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醫師支醫工作紀實
疼痛科醫師支醫工作紀實
“醫院派我到平利縣醫院下鄉,我就要盡我所能為山區百姓多做實事,解除患者痛苦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和目標。”樸實的話語中透露著支醫人的決心,也見證著西安市中心醫院與平利縣醫院的深厚情誼。他叫郭強,是我院疼痛科主治醫師,在平利縣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近3個月。
為了踐行承諾,郭強同下鄉醫療隊一起下鄉鎮、走村莊,先后深入到八仙鎮、正陽鎮、長安鎮等偏遠鄉鎮義診。每次義診結束后,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寫滿了患者資料及義診感受。他意識到老百姓咨詢問診最集中、最常見、最迫切的疾病往往是各類慢性疼痛性疾病,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療技術為患者解除因慢性疼痛性疾病所帶來的身心痛苦,正是縣醫院迫切需要開展的。他結合縣醫院實際情況,將自己的工作想法形成支援工作計劃,并向醫院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2017年12月19日,平利縣醫院組織西安市中心醫院支醫隊員召開了“面對面”座談會。郭強作了題為“西安市中心醫院疼痛科—骨科—神經外科多學科協作模式”的專題介紹和經驗分享,提出在平利縣醫院開展“麻醉疼痛—康復—骨科”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協作模式充分利用整合麻醉科手術室現有C臂X光機、臭氧治療儀、麻醉機、監護儀等微創治療所需的設備環境,為骨科、康復科等學科不需要手術治療、拒絕手術治療或者對康復治療不滿意、保守治療療效不佳的患者提供新的選擇,患者無需辦理再入院就能接受微創介入治療,有效解決臨床科室治療單一療效不佳的問題。平利縣醫院麻醉、疼痛、骨科、普外、ICU等科室主任、護士長及部分醫師聆聽會議并進行深入討論分析,現場氣氛熱烈。
會后,郭強向平利縣醫院提交了開展新技術所需的設備、耗材、藥品等前期準備材料。縣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多方協調,積極安裝購買開展疼痛治療所需的臭氧治療儀、椎間盤穿刺針等設備、耗材。目前,郭強醫師已經帶領平利縣醫院團隊順利開啟“疼痛—康復—骨科”多學科協作模式,成功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髓核消融、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癥骶管灌注治療、針對側方突出的側隱窩注射及小關節阻滯,針對肩周炎、膝骨性關節炎、腱鞘炎、肌筋膜炎、腰3橫突綜合征等慢性骨關節疾病的關節腔注射、神經阻滯、小針刀松解等微創治療技術,為包括骨科、康復科在內的20余例患者實施了多種形式微創治療,治療效果滿意。
平利縣醫院已經任命我院郭強醫師為麻醉科副主任。相信郭強醫師一定能把市中心醫院的好技術、好作風帶到平利去,不負重托,綻放精彩!期待平利縣醫院疼痛診療技術在西安市中心醫院疼痛科的指導下不斷提升廣泛推廣,造福平利百姓。
篇2:疼痛科醫師支醫工作紀實
疼痛科醫師支醫工作紀實
“醫院派我到平利縣醫院下鄉,我就要盡我所能為山區百姓多做實事,解除患者痛苦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和目標。”樸實的話語中透露著支醫人的決心,也見證著西安市中心醫院與平利縣醫院的深厚情誼。他叫郭強,是我院疼痛科主治醫師,在平利縣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近3個月。
為了踐行承諾,郭強同下鄉醫療隊一起下鄉鎮、走村莊,先后深入到八仙鎮、正陽鎮、長安鎮等偏遠鄉鎮義診。每次義診結束后,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寫滿了患者資料及義診感受。他意識到老百姓咨詢問診最集中、最常見、最迫切的疾病往往是各類慢性疼痛性疾病,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療技術為患者解除因慢性疼痛性疾病所帶來的身心痛苦,正是縣醫院迫切需要開展的。他結合縣醫院實際情況,將自己的工作想法形成支援工作計劃,并向醫院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2017年12月19日,平利縣醫院組織西安市中心醫院支醫隊員召開了“面對面”座談會。郭強作了題為“西安市中心醫院疼痛科—骨科—神經外科多學科協作模式”的專題介紹和經驗分享,提出在平利縣醫院開展“麻醉疼痛—康復—骨科”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協作模式充分利用整合麻醉科手術室現有C臂X光機、臭氧治療儀、麻醉機、監護儀等微創治療所需的設備環境,為骨科、康復科等學科不需要手術治療、拒絕手術治療或者對康復治療不滿意、保守治療療效不佳的患者提供新的選擇,患者無需辦理再入院就能接受微創介入治療,有效解決臨床科室治療單一療效不佳的問題。平利縣醫院麻醉、疼痛、骨科、普外、ICU等科室主任、護士長及部分醫師聆聽會議并進行深入討論分析,現場氣氛熱烈。
