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預防教育教學主題班會案例
毒品預防教育教學主題班會案例
毒品近在咫尺,請勿掉以輕心
――中小學生對毒品要防患于未然
設計者:浙江省麗水中學
一、活動目標
1、讓全體學生懂得毒品的危害,號召全體學生自覺提高警惕,遠離毒品。
2、培養青少年禁毒意識,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能真正做到提高警惕,珍愛生命,預防毒品。
二、活動前準備
(一)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分別選擇一個主題進行收集文字、圖片、視頻信息:
1、毒品類型及毒害
2、個案:你們所知道的吸毒人員及目前狀況
3、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誘因
4、如何防范青少年吸食毒品
(二)“毒品近在咫尺,請勿掉以輕心”禁毒簽名橫幅
(三)多媒體設備,教師準備的四個主題的課件、知識搶答競賽、競賽獲獎證書。
三、課時:
40分鐘
四、班會活動過程
(一)以“麗水青年志愿者“6?26禁毒”宣傳長跑活動”的錄像資料開始本節班會課。
(二)主持人:毒品是社會公害之一,在沿海地區的輻射下,我市毒情呈現出“暗流洶涌”之勢,嘗毒、青少年吸毒等現象日漸明顯。到目前為止我市在冊吸毒人員1400多名,青少年就有885名,占據了70%左右。禁毒民警介紹說,按照國際慣例,實際吸毒人員是查獲人數的6到7倍。僅蓮都區就查獲未成年吸毒人員28名,其中在校學生13人,涉及學校5所,其中以女生居多。禁毒是一場人民戰爭,從小學生到普通市民,都需要認清毒品危害,也需要一些發現、識別吸毒人員特征的知識,以更好地保護家庭成員免受毒品危害,真正做到提高警惕,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三)第一小組代表講解有關毒品類型及毒害
(多媒體投影展示圖片與文字、語音資料)
1、美麗的罌粟,是罪惡的根源。
2、介紹毒品的種類、危害及識別。
附有關資料:罌粟
(PapaverSomniferum)為一年生植物,花為藍紫色或白色,罌粟花落后,在頂端結成橢圓型的果實──罌粟果。取罌粟果劃破表皮,會流出乳白色的果汁。果汁暴露于空氣后干燥凝結,即變成褐色或黑色,這就是生*。生*經過提煉生成*,*再經化學藥物提煉即生成*。
毒品是指*、*、甲基苯丙胺(“*”)、*、*、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藥,并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比饑餓強十倍的欲望獲取,從而引發罪惡行徑);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藥產生精神依賴性及軀體依賴性,斷藥后產生戒斷癥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結果。
幾種常見的毒品:新型毒品“麻果”、米達唑侖(羅氏藍精靈)*、*、*、可卡因、*及其衍生物、*、*、安納咖(*)、*(俗稱“嗨粉”)、*、鹽酸二氫埃托啡、苯環已哌啶(PCP)等等。
(四)第二小組代表講解個案:你們所知道的吸毒人員及目前狀況
主持人:我市青少年吸毒已經呈現出高發態勢,主要是因為好奇、時尚、趕潮流等因素造成,而老鄉帶老鄉,被朋友拉下水吸毒的也占到很大一部分。
個案1:有個戒毒醫生,看到很多人努力戒毒白廢以后,想確認毒品是否真的就無法戒斷,自己做了嘗試,雖然他的敬業精神讓人佩服,但他同樣為社會創造了一個病人,而無法自治。
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中,你強制自己不吃飯(*),你看你能堅持幾天,而如果是毒品上癮,它將是你饑餓時對食品渴望的10倍,而這個時候你是否還能堅持下去!總之,你可以對很多事情有好奇心,生命,科學,藝術,技術,體育.,但不要對毒品有好奇性,更不要嘗試,這種念頭想都不要想!!!僅控制自己不去好奇還不夠,你周圍的社會埋伏的危險可能就在你樓下,你上學路上,你原來的同學中間。
個案2:6月23日,市區廈河商城一名年輕男子因注射*過量而昏迷……該男子年僅19歲,大學生未畢業,原因在一次老鄉聚會上品嘗了*,一發不可收,以致后來吸食“*”、*、*、*,進而注射*,為了籌到毒資,趁父母不在家,變賣家中物品,甚至扒竊、偷盜,踏上一條不歸路,從而引發上述事件……
個案3:觀看CCTV《藝校畢業的漂亮女孩迪廳染毒》影片。
(五)第三小組代表分析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誘因
1、有許多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是從吸毒開始的。在深入接觸這些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后,王燕芬認為未成年人吸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新型毒品的危害性認識不夠,抱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抽著玩玩”、“嘗嘗新鮮”,
“時尚、趕潮流”,以為“吸一口沒關系”,卻不知不覺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2、1人吸毒可“傳染”5人,如老鄉拉老鄉,老手傳新人,男子誘女性,被朋友拉下水等
3、借助吸毒逃避現實,尋求解脫:一些青少年試圖借吸毒逃避現實,尋求解脫。這種不積極的心態,其結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車”。
4、賭氣或逆反心理:“你不讓我干,我偏要試試”的逆反心理,不服氣、不甘心、不認同的較勁心理,在許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說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說毒品難戒,我就吸一個給你看,正是這種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輕人自己跳進了火坑。
5、受毒販引誘;學生在考試前服用止咳水如何提神等。
主持人: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毒品,這個曾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創傷,從*到現在的新型毒品,目前我國面臨的毒品問題依然十分嚴峻。
(六)第四小組代表分析如何防范青少年吸食毒品
1、讓青少年學生充分認識*、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點和危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
