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書法課程實施方案

書法課程實施方案

2024-08-03 閱讀 5653

書法課程實施方案

20**年9月宋池學校書法課程實施方案

一、課程開發背景及意義

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具有很強的美學意義。書法教育的功能不僅對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鑒賞力、創造力有巨大的作用。還可以通過教育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我校把書發教育作為校本課程主要基于一下幾方面的考慮。

1.是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藝術的需要,在我國以書法作為教育手段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隋唐以后是書法發展過程的鼎盛時期,人們更是以書法作為取仕的條件之一,不僅提高了書法的地位,也增強了人們對書法技藝的追求熱情。唐代楷書的鐫美,被人們譽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書法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也是以一種審美的眼光看待書法的。人們都是以審美的眼光來衡量其藝術價值的。

gg開放后吸收外來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先進文化確實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發展,給中國人帶來了實惠,但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泱泱華夏,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幾千年的傳統精髓也應繼承與發揚,民族性的東西屬于世界性的。

2.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書法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到中國高等院校進修或考書法學位的韓、日、新加坡等國的書家日益增多。這也促使我們要更加重視書法教育。否則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公民如何將祖國燦爛的文化與外國學者交流。目前,國家科委定書法為二級學科。書法學科也形成了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體系。隨著我國的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書法教育更應有連續性與系統性,這也是時代的要求。新一論全國課程改革,在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經驗的同時,應結合我國的國情走中國特色的教改之路,中小學生應繼承我過傳統文化精華,對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是有裨益的。

3、是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需要。

我校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決定把書法作為校本課程來開發,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平臺,為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提供舞臺,不斷提升學校的內涵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通過正確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良好坐姿與正確執筆方法。

2.通過書法的基礎知識學習、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基本智力即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

3.通過書法史的學習了解博大精深的書法內涵。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力、鑒賞力、創造力有巨大的作用。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意義和作用。

4.通過對優秀書家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好的書品要有好的人品。

5.通過學習寫字學會做人做事。通過書法教學,讓學生認識筆畫的彈性、節奏、力感,能用中鋒、藏鋒、回鋒等筆法寫出具有美感的筆畫方法,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獨立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形象、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臨摹書法名碑法帖,從中可以汲取文學素養,提高文字修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6、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并自覺地承擔起繼承發揚的責任,從寫字的進步中得到學習的動力。

7、在一筆一畫的訓練中,培養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精神和耐心穩妥、善于體貼人的良好品質,克服馬虎草率、不負責任的不良習慣。在書法練習中,學生通過自身刻苦努力獲得藝術上的提高,使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有耐心、有意志才能獲得成功。

三.課程內容

1.了解中國書法的歷史發秦書法(甲骨文、金文)--秦漢書法(篆書)--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篆、楷、隸)--隋、唐、五代書法(草書)--宋(金)代書法--元代書法--明代書法--清代書法。

2.書法各體的藝術欣賞。

小篆小篆是篆書發展至高峰期的標準體,它用筆純凈、圓潤、穩健、流暢筆畫均勻,結體規范,轉多折少,主筆次筆不明顯向上或向下引長的線條成為其強調縱勢的主要特征。

大篆主要代表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書寫時當留意表現剛挺的基本特征,與小篆共同的特征是強烈的縱勢感。

隸書由粗細輕重之分,用筆又提頓,起筆有方圓,最重要的是有了明顯的主筆次筆之分。楷書字形極為方整,尤其典型的標志是在點畫形態上。

行書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a.二王行b.顏行c.魏行草書用簡化的點畫符號或引帶來替代文字的結構和部首。用連筆的方法加快書寫的速度。一般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3.書法作品鑒賞與創作。

書法藝術創作的文字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警句名言、成語等皆可入書,若自作自書則更佳。少則一、二字,多則長篇均可寫成書法作品。

書體甲骨、金文、篆、隸、草、行、楷皆可。

樣式中堂、對聯、條幅、屏條、橫幅、長卷、斗方、冊頁、扇面。

落款落4.書法筆畫訓練。(歐陽詢《九成宮》選字)

執筆、用筆

運筆中鋒運筆、偏鋒運筆、側鋒運筆、藏鋒起收、露鋒起收、平移、提按、轉折、換鋒。

墨法濃墨、淡墨、漲墨、枯筆和渴筆

選帖--讀帖--臨帖--摹貼--出貼

5.書法結構的訓練。(歐陽詢《九成宮》選字)

