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文化局文化館年度工作總結
20*年縣文化館年度工作總結怎么寫
今年以來,我局始終堅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按照“三貼近”原則,積極籌備舉辦了第二十四屆“南甸杯”運動會、阿露窩羅節盛會、怡心花園開幕典禮大型文藝晚會、**縣少數民族歌舞樂展演、“大家樂”文化廣場活動;組織參加了**州第二屆民族歌舞樂展演、**州健身操比賽、**州首屆廣場“大家樂”舞蹈比賽;組織培訓了少數民族健身操、氣功、葫蘆絲等活動30余場次,參與人數達40000余人,豐富和活躍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1、認真組織開展各種節日慶典活動。
大年初一,**縣文體局精心組織了*年“和諧文化、歡樂雞年”游園活動。活動設有16個項目,并預備了價值6000多元的獎品,當天共有4000余名群眾參與,極大地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三月份我局與相關部門配合,組織創作人員深入社區,發掘提煉素材,編創、排演一批反映和諧文化建設的文藝節目,共同動員機關、學校、社區和部分企業500多名群眾演員,使阿昌族阿露窩羅節盛會獲得圓滿成功。四月組織策劃了“**縣知青返鄉聯誼晚會”;協助完成“勐養鎮*年歡度潑水節”活動。五月份協助完成“怡心花園開幕典禮”大型文藝晚會,同月參加了“*年德宏州公安系統文藝匯演巡回演出”活動。六月與宣傳部聯合舉辦了“德宏州第三屆青年歌手電視大賽――**選拔賽”,推選出7名優秀歌手赴芒市參加復賽。七月份舉辦了“**縣民族歌舞樂展演”,其中葫蘆絲合奏《古歌》、阿昌小合唱《阿昌背更果》,被選送參加“德宏州第二屆民族歌舞樂展演”,均獲州級三等獎。《古歌》被選送到省上參加**省第六屆民族歌舞樂展演,榮獲銅獎;《阿昌背更果》獲優秀獎。九月份協助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十一月參加德宏州首屆廣場“大家樂”舞蹈比賽,榮獲三等獎。
2、文藝輔導卓有成效。文化館工作人員主動對農村、機關單位、企業、廠礦、學校開展文藝輔導工作。3月份到曩宋鄉政府、勐科村、杞木寨村進行文藝輔導,輔導人數148人。4月份,傣族潑水節及德昂族澆花節同期舉行,文藝骨干深入勐養、河西等地開展文輔工作,期間多次到村文化活動中心、婦女之家、老年協會幫助指導編排節目共計52個,輔導人數800余人,下鄉時間累計105天。
在縣城,組織50余名縣直機關業余演出團隊進行不定期輔導,共參加各類演出20場,演出節目近40個;應**縣委組織部、煙草公司、人壽保險公司、公安局、地稅局、計生局及工商局邀請,輔導舞蹈、樂器、合唱等節目,參加全州本系統文藝比賽,均取得較好成績;輔導幼兒園、小學生共計150人,編排出多個優秀兒童節目。組織開展群眾文化廣場舞蹈培訓活動。“大家樂”群眾廣場舞活動參與人員達數萬人次。
⒊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與保護富有成效。
(1)打造葫蘆絲品牌。①積極培育本土葫蘆絲文化產業。10月份,為**縣金孔雀葫蘆絲制作有限公司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用于擴大本土葫蘆絲產業生產規模,同時積極幫助企業申報葫蘆絲產業發展項目。②8月份,在縣城和中國移動**分公司共同主辦“移動杯”第二屆絲竹情韻葫蘆絲演奏比賽,比賽中邀請到葫蘆絲演奏家龔全國、德宏州傣劇團國家一級作曲家龔家銘教授、中國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理事方桑保等知名人士擔任評委,進一步提升**葫蘆絲之鄉知名度。③加快葫蘆絲培訓,壯大葫蘆絲演奏隊伍。2月份、8月份在勐養鎮舉辦了三期葫蘆絲培訓班,培訓人員達200余人。利用周末定期舉辦青少年葫蘆絲培訓班,培訓人員100余人。開展老年人葫蘆絲培訓。積極協助**縣老年大學開展葫蘆絲培訓。
(2)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挖掘、保護。①成功申報了《**葫蘆絲傳統器樂》、《阿昌族阿露窩羅節》兩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時將阿昌族《阿露窩羅節》向上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②實施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保護:3月對縣內5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每人發放補助3000元,6月對我縣1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發放補助8000元。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8月到芒東鎮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班,培訓學員70余人;9月深入九保鄉開展宣傳培訓,培訓學員60余人。
(3)弘揚民族文化。3月份積極籌備舉辦了“阿露窩羅節”盛會,參與人數達3000余人,5月份在勐養鎮底養村舉辦了傣族“潑水節”、在河西二古城舉辦了德昂族“澆花節”,推動民族民間文化的展示與交流。
4、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6月24日,我局一行22人赴掛鉤點芒東鎮平壩村,開展主題為“弘揚民族文化、踐行科學發展”文藝聯歡活動。此次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反映*****內涵的文藝作品,讓廣大群眾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理念,共有200多名群眾觀看了演出。自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我局先后到勐養鎮、曩宋鄉、河西鄉、九保鄉勐科村、芒東鎮杞木寨村、河西二古城等地開展文輔工作,指導編排節目40余個,輔導人數500余人,下鄉45天。
