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區委全國團建先進縣申報材料

區委全國團建先進縣申報材料

2024-08-02 閱讀 5707

團××區委自去年被定為“全國團建先進縣(區)創建單位”以來,加大創建力度,從組織建設、特色活動、長效機制、典型示范四方面入手,全面實施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推動團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抓好組織建設,強化團建創新

我們堅持依托黨建帶團建,創新形式加大團建工作力度,有效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

1、加大黨建帶團建力度。堅持定期向分管領導匯報工作,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研究和制訂解決問題的措施。聯合區委組織部召開全區共青團固本強基工作現場會議,下發《關于實施××區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把團建工作的各項任務納入了各級黨建工作總體規劃,實現了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有力地保證了團建各項工作的落實。我們還積極推進非公團建工作,不斷拓展團建工作領域。

2、加大基層團委建設力度。在各級團委換屆過程中,我們聯合區委組織部下發文件,對團委班子人選條件、團干部的培養等內容做了明確規定,并集中半年時間完成團區委、區直團委和鎮(街道)團委的換屆工作。在新配備的團干部中,平均年齡為28周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00%,團干部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認真抓好“推優”工作,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一年來,共推薦優秀團員入黨385人,“推優”入黨占團員入黨比例的100%。

3、加大后進團支部整頓力度。結合村黨支部換屆的契機,對班子配備不齊的村團支部進行調整充實,選準配強支部帶頭人,同時舉辦全區農村團干培訓班,有效提高班子的整體合力。經過調整后,全區174個村團支部班子配好配齊,團干平均年齡為29周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

二、抓好特色活動,強化組織活力

我們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精心組織一系列特色活動,全面活躍基層團組織的活力。

1、創新載體,大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中,我們把思想道德教育同豐富有趣的實踐體驗活動結合起來,成功舉辦了“千名團員游××”活動,組織千名優秀團員參觀歷史文化古跡和知名企業,并將《××區共青團員自律公約》制成小卡片分發到每名團員手中,讓團員在體驗活動中獲得教育。我們還通過組織“我為團旗添光彩”、“我與祖國共奮進”等一系列活動,不斷增強團員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

2、找準切入,大力參與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時代主題,找準服務黨政中心的切入點。團區委開展“志愿服務進農村”活動,組織青年志愿者隊伍深入農村,服務農村基層發展。扎實推進“青春建功新農村”和“雙千雙萬”活動,發動區直團組織與村(居)、五四紅旗團委單位與村(居)結對開展幫扶活動,進一步強化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開展“鄉村青少年文化節”活動,以“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健康、送溫暖”為主要內容,開展貼近基層、貼近青年、貼近實際的服務活動,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一年來共籌集資金32萬元,修建圖書室、籃球場23個,開展各類大型文藝演出8場,慰問困難群眾150戶,資助貧困學生180名。

3、整合資源,大力服務青年健康成長。組織青年企業家協會實施扶貧助學“雙百工程”活動,每年幫助扶持100戶以上的貧困戶和100名以上的特困學生。我們還同e京××茶座攜手開展網上助學行動,發動熱心網友捐資助學,幫助部分受災的貧困學子完成學業。三年來共籌集資金45.77萬元,資助大、中、小學生639名。

4、拓展空間,大力建設青少年活動陣地。加大人力、技術投入力度,辦好××共青團網站和《××團訊》,為11個鎮(街道)團委配置了電腦,逐步實現各級團屬網站的資源共享和整體聯動。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配套圖書室、健身室等活動設施,經常性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活躍青年文化生活。

