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延伸工程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大道東延項目(*大道開許路至*大道段),是我市“一中心五組團”快速通道路網規劃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重要項目之一,該項目的實施對于進一步優化許昌新區路網結構,推進沿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許昌新區城鎮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使該項目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部門協作”的原則,先按縣道組織實施,以后根據路網規劃調整再提升為省道,各相關部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格質量,確保工程按期順利實施。
二、工程概況
(一)路線走向。起點位于*大道與s220線相交叉處斜店村,向東經段橋、規劃中原路、柏楊、后孫汪、前后艾、所村,終點位于*大道,路線全長21.3公里,其中,鄢陵縣段長2.8公里(已建成1.9公里),許昌縣段長18.5公里。
(二)技術標準及建設規模。擬采用二級公路設計標準,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路基寬18米,路面寬9米,雙車道,橋涵與路基同寬,橋涵荷載公路-級,先期設計壓低路基高度,路基深處理6%石灰土35cm厚,做足路面底基層和基層結構厚度,為以后提升為省道做好基礎。
三、任務分工
(一)市發展改革委負責項目立項批復工作,完成立項及報批等相關手續。
(二)市城鄉規劃局負責項目的規劃編制及監督工作。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的原則,統籌考慮道路、供電、照明、供排水、通訊等各種管網布局,并為施工提供明確的路由,做好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
(三)市國土資源局負責道路用地報批及征地、拆遷補償政策制定工作。所需土地由許昌縣、鄢陵縣國土資源局進行勘界,組件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完成用地審批工作。
(四)市財政局負責主路面建設資金的籌措與監管,負責主路面工程費用的評審工作,按工程進度撥付工程費用。
(五)市林業局負責沿線樹木采伐審批工作。
(六)市環保局負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
(七)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負責沿線文物探測保護等工作。
(八)市電力、廣電、聯通、電信、移動、通信傳輸等部門,對影響施工的架空和地下管線設施,按照市城鄉規劃局提供的路由,完成影響施工的電力、通訊等設施的拆遷和重新布設工作。
(九)市公安局負責施工沿線的治安管理和道路保通工作,依法打擊強買強賣,阻撓施工的違法行為,保證良好的施工環境。
(十)市監察局負責對項目建設實施全過程監督。對影響工程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實施責任追究。
(十一)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代表市政府履行工程的業主職責,負責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質量監督,按時間節點完成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并負責國、省補助資金的爭取工作。
(十二)許昌縣政府、鄢陵縣政府負責:一是所屬路段征地(包括臨時用地)、拆遷、綠化等配套工程的資金籌措;二是項目建設全部征地拆遷工作,根據規定辦理包括工程等各類占地、拆遷及相關手續;三是做好地方施工環境協調工作,提供優良的施工環境。
(十三)許昌縣政府負責中原路以西標段(3.3公里)按照工程技術標準建設施工。市財政按照中原路以東路段平均造價給予資金補助,市交通運輸局負責該段工程的指導、督查和質量監管。
四、資金籌措
該項目投資估算7590萬元(不含征地拆遷費),國、省補助資金1000萬元,市管燃油稅返還交通公路專項資金每年1000萬元,分四年承擔合計4000萬元,其余2590萬元由市財政包底,分四年償還本息。
資金籌措方式:主體路面建安工程費6790萬元(以評審招標價為準),由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市財政局采取bt融資方式進行。市財政局統一投資評審、統一財政擔保、統一賬戶管理,簽訂還款協議。招標形式擬采取施工招標與投資人招標打捆方式或bt投資招標替代施工招標方式進行。
五、進度安排
(一)前期工作。根據確定的路線規劃方案,xx年3月底前確定規劃占地界(范圍),確定施工監理單位。
(二)拆遷工作。拆遷工作由屬地管理,許昌縣、鄢陵縣政府負責首先完成無拆遷路段的土地占用,所有的征地拆遷工作確保在
xx年5月15日前全部完成。
(三)施工進度計劃安排。
xx年3月31日前開工,xx年12月31日前竣工。
1.路基路面施工
(1)土方及軟基處理。工期4個月,時間為3月31日―7月31日。
(2)路基排水及防護工程。工期7個月,時間為3月31日―11月25日。
(3)路面底基層、基層施工。工期6個月,時間為4月1日―10月31日。
(4)路面面層施工。工期3個月,時間為9月1日―11月30日。
2.橋梁、涵洞工程
(1)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期5個月,時間為4月1日―8月31日。主要完成鉆孔灌注樁基礎、系梁、立柱、蓋梁等工作。
