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混凝土砂漿試塊留置方案

混凝土砂漿試塊留置方案

2024-08-03 閱讀 5489

無錫綠地東望景苑A3地塊三期項目

混凝土、砂漿試塊留置方案

編制人:

審批人:

日期:

上海綠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編制依據

1、本工程施工圖紙;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

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

4、《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程》(GB50119-20**)

5、《優質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DGJ32/TJ104-20**)

6、《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

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

8、《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

二、工程概況

砼強度等級:墊層為C15,地下室部分為C35,1~4層主體結構混凝土標號為C40,4~14層以上主體混凝土標號為C35;14層以上主體結構混凝土為C30;二次結構部分混凝土為C20。

三、預控計劃

根據該工程的工程量,依據圖紙要求,依照有關文件、法規及施工試驗的規程、規范的要求,對現場的混凝土、砂漿試驗做出一個預控計劃,以便有條不紊的做好試驗工作,真正做到把好混凝土、砂漿質量關。

1、做到見證取樣工作

該工程混凝土、砂漿試塊的制作在監理工程師的見證下進行,由取樣員在現場取樣,并制作成型。初凝后在試塊表面作好標識,制作日期、強度等級、工程名稱、施工部位等。

混凝土試塊見證取樣和送檢次數,不得少于試驗總數的30%,懸挑的重要部位增加見證取樣的次數。

2、混凝土分別留置標準養護、同條件結構檢驗和拆模時掌握混凝土強度等三種不同用途的試塊。

3、砂漿留置標準養護試塊。

四、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

(一)地基基礎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

1、對復合地基:有單樁強度檢驗要求時,檢驗數量為總數量的0.5%-1%,但不應少于3根,每根樁留置1組標養試塊;

2、對于樁基(灌注樁):按照GB50202-20**中5.1.4(強制性條文)規定,每澆筑50m3必須有1組試塊,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塊(標養);

3、地基基礎工程混凝土應分別留置標準養護、同條件養護試塊。

(二)混凝土結構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混凝土試塊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取樣。

1、標準養護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為200)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3)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一組為3個立方體試塊)標準養護試塊。

2、同條件養護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1)結構實體同條件試塊(混凝土結構驗收的重要依據):

a、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

b、根據既體現結構重要部位又適度控制實體檢驗數量的原則,重要部位建議如下:豎向構件中的墻、柱、核心筒,水平構件中跨度≥8m的梁、跨度≥5m的單向板、跨度≥6m的雙向板、預應力混凝土梁、跨度≥2m的懸挑梁板,若有工程不滿足上述條件,則應按規范“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護試件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項目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此為依據與監理協商確定。

(2)拆模同條件試塊(判定混凝土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的強度),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

(3)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同條件試塊(控制冬季施工豎向結構模板拆除),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

(4)摻加防凍劑混凝土同條件試塊(檢驗摻加防凍劑混凝土質量),按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至少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

(5)構件吊裝混凝土同條件試塊(檢查混凝土構件強度能否滿足吊裝要求),須根據吊裝部署酌情留置同條件試塊;

(6)預應力工程混凝土同條件試塊(判定能否達到預應力張拉或放張條件),須根據預應力張拉部署酌情留置同條件試塊。

3、防水混凝土試塊留置原則

(1)防水混凝土的標養、同條件養護試塊留置原則見前1、2條;

(2)抗滲試塊留置原則(依據GB50208―20**):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

應留置一組抗滲試塊(一組為6個抗滲試塊),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配合比調整時,應相應增加試塊的留置組數。

(三)裝飾裝修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地面工程:按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不應小于1組。當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積大于1000m2時,每增加1000m2應增做1組試塊;小于1000m2按1000m2計算。當改變配合比時,應相應地制作試塊組數,采用標準養護。

五、混凝土試塊留置組數

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全部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試塊的留置數量表如下:

1、78#樓

序號結構部位強度等級標準養護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拆模試塊

1墊層C151組1組0

2地下室底板C354組+2組抗滲1組0

3地下室墻板、頂板C354組+2組抗滲1組1組

4夾層頂板、墻板C352組1組1組

5一層剪力墻、頂板C402組1組1組

6二層剪力墻、頂板C402組1組1組

7三層剪力墻、頂板C402組1組1組

8四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9五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0六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1七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2八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3九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4十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5十一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6十二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7十三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8十四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19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0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1十六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2十七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3十八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4十九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5二十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6二十一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7二十二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8二十三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9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0二十四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1二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2二十六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3二十七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4二十八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5二十九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6三十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7三十一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8三十二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9三十三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二次結構混凝土試塊留置:

