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使用管理辦法
印章使用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印章的使用范圍及使用審批程序,明確印信的管理、審批與使用責任,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印章是指企業公章、法定代表人章、各類專用章、部門印章等。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
第四條實行印章使用審批制度。印章使用按制度辦理,事先必須經過本企業法定代表人批準或授權人批準;批準手續不完備,一律不能使用印章。
第二章公章
第五條公章使用范圍:
(一)企業上報下發的文件;
(二)定期財務報告、審計、統計報表;
(三)情況匯報、經驗介紹材料;
(四)對外投資、擔保、抵押、貸款合同;
(五)其他相關文件或材料。
第六條公司下發的文件,企業向各級政府和行業管理機關上報的文件,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簽字后,可以加蓋公章。
第七條公司定期財務報告、財務統計報表,經財務總監審核、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簽字后,可以加蓋公章;企業定期財務報告、統計報表經企業財務負責人審核、企業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簽字后,可以加蓋公章。
第八條企業外發、上報的情況匯報、經驗介紹材料,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簽字后,可以加蓋公章。
第九條企業公章由公司行政部專人保管,凡用印材料必須登記編號、存底,并且與用印會簽單一同保存,由印章管理員負責保管。保管人不準隨意委托他人代為蓋印,也不準給空白信件蓋印。更不準沒經批準加蓋印章。
第十條加蓋公章的文字材料的行文及格式必須符合有關規定要求。
第三章專用章
第十一條專用章的種類:
本辦法所指專用章包括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
第十二條合同專用章
(一)合同專用章使用范圍:
1.產品買賣合同;
2.建設工程承包合同;
3.加工承攬合同;
4.財產租賃合同;
5.倉儲保管合同;
6.借款合同;
7.財產保險合同;
8.貨物運輸合同;
9.供用電、水、汽、熱力合同;
10.其他有關合同。
(二)合同專用章管理:
1.合同經企業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正式簽字后,方可加蓋合同專用章。
2.為保證合同的正常運轉,合同印章管理員應在公司合同管理員遞送來的、經會簽審批的合同上用印,其他人員遞送的合同一律不予用印。
3.特殊合同經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加蓋本公司合同專用章。
4.合同專用章由專人保管,嚴禁流散在其他人員手中。
第十三條財務專用章
(一)財務專用章使用范圍:
1.轉賬與現金支票;
2.各類匯款;
3.各種匯票;
4.發貨票、收據;
5.稅務申報及繳納稅款單;
6.借款協議及各種手續材料;
7.其他相關文件、材料。
(二)財務專用章的管理:
1.財務專用章由出納員保管;
2.使用公司財務專用章必須經公司財務總監批準或授權。
第四章法定代表人章
第十四條法定代表人章與公章、經濟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配合使用。第十五條法定代表人章由財務部門主管會計保管。
第十六條未經法定代表人簽字或授權人簽字,不準隨意加蓋法定代表人章。
第五章印章管理
第十七條公章、財務專用章、和法定代表人章的印章保管人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確定,并應與所在企業簽定印章使用管理責任狀,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第十八條公司印章保管人的聘用和解聘,須經總經理批準。
第十九條印章平日隨用隨鎖,假日加封。要提高警惕,嚴防私用、盜用公章。
第二十條印章原則上不準帶出企業,必須帶出時,須經企業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簽字同意,由印章保管員帶出使用。
第二十一條印章丟失時要立即向公司報告。
第二十二條凡在落款處加蓋的印章都要“齊年蓋月”。
第二十三條與外單位簽定的合同、協議等涉及權利、義務及經濟責任的文件,篇幅超過兩頁者,要在文件背面加蓋“騎縫章”。
第六章責任
第二十四條若因印章管理人員失職造成印章被盜用或濫用,管理人員應負相應的經濟責任及法律責任。視不同情況扣罰月薪10―50%或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十五條印章使用審批人由于過失給企業造成損失的,由本人承擔經濟責任,嚴重失職的經總經理批準可解聘,故意營私舞弊觸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門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公司行政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通過之日起施行。
附:印章保管人責任狀
印章保管人責任狀
我受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負責保管并按規定使用公司印章。在此我鄭重承諾:我將嚴格遵守《大連天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印章使用管理辦法》,在使用印章時按章辦事,不殉私情。對于我個人在印章使用過程中未按制度和規定程序工作而給企業帶來的任何損失,我愿意承擔一切經濟和法律責任。
企業法定代表人簽字:
企業公章:
印章保管人簽字及指印:
年月日
篇2:公司電子印章管理辦法
公司電子印章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我司協同辦公信息化管理,規范電子印章在電子公文及其他材料中的使用和管理,保證文件資料傳輸的安全、合法、有效,提高辦公效率,結合我司實際,特制訂本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電子印章是指以電子形式存在的,依附在電子文件,并與其邏輯關聯,可用來辨識電子文件簽署者的身份,同時能夠保證簽署的文件內容完整性,并表示簽署者同意電子文件的陳述事實的內容。
第二條
本辦法所規定的電子印章指公司行政、合同、法人、工會、紀委、黨委印章,和下屬各分、子公司行政、合同、法人印章及各部室印章。
第三條
電子印章主要用于集團公司及我司內部往來正式文件、函件、報告、請示及報表資料等,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有同等效力。原則上所有合同文本及對外報送的正式文件、函件等不能使用電子印章。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及下屬各分、子公司、作業區。
第二章電子印章管理
第五條
我司電子印章由集團公司信息中心負責制作,我司辦公室為信息中心對口聯系部門,負責根據我司機構設置及變化情況,結合各機構部室實際業務開展情況,向信息中心申請制作、變更、或銷毀電子印章。各部門如需新增、變更、或銷毀電子印章時,須向辦公室提出正式申請,由辦公室統一向信息中心申請辦理。