(2)橋梁工程的上部結構部分施工。工期3個月,時間為7月1日―9月30日。主要完成主梁安裝、現澆濕接縫等工作。
(3)橋面鋪裝、護欄、伸縮縫、防護工程施工,工期3個月,時間為9月1日―11月30日。
3.交通安全設施、標志標線等附屬工程
工期2個月,時間為11月1日―12月31日。
六、組織保障
為推進該項目順利實施,市政府成立xx大道東延項目建設指揮部,市委常委、副市長熊田任指揮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武、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朱發業、許昌縣縣長趙庚辰、鄢陵縣縣長王志宏任副指揮長,市發展改革委、城鄉規劃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監察局、公安局、水利局、林業局、住房城鄉建設局、環保局、文化新聞出版局、審計局、廣電局、通信傳輸局、供電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朱發業兼任辦公室主任,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劉國林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下設四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市交通運輸局紀委書記李占彪任組長,許昌縣政府、鄢陵縣政府有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督查項目進展和收集匯總各工作組工作情況,編發工作簡報,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二)資金籌措組。市財政局副局長王新銘任組長,市財政局、許昌縣政府、鄢陵縣政府有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建設資金的籌措工作。
(三)工程建設組。市農村公路管理處處長黃振華任組長,市交通運輸局及市農村公路管理處工程科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建設項目的組織與實施工作。
(四)效能督察組。市監察局副局長董克儉任組長,市公安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城鄉規劃局、林業局、監察局、各管線單位以及許昌縣、鄢陵縣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對項目建設環境和效能情況實施全過程監督,對干擾施工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查處和打擊,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指揮部每月召開一次工作協調會,指揮部辦公室每兩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并向市委、市政府、市工程指揮部報告進展情況。市政府督查室定期進行督查,市監察局全程進行監督,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單位或個人,嚴格落實效能問責和責任追究。
篇2:二級公路綠化帶工程建設方案
(永德某地交通局*年1月)
為認真貫徹落實某地委、政府進一步推進我某地綠色通道工程建設,按時保質完成戶乃至勐底二級公路綠化工程建設任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設二級公路綠色通道工程,是實施“秀美山川”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改善生態環境,美化某地城,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滿足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實施這一工程,不但能夠增加我某地的綠化面積,降低各種廢氣和揚塵對大氣的污染,而且能夠促進公路沿線鄉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建康發展。
二、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綠色通道工程建設的通知》(國發[*]31號)的要求為指針,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中心,建設高標準的效益和生態公益林為手段,以實現秀美山川,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為目的,充分發揮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促進我某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原則
1、堅持統一規劃,統一供苗,統一組織實施的原則。
2、堅持適地適樹,質量優先,綠化與美化相結合的原則。
3、堅持土地權屬不變,由相關部門調整解決的原則。
三、主要建設內容
(一)建設范圍
戶乃至勐底二級公路可綠化里程50公里,公路兩側2米綠化帶及部份邊坡綠化帶。
(二)建設期限及樹種配置栽植要求
1、工程建設期限為六個月。
2、根據項目建設原則,樹種配置為路肩外2米范圍內三行種植“三角梅、細葉榕(樟樹)、大樹黃豆”。路肩外1米種植一行三角梅,株距2米;三角梅外0.5米種植一行細葉榕(樟樹)株距3米;細葉榕(樟樹)外0.5米種植一行大樹黃豆,種播一行。
3、苗木規格:三角梅苗高0.4米以上,細葉榕(樟樹)苗高2米以上,生長健壯、端直、無病蟲危害。