序號結構部位強度等級標準養護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拆模試塊

1地下室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4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5四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6五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7六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8七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9八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0九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1十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2十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3十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4十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5十四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6十五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7十六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8十七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9十八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0十九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1二十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2二十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3二十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4二十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5二十四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6二十五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7二十六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8二十七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9二十八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0二十九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1三十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2三十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3三十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4三十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5屋面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六、砂漿試塊取樣與留置

(一)砂漿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1、砌體工程砂漿

根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砌體工程砂漿試塊取樣按下列規定:

(1)在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砂漿試塊,同盤砂漿只應制作一組(一組為3個70.7mm×70.7mm×70.7mm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試件。

(2)每一層或者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同一類型、同一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抽檢一次。

2、建筑地面工程水泥砂漿

根據《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建筑地面工程水泥砂漿試塊取樣按下列規定:

(1)檢驗水泥砂漿強度試塊的組數,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不應小于1組。當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積大于1000m2,每增加1000m2應增做1組試塊;小于1000m2按1000m2計算。

(2)當改變配合比時,應相應地制作試塊組數。

(二)預拌砂漿的要求

根據《預拌砂漿生長與應用技術規程》(DG/TJ08-502-20**),預拌砂漿試塊取樣按以下規定:

1、交貨檢驗的砂漿試樣應在砂漿運送到交貨地點后按《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70-20**)的規定在20min內完成,稠度測試和強度試塊的制作應在30min內完成。

2、試樣應隨機從運輸車中采取,且在卸料過程中卸料量約1/4至3/4之間采取。

3、試樣量應滿足砂漿質量檢驗項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1m3。

4、砂漿強度檢驗的試樣,砌筑砂漿取樣頻率按砌體工程砂漿第(2)條執行,地面砂漿按建筑地面工程水泥砂漿第(1)條執行。

(三)試件制作與養護

1、試件的制作

(1)砂漿試驗用料可以從同一盤攪拌或同一車運送的砂漿中取出。施工中取樣,應在使用地點的砂漿槽、砂漿運送車或攪拌機出料口,至少從三個不同部位采取。所取試樣的數量應多于試驗用量的

1~2倍。砂漿拌合物取樣后,應盡快進行試驗。現場取來的試樣,在試驗前應經人工再翻拌,以保證其質量均勻。

(2)砂漿立方體抗壓試件每組六塊。其尺寸為70.7mm×70.7mm×70.7mm。試模用鑄鐵或鋼制成,試模應具有足夠的剛度、拆裝方便。試模內表面應機械加工,其不平度為每100mm不超過0.05mm,組裝后各相鄰面的垂直度不應超過±0.5度。制作試件的搗棒為直徑10mm,長350mm的鋼棒,其端頭應磨圓。

(3)砌筑砂漿試塊的制作

a、將無底試模放在預先鋪有吸水較好紙的普通粘土磚上(磚的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不大于20%),試模內壁事先涂刷薄層機油或脫模劑。

b、放于磚上的濕紙,應用新聞紙(或其它未粘過膠凝材料的紙)。紙的大小要以能蓋過磚的四邊為準,磚的使用面要求平整,凡磚的四個垂直面粘過水泥或其它膠結材料后,不允許再使用。

c、向試模內一次注滿砂漿,用搗棒均勻地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搗25次,為了防止低稠度砂漿插搗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許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數次。插搗完后砂漿應高出試模頂面6mm~8mm;

d、當砂漿表面開始出現麻斑狀態時(約15min~30min)將高出部分的砂漿沿試模頂面削去抹平。

e、在做好的砂漿試塊面上,必須寫好制作日期、強度等級、部位、砂漿種類。

2、試件養護

(1)試件制作后應在20±5℃溫度環境下停置一晝夜(24h±2h),當氣溫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不應超過兩晝夜,然后對試件進行編號并拆模。試件拆模后,應在標準養護條件下繼續養護至28天,然后進行試壓。