第六條
我司電子印章保管與實物印章保管一致,即公司行政印章、合同專用章、法人印章由辦公室保管;各分、子公司行政印章、合同專用章、法人印章由辦公室及分、子公司各保管一套;各部門印章由各部門負責保管。
第七條
電子印章應指定專人進行保管,且存放電子印章的電腦必須設置開機密碼,并定期更換,同時必須安裝殺毒軟件及防火墻等網絡防護軟件。存放電子印章的電腦在不用時應關機,在管理人員離開電腦時,必須將電腦鎖定(win+L)。
第八條
電子印章管理人員必須謹記使用密碼,電子印章使用密碼不能更改,遺失后對應的電子印章即作廢,須重新制作。
第九條
所有電子印章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本辦法妥善保管電子印章。若因管理不慎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印章管理人員及部門主要領導負責。
第三章電子印章使用
第十條
電子印章的使用遵循“謹慎使用,嚴格審批”的原則。電子印章使用的審批可通過協同辦公系統用印審批流程發起,公司級行政印章、法人印章等需經公司領導審批,部門級印章由部門負責人審批,批準用印的負責人應嚴格把關,必須對用印的后果負責。
第十一條
電子印章管理人員在使用電子印章前需認真學習《協同辦公系統電子印章使用手冊》及《協同辦公系統電子印章使用注意事項》,并按要求使用,確保電子印章使用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條
電子印章必須在安全的環境下使用,即電子印章必須由印章管理人員在有保障的電腦上使用,嚴禁電子印章隨意復制到其它電腦或U盤、移動硬盤、存儲卡等存儲設備中使用。
第十三條
原則上電子印章必須由印章管理人員使用,如遇電子印章管理人員請假、出差等原因不在崗而又急需使用電子印章時,在電子印章管理人員或主管領導同意的情況下,可由其他人員代為使用,但必須確保使用過程有人監督,保證電子印章使用的真實和安全。在電子印章管理人員回到崗位后,應及時更改保存電子印章的電腦密碼,杜絕其他人員盜用電子印章。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
辦公室為我司電子印章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司電子印章使用指導及監督。
第十五條
各使用部門應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向辦公室反映。
第十六條
辦公室將定期對各部門電子印章使用環境、使用情況等進行檢查,對因電子印章保管或使用不當造成不良影響的,根據相關規定提出考核意見并追究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
本管理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十八條
本管理辦法由辦公室負責解釋。
篇3:印章管理辦法(公安部)
公安部印章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印章社會治安管理,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規定》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居(村)民委員會和各議事協調及非常設機構的印章刻制、建檔、變更、繳銷等管理活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印章指公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個人名章。
本辦法所稱公章是指國家權力、黨政機關、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居(村)民委員會和各議事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的法定名稱章和冠以法定名稱的合同、財務、稅務、發票等業務專用章。
本辦法所稱具有法律效力的個人名章是指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居(村)民委員會和各議事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及其財務部門負責人的名章。
第四條
公安機關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對印章實行屬地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責任制度,確保印章管理安全規范化和信息科學化。
第二章印章管理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買賣印章,不得非法制作、使用印章。
第六條
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機關、團體的印章制發,依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
國家權力、黨政、司法、參政議事、軍隊、武警、民主黨派、共青團、工會、婦聯等機關、團體的各級組織、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由制發機關的印章管理部門開具公函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手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即辦理并出具準刻證明。
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憑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刻制證明和單位成立的批準文本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準刻手續。
無上級主管部門的,應當憑登記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到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準刻手續。
辦理準刻手續的經辦人員,需持刻制單位的委托證明和本人身份證明;辦理人名章準刻手續的,同時提供名章所刻人名的身份證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核發準刻手續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出具準刻證明;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并說明理由。
第九條
需要到外省、市、縣(區)刻制印章的,憑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及有關申請材料,到刻制地同級公安機關辦理準刻手續。
第十條
需要刻制印章的單位應當到公安機關批準的刻制單位刻制;刻制單位將刻制的印章向公安機關辦理印鑒備案后,方準啟用。
第十一條
需要更換印章的,須公告聲明原印章作廢后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重新辦理備案或準刻手續。
印章遺失、被搶、被盜的,應當向備案或批準刻制的公安機關報告,并采取公告形式聲明作廢后,按照前款規定重新辦理備案或準刻手續。
第十二條
