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海韻飄謠水鄉斗門旅游文化節方案

海韻飄謠水鄉斗門旅游文化節方案

2024-08-03 閱讀 3361

海韻飄謠水鄉斗門

20**廣東省第四屆民歌會暨珠海斗門水鄉旅游文化節方案

二O**年四月十五日

目錄

一、活動背景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地點

四、活動架構

五、活動內容

六、活動費用

七、結束語

一、活動背景

珠江文化源遠流長,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匯升華,自成宗系,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千百年來,為華夏文明的歷史長卷增添了絢麗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越歌,是古人對百越地區越人歌樂的簡稱。嶺南是百越地區的一部分,嶺南越歌的蘊藏量大,越人后裔的歌樂活動一代比一代精彩。嶺南越歌,本源于水上民歌,從古代《越人歌》到家歌、咸水歌、壯鄉船歌等,都體現著百越文化積淀中水文化的特色內涵,后人又稱嶺南文化為嶺海文化,珠江文化,也都意在突出其水文化色彩。從古越人的習水善舟,到珠江人的出海入世,都是憑借大江大海,尋求發展目標。萬能的水,承載著越人之舟,高唱著越人古歌,匯流入來自巴山蜀水人先祖以及江浙越裔,閩水甌裔,湘贛天水圭裔,乃至珠江源頭,云貴山水,左右明江,賀江柳江之甌駱后裔等百越于一體,共匯珠江,在珠江入海口斗門,同奏《珠江大合唱》。

斗門的地名是一首詩,承載著南宋皇族后裔的悲壯,唐宋遺風、清末明初余韻,在水鄉斗門可以尋找到自己的足跡,詩云:“一輪明月照江灣,遠望濠涌赤水坑;東澳波揚魚艇去,南山遙指牧童還。斗門洞闊龍歸易,梅閣嶺高虎跳艱;試問狀元何處有,往來人說荔枝山。”一首斗門地名詩,道出了斗門人文歷史及沙田水鄉文化的緣由。正是“人杰地靈好地方,斗門處處大觀園”。對于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特色旅游開發很有啟迪意義。

滔滔珠江,奔騰入海,途經斗門的崖門、磨刀門、雞啼門、泥灣門、虎跳門,淤積出阡陌蔥蘢的大片沙田,和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格不同,江海相連,河網縱橫,沙田綠野的南粵水鄉,似乎更為粗獷、更為陽剛、更為原生態。區內黃楊河、螺洲河、友誼河、天生河及眾多的河涌將斗門分割成一個個小島,水鄉人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生活、生產,由此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水鄉文化,使斗門區成為珠三角屈指可數的著名水鄉。斗門依托資源優勢,把“沙田水鄉游”和“生態鄉村游”,作為旅游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依山傍水而居,沙田水上人家,歷史上被稱作為“家人”,他們半漁半農,有著獨特的民俗風情,而其中斗門“水上婚嫁”的歡樂場景,更是引人入勝!這種民間婚俗文化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更好地弘揚優秀民間文化,搶救、挖掘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品種,加強我省各地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交流。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產品開發,保護開發斗門沙田水鄉文化,打造水鄉斗門特色旅游品牌;發展斗門特色旅游經濟,增強斗門旅游市場競爭力;滿足人們多方面的旅游文化需求,提升珠海斗門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擬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由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南方電視臺、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珠海市文體旅游局、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由珠海漢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珠海名流會展策劃有限公司全程策劃――海韻飄謠水鄉斗門――2010廣東省第四屆民歌會暨首屆珠海斗門水鄉旅游文化節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年9月17日-10月17日(本次活動籌備啟動應于6月1日前)

三、活動地點

珠海斗門(斗門體育館/文化廣場/酒吧城/步行街及轄區內各風景點/古村/古街/古祠/碼頭/水道)

四、活動架構

主辦單位: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

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聯合承辦: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

廣東南方電視臺

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珠海市文體旅游局

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政府

全程策劃:珠海漢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珠海名流會展策劃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羊城晚報社、南方都市報社、香港大公報社、澳門日報社、

