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院團委社團部建設方案

院團委社團部建設方案

2024-09-08 閱讀 5914

  根據學院發展示范型高校要求,我們學院各社團應形勢發展需要,成立社團聯合會計劃方案!隸屬院團委管理!

機構:

  1、辦公室:負責院團委社團聯合會的章程、工作計劃、總結等重大文件的起草,協助主席團開展日常工作、協調工作;管理各協會文件檔案(工作計劃和備案);對學生社團每期進行注冊、備案;負責各類會議的通知、簽到、組織會議等工作(各協會負責人每期的工作計劃和每星期一次例會、每月一份工作總結以及年度全體所有協會的工作報告總結表彰大會);對各級學生社團評優工作進行評分。

  2、活動組:經主席團授權,可對一般性活動作出審批;牽頭社團文化藝術節;負責各社團籌建審查;參與監督社團活動。

  3、財監組:管理所有協會資金收支項目,各協會憑據作帳;負責各項財務預算、總結并定期匯報;負責各協會會費及贊助的管理,按有關規定受理社團活動的經費報銷,負責統一支出項目;定期對協會財務進行審核、檢查。

  4、會員組:主要通過與協會會員溝通對各協會進行檢查與監督;對問題協會進行整頓和改組;發現、提拔會員中杰出的人才;會長、副會長資格審查及聘書的頒發;監督各協會的換屆工作。

  5、宣傳組:負責對院團委社團聯合會的各項工作活動的宣傳和報道;協助各學生社團對內對外活動宣傳;以各種宣傳手段宣傳全院各社團的工作成果;協助院團委學生會其他的各項宣傳工作。

  6、外聯組:為各協會開展的大型活動爭取社會贊助;與兄弟高校學生社團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各項工作交流活動;維護院級學生社團的正當利益,承擔就社團工作問題與學院各部門的咨詢工作。

機構構想:

  主席

  秘書長主席團(各協會負責人)

  辦公室活動組財監組會員組宣傳組外聯組

篇2:校園文化社團組織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并被教職員工所認同的價值觀念與理想目標的綜合。它主要包括校園人、校園物質環境、校園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校風等基本要素。

  為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為活躍校園文化活動,搞好校園文化和學生社團組織的建設,必須以*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同志“****”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推進素質教育必須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的發展創造空間,經學校研究同意,在我校成立各種學生社團組織、興趣小組。

二、入會(社)條件與權利

  1、學生自愿申請并經學校批準即可加入學校各社團組織,加入后必須遵守學校紀律及社團活動的章程。

  2、會員每期交納少量的會費。

  3、會員享受活動權、選舉和被選舉權及優秀作品優先出版權。

三、組織機構

  1、領導機構: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

  2、分設機構:

 ?、黉聪L文學社(語文組)、②數學奧賽隊(數學組)、③英語沙龍(英語組)、④少年體協(體育組)、⑤聲樂之家、舞蹈隊(音樂組)、⑥校園書畫社、⑦校園電腦迷、⑧校園創造社(科技發明組)、⑨校園之聲(播音員、小記者組),以上各機構根據實情可增設或合并。

  3、社團管理:社長(會長、班長)1人、副社長(副會長、副班長)1人、委員若干名。

四、社團活動

  1、活動時間:每周開1節興趣活動課,另加每周雙休日中的一個半天。

  2、活動場地:學校為每個興趣班提供一間專門的教室用于培訓交流。

  3、活動方式:學生自主探索交流為主,集中培訓學習為輔;教師講授為主,專家講座為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

五、活動的開展與管理

  原則上每一個興趣小組由校長室選派1個科任教師主持日常工作,一個行政人員協助管理。

六、活動要求

  1、各小組期初應有近期和遠期的培訓目標、計劃,期末有較詳盡的學期興趣小組活動總結;

  2、為落實培訓目標和內容,每1節課應有較詳盡實用的教案;

  3、各小組有較適宜的興趣課教材或教學輔導書。

  4、各小組有學生階段性成果展示。

七、活動評估

  期末,學校組織有關專家和專業教師對各興趣班的成果進行檢測評估,寫出評估報告。

八、活動資金用途

  1、教師上課補助費

  2、課桌場地租借費

  3、展示臺布置費

  4、表演服裝道具費

  5、專家講座費

  6、出版學生作品費

  7、其他費用

篇3:小學社團活動課程建設方案

一、*社團活動課程的特點和目標

  相對于國家規定和學校規定的課程而言,學生社團活動課程是一種自主性的課程,它由教師指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實施。同時,與學校其他課程相比,學生社團活動課程是以學生的實踐形式為主。因此,自主性和實踐性是合x社團活動課程的最基本特點。

課程按照社團性質分為7大類:

  *社團活動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立德樹人這個主題,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全面發展;開闊學生視野、激發興趣、增長知識、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廣闊舞臺,進而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組織協調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創新精神和個性品質。

基本目標如下:

  1.了解自我的興趣愛好、能力特質,形成自我發展的目標、促進目標的實現。

  2.培養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實踐活動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探究習慣。

  3.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善于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和主動探索問題。

  4.樹立民主平等意識,培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團隊精神,在學習活動中有自律意識和關心他人的情感與品德。

  5.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和領導能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6.通過社團活動,構建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陶冶道德情操,涵養藝術情趣,提高科學素養,鍛煉強健體魄,充實課余生活,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每一個學生社團的具體目標,由該社團的學生自行制定,編寫成“某某社團活動課程實施綱要”

二、合樂社團課程實施說明

  (一)課時安排(一般每學期在16課時)

  (二)教學實施要點

  1.教學主體的統一――師生要達到“雙適應雙發展”的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師生應該互為主體。

  2.教程學程的整合――社團活動不能等同于常規教學活動,流動性、綜合性與實踐性比較突出,這就要求在設計過程中不僅僅要關注教師的“教”的設計,也要關注學生“學”的設計,還要關注向家庭、社會的延伸設計,特別要關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交互作用的設計。

  3.教學時空的轉化――教學設計要求師生的教學活動不能僅僅停留與某一時間點或空間點上,要使學生時時處處均處于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

  (三)教學方式:交往、互動;自主、合作、探究等

  (四)系列活動:實地考察、表演、作品展示、競賽評比、實踐操作等

三、課程評價辦法

  (一)評價內容

  1.各社團指導教師評價主要根據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須提供社團課程實施綱要、社團課程備課(上幾次提供幾次)、考勤評價記錄、學期末學生評價表。

  2.學生評價主要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學習效果等進行評價,采用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

  (二)教師評價辦法

  結合社團課程實施綱要、社團活動教材、課程備課、考勤記錄、學期末學生評價表、期末展示、課程走班日常檢查記錄表、日常調課表進行整體評價。

  (三)學生評價辦法

 ?、倜看位顒咏Y束,指導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學習效果等進行評價,可分為“a”、“b”、“c”、“d”記錄,作為學期末評比依據之一。

 ?、趯W期末,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考查,考查時不采用書面考試,但要作評價記錄。通過學生自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參與態度、學習效果等進行多角度評價,要重激勵,不偏重于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尊重個性差異,促其專長、優點得以充分發展。

 ?、蹖W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特別優秀的推薦參加縣、市、省、國家級比賽。

四、教材編寫要求:

  根據社團活動課程實施綱要,篩選、整合相關課程資源、素材,圍繞合樂教育理念和社團課程目標,開發社團活動教材。

  1.教材要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

  (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圖書室、外校、購買等);(4)拓寬現有教材。

  2.教材內容的選擇要基于學生成長需要、能夠接受,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要按照螺旋上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安排課程內容;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并茂,并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研討交流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絡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