印章規格、式樣、印文和質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刻制的印章可以并刊漢字和相應的民族文字。
印章不得單刊外文,因工作需要可中、外文并刊。
需要刻制中、外文并刊印章的單位除持有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證明、文件外,還應提出書面申請,并到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準刻手續。
第十三條
需要刻制印章的單位,只能申請刻制一枚單位法定名稱章。
需要刻制套印章、鋼印章的,依照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印章實行年審制度。
第十五條
印章停止使用后,使用單位應當在十日內將印章全部交回上級主管部門或登記管理機關封存;逾期不交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登記管理機關予以收繳。上級主管部門或登記管理機關對交回和收繳的印章要登記造冊,并于十日內送備案或批準刻制的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對交回和收繳的印章,需預存兩年,無特殊情況的,預存期滿后予以銷毀。
第十六條
有歷史紀念意義需要長期保存的印章,由收藏保存機構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提出申請并公告,批準后可不予銷毀,由申請單位收藏保存。
第三章印章經營單位管理
第十七條
經營本辦法所指的印章業務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二)經營場所和設施符合國家消防和治安管理的規定;
(三)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無詐騙、招搖撞騙、偽造印章等違法犯罪記錄;
(四)符合公安機關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的資質條件;
(五)設有印章保密工房和成品保管倉庫。
第十八條
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不得將印章業務轉包他人經營。
第十九條
承接刻制印章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應查驗公安機關出具的備案或準刻證明;
(二)登記委托刻制印章的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經辦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證號碼,按照規定逐項登記印章名稱、式樣、規格數量,并保存五年,以備查驗;
(三)指定專人負責承接印章業務,保管制作的印章以及銷毀作廢章坯;
(四)對超過三個月無人領取的印章,應當登記造冊,送交原備案或批準刻制的公安機關處理;
(五)每月10日前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印章制作情況。
第二十條
從事印章經營業務應當在批準的固定場所內進行。
第二十一條
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治安第一責任人,負責做好本單位的治安防范工作:
(一)教育從業人員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二)制定并落實各項治安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監督從業人員認真執行承接刻制印章查驗證明和登記工作;
(四)對公安機關檢查發現的治安隱患及時整改;
(五)發現涂改、偽造備案或準刻證明等可疑情況以及案件線索,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第二十二條
外商獨資、中外合作和中外合資企業不得經營本辦法所規定的印章業務。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應當對經營印章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定期對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治安隱患,限期整改;
(二)發現可疑情況或者案件線索,依法調查處理;
(三)依法對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的違規違法經營行為進行查處。
第四章罰則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非法制作或者使用印章的,除收繳非法印章外,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有非法所得的,沒收非法所得。
買賣印章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十條和第十一條規定,未辦理備案或準刻手續的,予以警告,并限期補辦;逾期不辦理的,制作的印章為無效印章,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對委托刻制單位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規定,刻制外文印章或擅自刻制中外文并刊印章及違反規定刻制兩枚以上單位法定名稱章的,收繳違法制作的印章,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逾期或不進行年審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將印章業務轉包他人經營的,收繳違法制作的印章,取消其經營資格,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違反前款規定的,對單位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未查驗準刻證明和履行登記手續的,對承制單位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并處取締。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對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予以警告,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
偽造本辦法規定的印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在監督管理印章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應當予以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
印章準刻證明的式樣由公安部統一制定。
第三十五條
印章載有密級信息的,可由印章制發單位自行建檔保存。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由公安部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三十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