(2)標準養護的條件是:

a、水泥混合砂漿應為:溫度(20±3)℃,相對濕度(60~80)%。

b、水泥砂漿和微沫砂漿應為:溫度(20±3)℃,相對濕度90%以上

c、養護期間,試件彼此間隔不少于10mm。

(3)當無標準養護條件時,可采用自然養護。

a、水泥混合砂漿應在正溫度、相對濕度為(60~80)%的條件下(如養護箱中或不通風的室內)養護。

b、水泥砂漿和微沫砂漿應在正溫度并保持試塊表面濕潤的狀態下(如濕砂堆中)養護。

c、養護期間必須作好溫度記錄,在有爭議時,以標準養護為準。

七、砂漿試塊留置組數

本工程采用的砂漿全部為商品砂漿,砂漿試塊的留置數量表如下:

1、78#樓

序號結構部位強度等級標準養護試塊

1地下室部分砌體M1O1組

2夾層墻體M51組

3一層墻體

4二層墻體M51組

5三層墻體M51組

6四層墻體M51組

7五層墻體M51組

8六層墻體M51組

9七層墻體M51組

10八層墻體M51組

11九層墻體M51組

12十層墻體M51組

13十一層墻體M51組

14十二層墻體M51組

15十三層墻體M51組

16十四層墻體M51組

17十五層墻體M51組

18十六層墻體M51組

19十七層墻體M51組

20十八層墻體M51組

21十九層墻體M51組

22二十層墻體M51組

23二十一層墻體M51組

24二十二層墻體M51組

25二十三層墻體M51組

26二十四層墻體M51組

27二十五層墻體M51組

28二十六層墻體M51組

29二十七層墻體M51組

30二十八層墻體M51組

31二十九層墻體M51組

32三十層墻體M51組

33三十一層墻體M51組

34三十二層墻體M51組

35三十三層墻體M7.51組

屋頂屋面層上墻體M7.51組

篇2:混凝土砂漿試塊留置方案

無錫綠地東望景苑A3地塊三期項目

混凝土、砂漿試塊留置方案

編制人:

審批人:

日期:

上海綠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編制依據

1、本工程施工圖紙;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

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

4、《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程》(GB50119-20**)

5、《優質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DGJ32/TJ104-20**)

6、《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

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

8、《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

二、工程概況

砼強度等級:墊層為C15,地下室部分為C35,1~4層主體結構混凝土標號為C40,4~14層以上主體混凝土標號為C35;14層以上主體結構混凝土為C30;二次結構部分混凝土為C20。

三、預控計劃

根據該工程的工程量,依據圖紙要求,依照有關文件、法規及施工試驗的規程、規范的要求,對現場的混凝土、砂漿試驗做出一個預控計劃,以便有條不紊的做好試驗工作,真正做到把好混凝土、砂漿質量關。

1、做到見證取樣工作

該工程混凝土、砂漿試塊的制作在監理工程師的見證下進行,由取樣員在現場取樣,并制作成型。初凝后在試塊表面作好標識,制作日期、強度等級、工程名稱、施工部位等。

混凝土試塊見證取樣和送檢次數,不得少于試驗總數的30%,懸挑的重要部位增加見證取樣的次數。

2、混凝土分別留置標準養護、同條件結構檢驗和拆模時掌握混凝土強度等三種不同用途的試塊。

3、砂漿留置標準養護試塊。

四、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

(一)地基基礎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

1、對復合地基:有單樁強度檢驗要求時,檢驗數量為總數量的0.5%-1%,但不應少于3根,每根樁留置1組標養試塊;

2、對于樁基(灌注樁):按照GB50202-20**中5.1.4(強制性條文)規定,每澆筑50m3必須有1組試塊,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塊(標養);

3、地基基礎工程混凝土應分別留置標準養護、同條件養護試塊。

(二)混凝土結構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混凝土試塊應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取樣。

1、標準養護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為200)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3)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一組為3個立方體試塊)標準養護試塊。

2、同條件養護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1)結構實體同條件試塊(混凝土結構驗收的重要依據):

a、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

b、根據既體現結構重要部位又適度控制實體檢驗數量的原則,重要部位建議如下:豎向構件中的墻、柱、核心筒,水平構件中跨度≥8m的梁、跨度≥5m的單向板、跨度≥6m的雙向板、預應力混凝土梁、跨度≥2m的懸挑梁板,若有工程不滿足上述條件,則應按規范“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護試件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項目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此為依據與監理協商確定。

