、不損害公物、不在教室內打鬧。

  7、嚴禁學生攜帶棍棒、利器等不安全物品進入學校。

  8、學生在校期間因特殊情況離校,需持班主任簽發的出門證,方可出校門。

  9、學生出入教室,上、下樓梯要有禮、有序,嚴防混亂、擁擠造成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10、對在班級安全工作中優秀的教師予以表彰和獎勵,對違反班級安全規定或因責任事故造成火災、公共財務被盜或其他安全事故者進行批評教育與相應的懲罰,并與期末的安全獎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