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讀后感《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讀后感《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2024-08-02 閱讀 2360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讀后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同事參加班主任培訓時發的三本書,其中一本有些“霸道”的書名吸引了我的眼球,帶著疑惑的心情,我開始讀這本書。

“不懂心理學的教師不是好教師。學生想認真學習,教師想盡力幫助學生學習,家長永遠想給孩子最好的,校長、主任也絕對希望學校的教學能夠蒸蒸日上,推動教改的專家學者們更是希望能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制度。問題是,我們如何確定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對的呢?直覺上,我們都以為我們是對的,但心理學卻告訴我們:人們的想法往往埋藏著許多盲點??戳诉@本書,相信你會有機會挑戰你自己的直覺?!?/p>

作為一位教師,必然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的概念,比如從眾、自我實現、自我中心等等。也許畢業多年后你仍然能背出這些概念,然而當你真正面對課堂情景時,你能夠用這些概念來判斷及應對學生的情況嗎?恐怕任何一位教師,沒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是很難把這些理論的知識和教學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作者唐全騰在教書一段時間后,重新回去讀書,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本書分別從學習、關系、決定三個角度,用心理學來解釋校園中最常見的現象,總結了23種教育心理現象,并結合教學場景進行了分析,并從教師的角度自己的認識和處理方法,給我們讀者很多包括個體的學習、班級的管理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法,是非常有用的一本書,也是一本很適合教師閱讀,更是教師不可不讀的好書。

給我感觸最深、觸動最大的是第七種教育心理現象――習得無助(learned-helplessness)。

本章通過場景一――描述A學生上課無精打采及這類學生對課堂、考試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場景二――描述B老師對上班無奈的心情,兩個場景給我們展現出的是一幅令人頭痛的教育現狀――學生無心,老師無奈。之后通過塞利格曼的“小狗逃脫實驗”得到了這個“習得無助”的現象。當個體認知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困難,對目前的環境變化無法控制,或是對未來發生的事情無法預測時,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延續,個體將會喪失斗志,繼而陷入絕望的心理困境。

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每當學生考了一個不太理想的成績時,很多人的反應是“你看你,考這么點分,怎么這么不仔細?你看誰誰,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更有甚者狠狠地瞪著孩子“你笨死了,氣死我了”,這會讓孩子心情壞到極點,心想:“我完了,我這么笨,學不好了,再怎么學也學不好了?!焙⒆釉隗w驗成功的美好之前,首先體驗到了失敗,研究表明,“成功經驗”“失敗經驗”會影響人們日后遭遇困難之后的表現。

自己雖然只有兩年多的教學經歷,有時候,有些孩子的分數真的令人慘不忍睹,也真的是很生氣,但說實話,10分,20分又如何?現在差不代表未來會差。就算未來的考試還是差,也仍然不代表這個學生不會有成就。真正令我不忍心的是看到有的學生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浪費生命。為什么他們會變成這樣不在乎學習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長時間,通過閱讀,我終于把腦子里那個空洞的心理學概念“習得無助”和這種現象畫上了等號。

自從有了這樣深刻的認識之后,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因為自己此前的“無知”讓多少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變得對學習不關心、不在乎。想著想著悄然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增加了許多。在課堂上我不再無視那些孩子們的存在,開始理解、寬容他們,幫助他們降低學習的難度,讓他們體會到學習上小小的成功和簡單的快樂;課下,我開始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在學習上暫時落后的原因及學習上的困惑,傾聽他們的想法,試著幫他們找回自信,迎接挑戰。即便自己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及想要改變的愿望之后,我知道我更應該尊重孩子們,只有孩子們準備好要接受挑戰時,這個挑戰才會有意義。

仔細想想,不止孩子們,我們成人在生活中也是常常會出現習得無助的現象。當面對困難時,我們曾經努力過幾次?又真的盡力了嗎?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會遭遇到那種讓我們真的無法擺脫的困境,真正綁住我們的,往往是心底那種懦弱、不愿努力的心態。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應該試著去接受它?!比欢覀儠粫菀拙统姓J環境是無法改變,而委屈自己接受呢?相信只要我們轉變心態,戰勝自己,便會柳暗花明!

篇2:體育教師讀書筆記《體育心理學》讀后感

在上大學時就認真學習馬啟偉老師主編的《體育心理學》,暑假里結合13、14兩屆訓練又把該書讀了一遍,其中體育與心理的關系、體育參與的動力系統、運動技能學習、心理技能訓練、體育教學心理、體育比賽心理對我們的訓練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別是體育參與的動力調節系統是第三章的內容,主要闡述體育參與的動力調節問題,參與體育活動要靠本人的積極性,同時人的動力調節系統是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以個人的需要為基礎,由動機、興趣、態度、習慣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就學習心得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注重體育生對體育的興趣

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并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興趣對促進體育學習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體育興趣與體育學習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體素質和原有技能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有體育興趣的人較無興趣的人活動效果更優。這就是由于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或鍛煉具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

首先我注重隊員對體育的興趣的引導,在13、14兩屆體育生組隊時,提醒學生考學的重要性(考不考學跟40歲的生活環境有直接的關系)。結合訓練成績和語數外成績制定目標,循序漸進,注重周、月目標及短期目標最有實效性,定的太低學生沒有通過努力就超過了此目標,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潛力也不能得到充分挖掘;過高目標,學生通過刻苦訓練沒有達到目標,就會有挫折感恐懼感而失去自信心。為此,我們教練要指導學生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高考目標和短期目標,短期目標最有實效性,但必須要有高考目標做引導,短期目標如每月的體能目標和每月的月考成績及時反饋,做到及時張貼公布,同時還要做到多鼓勵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訓練有動力,學習有方向,讓學生訓練、學習都能夠達到的相應的目標,高考目標相應也就完成,學生的信心也就有了,學生的訓練熱情、斗志也就上來了。

其次對這些體育生紀律較松散,特別是學習的習慣差,目標不明確,所以一開始就幫助學生一一分析:一類是體育成績好,文化成績好如王子瑜、蔣凱等,這類學生是為了考大學選擇了體育訓練,因此對這些學生平時生活、學習、紀律、訓練等方面多關心,對每次月考及時統計并及時小結反饋,幫助他們提高成績;二類是體育成績好,文化課成績還可以如仲偉春、陳修橋李子巖等,這類學生主要加強文化課的學習和紀律的管理,加強考學的理念指導,平時要求嚴,但一定要多關心;三類是體育成績好,文化成績差如袁帥、王磊、楊閏杰、臧秀峰等,對這類學生主要加強文化課的學習的指導,平時與班主任、語、數、外老師多交流,了解他們的平時學習的情況,來提高學生文化成績;四類是體育成績差,文化課成績好如滕超、秦超、劉志文、程子瑤主要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但不能放松文化課的學習;五類是體育成績差,文化課成績差,如劉柳、劉倩、尚冠宇等這類學生是為了鍛煉身體,而且活潑好動、情緒波動較大,自覺性差,對此要加強紀律教育。

第三、注重家長會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關注高考、學情,與家長及時交流校表現如紀律、同學之間交往的問題、手機上網的問題、學生打架、談戀愛、星期做作業情況、關注學生的目標或考什么大學問題(強調多與孩子交流,家長是學第一教師),告訴家長:感情+意志力=幸福;合作,人心齊,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二、創造成功機會、創建愉快情景、滿足需要、教學引趣等多種方式實現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愿望?!保跎晁够=處煈ㄟ^教學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在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到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