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農機局工作思路計劃

農機局工作思路計劃

2024-08-02 閱讀 1657

一、指導思想

二o一o年,農機局將以*****和**大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以加快發展水稻產業化經營為契機,重點突破水稻種植機械化,力爭基本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抓好機械化示范基地、農機技術服務、農機服務組織建設三大亮點,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農林工作再上新臺階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主要目標

㈠機具推廣目標

⒈高性能插秧機(乘坐式占70%)300臺;

⒉大中型拖拉機及小拖報廢更新300臺;

⒊新型旋耕機、秸稈還田機200臺;

⒋蔬菜、水產、林果茶及農產品加工等特色農機300臺;

⒌自走式稻麥聯合收割機40臺;

6.高效植保機300臺;

㈡配套管理服務指標

⒈培訓各類農機人員1000人次;

2.檢驗農田大中型拖拉機及聯合收割機1000臺以上;

3.農機政策性保險投保率達100%;

三、具體工作措施

⒈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建議市政府成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領導小組,農林、財政、農工、科技、水利等共同部門參與;繼續將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列入市對鎮機關年度考核內容,并與各鎮單獨簽訂責任狀明確任務目標;農林局組織局機關領導,相關科室及站所分鎮進村、明確責任,全力推進水稻種植機械化;對于土地流轉后規模種植的承包者,要明確要求水稻種植機械化達到80%以上。

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在積極爭取和認真實施上級補貼政策的同時,根據本市農業結構特點和農機發展要求,明年爭取市級財政農機補貼資金900萬元,鎮級財政補貼資金250萬元,同時完善補貼政策,加快新機具引進。在水稻機插技術推廣上補貼政策實現三個傾斜:一是向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傾斜;二是向種植大戶、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及機插大戶傾斜;三是農業保險對主推機插秧技術傾斜。同時繼續實行機插技術推廣先進獎勵機制。

⒊加大機插技術推介力度。機插秧技術以其省工節本、增產增效、抗病耐澇、穩定可靠等特點已經被采用的農民所認可,一些種田大戶、農機大戶通過機插作業服務增收的典型不斷涌現,要進一步加大對典型鎮、村、戶的總結宣傳力度,大力營造水稻機械化種植的氛圍,引導廣大農民主動采用機插技術。

⒋加大秸稈還田技術示范力度。中央及省級財政將擴大秸稈還田財政補貼范圍,以推動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應用,要充分利用這一政策,進一步加大稻麥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示范力度,建設一批秸稈還田技術應用示范鎮、示范村,促進生態農業與資源節約型農業建設。

⒌加大特色農機推廣力度。結合現代農業、高效農業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農林牧漁業等適用特色農機推廣的力度。同時,要加快對油菜種植、收割機械的引進試驗、試驗與推廣,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

6.加大各項配套服務力度。要針對農機發展數量猛增、規模迅速擴大和服務要求不斷提高的特點,工作任務將更重、難度將更大、范圍將更廣,因此必須要在人員培訓、機型選擇、技術服務、配件供應、維修保障、信息宣傳等方面及早做出打算,制訂有效措施,強化服務意識,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7.加大農機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做好農機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宣傳工作,聯合公安、交通部門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及安全警示教育活動,不斷強化全市上下農機人員的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大力開展各項“平安農機”的創建活動,形成市、鎮、村、機手共同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與氛圍;根據統一步驟,做好農機政策性保險工作;繼續加強財政補貼機具的監督管理。

篇2:鎮重大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應對在我鎮區域內可能發生的重大農機安全事故,并積極開展有效的搶救和處理工作,特制訂本預案。

一、重大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范圍

本預案是指在我鎮轄區內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性死亡1-2人或重傷2人以上10人以下,以及其他產生重大影響的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二、重大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機構設置

指揮長由鎮長兼任,副指揮長由農口口長擔任,農機監理站和農業服務中心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迅速開展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的搶救和處理工作。

三、重大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辦法

1、到達現場后,立即保護現場,維護秩序,搶救傷者。

2、根據現場情況,請求有關部門搞好配合與支援,并協助工作。

3、排除險情,預防事故再次發生。

4、配合好上級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5、在一日內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并將事故原因、調查結果、責任認定及處理意見等進行公布。