三、抓好長效機制,強化工作保障

我們在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的同時,嚴格抓好制度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1、建立健全學習制度。我們以創建學習型團組織為抓手,要求機關全體同志做到“六個一”:每天堅持一小時學習,每月撰寫一次學習心得,每季在團干會上進行一次學習心得交流,每半年撰寫一份調查報告,每年參加一次學習參觀,每兩年參加一次團干培訓。同時,成立團區委學習中心組,定期組織機關團干和基層團組織負責人進行理論學習。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在活動的設計、實施、總結上制訂了調研制度、項目運作制度、分工協作制度、宣傳信息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促進各項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3、建立健全評比制度。堅持每季度舉行基層團建工作匯報交流會,總結交流各地工作經驗,聽取基層團組織的意見及建議。堅持每年一次的團建工作評比考核制度,組織各單位進行交叉評比,學習先進,激勵后進,充分調動基層團干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4、建立健全掛鉤聯系制度。建立由團區委機關同志掛鉤基層團委制度,規定機關干部每月要有4次以上到基層進行調研,指導掛鉤聯系點開展工作,幫助解決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四、抓好典型示范,強化整體成效

我們注重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充分調動基層團組織的積極性,推進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通過確定農村、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等各種類型的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示范點創建單位,制定示范點工作規范,組織對各創建單位進行檢查評比,命名7個示范點。通過抓好一批,帶動一批,努力鞏固擴大創建成果。組織有關單位到示范點觀摩學習,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對基礎較差的基層團組織采取結對幫扶、重點培訓等形式進行指導,通過幫帶,創建工作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年,××鎮××村團總支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部”稱號,××鎮團委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中學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稱號,××鎮××村榮獲廣東省“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先進農村團支部”稱號。

篇2:區委全國團建先進縣申報材料

團××區委自去年被定為“全國團建先進縣(區)創建單位”以來,加大創建力度,從組織建設、特色活動、長效機制、典型示范四方面入手,全面實施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推動團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抓好組織建設,強化團建創新

我們堅持依托黨建帶團建,創新形式加大團建工作力度,有效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

1、加大黨建帶團建力度。堅持定期向分管領導匯報工作,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研究和制訂解決問題的措施。聯合區委組織部召開全區共青團固本強基工作現場會議,下發《關于實施××區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把團建工作的各項任務納入了各級黨建工作總體規劃,實現了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有力地保證了團建各項工作的落實。我們還積極推進非公團建工作,不斷拓展團建工作領域。

2、加大基層團委建設力度。在各級團委換屆過程中,我們聯合區委組織部下發文件,對團委班子人選條件、團干部的培養等內容做了明確規定,并集中半年時間完成團區委、區直團委和鎮(街道)團委的換屆工作。在新配備的團干部中,平均年齡為28周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00%,團干部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認真抓好“推優”工作,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一年來,共推薦優秀團員入黨385人,“推優”入黨占團員入黨比例的100%。

3、加大后進團支部整頓力度。結合村黨支部換屆的契機,對班子配備不齊的村團支部進行調整充實,選準配強支部帶頭人,同時舉辦全區農村團干培訓班,有效提高班子的整體合力。經過調整后,全區174個村團支部班子配好配齊,團干平均年齡為29周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

二、抓好特色活動,強化組織活力

我們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精心組織一系列特色活動,全面活躍基層團組織的活力。

1、創新載體,大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中,我們把思想道德教育同豐富有趣的實踐體驗活動結合起來,成功舉辦了“千名團員游××”活動,組織千名優秀團員參觀歷史文化古跡和知名企業,并將《××區共青團員自律公約》制成小卡片分發到每名團員手中,讓團員在體驗活動中獲得教育。我們還通過組織“我為團旗添光彩”、“我與祖國共奮進”等一系列活動,不斷增強團員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

2、找準切入,大力參與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時代主題,找準服務黨政中心的切入點。團區委開展“志愿服務進農村”活動,組織青年志愿者隊伍深入農村,服務農村基層發展。扎實推進“青春建功新農村”和“雙千雙萬”活動,發動區直團組織與村(居)、五四紅旗團委單位與村(居)結對開展幫扶活動,進一步強化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開展“鄉村青少年文化節”活動,以“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健康、送溫暖”為主要內容,開展貼近基層、貼近青年、貼近實際的服務活動,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一年來共籌集資金32萬元,修建圖書室、籃球場23個,開展各類大型文藝演出8場,慰問困難群眾150戶,資助貧困學生180名。