新華會展雜志社、珠海特區報、珠海電視臺、中山電視臺、

江門電視臺、澳亞衛視中文臺、新浪廣東、中國民間音樂網(古曲)、珠海會展網等。

屆時成立“廣東省第四屆民歌會暨首珠海斗門水鄉旅游文化節活動組委會”,并邀請主辦單位主要領導,政府官員,著名音樂家,著名表演藝術家及權威媒體主要負責人單位本組委會職務。

五、活動內容

1、舉辦本次活動新聞發布會

擬于2010年6月30日前,召開本次活動新聞發布會,屆時邀請邀請主辦單位主要領導,政府官員,著名音樂家,著名表演藝術家及權威媒體主要負責人出席新聞發布會活動。

2、廣東省民歌會

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廣東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各地市文化主管部門挖掘搶救、整理保護原生態的民歌、咸水歌、漁歌、山歌等各個品種各種形式原汁原味的民間歌曲,同時發現、展示優秀的民間作品和優秀表演人才,使民間歌曲藝術發揚光大、創新發展。通過民間歌會的的舉辦,檢閱全省各地原生態的民間歌曲的繼承、挖掘、收集、整理、創作成果,拓寬我省民間歌曲創作的藝術視野、互相學習、增進友誼,進一步推動這一民間藝術品種的繁榮發展。于2010年6月-9月在全省選拔出一批具有廣東民族民間藝術特色、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原生態的民間歌曲,集中到珠海斗門區進行決賽。

3、舉辦廣東省第四屆民間工藝精品展銷會

旨在展示非遺千年神韻,為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擬將邀請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及其精品和中華老字號企業及其產品參加展示展銷;邀請粵港澳商界精英和藝術家、收藏家等進行現場觀摩和供需洽談。

㈣、舉辦斗門水鄉旅游產業開發論壇及水鄉旅游產品推介會

本次論壇及旅游產品推介會,屆時將邀請政府官員、國內外旅游界專家、著名學者及國內外約五百家大型旅游社總裁出席大會。

1、水鄉人文之旅:以斗門的古村、古祠和古街,如接霞莊、綠猗堂、斗門古街、排山古村落、網山古村落、黃氏大宗祠等為主線打造人文歷史旅游精品線路;

2、水鄉風情之旅:以燈籠沙水鄉、蓮江村、東灣村田園風光帶、水松林保護區為主線、以“水上婚嫁”民間婚俗為藍本,打造水鄉婚慶新品牌、開劈水鄉情歌精品線路;

3、水鄉休閑之旅:以萬盛鄉村俱樂部、恒豐娛樂城、白藤湖酒吧街、御溫泉度假村為主線,打造休閑度假旅游精品線路;

4、水鄉音樂之旅:乘著水鄉花船,在江海間聆聽民樂好歌,唱著嶺南歌謠,賞著水鄉河涌兩岸沙田美景,品著水鄉小食,開始水鄉音樂浪漫之旅。

5、水鄉美食之旅:結合斗門美食及特色小吃,以白藤湖海鮮街和酒吧街以及鄉村農家樂為主體,舉辦水鄉斗門美食節,打造水鄉風味小鎮和美食部落;

6、佛教圣地之旅:以黃楊山風景區、金臺寺為主體,舉辦“千佛大典”拜祭活動,舉辦佛教論壇,打造佛教朝圣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㈤、舉辦2010首屆斗門水鄉美食節活動

本次美食節以斗門特產為主打,在食品原產料上突出上橫黃沙蜆、斗門基圍蝦、橫山粉葛、黃金風鱔、白蕉鱸魚干、白藤湖蓮藕、斗門禾蟲、斗門重殼蟹、“鄉意濃”有機米等特產。本次活動由斗門區人民政府主辦。斗門水鄉美食節作為“海韻飄謠水鄉斗門”――2010廣東省第四屆民歌會暨首屆斗門水鄉旅游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致力打造斗門水鄉美食天堂,推廣斗門美食文化,并將美食節打造成斗門又一張亮麗的名片。

㈥、攝制《海韻飄謠.水鄉斗門》專題節目

由廣東南方電視臺綜藝頻道策劃、編導、拍攝和展播一批精選的原生態民歌及民歌新唱作品參加本屆民間歌會總決賽。由廣東南方電視臺綜藝頻道制作播出20期《民樂好歌》節目花絮,每期節目時長為15分鐘,每周首播、重播各一次(周日、周一黃金時間播出)。并由廣東南方電視臺五大頻道對本次活動進行全方位跟蹤報道,

7、開辟《海韻飄謠.

