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下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思路
山巍小學下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要以教育局提出的“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教學設備,優化育人環境,構建和諧書香校園”的工作思路為指導,圍繞東陽市教育局和鎮中心學校“十大目標、八大舉措”的工作重點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通過有效管理,達到“內強質量、外樹形象,從嚴治校、突出特色”的目的,確保學校各項工作和諧、持續的發展,努力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二、工作目標:
落實教育局提出的“實施全面管理,追求全面質量”的要求,充分發揮我校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教育智慧。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在管理質量,服務質量,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扎實開展教育科研;強化各項規范、常規的落實和督查;開展好“2+1”文體活動和學生活動團體的技能訓練;做好“教育共同體”的落實工作,促進校際交流;強化安全意識,有效防范群體性責任事故。
1、加快學校硬件建設,完成塑膠操場的鋪設和班班有多媒體的工作目標。
2、實施全面管理,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完善師德建設考核和評價的長效機制。
3、優化校園環境,創建平安校園,實現“群體性責任事故為0”的目標。
4、積極開展“智慧課堂、高質輕負”為主題的校本教研活動。
5、繼續開展“書香校園”的建設,深化“體育藝術2+1”活動,積極參加和舉辦各種活動成果展,力爭在市的三個比賽活動中再創佳績。
6、做好后勤工作,規范學校食堂管理,爭取成為高等級食堂。
三、基本思路:
(一)、加強內部管理,重視隊伍建設。
1、加強校長、教師、班主任“三支隊伍”建設。
①“敬業、專業、大氣、智慧”是校長和學校中層領導所追求的目標,全體領導對于各自的分管工作要盡職盡心,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領導間密切合作,發現問題相互提醒,做到分工不分家,形成“能干事、會共事、不出事”的有戰斗力的中層干部團隊。
②為了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適應教育改革需要,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需求,學校領導要帶頭學習,在某一方面有專攻。首先應成為教育的行家,同時引導教師更加靜心學習,學以致用,讓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
2、努力建設“有愛心、有底氣”的教師隊伍。
①教師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對全體學生應有發自內心的真愛。教育工作,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事業。必須以事業為重,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從“敬業奉獻”教育入手,“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使每一位教師更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進而無私地為之努力工作。
②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輕言放棄是評價一個好老師的底線標準,也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一個學生,這是一名合格教師必備的條件。教學方法要充分考慮中下生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作業速度等,真正關心中下生的學習狀態,努力縮小中下生與優等生之間的差距。
3、努力建設“專業化”的班主任隊伍。
①班主任是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學校工作中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班主任應加強學習、善于借鑒,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處理事務的能力,達到教育局對班主任提出的“能力強、威信高、會管理”的要求。
②學校將利用《東陽市中小學班主任考核評價機制》對班主任工作進行綜合評價,促進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③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推選優秀班主任參加市即將舉辦的骨干班主任培訓班。
4、強化各項規范、常規的落實和督查
①堅守教學常規,加大對“三四五”教學常規的落實力度,真正提升“規范辦學”水平,切實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加強對教學“三認真”的過程管理,加強對“減負”四項常規檢查,轉變抄教案、壓作業、以時間換質量的不良傾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學校的各項檢查要做到標準明確,檢查結果及時公布,增強透明度。
②嚴格規范教師帶生帶教,全校教師要以市教育工會向全市中小學教師發出的《自覺抵制有償家教行為倡議書》為指導,自覺遵守市教育局有關帶生帶教的規定,要經得起誘惑,經得起督查,維護教師良好的整體形象。
③抓好以“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為核心的師德師風建設,以創文明校風,樹師表形象為重點,嚴查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做到依法執教,文明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5、努力打造“為人大氣、教有底氣、學有靈氣”的智慧型教師隊伍。
①以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為核心,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有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
②深化學校的“青藍工程”。抓緊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師實際教學能力。在青年教師中繼續開展“七個一”比武活動和二年一次的新教師擂臺賽,為提升教學能力奠定基礎。
③積極參加市組織的崗前培訓、三項考核、五項教學基本功比武和教學擂臺賽、教壇新秀(優質課)評選等活動使青年教師更快成為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
④切實加強校本教研、校本培訓以及各種形式的教師素質提升培訓,整體提升教師執教能力,積極開展“智慧課堂、高質輕負”為主題的教研工作。教學、教研的立足點要轉移到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課程、研究教學的綜合實踐上來,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體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參加中心校開展的“高效輕負”教學擂臺賽。
⑤建立教學質量抽測制度,強化質量第一意識,追求全面質量。學校教導處將在學期中進行相關的質量檢測,通過定量分析,為改進下一步教學提供依據,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⑥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深化校本課程的開發,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二)、優化育人環境,構建和諧書香校園。
1、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①以抓好環境衛生整治、行為規范養成、校園文化建設等為切入口,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以“孝敬教育”為契機,加強德育資源的整合和利用。
②發揮班主任和課任老師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③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的德育常規管理。少先隊大隊部要重視檢查方法的多樣化和合理性,加強學生行為規范的檢查力度。
④繼續深入開展“雛鷹爭章”進家庭活動,將我校這“一校一品”大旗舉得更高。
⑤發揮校外輔導員、法制副校長的教育功能,有針對性地學生進行道德、法制、安全教育。
2、創設和諧的育人氛圍。
①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和各項規章制度,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精神,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成績繼續穩步提高。
②積極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和校園環境整治工作,確保“群體性安全責任事故零發生”底線。根據不同階段,以及學校安全工作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掌握防范突發事件技能,提升師生自救能力。
③繼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紅領巾廣播站、櫥窗、墻報等文化、思想教育陣地將加強管理、檢查和評比。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美化、規范班級內的布置。
④著力打造“書香校園、健康校園、文明校園”,重視節日文化氛圍的營造。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校園文藝活動,使校園的文化氣息更濃,給學生以藝術薰陶。
