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班級公物管理制度
學校班級公物管理制度
為加強學校的校產管理,提高校產的使用效率,降低學校的辦學成本,增強學生自覺愛護公物的意識,培養他們自覺愛護公物的習慣,特制定學校班級物品管理制度,希望各班遵照執行。
主要負責人:班主任是班級公物管理的主要負責人,負責管 理本班所有學校公物。學生既是班級公物的管理者,又是保護者。
一、學生使用的升降鐵質課桌椅,實行承包制,2人一套一號,造冊登記,使用學生(承包人)簽字。班主任隨時督促本班學生保護和使用自己的課桌椅,凡因錯號造成的損壞而追查不到具體人員時,由班主任負責。學生桌凳使用的規定:
(1)、學生桌是學校固定財產,使用時要加倍愛惜,不得損壞。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對本班桌凳也要仔細看管,經常檢查,管理好班級財物。
(2)、 各班必須把桌凳固定到人,排位時做到物隨人動。各班不準私自調換桌凳。
(3)、桌凳上不能涂漆、刻畫、鉆洞;不能在桌凳上釘釘、粘貼裝飾品、涂寫姓名,文字或其他圖案。
(4)、不能在桌面上站立、躺臥或坐于桌面,不能把凳子當作其他工具錘打另類物品或用凳子作工具相互毆打。
(5)、 桌凳不能更換、轉借。
二、門窗、玻璃、鎖分工到人,發現損壞,由學校派專人及時維修,不準影響教學。
三、班級所用掃帚,水桶、鏟斗等,若有學生故意損壞有本學生負責購買,若自然損壞,學校及時配齊,要保證衛生打掃正常進行。
四、學生不得故意損壞學校的各種公物設施,否則,除照價賠償外,追究當事人責任。
五、學校每學期末對各班公物進行一次清查,有損壞或丟失者,按班級物品配備清單所列賠償價格進行賠償,課桌椅損壞由承包學生賠償。
篇2:小學學校公物管理制度
鐵山小學學校公物管理制度
為使學校財產、教學設備得到妥善保管,真正做到物盡其用,體現為教育服務的宗旨,特制訂本制度。
1、校產登記保管制度
對學校所有財產進行登記造冊、建帳、對課桌椅、辦公桌椅等財產,進行集中編號定位,落實到各班級、辦公室進行保管。
(1)課桌椅、講臺、門窗(玻璃)、黑板等由班主任負責保管。
(2)各辦公室桌椅、書柜、公用設施由辦公室負責人負責保管。
(3)少先隊用鼓號、電子琴等由總輔導員負責保管。
(4)教學儀器、電教設備、廣播擴音設備由有關專任教師具體負責。各類儀器必須做好登記造冊、分類存放等工作,凡教師教學中需用儀器,應辦理好出借手續。
(5)圖書、教學資料及食堂財產等由總務處指定專人負責保管。
(6)體育室及各種體育器材由專職體育教師登記造冊,專人保管,一學期核實一次,做好報廢、添置等工作。
2、定期檢查及賠償交接制度
(1)一學期檢查一次,一學年核查一次。平時發現有損壞、遺失公物現象,視情況及時批評教育和照價賠償。
(2)各年級要辦理好校產移交手續。校產品名、數量及價格記錄在冊,教師調支、管理員調換也應辦理好校產交接手續。
(3)學校全體師生應養成愛校如家、愛護公物的良好風氣,對損壞的公物,一般實行先賠再修。
3、建立校產借用制度
(1)學校財產教學設備一般不予出借。教師如因特殊原因所需,必須辦好借用手續,不準隨便拿用。
(2)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愛護,尤其是貴重教學設備應嚴格按照操作方法科學使用。使用完畢及時歸還,保管員應進行驗收。
(3)校產出借應先填寫校產出借單,交領導審批。
(4)出借的校產應按期歸還,歸還時保管老師應認真檢查,如有損壞,必須照價賠償。
篇3:小學公物采購和審批管理制度
一、經費的審批報銷
學校的一切經費支出,由校長把關,總務主任負責實施,全體師生員工應遵守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支持財會人員履行職責。校長負責處理學校經費開支中的重大問題。
1、學校實行“一支筆”審批財務開支的制度,凡學校的一切經費支出都由校長簽字予以報銷。購置貴重物品價1000元以上須經校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
2、凡上級有關部門通知校領導,教職工參加的會議,外出聽課,學術討論會,參觀考察,函授學習等開支,必須經校長同意,在通知單上批文,附在報銷單據上,經總務部門審核,校長簽字,按財務管理規定及時報銷。
3、學校同意購買的教學用品、辦公用品、衛生用品、實驗儀器及藥品的報銷,原則上應持有國家統一政工發票,由購物人,財物保管員驗收人簽字,總務主任簽字,校長審批簽字,及時報銷。手續不齊全者出納和會計應予以拒報,否則,當事人和財會以作差錯事故處理。
4、財會人員發現在經費使用中,不符合有關財務制度,或違反財務紀律的,應履行職責,向主任和校長匯報,及時處理,否則,作失職論處。
二、財物(校廠)管理制度
為加強學校公物采購、審批、管理做到計劃購置,妥善保管,合理使用,責任明確,據有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加強學校財產管理,是保證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的物質條件。本著勤儉辦學的原則,全體師生員工必須人人愛惜學校財物,人人參與財物管理,上下一心,形成共識,切實加強財物的常規管理。
1、學校財產、物資的管理和使用,貫徹“統一領導,分工負責,管用結合,合理調配,物盡其用”的原則,實行管理人員責任制。
2、學校固定資產管理按行政管理體制,實現行政負責人和使用管理人員雙重責任制。根據校產分布情況,按使用單位和存放地點,落實到處、室、班、組、人,誰用誰管,有獎有罰。
3、新購置的固定資產,必須符合審批、采購、驗收、報銷手續,經會計和財物管理員按發票登記后,方可使用。
4、建立和健全固定資產帳、冊制度,做到賬冊記錄齊全、帳物相符,物價一致。
5、總務處每學期對校產全面清查一次。(學期結束前)
6、各科室校長清冊一式三份,總務處和有關處室財務管理員各執一張貼在本辦公室內,辦公室的辦公用品、衛生用品、電器等分別采用包干使用的方法,辦公物品的使用情況,作為評比先進辦公室的一項指標,辦公室內公物的遺失或損壞,各科室負責人應予及時查處。
7、固定資產的減少,包括調出及報廢、報損、丟失、變價等都必須經過部門負責人、校產管理員的鑒定,填報“審報單”報校長室審批,總務處備案。
8、班級課桌凳,衛生用具,教學用品,電器,設備等公物由班主任落實到人保管使用。
城關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