5、舉辦較大規模的**書畫攝影展覽活動。國慶前夕舉辦的《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書畫攝影展》,共展出書畫攝影作品193幅(書法作品40幅,繪畫作品95幅,攝影作品58幅),集中展示了我縣藝術創作隊伍的最新成就和基本風貌。
篇2:縣文化局文化館年度工作總結
20*年縣文化館年度工作總結怎么寫
今年以來,我局始終堅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按照“三貼近”原則,積極籌備舉辦了第二十四屆“南甸杯”運動會、阿露窩羅節盛會、怡心花園開幕典禮大型文藝晚會、**縣少數民族歌舞樂展演、“大家樂”文化廣場活動;組織參加了**州第二屆民族歌舞樂展演、**州健身操比賽、**州首屆廣場“大家樂”舞蹈比賽;組織培訓了少數民族健身操、氣功、葫蘆絲等活動30余場次,參與人數達40000余人,豐富和活躍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1、認真組織開展各種節日慶典活動。
大年初一,**縣文體局精心組織了*年“和諧文化、歡樂雞年”游園活動。活動設有16個項目,并預備了價值6000多元的獎品,當天共有4000余名群眾參與,極大地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三月份我局與相關部門配合,組織創作人員深入社區,發掘提煉素材,編創、排演一批反映和諧文化建設的文藝節目,共同動員機關、學校、社區和部分企業500多名群眾演員,使阿昌族阿露窩羅節盛會獲得圓滿成功。四月組織策劃了“**縣知青返鄉聯誼晚會”;協助完成“勐養鎮*年歡度潑水節”活動。五月份協助完成“怡心花園開幕典禮”大型文藝晚會,同月參加了“*年德宏州公安系統文藝匯演巡回演出”活動。六月與宣傳部聯合舉辦了“德宏州第三屆青年歌手電視大賽――**選拔賽”,推選出7名優秀歌手赴芒市參加復賽。七月份舉辦了“**縣民族歌舞樂展演”,其中葫蘆絲合奏《古歌》、阿昌小合唱《阿昌背更果》,被選送參加“德宏州第二屆民族歌舞樂展演”,均獲州級三等獎。《古歌》被選送到省上參加**省第六屆民族歌舞樂展演,榮獲銅獎;《阿昌背更果》獲優秀獎。九月份協助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十一月參加德宏州首屆廣場“大家樂”舞蹈比賽,榮獲三等獎。
2、文藝輔導卓有成效。文化館工作人員主動對農村、機關單位、企業、廠礦、學校開展文藝輔導工作。3月份到曩宋鄉政府、勐科村、杞木寨村進行文藝輔導,輔導人數148人。4月份,傣族潑水節及德昂族澆花節同期舉行,文藝骨干深入勐養、河西等地開展文輔工作,期間多次到村文化活動中心、婦女之家、老年協會幫助指導編排節目共計52個,輔導人數800余人,下鄉時間累計105天。
在縣城,組織50余名縣直機關業余演出團隊進行不定期輔導,共參加各類演出20場,演出節目近40個;應**縣委組織部、煙草公司、人壽保險公司、公安局、地稅局、計生局及工商局邀請,輔導舞蹈、樂器、合唱等節目,參加全州本系統文藝比賽,均取得較好成績;輔導幼兒園、小學生共計150人,編排出多個優秀兒童節目。組織開展群眾文化廣場舞蹈培訓活動。“大家樂”群眾廣場舞活動參與人員達數萬人次。
⒊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與保護富有成效。
(1)打造葫蘆絲品牌。①積極培育本土葫蘆絲文化產業。10月份,為**縣金孔雀葫蘆絲制作有限公司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用于擴大本土葫蘆絲產業生產規模,同時積極幫助企業申報葫蘆絲產業發展項目。②8月份,在縣城和中國移動**分公司共同主辦“移動杯”第二屆絲竹情韻葫蘆絲演奏比賽,比賽中邀請到葫蘆絲演奏家龔全國、德宏州傣劇團國家一級作曲家龔家銘教授、中國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理事方桑保等知名人士擔任評委,進一步提升**葫蘆絲之鄉知名度。③加快葫蘆絲培訓,壯大葫蘆絲演奏隊伍。2月份、8月份在勐養鎮舉辦了三期葫蘆絲培訓班,培訓人員達200余人。利用周末定期舉辦青少年葫蘆絲培訓班,培訓人員100余人。開展老年人葫蘆絲培訓。積極協助**縣老年大學開展葫蘆絲培訓。
(2)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挖掘、保護。①成功申報了《**葫蘆絲傳統器樂》、《阿昌族阿露窩羅節》兩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時將阿昌族《阿露窩羅節》向上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②實施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保護:3月對縣內5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每人發放補助3000元,6月對我縣1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發放補助8000元。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8月到芒東鎮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班,培訓學員70余人;9月深入九保鄉開展宣傳培訓,培訓學員60余人。
(3)弘揚民族文化。3月份積極籌備舉辦了“阿露窩羅節”盛會,參與人數達3000余人,5月份在勐養鎮底養村舉辦了傣族“潑水節”、在河西二古城舉辦了德昂族“澆花節”,推動民族民間文化的展示與交流。
4、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6月24日,我局一行22人赴掛鉤點芒東鎮平壩村,開展主題為“弘揚民族文化、踐行科學發展”文藝聯歡活動。此次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反映*****內涵的文藝作品,讓廣大群眾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理念,共有200多名群眾觀看了演出。自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我局先后到勐養鎮、曩宋鄉、河西鄉、九保鄉勐科村、芒東鎮杞木寨村、河西二古城等地開展文輔工作,指導編排節目40余個,輔導人數500余人,下鄉45天。