⑤學校工會、團支部、等組織,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師團體活動,形成學習、工作、娛樂良性互動。
⑥本學期,市教育局提出了“教育共同體”建設的設想,通過“強弱聯校、資源共享、統一管理、捆綁考核”的基本思路,來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我校要積極配合做好教育共同體建設這項工作,利用好本校教育資源,提升薄弱學校的辦學質量,達到和諧、均衡發展的目的。
(三)、強化特色,深化“2+1”活動。
1、認真落實《東陽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規范》28條,《東陽市中小學體育工作規范》33條,加強對體藝工作“五條底線”的督查,打造課外文體活動常態化品牌,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和“每生每周2次課外藝術活動”。
2、學生“三課、兩活動、兩操一舞”要確保,音體美課程完成率、課外文體活動開展率、學生參與率均達到100%;提倡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課外文體活動做到時間、地點、內容、學生、指導教師“五落實”。
3、積極推進學校特色發展,在廣泛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的基礎上,突出我校的竹笛特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使特色更明顯優勢更突出,并帶動鎮內學校竹笛活動的開展。
4、重點訓練、責任落實,積極備戰“東陽市第5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東陽市中小學生書畫比賽和展覽”和“東陽市第21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要做到高起點、嚴要求,力爭再獲佳績。
(四)、加強后勤管理,完善教學設備。
1、抓緊完成學校塑膠操場的鋪設,爭取盡早投入使用。按年級逐步配備好多媒體,一年內完成每個教學班有多媒體的工作目標。
2、嚴格執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范》和《餐飲業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實現“陽光”采購制,建立食品定點采購、票據登記制度和飯菜留驗、記錄和上網制度。
3、食堂工作人員應服從安排、加強學習、樂于奉獻,努力提高服務技能,熱心為師生提供周到的服務。嚴格實施就餐制度,正副班主任切實負責,維護就餐秩序。
4、校產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固定資產管理應逐步實現電算化;資產的使用與管理應落實責任制和賠償制度。
山巍鎮中心小學
篇2: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滲透陶行知教育理論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滲透陶行知教育理論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一句名言:“從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教師應該像陽光一樣照耀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不可否認,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會自然而然地贏得老師的愛,但能不能去愛那些出現問題的學生,讓愛的陽光驅散學生心靈天空中的陰霾,卻是對于每一個教師是否滿懷大愛的考驗。
關鍵詞:關注學生心靈培養創造思維
前不久,筆者閱讀了《走進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等書籍,從中深深感受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形勢下,依然體現出了深刻的現實性和創新性,“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作為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命題,對當前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小學教師,在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中滲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課題,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一、陶行知教育理論在小學教育中的滲透
1.“愛滿天下”,關注學生心靈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一句名言:“從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教師應該像陽光一樣照耀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不可否認,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會自然而然地贏得老師的愛,但能不能去愛那些出現問題的學生,讓愛的陽光驅散學生心靈天空中的陰霾,卻是對于每一個教師是否滿懷大愛的考驗。冰心曾說,“種花要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對于那些存在這樣那樣問題的學生,我們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給予真誠的關心,與學生展開有效的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熱心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克服困難,建立信心,迎頭追趕先進。
五年級第一學期,班上從外地來了一名女插班生,因為她過去生活學習的環境與現在的新環境差距較大,在新的環境里,這個小女孩表現出自卑、害羞、反應遲鈍等,第一次測驗考試,語文和數學的成績都不及格,當時,我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產生莫名的煩惱,但轉念一想,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平等的,特別是有問題的學生更要給予更多的關注,于是我不再把這個學生當做包袱看待,而是通過家訪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學習落后的原因,同時引導同學們多與她交流,帶動她參與集體活動,多給予她幫助,在學習上哪怕有一點進步筆者都會抓住閃光點來表揚她,鼓勵她,一段時間后,這個學生變得活潑開朗,自信好學了,五年級下學期考試時,她的考試成績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在老師和同學的祝賀聲中,她感受到了愛的溫暖,變得更加陽光,對學習也更加信心百倍了。
2.“學貴知疑”,培養創造思維
陶行知指出:“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并明確地說,“這個疑字我當重用它”。他認為,學生有了疑難就成功了一半,疑難是創造之師,是學生追求真理、創造的內驅力。
教學中,質疑問難是引導學生創造性思考問題的主要方式,通過這一方式的實施,培養了學生對問題的創造性思考,在學生思考的過程,老師的講解應該能有效地開拓學生的思路,并由此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產生,疑問的設置要能夠真正地吸引學生,重用一個“疑”字,通過生疑來點燃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之火。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樣,學生具有難以想象的創造潛力。實踐證明,學生們的回答往往會令教師倍感欣慰,所以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解放學生,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機會,學生所創造出來的常常也是令人驚喜的精彩,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生要善于設疑問難,讓學生在寬闊的思考空間中,展示自己創造性思維的奪目之光。
篇3:小學老師教育教學心得妙用機智共享快樂
教師妙用非智,學生激活課堂。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稱。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工作系統,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動力系統。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策略把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放在首位,重點培養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因為獎勵具有促進的力量,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其次,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競賽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也可以暗中選某一同學為目標,在學習上同他比賽;還可以采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成班與班、組與組的競爭,在競爭中激發互幫互學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樣能使課堂"活"起來。我們應該建立互尊互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見裴姊娜:《發展性教學論》)。因此,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更不能歧視差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彼此尊重、共享快樂,從而真正滿足主體的最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