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兩基迎國檢標語

兩基迎國檢標語

2024-08-03 閱讀 5021

兩基迎國檢標語

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才強省,教育先行。

2.教育優先發展是黨和國家提出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

3.優先發展教育,努力建成西部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

4.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5.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6.貫徹落實*****,全面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

7.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8.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高教育發展整體水平。

9.依法實施義務教育是各級政府的職責。

10.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11.不送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

12.積極行動起來,投入“兩基”迎“國檢”工作。

13.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14.今天的輟學生,就是明天的貧困戶。

15.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16.招用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做工是違法行為。

17.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切實增強“兩基”工作的責任感與緊迫感。

18.弘揚甘肅精神,開創“兩基”鞏固提高工作新局面。

19.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20.經濟振興,重在人才;人才振興,重在教育。

21.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2.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

23.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兒童少年最基本的權利。

24.強化政府職能,加大教育投入。

25.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加快甘肅經濟發展。

26.實施“兩基”,利國利民。

27.土地不種誤一春,人不讀書誤一生。

28.脫貧致富,教育鋪路。

29.國家興旺靠教育,農民致富靠讀書。

30.要想致富奔小康,先送子女進學堂。

31.家事國事天下事,辦好教育是大事。

32.世界再大也不怕,學好文化走天下。

33.控輟保學,人人有責。

34.農民小康路上走,遠程教育是幫手。

35.免除學雜費,受惠千萬家。

36.免除學雜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37.舉全省之力,排萬千之難,全面鞏固提高“兩基”成果。

38.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

39.貫徹新《義務教育法》,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40.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

41.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42.貫徹落實*****,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3.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44.實施義務教育,依法“控輟保學”。

45.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6.大力實施“兩免一補”政策,絕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47.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

48.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9.德育為首,全面育人。

50加強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確保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51.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52.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53.教育決定發展,知識改變命運。

54.教育改變命運,知識創造財富,學習充實人生。

55.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鞏固提高“兩基”成果。

56.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57.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58.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篇2:兩基迎國檢檔案資料工作實施方案

關于做好“兩基”迎國檢檔案資料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提高我校“兩基”成果,迎接國家對“兩基”工作評估驗收,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省級實現“兩基”進行全面督導檢查的意見》(教督[*]4號)文件精神,以及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導團關于《四川省“兩基”迎國檢材料準備工作基本要求》和《廣元市教育局關于做好“兩基”迎國檢檔案資料工作的通知》廣教函(*)284號要求,劍閣縣教育局《關于做好“兩基”迎國檢檔案資料工作的通知》劍教函[*]270號文件要求,現就做好我校“兩基”迎檢工作,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統一認識,高度重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兩基”為先。申報并接受國家對全省實現“兩基”進行全面督導檢查,是四川省本屆人民政府的重大工作目標之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全省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對我省實現“兩基”工作情況的一次全面督導檢查和評估驗收。省政府是“兩基”國檢的責任主體,縣政府是“兩基”迎國檢的工作主體,縣教育局是“兩基”各類檔案資料歸集整理的牽頭實施單位,各鄉鎮、學校是接受“兩基”迎國檢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學校各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相關文件精神,統一思想、認真組織、精密安排部署,保證迎檢檔案資料規范、完善、齊整,保證各類數據完全對接。

二、組織領導

1、成立“兩基”迎國檢領導小組

組長:伏大慶()

負責本校“兩基”迎國檢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王永芳()

負責“兩基”迎國檢的組織實施。

成員:王澤輝楊明智田紫琳吳朝利張知勇趙立勤劉志明

負責各分管工作的檔案資料收集整理。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張知勇()擔任辦公室主任,制定“兩基”迎國檢安排實施意見,協調相關工作。

2、成立“兩基”迎國檢工作小組

組長:王永芳

全面負責“兩基”迎國檢檔案資料的組織實施工作。

組員:蔡伯民(8837525)

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進行重點工作和任務分解。

劉逸()

協助蔡伯民搞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并負責數據錄入和統計完成情況。

3、實行分工負責制,各負責人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對學校“兩基”迎“國檢”工作開展不力,出現過失的,要追究當事人及負責人的責任。