4、栽植要求:采用優質苗木,挖大坑,栽大苗。栽植坑規格為20×20×20厘米(三角梅),細葉榕(樟樹)為60×60×60厘米,栽前澆底水,栽后踏實并澆定根水,確保苗木發芽成活,細葉榕(樟樹)樹干1.2米以下涂白。
(三)種苗需要量
該工程共需三角梅5萬株,現已種植1萬株,細葉榕(樟樹)3萬株,現已種植0.5萬株,進口大樹黃豆種100公斤。
四、工程投資
該工程是山川秀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某地綠色通道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工程由某地人民政府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實施。工程總投資236.5萬元:其中三角梅4萬株,每株5元,種植費5元/株,需40萬元;細葉榕(樟樹)2.5萬株,每株50元,種植費20元/株,需175萬元;進口大樹黃豆種100公斤需1萬元;花竹柵欄80公里,高1.2米需12萬元;均地平整拉土、平整邊坡需5萬元;底肥5噸需1.5萬元;不可預見費3萬元(用于種苗增加及不可抗拒自然災害引起的苗木補植等)。
五、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二級公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要把這一工程擺到重要議事日程,要站在講政治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實施這一工程的重要意義。要廣泛宣傳和發動,組織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二公路綠色通道工程建設中去,力求取得新的更好的成效。
(二)建立健全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
由某地林業局抽調2-3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理小組,負責技術指導、苗木評價和質量監理等工作。建設單位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在監理人員的指導下,認真抓好工程質量。要遵守先挖好栽植坑,經驗收合格后再調運苗木栽植的程序,嚴禁苗木運到再組織挖坑栽植。必須做到當日起苗,當日運輸,當日栽植。栽后要澆足定根水,確保苗木成活。
(三)認真檢查驗收,積極抓好落實
建設單位要在2月底前做好思想發動、土地調整等施工的各項準備工作。3月初大搞栽植活動,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年6月底,某地上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檢查驗收,對完成差的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有關領導人的責任。檢查驗收后,對成活保存率不高的路段,建設單位秋季必須進行補植,某地上再給予適當補助。
(四)建立管護責任,鞏固造林成果
管養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護措施,落實管護責任。今后,凡地方政府負責的某地、鄉、村道綠化用地可推行農民自愿出地、國家出苗、個體承包造林管護、收益歸已,實行誰造林誰受益的政策。也可采取拍賣、承包、反租倒包等形式,解決好工程用地,要通過明晰產權、明晰責任人來調動各方面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以鞏固造林成果。
篇3:校園文明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為倡導校園文明風尚,營造良好校園環境,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提高大學生的文明修養,促進學院學風建設,培養大學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良好道德品質,根據工程學院實際情況,決定在工程學院開展“校園文明工程”建設活動年,現制訂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通過廣泛、深入地開展以“行為文明、學風文明、食堂文明、寢室文明和網絡文明”為內容的“校園文明工程”活動,切實加強和改進廣大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文明意識,規范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養,促進工程學院學風建設,從而為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建設校園先進文化、實現學校發展目標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思想保證和動力支持。
二、活動內容
(一)行為文明
1、愛國守法:愛國愛校,以工程為榮;遵章守紀,自覺維護學校與社會穩定。
2、勤學多思: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刻苦鉆研,博采眾長,積極實踐,勇于創新,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志向。
3、誠實守信:履約踐諾,言行一致;不作弊,不剽竊;不惡意拖欠學雜費,按時償還助學貸款。
4、明禮修身:弘揚傳統美德,遵守社會公德,尊重師長,儀表整潔,待人禮貌,男女交往文明,乘坐電梯文明禮讓。
5、團結友愛:關心集體,熱心公益,團結合作,互幫互助,豁達寬容,不自私自利,不搞小團體,不拉幫結派。
6、勤儉節約:勤儉樸素,艱苦奮斗,提倡節約,杜絕浪費,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實際的物質享受,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追求自身的健康和諧。
