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鄉鎮發展工作思路措施

鄉鎮發展工作思路措施

2024-08-02 閱讀 1750

20**年,我鄉將以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深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自我加壓,創新工作方式,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努力實現“五增”目標,即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重點,實現財政收入連續增長;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實現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速;以改革創新為重點,實現農村公益事業管理和各項農村服務增優;以轉變干部作風為重點,實現干群關系有新增強。

主要預期目標是:企業總產值6億元,工業銷售產值4億元,企業增加值2.5億元,農業總產值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財政收入增長15%,農民人平純收入5400元。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基地建設,著力凸顯主導產業優勢

要立足茶葉和畜牧業,重點抓好高效茶園、農業無公害生產基地、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增添新動力,實現新發展。一是在南翼以全福河,大溝村為中心,以萬畝無公害高效茶葉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建設湖北第一的綠色生態茶葉基地,打造湖北省生態茶葉第一鄉,實現茶葉畝平產值4800元以上,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二是在北翼以古水坪村為中心,按照龍頭企業帶產業、產業帶動農戶的發展思路,培育2至3家龍頭加工企業,帶動3000農戶增產增收,實現“雙帶雙贏”。三是以橫沖、老屋棚、雙河橋為中心,發展山羊、生豬養殖小區6個,培育生豬、山羊養殖大戶100戶以上,實現養殖小區內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四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推進茶葉、農副產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進一步發展和規范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最大限度地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和特色村,形成“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產業”的格局,夯實農民持續增收的產業基礎。

二、強化項目建設,著力壯大財政實力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重要載體,立足于“搶”,立足于“爭”,堅持大小項目一齊抓,內資外資一起引,圍繞大項目抓配套,圍繞特色產業抓延伸,圍繞資源優勢抓加工,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一是著力主攻招商引資。進一步拓展招商渠道,創新招商措施,采取“老板”招“老板”,干部引同學,朋友帶朋友,堅持用細心、貼心、關心、耐心的“四心級”服務理念抓招商,全力為項目構筑“高速路”。爭取全年新引進投資過1000萬元的項目3個落戶工業園區,不斷蓄積經濟發展后勁。二是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加強對已落戶園區項目和企業的跟蹤聯系,全力為項目建設謀劃,竭力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盤活現有企業,促進西孚機械、華能遠大等現有鄉外10家企業盡快成長,做大做強一批骨干稅源企業。三是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深入開展創新創優創業活動,落實促進全民創業的各項配套措施,形成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創業環境,全面激發群眾干事興業的熱情與活力,形成“人人想當老板、人人爭當老板、人人有創業沖動”的濃厚創業氛圍,推動民營經濟突破性發展,形成民營經濟鋪天蓋地發展態勢,全年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20戶,發展工商企業10家,新增規模企業3家。

三、強化新農村建設,著力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著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竭力興辦實事。一是加大農業項目爭取力度。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低丘崗地改造、土地整理、“雙低改造”等項目。二是加大鄉村路網建設力度,硬化村級公路30公里,加大村組公路維護力度,村組晴雨公路達到200公里。三是加大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全面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解決6000多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難問題;加強對水庫、堰塘、渠道等水利設施的整治維修,新修、維修渠道10000米,維修堰塘15口,逐步達到農田水利設施“水泥化”目標,不斷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四是加強農村環境建設力度。大力推進生態家園建設,新增庭院凈化1000戶,“一池三改”300戶。爭創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加強集鎮和中心村莊道路、排水、治圬、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落實門面“五包”責任制和衛生保潔責任,定期開展集鎮整治行動,努力保持整潔、衛生、和諧的集鎮和中心村莊環境,加大農村衛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村莊清潔工程”,著力實施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

四、強化改革創新,著力優化農村服務體系

不斷創新服務理念,進一步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抓服務促進發展、抓服務方便群眾、抓服務構建和諧社會上來,努力建立三大網絡,著力打造群眾信德過、靠得住的服務型政府。

一是多元整合社會管理網絡,提高社會綜合管理水平。整合農村社會治安員、計生信息員、政策宣傳員、政務監督員等社會公共管理資源,確定以農村文化科技中心戶、社會治安中心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主的社會綜合管理員,彌補鄉村兩級覆蓋面上的不足,明確社會綜合管理員責任,分解任務,提高待遇,調動綜合管理員的積極性,為他們履職搭建平臺,形成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工作合力,實現社會管理服務的規范化、經常化。