三、工作步驟

我校“兩基”迎國檢工作具體分為準備、實施、檢查、迎檢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10月20日--10月25日)

(1)組織召開學校迎檢工作的動員會。

(2)組建迎檢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訂迎檢工作方案。

(3)召開專項會議,分析我校兩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明確工作目標任務、重點和難點。

(4)組織培訓。

2、實施階段(10月26日--11月10日)

(1)作好資料收集整理、登記造冊,完成檔案的續接工作。(具體建立的檔案年度為:07―08學年、08―09學年、09―10學年)

(2)各科室根據迎檢指標要求,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彌補。

3、檢查階段(11月11日--11月20日)

(1)學校自查。領導小組對迎國檢檔案進行專項督導檢查。

(2)檢查組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3)根據意見繼續完善檔案和硬件建設。

(4)做好迎接縣教育局督察準備。

4、迎檢階段(11月21日--12月底)

(1)根據檢查情況進一步抓好整改工作,特別是檔案資料的完善以及新學期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和校園環境等。

(2)全面作好省督導組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

四、嚴格要求,達成目標

1、分工協作,不推脫責任。領導小組成員,要把“兩基”迎國檢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做,列入重點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努力形成上下聯動、各方支持、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領導管理、普及程度、辦學條件等幾方面進行分類組檔,做到既分工明確又協調配合。

2、統一軟件、科學組檔

根據“兩基”迎國檢要求,四川省*年在接受檢查時,檢查組將重點檢查前三年即*、*、*年的“兩基”工作鞏固情況,經費投入重點檢查前四年的情況。省教育督導團將在年底前對縣(區)、鄉(鎮)、學校*年和*年度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數據錄入和統計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各科室必須立即行動,抓緊時間,按時完成各項任務。本次迎檢,全省統一使用“輕松普九統計系統*版”軟件,劉逸負責搞好軟件的下載與使用,搞好各類數據的錄入。

3、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營造“兩基”迎檢良好氛圍。學校要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兩基”迎檢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力宣傳“兩基”迎驗工作對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從實踐“****”重要思想高度出發,采取有效措施,從行政、經濟、法律、教育管理等方面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

4、加強自查,高標準建好“兩基”檔案。各學校要對照“兩基”驗收標準,組織人員嚴格按照“兩基”建檔要求,建立健全統一、齊全、規范、準確的檔案,認真作好檔案的續建工作。及時進行自查,對自查發現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整改,強化“兩基”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實行專人負責制,確保檔案材料的連貫性、完整性、真實性和科學性;嚴禁在“兩基”檔案建設中弄虛作假,實行責任追究制,確保檔案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五、檔案要求:

蔡伯民老師負責迎國檢檔案資料的整理與歸檔工作,對組檔提出如下要求:

1、檔案要種類項目齊全;表冊統一,數據準確一致;分類詳細,擺放有序;內容詳實連續;查糾錯頁、漏頁、錯年、錯月,有頭無尾,無頭有尾,倒裝錯裝,內容類同等現象。

2、理清思路、分清主次,緊扣驗收評估細則、建檔目錄、三個補充說明,準確把握建檔要求,自查自糾自補完善規范各類檔案。

3、檔案內容要在緊扣建檔目錄主桿的基礎上,結合各項評估指標要求,結合學校工作實際,擴大補充范圍,使之檔案資料可靠、可信,成為應證指標的憑據。

4、每項檔案資料要注意收集出處性、過程性、結果性三個環節方面的文字,而且要收錄能體現我校工作亮點性、特色性的資料。

5、各建檔負責人、責任人對建檔建設工作要做到認識、組織管理、培訓到位,工作時間、責任、措施、人員要有保證,自查、自糾、自補、完善不放松。

6、各建檔負責人、責任人要認真細心、反復檢查糾正,檔案中套用借鑒、翻版、下載方面文書中出現事件(事情)與時間界限不明或超前滯后;文書內容事件(事情)與人物身份區域、地點、校名、姓名不相符的;錯字、措詞、錯句弄虛造假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