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生產企業安全管理制度

生產企業安全管理制度

2024-11-17 閱讀 5609

1.0總則

  為保護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公司健康發展,提倡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根據有關安全法規和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0適用范圍

  適用公司所有在冊員工,包括試用期員工。

3.0職責

  3.1全體員工都必須在各自的崗位上,承擔職責范圍內的安全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負責此制度的執行;

  3.2安全監督員負責安全監督、檢查;

  3.3公司綜合部負責此制度的執行;

  3.4安全領導小組監督此制度落實、安全管理的培訓、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4.0內容

4.1安全事故管理范圍

  生產安全(包括特別設備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廠區安全及食品安全。

  4.1.1生產安全

  1)焊接人員進入工作操作前,必須佩帶防護面罩、眼鏡、手套;操作前檢查電源及氧氣瓶閥門;操作結束后及時關閉;

  2)篩松、混料、投料工作前必須佩戴防塵面罩、手套等防護用品;

  3)叉車司機須持證上崗,嚴禁在生產區行駛超過5km/h;嚴格按照叉車操作規程工作;

  4)使用貨物周轉車的跟車人員,必須與車體保持0.5米的車距;

  5)酸洗員工在工作前穿戴好防護圍裙、口罩、手套;女員工長發隱于帽子內;使用工具歸位正確、擺放整齊;

  6)起料、溢流班組在攀登工作用梯時,嚴禁漫不經心東張西望,應手扶穩、腳踩正;平臺操作員嚴禁工作期間倚靠、攀爬鐵欄桿。

  7)鍋爐員工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崗位操作規程;

  8)使用空壓機、水處理加力罐人員嚴格執行崗位操作規程;

  9)具體崗位安全管理參照本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和《操作規程》執行。

  4.1.2用電安全:

  1)嚴禁在車間內用生產用電充電動車電池;

  2)保持電氣設備整潔完好,防止受潮,禁止用腳踢開關或用濕手扳開關;

  3)電工持證上崗,變、配電室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4)電器設備維修時,必須嚴格執行停電、送電和驗電操作規程,未經配電室認可,一律不準帶電作業;(特殊情況有可靠的安全保護措施外)

  5)若發現電路故障(漏電、保險絲熔斷、電線絕緣損壞、控制失靈、電機損壞等),應立即切斷電源通知電工檢修,非電工人員一律不得拆修。

  4.1.3交通安全

  1)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安全、文明駕駛。不超速、不酒后、不疲勞駕駛;

  2)上、班騎摩托車,、電動車的員工必須防護齊全、戴頭盔;

  3)員工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摩托車、電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駕駛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摩托車、電動車;

  4.1.4消防安全

  1)嚴禁在生產區域內吸煙、動用明火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嚴禁個人使用或破壞各種消防設備(消防栓、消防箱、滅火器等)

  3)熟練掌握各種消防器材和熟知存置位置;根據火種能明確使用相應的器材:油類及化學物品可干粉、清水泡沫、二氧化碳滅火器;電器類使用二氧化碳、鹵化烷滅火器

  4.1.5廠區治安安全

  1)門衛人員嚴格管理進入公司內的外來人員、車輛,并進行登記在冊;對外出貨廂車輛進行清點、檢查;

  2)嚴禁生產場所道路內私車行駛、停放;

  3)進入公司內的所有電動、機動車輛限速,不得超過5km/h;

  4)嚴禁員工動用消防設備及辦公設施;

  4.1.6食品安全

  1)購食品時,必須向供貨方索取有關票證,以確保食品來源渠道合法、質量安全;

  2)嚴禁使用超過保質期、保存期失效的商品;

  3)嚴禁使用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腐爛變質食品。

4.2安全培訓

  員工必須先進行崗前的安全培訓,培訓合格需簽訂安全責任書。

  4.2.1培訓內容

  4.2.2公司級培訓

  1)國家安全工作方針、政策、法規、條例;

  2)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守則;

  3)安全生產法規和安全知識;

  4.2.3部門級培訓

  1)崗位安全生產技術操作規定;

  2)生產現場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紀律、轉崗培訓和文明生產要求;

  4)生產現場環境、工作特點,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險作業部位及必須遵守的事項。

  4.2.4班組培訓

  1)員工從事生產工作的性質,必要的安全知識,機器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和作用;

  2)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3)班組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基本要求和勞動紀律;

  4)本工種事故案例剖析、易發事故部位及勞防用品的使用要求。

  4.2.5培訓方式

  1)崗位培訓、會議、報欄、員工手冊;

  2)班前、班后會,例會、管理會議。

  4.2.6建立培訓檔案

  1)對培訓員工進行安全知識考評;

  2)建立員工安全考評檔案,作為檢查總結安全工作的依據。

4.3安全生產管理

  4.3.1各崗位員工必須熟知崗位操作規程和安全防范常識方可上崗;

  4.3.2員工堅守崗位,禁止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

  4.3.3嚴禁工作場所打鬧、睡崗、脫崗及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4.3.4嚴禁酗酒員工進入工作崗位;