水鄉斗門》專欄

在香港大公報、珠海特區報和共同開辟《海韻飄謠.

水鄉斗門》專欄,各刊載20期1/4版。圖文并茂全方位采訪報道。

㈧、出版發行《斗門水鄉風情》系列叢書

由珠海出版社和香港新華會展雜志社共同策劃編輯出版發《斗門水鄉風情》書籍。

㈨、隆重舉行文化節開幕式及廣東省第四屆民歌會總決賽頒獎晚會

由南方電視臺綜藝頻道全程策劃、編排、舉辦“海韻飄謠水鄉斗門――2010廣東省第四屆民歌會總決賽頒獎晚會活動。現場錄播節目時限為90分鐘,并在南方衛視、南方綜藝頻道陸續播出。

六、活動費用

本次活動費主要用于斗門水鄉旅游產業開發論壇及水鄉旅游產品推介會活動開支,其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撥付為主體,市場招商為輔助,共同策劃、共同運作完成本次活動。

七、結束語

海韻飄謠.水鄉斗門---旅游文化節系列活動,旨在傳承優秀民間文化,推進斗門水鄉特色旅游開發,打造水鄉斗門特色旅游品牌,形成斗門水鄉旅游文化產業鏈,更好地促進斗門旅游經濟發展。為此,希望本方案能夠與各位領導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盡快達成共識,以便我們按方案執行進度展開各項籌備工作,以圓滿完成此次活動的預定目標。

南方電視臺綜藝頻道

二O**年四月十五日

篇2:土右旗第五屆三娘子旅游文化節活動方案

為全面弘揚美岱召三娘子文化,豐富敕勒川文化內涵,打造金杏節慶品牌,充分展示我旗美麗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歷史、和諧的民族文化,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美岱召旅游品牌知名度,擴大土右旗影響力,決定舉辦土右旗第五屆三娘子旅游文化節暨第四屆中國?金杏節。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活動時間、地點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年6月20日(農歷五月十三)―6月26日(農歷五月十九)結束,為期7天。

(二)活動地點

土右旗美岱召歷史人文景區、美岱召鎮美岱召村、溝門鎮水澗溝生態園、敕勒川國際大酒店。

(三)活動內容

1、開幕式暨東萬佛殿落成慶典

(1)時間:*年6月20日上午9:00―12:00時

(2)地點:美岱召廣場

(3)責任單位:美岱召鎮

(4)責任人:云允聲

2、旅游宣傳推介活動

(1)時間:*年6月20日

(2)地點:美岱召村、佳禾會館、敕勒川國際大酒店、敕勒川博物館

(3)責任單位:旗旅游局

(4)責任人:張建軍

3、文藝活動

(1)晉劇團演出

①時間:*年6月20日―6月25日(6月20日―24日下午、晚上各1場,6月25日下午1場)

②地點:美岱召廣場戲臺

③責任單位:美岱召鎮

④責任人:云允聲

(2)土右旗二人臺藝術團演出

①時間:*年6月20日上午,6月25日―6月26日晚(6月25日晚上1場,6月26日下午、晚上各1場)。

②地點:美岱召廣場戲臺

③責任單位:旗文廣局

④責任人:劉瑞祥、周濤

(3)敕勒情韻書畫作品交流和義賣活動

①時間:*年6月20日―6月21日(每日下午)