5、舉辦較大規模的**書畫攝影展覽活動。國慶前夕舉辦的《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書畫攝影展》,共展出書畫攝影作品193幅(書法作品40幅,繪畫作品95幅,攝影作品58幅),集中展示了我縣藝術創作隊伍的最新成就和基本風貌。
篇3:鄉鎮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總結
鄉鎮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總結
今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本鄉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的宣傳和日常監管力度。在“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中,結合“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專項整治活動”等,使全鄉的安全生產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現將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安全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了全鄉安全監管組織網絡。一是鄉政府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安監辦,負責全鄉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兩委”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9個村1個社區各自成立安委會;二是鄉政府與各村、企業、車輛、危化品商家等都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逐級明確責任分工。
二、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
1、非煤礦山方面:本次行動中,我鄉并未發現非法開采的情況,也不存在合法開采的個人和企業。
2、道路交通方面: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實行逢場必查,平時抽查的方式進行道路安全隱患排查。因學校無住校條件,非法搭載學生上下學的情況較為嚴重,我鄉對面包車司機及搭載的學生作了具體統計,并組織召開安全教育培訓會,與各位司機簽署了安全承諾責任書。
3、建筑施工方面:對全鄉建筑施工單位進行了檢查,督促其辦理相關的資質證明,與鄉政府簽訂承諾書,并對施工單位和房屋業主進行了安全宣傳和教育。聯合對場鎮存在安全隱患的樓房做了全面的排查,共排查出了5處存在安全隱患的樓房,下發了整改通知書,并進行了整改驗收工作。
4、消防防火方面:制定了場鎮消防應急預案,森林防火安全應急預案,與各村簽訂了森林防火安全協議書,成立了鄉、村(社區)、組三級防火搶險隊,并不定期的對各商家和人群集中地的消防設施進行了抽查。
5、危險化學品方面:我鄉有3個煙花爆竹店和2家罐裝煤氣店。在本次行動中,鄉政府與以上5家店主簽訂了安全承諾書,對煙花爆竹及煤氣罐存放點進行了安全排查。其中3家煙花爆竹經營點均存在上宅下店的情況,已將具體情況上報至有關部門。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村民安全意識差,個別項目檢查未形成長效機制,落實的不夠到位。
2、全鄉摩托車無牌無證情況嚴重,超載現象較多,道路交通檢查懲罰力度不夠。
3、對于舟楊路途中兩處危巖“長杠嘴”與“花秋巖”,我鄉因技術、人員、資金等多方面的缺陷,僅以鄉本級力量,難以徹底排除以上安全隱患。
4、胡溪口處無碼頭,小型船只較多,均未配備救生衣,存在安全隱患。
5、學校因修建住宿樓,無住校條件,造成大量學生乘車上下學和在校外群居的情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搞好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安全生產責任,使各生產單位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
2、加大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民眾和各生產單位的法律意識。按照《安全生產法》、《省安監規定》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對各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3、堅持搞好災害撤離演練,特別是在場鎮和地質災害點等危險區域。將演練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深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爭取把災害損失壓縮到最小。
4、進一步鞏固專項整治的成果。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章操作、違規生產的行為,消除事故隱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鄉將結合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確責任,加大力度,把全鄉的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扎實、堅持不懈的開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確保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