(2)拆模同條件試塊(判定混凝土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的強度),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

(3)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同條件試塊(控制冬季施工豎向結構模板拆除),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

(4)摻加防凍劑混凝土同條件試塊(檢驗摻加防凍劑混凝土質量),按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至少留置一組同條件試塊;

(5)構件吊裝混凝土同條件試塊(檢查混凝土構件強度能否滿足吊裝要求),須根據吊裝部署酌情留置同條件試塊;

(6)預應力工程混凝土同條件試塊(判定能否達到預應力張拉或放張條件),須根據預應力張拉部署酌情留置同條件試塊。

3、防水混凝土試塊留置原則

(1)防水混凝土的標養、同條件養護試塊留置原則見前1、2條;

(2)抗滲試塊留置原則(依據GB50208―20**):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

應留置一組抗滲試塊(一組為6個抗滲試塊),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配合比調整時,應相應增加試塊的留置組數。

(三)裝飾裝修工程混凝土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地面工程:按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不應小于1組。當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積大于1000m2時,每增加1000m2應增做1組試塊;小于1000m2按1000m2計算。當改變配合比時,應相應地制作試塊組數,采用標準養護。

五、混凝土試塊留置組數

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全部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試塊的留置數量表如下:

1、78#樓

序號結構部位強度等級標準養護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拆模試塊

1墊層C151組1組0

2地下室底板C354組+2組抗滲1組0

3地下室墻板、頂板C354組+2組抗滲1組1組

4夾層頂板、墻板C352組1組1組

5一層剪力墻、頂板C402組1組1組

6二層剪力墻、頂板C402組1組1組

7三層剪力墻、頂板C402組1組1組

8四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9五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0六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1七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2八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3九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4十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5十一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6十二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7十三層剪力墻、頂板C352組1組1組

18十四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19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0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1十六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2十七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3十八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4十九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5二十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6二十一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7二十二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8二十三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29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0二十四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1二十五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2二十六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3二十七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4二十八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5二十九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6三十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7三十一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8三十二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39三十三層剪力墻、頂板C302組1組1組

二次結構混凝土試塊留置:

序號結構部位強度等級標準養護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拆模試塊

1地下室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4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5四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6五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7六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8七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9八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0九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1十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2十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3十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4十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5十四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6十五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7十六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8十七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19十八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0十九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1二十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2二十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3二十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4二十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5二十四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6二十五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7二十六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8二十七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29二十八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0二十九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1三十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2三十一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3三十二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4三十三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35屋面層二次結構C201組1組0

六、砂漿試塊取樣與留置

(一)砂漿試塊取樣與留置原則

1、砌體工程砂漿

根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砌體工程砂漿試塊取樣按下列規定:

(1)在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砂漿試塊,同盤砂漿只應制作一組(一組為3個70.7mm×70.7mm×70.7mm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試件。

(2)每一層或者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同一類型、同一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抽檢一次。

2、建筑地面工程水泥砂漿

根據《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建筑地面工程水泥砂漿試塊取樣按下列規定:

(1)檢驗水泥砂漿強度試塊的組數,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不應小于1組。當每一層(或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積大于1000m2,每增加1000m2應增做1組試塊;小于1000m2按1000m2計算。

(2)當改變配合比時,應相應地制作試塊組數。

(二)預拌砂漿的要求

根據《預拌砂漿生長與應用技術規程》(DG/TJ08-502-20**),預拌砂漿試塊取樣按以下規定:

1、交貨檢驗的砂漿試樣應在砂漿運送到交貨地點后按《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70-20**)的規定在20min內完成,稠度測試和強度試塊的制作應在30min內完成。

2、試樣應隨機從運輸車中采取,且在卸料過程中卸料量約1/4至3/4之間采取。

3、試樣量應滿足砂漿質量檢驗項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1m3。

4、砂漿強度檢驗的試樣,砌筑砂漿取樣頻率按砌體工程砂漿第(2)條執行,地面砂漿按建筑地面工程水泥砂漿第(1)條執行。

(三)試件制作與養護

1、試件的制作

(1)砂漿試驗用料可以從同一盤攪拌或同一車運送的砂漿中取出。施工中取樣,應在使用地點的砂漿槽、砂漿運送車或攪拌機出料口,至少從三個不同部位采取。所取試樣的數量應多于試驗用量的