二是建立農村公益事業管理服務網絡,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變農村公益設施重建輕管的現象,做到水利設施有人管護,道路有人打掃,垃圾有人清運,治安有人維護。積極探索創新新農村公共設施管理,統籌解決一個集鎮一個村辦不成、辦不了的問題,建立起農村安全公共設施管護長效機制。完善村組公路、水利設施管理運行機制,簽訂管護責任狀,落實管護責任。

三是建立健全困難群體救助幫扶網絡,不斷改善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建立完善臨時救助金、勵志基金、貧困黨員關愛基金等,強化大病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災害救助等工作。加強殘疾人康復工作,落實殘疾養老保險補貼政策,抓好五保戶的集中供養。全面排查危房農戶,采取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等措施,多渠道爭取資金,大力實施危房改造工程,消除特困戶居住安全隱患,有效改善危房戶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五、強化政策對接,著力提升和諧社會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和諧社會建設力度,不斷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寄宿制學校標準化改造步伐,著力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裝備水平,加強校園安全監管和食品衛生管理,整治周邊環境。進一步健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強鄉中心衛生院、毛湖淌衛生分院、村衛生室建設,不斷改善群眾就醫條件。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民參合率。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切實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強社會保障工作,加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力度,擴大參保面。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各種獎扶政策,加快推進人口與計生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生育文明建設,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管理,不斷提高計生優質服務水平。抓好鄉文化站、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建立鄉、村、文化中心戶三級文化服務網絡。開展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實施“電腦入戶”工程,逐步提高農村電腦普及率。發展農村體育事業,廣泛開展農民健身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群眾文明素質。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村民(社區)自治組織建設,深入推進政務、村務公開,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切實做好信息搜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強化生產、消防、交通和食品藥品等安全管理,加強地質災害治理,防止重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武裝、工會、婦聯、共青團、民政、工商、林業等工作,推動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事業發展進步。

六、強化科學發展,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是要深化理論學習。要以深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以學習增強素質,全面加強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以及法律、科技知識學習,牢固樹立和落實*****,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行家里手,進一步深化鄉情、村情認識,增強思路的前瞻性、決策的科學性和工作的創造性。堅持解放思想不動搖,堅持發展不動搖,把項目建設作為根本途徑,把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把深化改革作為發展動力,把改善群眾生活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二是要深化效能建設。要牢記宗旨,準確把握群眾所需所盼,不斷拓寬渠道,推行超前服務、主動服務、創新服務、全程服務,善于通過服務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要廣聽民聲,下訪民情,誠解民需,做到思路在一線理清,矛盾在一線化解,困難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錘練。要進一步深化效能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效能考核體系,做到效能考核制度化、系統化、全程化、常態化覆蓋,建立健全工作落實的長效機制。各村、各單位要進一步振奮精神,強化責任,增強“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緊迫感,樹立雷厲風行、一抓到底的務實精神,把全部心思集中到加快發展上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狠抓落實上來,緊緊圍繞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恪盡職守,專心致志,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確保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完成。三是要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樹立法制觀念,把法律規范變成自覺的行為意識,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切實維護農村穩定。進一步拓寬民主渠道,大力推行政務、村務公開,保障廣大群眾的民主權利。要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議、意見的辦理質量,支持工會等群團組織工作。要發揚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經常查找存在的問題,注重改造主觀世界,不斷提高自身建設。

篇2:鄉鎮黨員發展工作規劃

為指導,嚴格執行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繼續以“公推、公示”為主渠道,以發展生產一線、特別是能帶頭致富的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入黨為重點,加大從外出務工青年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力度,使全鎮黨員干部的結構和整體素質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始終保持隊伍的先進性,為基層組織建設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工作目標

全年計劃發展黨員25名,其中35歲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優秀青年占發展總數的75%以上,生產一線的優秀青年占發展總數的75%以上,婦女占25%左右。并按照黨員數1:5的比例充實入黨積極分子儲備庫,使全鎮入黨積極分子儲備達125名。