會后,郭強向平利縣醫院提交了開展新技術所需的設備、耗材、藥品等前期準備材料。縣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多方協調,積極安裝購買開展疼痛治療所需的臭氧治療儀、椎間盤穿刺針等設備、耗材。目前,郭強醫師已經帶領平利縣醫院團隊順利開啟“疼痛—康復—骨科”多學科協作模式,成功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髓核消融、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癥骶管灌注治療、針對側方突出的側隱窩注射及小關節阻滯,針對肩周炎、膝骨性關節炎、腱鞘炎、肌筋膜炎、腰3橫突綜合征等慢性骨關節疾病的關節腔注射、神經阻滯、小針刀松解等微創治療技術,為包括骨科、康復科在內的20余例患者實施了多種形式微創治療,治療效果滿意。
平利縣醫院已經任命我院郭強醫師為麻醉科副主任。相信郭強醫師一定能把市中心醫院的好技術、好作風帶到平利去,不負重托,綻放精彩!期待平利縣醫院疼痛診療技術在西安市中心醫院疼痛科的指導下不斷提升廣泛推廣,造福平利百姓。
篇3:小學十年教育科研紀實
興辦于一九九八年的巴東縣官渡口鎮長江小學,是一所年輕的移民遷建學校。她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雖與巴東縣縣城隔江相望。但卻憑借先進辦學理念,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匯聚優質師資力量,“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最終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使之從名不見經傳的鄉鎮小學一躍而成為恩施州內享有盛名的科研型學校。回顧12個春秋的辦學歷程,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因為:教育科研是立校之本,教育科研是發展之源,教育科研也是我們的制勝法寶。
磨礪篇: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1998年最初建校時,學校只有十幾名教師和300多名學生,學校軟硬件辦學水平相當低劣,但是,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為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學校擠出資金,臥薪嘗膽,開始進行教師角色轉型的嘗試。
“培訓匯報制”:即派出教師到縣、州、省內參與各種學科教學培訓,回校后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全員培訓,竭盡所能轉變教師觀念。
“骨干培養制”:即匯集學科教研組的力量,以“三課”練兵:原始課堂找問題、研討課堂抓突破、匯報課堂求創新,充沛發揮有經驗的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充沛調動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縣教研室^專.家的傾心指導下,力所能和的轉變教學方式。
經過全校教師的一起努力,在98年到**年的這四年中,教育科研初戰告捷:李超群、袁貽雙、唐海英、向春蓉、向子龍等教師在全縣數學、語文、思品、自然優質課競賽中成果斐然;教師們的五十多篇優秀論文分別獲得縣、州、省各級獎勵;教師們參與教研的興趣得到極大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學校申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活動課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三個縣級課題被縣教研室批準立項,并在**年12月正式開題進行研究;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直接提升了課堂效益,使得教學質量得到大幅的提高,從而使本校服務區以外的許多學生慕名而至,學生大大增多。“以教帶研,以研促教”取得了豐碩的效果。極大了提高了教師們致力于教研的濃厚興趣