1~2倍。砂漿拌合物取樣后,應盡快進行試驗。現場取來的試樣,在試驗前應經人工再翻拌,以保證其質量均勻。

(2)砂漿立方體抗壓試件每組六塊。其尺寸為70.7mm×70.7mm×70.7mm。試模用鑄鐵或鋼制成,試模應具有足夠的剛度、拆裝方便。試模內表面應機械加工,其不平度為每100mm不超過0.05mm,組裝后各相鄰面的垂直度不應超過±0.5度。制作試件的搗棒為直徑10mm,長350mm的鋼棒,其端頭應磨圓。

(3)砌筑砂漿試塊的制作

a、將無底試模放在預先鋪有吸水較好紙的普通粘土磚上(磚的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不大于20%),試模內壁事先涂刷薄層機油或脫模劑。

b、放于磚上的濕紙,應用新聞紙(或其它未粘過膠凝材料的紙)。紙的大小要以能蓋過磚的四邊為準,磚的使用面要求平整,凡磚的四個垂直面粘過水泥或其它膠結材料后,不允許再使用。

c、向試模內一次注滿砂漿,用搗棒均勻地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搗25次,為了防止低稠度砂漿插搗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許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數次。插搗完后砂漿應高出試模頂面6mm~8mm;

d、當砂漿表面開始出現麻斑狀態時(約15min~30min)將高出部分的砂漿沿試模頂面削去抹平。

e、在做好的砂漿試塊面上,必須寫好制作日期、強度等級、部位、砂漿種類。

2、試件養護

(1)試件制作后應在20±5℃溫度環境下停置一晝夜(24h±2h),當氣溫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不應超過兩晝夜,然后對試件進行編號并拆模。試件拆模后,應在標準養護條件下繼續養護至28天,然后進行試壓。

(2)標準養護的條件是:

a、水泥混合砂漿應為:溫度(20±3)℃,相對濕度(60~80)%。

b、水泥砂漿和微沫砂漿應為:溫度(20±3)℃,相對濕度90%以上

c、養護期間,試件彼此間隔不少于10mm。

(3)當無標準養護條件時,可采用自然養護。

a、水泥混合砂漿應在正溫度、相對濕度為(60~80)%的條件下(如養護箱中或不通風的室內)養護。

b、水泥砂漿和微沫砂漿應在正溫度并保持試塊表面濕潤的狀態下(如濕砂堆中)養護。

c、養護期間必須作好溫度記錄,在有爭議時,以標準養護為準。

七、砂漿試塊留置組數

本工程采用的砂漿全部為商品砂漿,砂漿試塊的留置數量表如下:

1、78#樓

序號結構部位強度等級標準養護試塊

1地下室部分砌體M1O1組

2夾層墻體M51組

3一層墻體

4二層墻體M51組

5三層墻體M51組

6四層墻體M51組

7五層墻體M51組

8六層墻體M51組

9七層墻體M51組

10八層墻體M51組

11九層墻體M51組

12十層墻體M51組

13十一層墻體M51組

14十二層墻體M51組

15十三層墻體M51組

16十四層墻體M51組

17十五層墻體M51組

18十六層墻體M51組

19十七層墻體M51組

20十八層墻體M51組

21十九層墻體M51組

22二十層墻體M51組

23二十一層墻體M51組

24二十二層墻體M51組

25二十三層墻體M51組

26二十四層墻體M51組

27二十五層墻體M51組

28二十六層墻體M51組

29二十七層墻體M51組

30二十八層墻體M51組

31二十九層墻體M51組

32三十層墻體M51組

33三十一層墻體M51組

34三十二層墻體M51組

35三十三層墻體M7.51組

屋頂屋面層上墻體M7.51組

篇3:施工縫留置位置

施工縫留置位置、形式和處理措施

施工縫留置位置、形式和處理措施

1、什么叫施工縫?

施工縫:因施工組織需要而在各施工單元分區間留設的縫。施工縫并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后澆注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先澆注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

2、施工縫留設方法?