三、工作重點

*年,我鎮黨員發展工作的重點:一是加強在農村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的力度,特別要從回鄉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以及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中發現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農民黨員占到全鎮發展黨員總數的50%左右,其中35歲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要占到75%以上。二是加強在優秀青年工人中發展黨員的力度,重點發展非公有制企業中的管理骨干和技術骨干入黨,全年發展工人黨員應占全鎮發展黨員總數的20%左右,其中生產一線占75%以上。三是加強在優秀青年及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的力度,*年,鎮直各單位發展知識份子黨員應占全鎮發展黨員總數的30%左右,其中35歲以下的占75%以上。

四、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目標完成

1、制定規劃,抓好落實

我鎮黨委依據縣委組織部的黨員發展規劃,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規劃。本規劃報經縣委組織部審查批準后,將工作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基層黨支部,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大《章程》及《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的程序辦事,嚴禁違紀現象發生。

2、務實工作基礎,強化培訓教育

培養一支數量足、素質高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是做好發展黨員的前提和保證。我鎮要切實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儲備工作,完善、充實入黨積極分子儲備庫資料,并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通過上黨課和培訓班等形式和途徑,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對*理論和*大《章程》及“**”重要思想等理論進行系統地學習,幫助、強化入黨積極分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嚴把“入口關”,確保新黨員質量

我鎮黨委要按照*大《章程》規定,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新時期的黨員標準,把好“入口關”。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和完善發展黨員工作“公推、公示”制和民主評議預備黨員制度,有條件的要結合“兩推一馴的方式開展,努力從制度上保證發展黨員質量。

五、強化對發展黨員工作的領導

要把發展黨員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季定期研究發展黨員工作。要層層建立黨員發展工作責任制,黨委領導要經常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和具體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今后,要把是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作為衡量基層支部書記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堅決杜絕、消滅連續三年以上沒有發展黨員的村。

篇3:鄉鎮年度發展黨員工作意見

各基層黨組織:

為加強對全鎮發展黨員工作的指導,確保發展黨員工作健康有序進行,按照“十六字”方針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就20**年度發展黨員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統領,緊緊圍繞黨的*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堅持不懈地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發展計劃

全年計劃發展新黨員25名,*3-4名,街道3-5名,*3-4名,*3-4名,*4-5名,*5-6名,鎮直機關各支部1-2名。

三、具體要求

1、堅持改善結構,突出發展重點。各基層黨組織要著眼于改善黨員隊伍結構和分布,著重在生產工作第一線、35歲以下青年、婦女和外出創業人員中發展黨員,注重在各類人才中發展黨員,特別是在“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發展黨員。重點做好農村致富帶頭人、新農村建設領頭人入黨工作,每個支部每年至少要發展1名新黨員。

2、堅持教育引導,抓好基礎工作。各基層黨組織要轉變觀念,拓寬視野,把那些有文化、有本領、有奉獻精神的優秀青年吸引和團結在黨組織周圍,不斷擴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按照“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抓好在農村致富帶頭人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力爭每個支部每年培養2―3名農村致富帶頭人為入黨積極分子。對入黨積極分子要采取專人結對培養、定期談話的方式強化培養教育,并注重加強實踐鍛煉,促其成熟。對發展對象要進行短期集中培養,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提高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為發展黨員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堅持黨員標準,嚴格入黨程序。要堅持質量重于數量的原則,嚴格按照《章程》規定的標準發展黨員,著重看發展對象是否自覺學習和實踐“**”重要思想,是否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是否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取得突出成績。要認真履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及《關于印發發展黨員票決制、預審制、責任追究制試行辦法的通知》規定的工作程序,做好發展黨員的培訓、考察、政審、審批和轉正工作。要堅持和完善發展黨員全程聯名推薦制度和發展黨員公示制度,嚴禁發展黨員工作“走過場”、“搞變通”、“講人情”和弄虛作假偽造入黨手續。對降低標準吸收黨員、不按規定程序發展黨員的,按照《安徽省發展黨員工作責任追究制試行辦法》的規定,嚴肅處理有關責任人。

4、堅持求實創新,落實發展措施。各基層黨組織要注意研究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方法,把發展黨員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定期研究。鎮黨委把發展黨員工作列入農組考評內容及評先評優依據。

**鎮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