2、提高自尊心、調節情緒、面對壓力、對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識,一旦遇到無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設法尋找正確的途徑解決,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棄,自暴自棄,更不能借毒解愁。
3、針對歌舞廳等娛樂場所是新型毒品傳播高危點的事實,青少年學生拒絕進入歌舞廳等治安復雜娛樂場所,遠離吸毒人群,自覺抵御新型毒品的誘惑。
4、慎交朋友,有警覺戒備意識,對誘惑提高警惕,采取堅決拒絕的態度,不輕信謊言。
5、不輕易和陌生人搭訕,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禮物。
6、不要濫用藥品(減肥藥、興奮藥、鎮靜藥等)。
(七)全體學生做禁毒宣誓,并在“毒品近在咫尺,請勿掉以輕心,我能做到”禁毒圖片上簽名。
禁毒宣誓內容:
(1)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摒棄不良的生活習俗,做到“不讓毒品進我家”,人人爭當“禁毒衛士”,不接觸毒品,不接觸吸毒人員,不刻意模仿不良嗜好,不輕信盲從他人的誘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2)自覺遠離毒品,不吸食、不傳播毒品,不輕信毒品有治病的功效,增強社會責任感,發現吸、販毒、種植毒源等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3)樹立遠大理想,崇尚科學,尊重知識,刻苦學習,陶冶情操,確立遠大理想,樹立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用健康的行為抵御毒品的侵害,做“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好公民。
(八)知識搶答競賽、并發放競賽獲獎證書
1、毒品,是指*、*、甲基苯丙胺(*)、----、*、----,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可卡因)
2、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治療。(戒毒)
3、毒品具有的4個基本特征是:-------、耐受性、-------和危害性。(依賴性,非法性)
4、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5、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
6、以下吸毒行為中最容易傳播艾滋病病毒的是:(C)
A.鼻吸入毒品
B.靜脈注射吸毒
C.數人共用注射針具靜脈注射毒品
7、《國際禁毒公約》規定的毒品是:(A)
A.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B.麻醉藥
C.麻醉藥品
8、國際禁毒日是:(B)A.6月6日
B.6月26日
C.6月16日
9、吸毒危害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和新陳代謝,并導致多種疾病,吸毒過量還會造成什么后果?(A)
A.突然死亡
B.休克
C.暫時昏迷
10、吸毒會導致生理機能發生紊亂,生理和心理會對毒品產生強烈的依賴,毒癮發作時會出現一系列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反應,失去理智和自控力,甚至是:(A)
A.自傷、自殘和自殺
B.自傷、自殘
C.自殺
11、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禁毒英雄是(B)。
A.文天祥
B.林則徐
C.岳飛
12、“禁毒工作必須持之以恒,毫不手軟?!边@段話是(C)說的。
A.xxx
B.江澤民
C.胡錦濤
13、《禁毒法》規定,
應當依法加強對郵件的檢查,防止郵寄毒品和非法郵寄易制毒化學品。(D)
A海關
B公安機關
C邊防
D郵政企業
14、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
(B)。
A一千元以下罰款
B三千元以下罰款
C五千元以下罰款
D一萬元以下罰款
15、我國《刑法》規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B)。
A行政責任
B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
16、國家確定的麻醉藥品藥用原植物種植企業的提取加工場所,以及國家設立的麻醉藥品儲存倉庫,列為
目標。(C)
A、省級重點警戒
B、國家普通警戒
C、國家重點警戒
D、國家特殊警戒
(九)班主任總結: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感恩父母的一種方式,是對熱愛、關心、愛護你的親朋好友的一份回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尋求刺激,趕時髦。一旦惹上毒品,必將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時刻銘記遠離毒品,珍愛生命,毒品近在咫尺,不能掉以輕心,要防患于未然,一失足成千古恨。
教學反思:生命在毒品侵蝕下很脆弱,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教訓告戒我們,要珍愛生命,慎重交友,要用一種健康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面對壓力,遠離毒品。經過本節班團活動課的開展,學生在學習、生活態度上有了很大的進步,禁毒是一場持久戰,絕不能掉以輕心。
篇2:毒品預防教育班會教案
“毒品預防教育”班會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常見毒品的種類
2、深刻認識、理解毒品等社會問題對個人乃至社會發展帶來的危害
3、學習一些預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從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鞏固對毒品等惡習的防線,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完善人格,促進自我的健康成長。
教學過程:
一、介紹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全世界的一大公害,我國也是毒品的嚴重受害國,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對毒品問題的報道也不少,以禁毒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挺多的,大多數同學都可能對毒品有了一定的了解。用專業的術語講,“毒品是指*、*、甲基苯丙胺(*)、*、*、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這也就是我國法律對毒品下的定義。