  4.3.5修理機械、電器設備前,必須在動力開關前掛上“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的警示牌,非工作人員禁止摘牌合閘(警示牌必須誰掛誰摘)。

  4.3.6新安裝設備、新作業場所及經過大修或改選后的設施,需經安全驗收后,方可進行生產作業;

  4.3.7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重大安全隱患必須記入值班記錄并上報公司領導;

  4.2.8員工因工作失誤、失職、違反操作規程行為造成的安全事故,責任由員工自行承擔。

4.3安全生產的獎勵措施

  4.3.1公司在安全生產實行“重獎重罰”,對有突出貢獻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責任者,要嚴肅處理,觸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4.3.2公司全體員工發現重大設備缺陷和隱患,敢于制止違章指揮、作業,避免設備和人身事故者,給予獎勵:

  1)避免人身死亡和重傷的獎勵1000―3000元;

  2)避免重大設備事故的獎勵:1000元;

  3)避免重大火災事故的獎勵:1000―*元。

  4.3.3公司設立安全獎,每個季度對各生產班組實行安全考核。

  4.3.4重大安全事故后,公司將根據事故責任大小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罰:

  1)公司內部通報批評并處以個人200―500元的罰款;

  2)取消本年度評選先進個人(班組)資格;

  3)處以班組全體罰款100元。

4.4工傷事故處理規定

  4.4.1工傷認定

  1)從事本職工作崗位或執行上級領導臨時指派工作,造成負傷的;

  2)在公司區域內工作時,遭到非本人能抗拒的意外傷害,而造成負傷的;

  3)員工在上下班途中(指本人住址到公司距離時間內)出現的交通意外事故,而造成的傷害;

  4)員工受公司指派出差、學習、開會、因公外出所出現意外造成的傷害;

  4.4.2不認定的工傷

  1)工作時間內因打架斗毆而造成的負傷;

  2)工作前(或工作時間內)因喝酒造成的負傷;

  3)不服從指揮和明知違反操作規程,還操作而造成的負傷;

  4)出現事故后,不在24小時之內匯報,又沒有人能證明受傷經過的;

  5)上下班途中違反《交通管理條例》或交通部門鑒定負主要責任的。

4.5工傷處理辦法

  4.5.1重傷:達到勞動保險部門認定,并評為傷殘級別的,按《工傷保險條例》執行;

  4.5.2員工因工受傷,不夠評定傷殘的,經縣級以上醫院診斷,醫療期發內100%的基本工資。醫療期滿后接到公司上班通知仍不上崗的員工,按曠工處理,連續超過三天曠工者,予以辭退;

  4.5.3工傷員工工傷復發,經安全領導小組調研情況屬實,醫療期間發100%基本工資,不進行治療只是康復期發70%基本工資;

  4.5.4工傷員工受傷,確需到外地治療的,必須有市級以上醫院轉院單,本人申請,經安全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方可轉外地治療;

  4.5.5因打架斗毆、喝酒,違*治安而造成的傷害,不發工資,醫藥費不予報銷;

  4.5.6醫療費:員工受傷后醫療費由本人墊付,待康復后根據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共同分析事故的責任,按責任大小比例給予報銷,特殊情況或緊急情況下公司可以墊付,康復后按比例報銷后的差額部分從工資中扣除;

  4.5.6治療工傷期間,治療工傷以外的疾病所發生的醫療費不予報銷;

  4.5.7工傷員工到崗后,可根據本人身體狀況申請或公司安排調整工作崗位。

  4.5.8因違反操作規程或人為造成傷害的醫療費用在:

  500元以下的罰款100―200元;

  1000元以下的罰款300―500元;

  *元以下的罰款500―800元;

  3000元以下的罰款800――1000元;

  4.5.9因違反操作規程,給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造價賠償。

4.6安全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陳

  副組長:任坤

  組員:陳

  4.6.1安全領導工作小組職責

  1)擬定修改、審批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標準及安全措施;

  2)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3)對各部門安全生產進行總結、評比,部署安全生產工作。

  4)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組織搶救、調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性質;

  5)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及防止類似事故再發生所采取措施建議;

  6)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部門和個人實施獎勵,對各類違紀現象實施處理或處罰。

4.7安全監督檢查員

  4.7.1安全監督檢查員職責

  1)負責本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對新進員工進行崗前安全培訓;

  2)指導和督促本公司員工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檢查和維護本公司的安全設施,指導員工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4)負責建立健全安全臺帳,并負責登記工作。

  5)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經常深入現場指導安全生產,遇有特別緊急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消除安全隱患,并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6)參加發生事故分析和處理的工作,協助領導落實安全防范事故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措施。

4.8處罰措施

  4.8.1違反以上規定的,處以50―3000元罰款,情節嚴重者交司法機關處理;

  4.8.2對涂改檢查記錄、維修記錄、交接班記錄、醫療診斷憑證和隱瞞事故真實情況的,給予警告、行政記過、罰款及辭退處理。

5.0附則

  5.1本制度由公司綜合部制訂并負責解釋;

  5.2本制度至20**年元月1日起執行。

  核準人:

篇2:酒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采購管理

1、餐飲部應有專門負責采購的人員,采購員應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烹飪及食品衛生知識,且廉潔奉公,不謀私利,任勞任怨。

2、采購各種物資應堅持“勤進快銷,以銷定進,以進促銷”的原則,大宗物資應定點采購,由供貨方送貨上門。

3、常用調味品可儲存時間較長,每月進貨一次。魚、肉、蛋、禽類根據用量及庫存容量2天至7天采購一次。新鮮副食品每天采購一次,保證新鮮,避免浪費。

4、購回物資要有專人驗收,核對數量、品種并檢查質量,當場過秤,驗收合格后在入庫單和發票上簽字,方可入庫。

二、庫房管理

1、糧庫用于儲存米、面、雜糧等。應注意:防霉、防鼠、防蟲蛀;保持通風干燥,米袋面袋要勤翻動,離地面15-20cm,行與行之間有50-60cm距離。

2、冷凍庫用于儲存肉、魚、蝦、雞等。冷藏室用于放置鮮蛋、蔬菜、豆制品。應注意:肉類與有特殊腥味的食品分開;杜絕腐敗變質食品入庫;防鼠、防蟑螂,保持清潔,定期打掃。

3、熟食庫用于儲存熟食。應注意:儲存期要短,盡可能保持新鮮,發現腐爛變質的立即清除。

4、干貨庫用于儲存粉絲、木耳等干貨以及灌裝食品和糖、油等調味品,要求分類保管,擺放整齊,保持干燥通風,經常檢查,避免食物霉變。

5、庫房設有專門庫管人員,出入庫必須填寫出入庫單據,雙方簽字一式兩聯,以備查賬。

三、食品衛生管理

1、不購買不新鮮食品,嚴禁購買及使用腐爛變質的食物,以及其他感官性狀異常食物。

2、要做到生品與成品、熟品相隔離,成品與半成品相隔離,食品與雜物相隔離。冷藏時要做到葷腥類食品與其他食品相隔離。

3、食物制作及銷售過程中要注意防蠅、防灰塵,以避免雜物混入食品。

4、隔餐食物如可食用,必須經過回鍋加熱。

5、各種調料不宜久置,裝盛調料各種器具應經常洗滌。

四、環境衛生管理

1、要經常性打掃和清洗食堂地面,做到地面無雜物和積水

2、儲藏室要保持干凈、干燥和通風,儲藏間不得存放其他雜物及個人物件,物品存放要離地,隔墻,分類。

3、對食堂周圍的陰溝、角落、泔水桶,垃圾堆要經常性清理,預防細菌感染食物

4、對存放廚具,餐具的各個角落要經常抹洗。

5、每周五要進行廚具、餐具的清洗及廚房、餐廳及周邊環境的大掃除。

五、個人衛生管理

1、食堂工作人員要做到"四勤":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洗澡,理發;勤換工作服。

2、在工作前及處理食品原料后要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直接用手接觸入口食品之前(如抓粉條,切菜,加工面粉等)應用熱水消毒。

3、不得在食品加工期間及銷售食品前抽煙,不正對食品咳嗽、打噴嚏,不隨處吐痰。

六、安全生產管理

1、食堂安全保衛工作由食堂管理員實施監督,由各崗位班組長負責,要定員定崗,責任落實到人。

2、使用各種炊事機械設備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專人使用保養。工作中要精神集中,不準說話聊天,必須戴套袖和工作帽,穿圍裙,杜絕人身事故的發生。

3、注意用電安全,機器使用后必須關閉總電源,人人注意節電、節水;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避免責任事故的發生。

4、使用煤氣時要做到“火等氣”,發現漏氣及時修理。開著火人不準離開,以防火災事故的發生。每個人都要學會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記住火警電話119。

5、下班后,班組長要檢查煤氣、水、電、門窗是否關閉好,做好防盜、防寒等安全工作。

6、保證48小時留樣制度。

篇3:水果商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富平縣昕毅果商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負責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組織開展食品經營活動。

二、經營果品應當符合環境衛生要求,具備食品銷售、儲存、運輸和裝卸的衛生條件。

三、從事果品經營的人員應當遵守衛生要求,不符合法律規定健康要求的人員,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應當對采購的果品包裝標識進行查驗核對,禁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超過保質期、無標簽等不符合果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五、應當按衛生管理制度定期對果品經營場所衛生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并做好記錄。

六、采購果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主體資格、果品生產許可證和果品質量合格的證明文件,建立并執行果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記錄檔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七、完整建立果品進銷臺帳,適時對照自查,發現不合格果品,立即報告轄區工商部門,迅速將問題果品下架、撤回、及時告知供貨商并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醒目告示,召回售出的問題食品,退貨或銷毀。

八、經營生鮮食品的應配備相應的檢測設施,對在市場內銷售的生鮮食品進行自檢。經檢測合格后才能上市銷售,并登記檢測結果存檔備查。

九、發現果品臨近保質期限的,組織安排臨界食品銷售專柜進行促銷,并將食品真實信息告知消費者。超過保質期限的及時做好清柜、下架、銷毀、結算、建檔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