3、整合資源,大力服務青年健康成長。組織青年企業家協會實施扶貧助學“雙百工程”活動,每年幫助扶持100戶以上的貧困戶和100名以上的特困學生。我們還同e京××茶座攜手開展網上助學行動,發動熱心網友捐資助學,幫助部分受災的貧困學子完成學業。三年來共籌集資金45.77萬元,資助大、中、小學生639名。

4、拓展空間,大力建設青少年活動陣地。加大人力、技術投入力度,辦好××共青團網站和《××團訊》,為11個鎮(街道)團委配置了電腦,逐步實現各級團屬網站的資源共享和整體聯動。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配套圖書室、健身室等活動設施,經常性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活躍青年文化生活。

三、抓好長效機制,強化工作保障

我們在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的同時,嚴格抓好制度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1、建立健全學習制度。我們以創建學習型團組織為抓手,要求機關全體同志做到“六個一”:每天堅持一小時學習,每月撰寫一次學習心得,每季在團干會上進行一次學習心得交流,每半年撰寫一份調查報告,每年參加一次學習參觀,每兩年參加一次團干培訓。同時,成立團區委學習中心組,定期組織機關團干和基層團組織負責人進行理論學習。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在活動的設計、實施、總結上制訂了調研制度、項目運作制度、分工協作制度、宣傳信息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促進各項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3、建立健全評比制度。堅持每季度舉行基層團建工作匯報交流會,總結交流各地工作經驗,聽取基層團組織的意見及建議。堅持每年一次的團建工作評比考核制度,組織各單位進行交叉評比,學習先進,激勵后進,充分調動基層團干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4、建立健全掛鉤聯系制度。建立由團區委機關同志掛鉤基層團委制度,規定機關干部每月要有4次以上到基層進行調研,指導掛鉤聯系點開展工作,幫助解決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四、抓好典型示范,強化整體成效

我們注重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充分調動基層團組織的積極性,推進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通過確定農村、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等各種類型的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示范點創建單位,制定示范點工作規范,組織對各創建單位進行檢查評比,命名7個示范點。通過抓好一批,帶動一批,努力鞏固擴大創建成果。組織有關單位到示范點觀摩學習,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對基礎較差的基層團組織采取結對幫扶、重點培訓等形式進行指導,通過幫帶,創建工作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年,××鎮××村團總支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部”稱號,××鎮團委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中學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稱號,××鎮××村榮獲廣東省“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先進農村團支部”稱號。

篇3:項目工程材料設備采購管理制度

  項目工程材料設備采購管理制度

  為加強工程材料設備采購的管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項目技術部是工程材料設備采購管理的第一責任部門,具體工作由項目技術部會同投資發展部完成。

  二、對于大宗材料、大型設備的采購,必須進行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通過考察綜合評選,采用相對價格較低、保證質量的材料和設備。

  三、對不適宜招標項目的少量材料設備,要進行詳細地考察了解,選擇合適的產品。

  四、對工程所需的材料、設備,應根據需要數量、規格、使用時間等作出采購計劃,周密布署,確保工期。

  確定工程材料設備采購供貨方后,應簽定詳細的供貨合同,內容包括產地、品牌、等級、數量、價格、型號、供貨時間等,按照合同規定,保證及時供貨。

  五、工程用材料設備設專人管理,材料、設備進場后及時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對不合格的材料、設備嚴禁辦理入庫手續,材料、設備領用辦理出入庫手續,辦理后及時把材料、設備出入庫手續送交財務部,保證帳物相符、帳帳相符。

  六、供貨方應及時提供工程材料設備的證明和有關票據,以便結算入帳。

  七、項目技術部及其駐工地代表嚴格對進場工程材料設備進行監督和檢查驗收,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