發展篇:科研興校科研強校
**年秋,在全縣教育單位聘用制的大環境下,最年輕而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應運而生,他們各有所長、潛力無窮;以向子龍校長為首的新一任領導班子脫穎而出,他們年青又團結、務實又創新,在他們的運籌帷幄下,確定了學校的“二五”發展規劃,“科研興校、科研強校”被擺在首位,在“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的支撐下,“校本教研”取得極大的突破,從而迎來了**到**的科研發展之年。
1、校本培訓更多元
領導班子周例會制的實施,使得領導政策理論和業務水平大大提高;每周一次教研組培訓,使得教師業務理論和專業知識面更寬廣;每月一次微機培訓,使得教師的計算機操作和使用逐漸熟練;每學期一次的集中培訓,使得課程改革理念更深入人心;隨機的“走出去,請進來”培訓,使得“專業引領、同伴互助”更見實效。
2、科研方式更多樣
一網聯通:省校本教研網的開通,學校網站的建立,為教師們的學習與交流提供了最直接的展示平臺,網絡資源開始得到親睞,教師們的科研視野逐漸拓寬,課堂氣氛日漸活躍,課堂效果逐漸提高。
精品課堂:匯聚中年教師的經驗,挖掘青年教師的潛力,打造各個學科的精品課堂,為專業引領奠基;群策群力,推出新人,發明機會多方演練,為同伴互助搭臺。
課題研究:教學中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并重,規范教研組的研究主題,拓寬課題問題解決的渠道,研究過程與教學過程同步,使研究過程更真實,研究結論更客觀,三個課題研究的效果更有應用和推廣價值。
聯片教研:推動本鎮課改進程,促使教育科研常規化,課堂教學常態化,教學手段多樣化,資源應用有效化。以對話交流的方式為課題效果的應用提供修改依據,以現場問答方式促使研究型教師的形成。
3、科研效果更豐碩
(1)20**年10月和**年4月,我校分別和火烽小學、官渡口小學舉行了以“激趣導學”為主題的聯片教研活動,**年6月,全縣“激趣導學”課題研究現場會在我校隆重舉行,昭示著長江小學以其求實的科研精神刷新了許多的空白。
(2)三個縣級課題研究順利結題,其中,數學課題被鑒定為A等效果,語文和活動課課題被鑒定為B等效果。十五規劃課題國家級子課題“語文教學學會學習”、“數學教學評價研究”和省級課題“遠程資源的應用研究”三個課題花落我校,正式進入研究階段。
(3)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大幅上升,一批年輕的骨干教師脫穎而出:唐海英老師代表全縣參與恩施州小學數學優質課競賽喜獲第二名,實現了本鎮小學教師州級參賽效果的零突破;吳俊賢赴浙江溫寧參與課題研究展示活動,引人注目;譚玉波、萬瓊、廖麗艷老師聯片教研初展翅;周立菊、陳鳳瓊匯報交流贏得好評;李彥妮、田恒菊、黃晶、陳世立等教師在全縣學科教學競賽中成果優異;教師“寫作”功底逐漸展現,四年來,課題研究小組共有200多篇優秀論文、案例、記事、經驗總結、公開課教案分獲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獎勵;有100多篇文章被和時上傳到校本教研網。
騰飛篇:為教師生長搭臺為學生發展奠基
俗話說:守業難,守業更難。然而在長江小學的這片教育沃土上,校委會成員克難奮進,中層干部以身作則,廣大教師獻計獻策,使得管理系統周全、教學井然有序、科研自成特色,從而奏響了“為教師生長搭臺,為學生發展奠基”的主旋律,迎來了**到**的科研騰飛之年。
1、校本培訓自成系列,反應了獨創性。
堅持多渠道的創設教師生長條件,采取校外培訓與校內培訓相結合;校級培訓與組級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自我培訓相結合的多樣培訓形式,以師德師風培訓疏心理,塑師魂;以崗前提高培訓為新教師導航;以教材教法培訓顯目標,明方向;以經典選讀滲透課堂,引發考慮;以課題培訓豐富教研活動;以寫作技能培訓積淀教師寫作功底;以信息技術培訓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益的多元培訓內容。促使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的完美結合,增強了老師們的理論知識功底。據不完全統計,四年來,我校先后共有13名教師赴北京培訓一月;50多人次赴省、州、縣進行學科培訓,為教師專業生長積淀了豐厚的理論基礎。
2、教研活動形式多樣,體現了創新性。
學校大力推行“136910”教師生長工程,以課堂促反思、以活動促生長。抓常規課堂實踐重問題的生成和積累;抓課題研討重問題的解決和開放;抓聯片教研重經驗的釋放與創新;抓競賽評比重教師角色的變型;抓網絡教研重課題效果的展示與空虛。“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