*年3月20日

篇3:農機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一、目的

為加強農機行業處理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農機行業迅速有效地處置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將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機行業社會形象和保障農機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本市農機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1、違反農業機械管理法律法規和農機作業操作規程引發的人身傷亡和較大直接經濟損失事故。

2、農機具機庫、油料庫、農機具生產車間、農機具維修銷售網點突發火災事故。

3、臺風、暴雨、洪水、高溫、雷擊和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導致的意外事件。

4、行業內其它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突發事故。

三、應急處置原則

1、以人為本。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建立處置突發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的機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預防為主。通過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把事故化解在萌芽狀態,消滅在隱患期間,盡可能避免造成惡劣影響和災難性后果。

3、依法規范。以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章為指導,全面規范處置工作方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決策科學,措施得當。

4、迅速反應。發生重大傷亡、火災、水災等突發農機安全生產事故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立即向市農機化辦報告,根據指令,迅速、果斷、有效起動應急方案,市農機化辦組織統一指揮和積極妥善處理。

5、明確職責。按照安全生產負責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6、公眾參與。廣泛做好公眾宣傳教育工作,向干部群眾闡明危害得失,識大體顧大局。準確發布預警及處置信息,積極做好善后工作。

四、編制依據

本預案編制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市安全生產工作條例》、《生產事故安全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市農機事故處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

五、應急響應

1、一般級別的突發事故,由事發單位按有關規定組織力量處置。事故發生后有關領導和人員須及時趕到現場,控制現場、收集現場信息和開展救助等工作,并立即將情況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根據上報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2、較大和重大突發事故,由市辦領導小組啟動預案,組織各方面的力量處置。主管單位領導接報后,須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指揮救援工作。并按相關程序報市農委應急處置指揮小組。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報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處置指揮部。

3、特別重大事故,事故單位領導接報后,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組織救援,并在1小時內上報。情況緊急時,可越級上報。市辦領導小組接報后,立即啟動本系統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各方面力量積極進行救援。同時在2小時內上報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處置指揮部。

4、應急結束

事故處置完畢后,市辦領導小組決定應急工作結束。根據突發事故性質和工作需要,及時組織專業機構和主管單位開展事故調查及善后工作。對事發原因、處置單位履行職責情況、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援助范圍等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經核實審查無誤后上報市農委突發事故處置指揮小組。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與工程、交通保障

1、各單位要保證應急指揮通訊系統正常工作,確保事故突發時通訊通暢。

2、各單位加強水、電、氣等工程維護,保證其在應急處置過程中運行狀況良好。

3、指揮系統要能夠調用必要的救援器材和交通工具。加強救援器材日常維護,確保其性能穩定;制定交通運輸工具調用方案,確保事故突發時車輛能正常使用。

(二)應急隊伍保障

各單位應依據職能組建安全生產突發事故應急專門隊伍,配備足夠人員,增加必要投入,提高裝備水平。根據應急處置方案,積極開展突發事故應對技能培訓和演練,提高隊伍應急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整體處置水平。

(三)經費保障

本市農機行業要建立專款專用的應急救援資金。各單位要保證安全防范與應急處置所需資金的投入。

(四)社會動員保障

各單位要積極組建突發事故應急志愿者隊伍,實行以民為主,專群結合。對志愿者隊伍的組建、管理和日常訓練等工作予以積極指導和專業支持。

(五)技術檢測保障

各單位加強業務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安全經營的檢測與檢查工作,重點加強農機產品庫房和油料庫房消防、農機田間作業等重點環節的事故突發預測預報工作。

六、宣傳、培訓和演習

1、各單位要結合日常工作,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重點是事故防范、緊急應對和正確處置等基本常識和技能。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自救互救技能培訓和演練活動。

2、市農機安全生產突發事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每兩年組織開展一次全行業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綜合演練。本行業突發事故處置人員的技能業務培訓,由市辦突發事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

3、各單位每年要分期對專職、兼職事故處置和救援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每兩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本單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