②地點:美岱召廣場

③責任單位:旗文廣局

④責任人:劉瑞祥、周濤

(4)送電影下鄉活動

①時間:*年6月20日―6月26日晚

②地點:美岱召村

③責任單位:旗文廣局

④責任人:劉瑞祥、賈文峰

4、美岱召五月十三傳統廟會

(1)時間:*年6月20日―*年6月26日

(2)地點:美岱召廟及廣場

(3)責任單位:美岱召鎮、民宗局、旗文物管理所

(4)責任人:云允聲、王猛、賀小軍

5、大型物資交流會

(1)時間:*年6月20日―6月26日

(2)地點:美岱召廣場

(3)責任單位:美岱召鎮、旗城管執法大隊

(4)責任人:云允聲、馬天水

6、閉幕式

(1)時間:*年6月26日

(2)地點:美岱召廣場

(3)責任單位:旗文廣局、美岱召鎮

(4)責任人:劉瑞祥、云允聲

篇3:旅游文化節開幕式文藝晚會策劃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圍繞科學發展、快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宣傳推介句容和茅山,為句容經濟騰飛、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目的要求

有氣勢、有品味、自創、自導、自演為基礎,充分反映句容人民的風俗民情、精神風貌,進一步提升福地句容的整體形象。

三、時間

20**年5月18號

四、地點

茅山附近廣場或句容體育館

五、演員隊伍組成

1.句容農校青年教師與學生。

2.各鎮區幼兒園老師。

3.市區幼兒園、實小音樂老師,以及衛生等部門的文藝骨干。

六、演員選拔方式

1.舉行全市歌手比賽。

2.舉行全市主持人大賽。

3.舉行全市戲曲小品比賽。

4.舉行全市舞蹈比賽。

發現人才,選拔演員。

七、日程安排

1.*年12月5日前確定節目方案,組建工作班子到位。

2.創作于20**年元月31日結稿,2月5日前拿出修改月底修改定稿。

3.元旦前后舉行各類賽事,初步確定演員。

4.2月14日召開有單位協調會議,選調與節目有關的演員與節目對號,并進行培訓。

5.3月15日前做好各個音樂、舞蹈伴奏制作。

6.20**年3月1日―4月15日初

7.4月16日―復排5月1日―15日連排

8.5月16日復排18日演出并組織下鄉鎮演出。

八、節目創作方案

1.大型歌舞《福地洞天》

創作素材取才以福地句容的整體面貌,經濟建設,人民歡樂以及句容的山山水水,一片豐盈的美好氣象。

2.音詩畫(暫定名)《緬懷你喲,我心中的英雄》

創作素材取才以新四軍紀念館,英雄們的故事及動人事跡為例,激發后人,努力奮發,建設新的句容貢獻青春……

3.男高音獨唱《茅山風韻》

創作素材以茅山的三石刻、古詩詞為內容,反映茅山風采,詞要大氣,激昂、有力度。

5.評彈說唱

素材取于寶華山的風情、人物、以及景色魅力。

采用6名――8名女演員,彈唱,彰顯民族,高雅之特色。

6.女聲獨唱題目待定

素材取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緬懷先烈,鼓舞斗志,激發豪情,再創句容新輝煌。

7.小品題目待定

素材取才從旅游經濟為出發點,通過游人觀光,導游戲說觸發一些志士能人來句投資興業。通過小品的表演,能激發更多人來句投資。

8.舞蹈題目待定

素材取才于句容茶農,種茶、采茶、喜悅心情。

9.音樂快板題目待定

素材取才,句容的人物傳奇,聞名遐邇的故事,采用快板加唱、和舞蹈的形式。(18-24人)

10.待定

11.選定

12.歌舞《好運茅山》

(已創作,錄制完成)

九、經費預算(大約)

1.總策劃創意1萬

2.總導演、導演4萬

3.創作6萬

4.音響伴奏制作3萬

5.服裝、租借添制3萬

6.燈光、音響、租金8萬

7.道具制作2.5萬

8.舞美設計、制作3.5萬

9.演員伙食、勞務補貼4萬。

10.食宿、接待4.5萬

11.舞臺搭進4萬

12.雜支3.5萬

合計:4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