(二)學風文明
1、教室環境:主動擦黑板,保持教室清潔,桌椅整齊,窗明幾凈,垃圾入簍;不吸煙,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課室亂寫亂刻。
2、課堂紀律:尊重教師,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課堂上不睡覺,不接打手機、發短信,不聽隨身聽,不做與聽課無關的事。
3、自習秩序:主動遵守自修紀律,自覺維護秩序,不影響他人學習,不喧嘩、打鬧。
4、考場考風:嚴格遵守學校考場紀律,不夾帶,不抄襲他人,不交頭接耳,尊重監考教師,認真答題。
(三)就餐文明
1、就餐有序:文明用餐,自覺排隊,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尊重食堂工作人員,不起哄,不吵鬧。
2、環境優雅:學生應主動收拾餐具,保持餐桌衛生,不亂倒剩飯剩菜。
(四)寢室文明
1、內務衛生:經常打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宿舍門窗、地板干凈,物品擺放整齊。
2、學習風氣:宿舍同學積極關心國家大事,勤奮學習,努力刻苦,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注重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文明修養:不留宿外來人員,杜絕晚歸或夜不歸寢,自覺按時熄燈,言行舉止文明,不亂畫亂貼,不看不健康書報和音像制品。
4、宿舍安全:注意財物安全,上課期間關窗鎖門;宿舍內不私接電源,不亂拉電線、網線,不使用違規電器,不儲藏易燃易爆物品,不攀坐樓道護欄。
(五)網絡文明
1、要善于學習先進文化,不瀏覽不良信息,不傳播*信息。
2、要養成友好交流習慣,不侮辱欺詐他人,不從事非法活動。
3、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不輕信網上謠傳。
4、要自覺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不傳播網絡病毒。
5、要注意保護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不迷戀網絡游戲。
三、活動步驟及時間安排(3月―12月)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3月)
各學生黨支部、各班級,通過主題教育活動、主題團活、主題班會等方式,圍繞“校園文明工程”建設實施方案,開展學習和討論,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建設氛圍,廣泛征求學生意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二)廣泛宣傳全面發動(4月)
各班級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通過多種宣傳形式積極做好宣傳,全面發動同學,利用網絡、橫幅、廣播、宣傳欄等手段,廣泛宣傳,全面啟動“校園文明工程”活動。
(三)落實責任扎實推進(3月―12月)
明確責任,精心組織,嚴密部署,狠抓落實,學院分團委輔導員老師成立“校園文明督導隊”,加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學生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扎實推進“校園文明工程”。
(四)量化考核總結表彰(7月、12月)
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實效,充分調動大學生“主人翁”的積極性,鼓勵大學生參與投票評比,實行日常表彰與學期表彰相結合,每學期進行一次評比總結、表彰先進工作。
1、評選工程學院校園“十大文明現象”和“十大不文明現象”,由學生投票決定,并以此為契機在廣大學生中加強文明修身教育,弘揚真善美,倡導校園文明新風,杜絕校園不文明現象。
2、利用學院學生工作宣傳陣地,以開展每周一班活動為契機,在班級之間進行評比,評選出“文明班級”。
3、評選工程學院校園“文明之星”、“自律之星”、“自強之星”、“公益之星”、“誠信之星”和“禮儀之星”,樹立校園文明榜樣,學校頒發證書及獎品。
4、評選工程學院“學習標兵獎”、“最佳進步獎”、“外語精英獎”、“考研鉆石獎”、“文體突出貢獻獎”、“科研創新將”、“社會實踐模范獎”。
5、評選工程學院“文明宿舍”和“臟、亂、差宿舍”。每年全院評選出若干間“文明宿舍”和若干間“臟、亂、差宿舍”,將評比結果張榜公布,并進行表彰,頒發獎狀及獎品,對“臟、亂、差宿舍”進行全院通報批評。
6、表彰“優秀校園文明優秀學生干部”和“優秀校園文明優秀黨員”,頒發證書及獎品。
四、保障機制
工程學院“校園文明工程”領導小組
組長:申張偉
副組長:張昆
辦公室主任:姜楠
辦公室成員:任旺
領導小組職責:
1、抓組織: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和落實學院開展“校園文明工程”活動,檢查學院活動方案和活動落實情況,對工作進行階段小結。
2、抓活動:在“校園文明工程”活動不同階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和主題活動。
3、抓典型:注意在活動中發現和宣傳正面典型,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4、抓檢查:負責檢查寢室、教室、校園環境和學生日常行為。
5、抓整改:貫徹“邊查邊改”的方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認真整改,糾正各種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