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應符合下列規定:柱應留水平縫,梁、板、墻應留垂直縫。

(1)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2)和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下部。

(3)對于長寬比大于二比一的單向板,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同時施工縫應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4)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的范圍內。(5)墻上的施工縫應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

(6)樓梯上的施工縫應留在踏步板的1/3處。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澆注。若為多層樓梯,且上一層為現澆樓板而又未澆注時,可留置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中間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縫面應斜向垂直于樓梯軸線方向。(施工中存在爭執原因是舊規范規定了樓梯施工縫必須留置在中間1/3區段,傳統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處,留置在梯段中間時,理論上是剪力較小,但施工時施工縫質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時容易產生已澆筑部位形成短時“懸挑”,反而不利于構件的質量控制。)

(7)水池池壁的施工縫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豎壁上。

(8)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設備基礎、多層剛架及其他復雜結構,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

3、淺談施工縫能否留置

1、施工規范中規定的“柱應留水平縫、梁板墻應留垂直縫”比較片面,沒有對混凝土構件作出統一規定,例如,混凝土樓梯如果說留水平縫或垂直縫都是不合適的。應規定為:使施工縫接縫面與結構的縱向軸線垂直。

2、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澆注數量大,整體性要求高,一般不應留施工縫。

3、混凝土條行基礎和獨立柱基礎也應一次澆注完畢,不宜留施工縫。

4、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一般不應留置施工縫。如設計沒有規定,而施工時又必須分段澆注混凝土時,應先征得設計單位同意,并符合施工規范要求方可設置。但在同一設備機座的地腳螺栓之間,在重要機座之下和用軸連接傳動的設備機座之間不得留置垂直縫。

5、基礎的薄壁或懸壁部位以及被孔洞削弱部位不應留置施工縫。

6、施工規范規定:“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當板下有梁托時,留在梁托下部。”大斷面梁,沒有具體規定端面尺寸,一般認為和板連成整體的梁應和板同時澆注,只有當梁的高度大于1m時,才允許將梁單獨澆注并按規范規定留置施工縫。

7、對簡支梁作受力分析,在荷載作用下跨中的剪力較小,施工也比較方便,施工縫應

留置在跨度中間1/3的范圍內。

8、澆注圈梁時,由于磚墻的十字、丁字、轉角墻垛、門窗洞、預留洞的上部以及圈梁與其他混凝土構件交接處如帶有雨蓬、陽臺、天溝板等的圈梁屬于薄弱環節或關鍵部位,都應連續澆注混凝土,除此之外的部位均可留置施工縫。

9、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澆注。若為多層樓梯,且上一層為現澆樓板而又未澆注時,可留置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中間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縫面應斜向垂直于樓梯軸線方向。

10、雨蓬由于澆注量少且屬于懸臂構件,應一次澆注混凝土完畢,不能留施工縫。

11、有分階的獨立柱基礎各階應連續施工、各階之間禁止留水平施工縫。

a。在獨立基礎(假設分3階,從底往上分別是1、2、3階,其厚度分別是h1、h2、h3)設計計算時,依據有關計算理論確定每階的計算高度時是這樣考慮的:第3階厚度=h3、第2階厚度=h3+h2、第1階厚度=h1+h2+h3。

b。設計受力計算、沖切驗算、獨立基礎底板的配鋼筋計算都是按這個方法確定的厚度(高度)去設計。如果施工時,每階之間留水平施工縫,他們互相之間就不是一個相對勻質的結構體、夠不成一個整體,結構抵御荷載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由于各階互相分離,很早就被破壞退出工作,受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最終形成結構安全事故。你說各階分開施工(留施工縫)的危害有多大!

c.因此,在獨立柱基礎施工時三階要連續施工,安裝柱基模板時第1階模板直接放置在砼墊層上、其他兩階(第2、3階)采用吊模,澆筑混凝土時必須同時三階一次性連續施工、保證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并振動完畢、禁止各階之間留水平施工縫。

4、常出現問題的現象

施工縫處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舊混凝土接茬明顯,沿縫隙處滲漏水

5、提出幾點具體處理措施

(1)、立縫表面鑿毛法

砼終凝后,擋板拆除,用斬斧或鋼桿將表面鑿毛,清理松動石子,此時砼強度很低,鑿深20~30MM較容易,待二次澆筑砼時,提前用壓力水將縫面沖洗干凈,邊澆邊刷素水泥漿一道,以增強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體積較大造成留置縫厚大,表面的浮漿層、泌水層也相應厚,施工縫的處理難度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漿或二次振搗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將級配干凈的碎石撒入浮漿內,重新振搗防止石子集中。這樣會使縫處澆筑砼在體積較大處時粗細骨料均勻,水泥漿不會流失且強度不會降低,亦能提高新舊界面的粘結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漿法