毒品的特性關鍵有兩條:一個是它能使人成癮,產生強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賴性。另一點,就是毒品嚴重危害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直至導致死亡。毒品具有4個基本特征:依賴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二、毒品的種類
1、*:俗稱“阿片”“大煙”“煙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種棕色的粘稠液體,屬于初級毒品,主要含有*生物堿,已知的有25種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含量約10%,長期吸食會使人消瘦,體質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種疾病。
2、*:是從*中提煉出來的一種白色針狀結晶。它對呼吸中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用量過大可致呼吸緩慢,甚至出現呼吸中樞麻痹,這通常是*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比*更易上癮。
3、*:俗稱白粉,是*和其它化學物品混合加熱合成的。極易上癮,長期吸食或注射*,會使人身體消瘦,瞳孔縮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膿腫及艾滋病,極難戒除。
4、病毒:學名是去氧麻黃堿或甲基*。屬*類*的一種,它是無臭、帶苦味的半透明晶體。吸食病毒將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極強的刺激作用,長期使用會導致大腦機能損壞。吸食者常發生精神分裂而自殺、自殘。
5、*:學名二亞甲基雙氧苯丙胺,長期服用,會嚴重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偏癱,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為失控而發生意外。
6、可卡因:化學名為苯甲基芽子堿,是最強的天然中樞*,小劑量的可卡因能導致心律減緩;劑量增大后則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現嘔吐、震顫、痙攣、驚厥等現象;如果大劑量,則可導致死亡。
三、毒品的危害
毒品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乃至對民族都有十分嚴重的危害。同學們在學《品德與社會》中都知道160多年前,我們中華民族深受毒品之害,遭受了巨大的民族恥辱。英國對華大量的*貿易,使中華人民健康和國家財力大為削弱。當時中國吸食*的人達到200多萬,每年因購買*而外流的白銀在1000萬兩以上,用林則徐的話說“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中國人被西方列強稱作“東亞病夫”。時隔一個半世紀,毒品又一次成為我們的一大禍患,國際販毒分子與國內不法分子相勾結,大肆向我國輸入毒品,金三角地區的毒品有80%經過中緬邊境進入我國,至20**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已達105萬人。從近年來禁毒工作中不斷遇到的嚴峻事實來說,對毒品的嚴重危害性,決不能低估。
首先,吸食毒品能夠毀掉一個人的健康和生命。毒品對人的身心健康毒害很大,由于它容易成癮,一旦吸上就很難戒除,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人體各器官功能減退,免疫力喪失,生育能力遭受嚴重破壞。吸毒還使人精神不振,情緒消沉,思維和記憶力衰退,并往往引起精神失常。吸毒的人如果不及時下決心戒除,其結果就是肝、肺、胃、腎等各種臟器功能衰竭,皮膚潰爛,最終導致死亡。有的吸毒者還由于難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痛苦而自殺。同時,人一旦吸毒成癮,大多數就會道德淪喪,不顧廉恥,沒有了人格尊嚴,最終被社會、家庭和親朋所拋棄。所以吸毒首先毀掉的是吸毒者自己。
其次,吸毒往往能夠導致一個家庭的破敗和毀滅。吸毒要耗費大量的資金,現在全世界每年用于毒品交易的資金達4000多億美元,有人曾測算我國一年吸毒消耗掉的資金也在4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即使有萬貫家產,如果出現一個吸毒者,要不了幾年就會四壁空空,陷入極度貧窮的處境。某市一個16歲的少年在省城的一所中專上學,因為吸毒回家向母親要錢,在遭到拒絕后,竟然殘忍地殺害了他的母親。從這一點來說,不但我們每一個青少年自己絕不能沾染毒品,給家庭帶來災難,而且一旦發現家庭成員有吸毒的就要堅決與他作斗爭,幫助和規勸他戒除毒癮,否則,最大的受害者往往就是青少年自己。
四、毒品的成癮性
毒品的成癮性是對毒品產生強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復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現痛苦,使吸毒者處在一種特殊的精神和病態狀況,可分為精神依賴和身體依賴兩種。
精神依賴性:也稱心理依賴,這是毒品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所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神經效應,毒品使用者處于一種追求使用毒品的強烈欲念下有一種渴求,這種欲念強迫吸毒者不顧一切去尋求毒品,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身體依賴性:又叫生理依賴性,這是中樞神經系統對長期使用成癮性毒品所產生的一種適應性狀態,這時候身體必須在足量毒品維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狀態,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戒斷癥狀,以*為例,其戒斷癥狀表現為打呵欠,流淚、流涕,皮膚起雞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關節疼痛、寒戰,體溫高,生理上焦慮,煩躁不安,嚴重者嚎叫、撞墻,在地上打滾,甚至出現自殺行為。
五、小結
“遠離毒品,關愛未來、健康生活”是我們在6月26日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里所要宣揚的,“國際禁毒日”其主題是“遠離毒品,珍惜生命”。青少年應該從小學會拒絕毒品,而拒絕毒品要從拒絕煙酒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努力學習,長大后為建設社會主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