重心的安排、態勢的表現、黑白的布置、點畫的呼應

6.書法用品“文房四寶“知識。款也是書法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與正文相映襯,但不能喧賓奪主。筆毛筆有硬毫、軟毫之分。硬毫有狼毫、紫毫等類,筆毛剛健,富有彈性利于起到適宜些小楷或行草書。清代以前書家多用紙。軟毫以羊毫為主。筆毛柔軟、細膩、含墨量大,宜于寫大字或楷、隸、篆書。軟毫少彈性。行筆有一定難度。另為將軟、硬毫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毛筆叫“兼毫“,其性能在軟硬毫之間。

紙書法用紙一般用宣紙。宣紙分生、熟兩種。生紙吸水更能寫出枯濕濃淡的效果。宣紙以安徽所產的為佳。此外還有元書紙、皮紙等用于臨寫或創作。

硯細膩而又容易下墨者為上品如端硯等。初學者也不妨用小碟子盛墨汁來蘸墨,同樣可以學習書法。

7.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四、課程的組織實施

(一)、組織機構

1.實驗班級全校書法愛好生。

2.建議家長主動配合教師。

(二)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閱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每周三最后一節,為書法練習課。

(三)教師的落實。有三名書法教師,為學生上課,落實實施方案。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五.評價方式

以小組活動的模式進行課堂練習、課余練習、實際活動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自我對比評價,書法作品評價,比賽成績評定等等。

1.自評和他評相結合

具體方式自我闡述與評定、其他同學推舉與評說等。

2.成果展示具體方式調查報告、成果展示等。

3.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具體方式實際操作(課堂練習、課余練習、實際活動)、活動記錄等。

4.教師評價

具體方式評語、檔案袋、活動記錄等。

5.書法作品評價

具體方式資料收集、個人感受等。

6.比賽成績評定。

六.實施過程存在問題

1.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書法不感興趣,,也很難入門,課堂上信手涂鴉。“2.破壞衛生。有的學生不小心把墨汁弄到臉上、手上、衣服上等等。

3.目前宋池學校沒有專門的賣書畫用品的商店,學習書法的毛筆、字帖、毛邊紙、宣紙等用品不方便購買。

篇2:翰墨飄香浸潤童心:小學書法藝術校本課程綱要

一、指導思想:

培養小學生“寫一手好字”是小學階段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訓練。我校以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創建學校特色文化為出發點,將“書法藝術”作為校本課程進行開發。通過書法練習,使學生不僅寫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的培養。

二、課程總目標

1、傳承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

2、通過書法訓練,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及靜心、細心、恒心書寫活動的能力。

3、營造書香氛圍,促進學校文化建設。

三、學生及學習資源分析:

針對我們學校學生的特點,小商小販及都市村莊的子女占有很大的比例,缺少好的家教,有些學生野性未泯,開設書法課程很有必要。通過書法練習,讓我們孩子身上的匪氣少一點,雅氣多一點。我們不奢望造就多少書法家,只為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情,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四、課程安排

(一)課程時間安排(20**年9月

篇3:小學生硬筆書法校本課程小結

《新課標》對小學生書寫的要求是:基本做到能寫“規范、端正、整潔”的字,在執教學校安排的硬筆書法校本課程以來,我有以下思考:

一、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榜樣示范。

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教師以身作則,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命令。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漢字。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讓他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寫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我們對于書法教學的教學目標不應定得過高,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能有一個大的飛躍是不現實的,應著眼學生的長遠發展,以培養學生的興趣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不求快、多,力爭少而精,使學生學一個會一個,學一個改一個,培養學生自信心。學生能夠從親手寫成第一個端正、美觀的字開始,逐漸對書法產生興趣,達到持之以恒的效果。

三、做到講練結合。

書法課不同其他課程,應堅持講練結合的原則,講練相互穿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只講不練無異于紙上談兵,因為寫字畢竟是一門技能,一些問題,只有在學生實際書寫的時候,才會暴露出來。同樣,只練不講,學生練字抓不住問題的關鍵,盲目性、隨意性強,也不會很快掌握技法。因此,應提倡教師隨講學生隨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課內練寫與課外練寫相結合。

由于學生在校時間受到控制,要全部在學校得到鞏固是不可能的。光靠單純的課堂教學既不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也不會使學生的習字有太大的改觀。要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有課外練寫,以此作為課內練寫的延伸和補充。在課外練寫中,由于時間、空間可自由發揮,學生只要有興趣,有責任性,就能把字練好。對學生課外的練字,教師不必布置過多的字,防止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要注意批改學生的作業,給予正面鼓勵表揚。對出現的問題要個別指導,不能撒手不管。為此,教師要采取與之相應的措施,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寫字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