當砼體量較小,簡單的方法是鐵抹子將表面的浮漿刮去一層,深度<25MM,并挖壓出條紋狀,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縫的粘結質量,對新舊砼結合有利。

(4)、二次開發振搗法

掌握好時間,在砼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重振,這樣會對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漿水重新攪拌組合一次,使之更均勻密實,縫的重新振搗實踐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5)、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MPa。

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③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

④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

⑤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易于保證施工質量。

⑥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第一,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第二,墻體不應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當墻體有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接縫線以下150mm~300mm處,先拱后墻的施工縫可留在起拱線處,但必須注意加強防水措施。縫的迎水面采取外貼防水止水帶,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漿等做法。第三,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不應留置施工縫。

⑦地下室大承臺由于施工難度原因先于底板和其他承臺澆筑,由于基礎豎直方向存在著極大的剪應力,跟據剪應力互等定理可知,在其水平方向也存在著同樣大小的剪應力。要想設置水平施工縫,就必須在施工縫上設置抗剪凹槽和抗剪筋,因在定量分析上還存在一定困難,故對此未作出明確規定。

不老的是江山,易逝的是紅顏,淡看浮云散,瀟灑天地間。人的一生,很短又很長,短的是快樂,長的是煩惱;短的是人生,長的是痛苦。

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有些事是無法掌控的,有些事是不合情理的,有些事是不盡人意的。但無論發生了什么,都要淡然的去面對,堅持自己的原則,無愧于自己的良心,清清白白的做事,坦坦蕩蕩的做人。

什么是生活?是它發生在我們身上了,還是我們讓它發生了?有人說生活是一杯酒,酸甜苦辣都有,有人說生活是一首歌,鶯歌燕舞,多彩多姿,充滿了幸福與快樂。

也許有些事情是因為我們經歷了,才對這些事情有了深深的感觸,即使同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們總是往往去依賴一些事情,我們的內心,總是容易受外界環境的感染,總在不知不覺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羈絆。

比如我新買了一件衣服,朋友說好漂亮啊,明天我也去買一件,我的心情就非常高興。倘若有人說,你這衣服不好看,我就會有失落感。難道別人的一句贊美就這么重要嗎?那是因為,我的內心有了某種期盼,而一旦這種期盼無法實現,就必然產生落寞與幽怨,心戚戚然。因為你把自己和外界聯系在一起了,別人一句話就攪亂了你的心境,所以你的情緒就發生了改變。

很多時候,你把自己變成了情緒的奴隸,把原本快樂的心情交給了別人,讓別人成了你快樂的主人。是因為你有欲望,有所求,而一旦你的欲望產生,你的煩惱也就隨之產生了。

親情,愛情以及友情,都是一樣,當你對他們的期望值越高,或許你的煩惱就會越多,你的失望就會更高。因為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回報,孩子沒考上好的大學,愛人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朋友沒有給你及時的幫助。

佛說,一切皆由心生。要想讓人生變得快樂,就要找回那個真實的自我。首先要讓自己的心獲得自由,不受任何牽絆。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這是做人的最高智慧。我的快樂我說了算,與心情有染,與別人無關,嘴長在別人身上,快樂是我自己的感受,我又何必讓別人來主宰我的幸福?

人生最大的苦惱,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欲望越少,快樂就會越多。

什么時候你能做到心如止水了,你的人生也就盡善盡美了。要想追求快樂的人生,就要保持一份淡泊明志的心境,不悲不喜,不驕不餒,“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豁達通透,榮辱不驚,靜待花開,靜賞葉落。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轉換自己的心情,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選擇掌控自己,我們無可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把握現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得失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人生看透但不能看破,看破紅塵了,你就無法生存了,看破人情了,你就無法做人了,看破人生了,你就無法前行了。學會用心去悟,悟懂了人生,才會明白,明白了也就快樂了,快樂了人生也就圓滿了。

世界很美,生活很好,不要自尋煩惱。人生苦短,要好好珍惜每一天,不給生命留遺憾。萬事不可能皆如人意,花開還有花謝,日出還有日落,四季不可能常綠,只要我們在心中植一樹菩提,生命之樹就會四季常青,蔥蘢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