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畢業考試質量分析

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畢業考試質量分析

2024-08-02 閱讀 2926

此次期末測試算是結束了。由于是八鄉聯考,也算是緊張了一回。考試成績在五個班當中不算理想,心中總有些莫名的哀傷。但我在困難面前會越挫越勇,永不放棄!究其原因讓自己找回迷失的路。

一、存在的問題。

1、基礎知識題錯的太多,就連課本中最基本的字詞和原文都填錯了。

2、口語交際能力有待提高。分析試卷發現學生答口語交際類題目時,大部分只是泛泛而談,有的甚至留空白。

3、課外知識面太窄。很多學生連成語典故都不知道是什么。語文課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語言和文化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原因分析。

1、課本知識掌握不牢。這與老師平時的要求是否嚴格以及檢查是否及時緊密相連。

2、平時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3、課外知識積累得太少。

三、具體整改措施:

在班級管理和教學中要嚴慈相濟。

(1)嚴--做學生的導航燈。

管理班級是為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嚴”表現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日常行為規范。

a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把工作做細。平時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書寫,規范做作業,抓牢基礎知識,掌握做題的技巧,探索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學生除了學習還有課余生活。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搞好教室和寢室衛生。為學習創造干凈舒適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嚴格要求學生會整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讓學生養成獨立自理能力。

c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很重要。要讓學生都爭做文明學生。不打架不罵人不妒忌別人,共建一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文明班集體。

(2)慈--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學生都需要關愛。在家中,有嚴父慈母,在學校里就有嚴慈相濟的老師,所以說老師都充當著父母的雙重角色。不僅在上課老師要關注學生,更重要的是在課下充當“軍師”為學生出謀劃策,幫助解決難題。在生活上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說單純又復雜,心理世界是令老師琢磨不透的,所以老師要在生活中關心學生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擾,特別是六年級學生身心都處在青春發育期,更是要特別關注,多與學生溝通,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少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總之,教師要狠抓基礎,不斷挖掘學生潛能,實現三維目標!

篇2:小學六年級語文上期末考試質量分析(試卷分析)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質量分析(試卷分析)

第一學期期末六年級

語文質量分析報告

大鄧高小語文組:梁棟

這次考試由縣局統一命題,聯校組織安排,異校交叉監考,組織嚴謹,本次集中組織評閱試卷,做到了公平合理。

一、基本情況:

這次我校應參加考試人,實參加考試191人,總分13770分,均分72.6分,及格率92.8

優秀人數15人,優秀率為.7.9。

二、試題分析:

這次語文試卷的立意鮮明,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思想,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語文小天地,生活大課堂,本次命題注重讓語文回歸生活,喚起孩子已有的生活體驗,從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建構知識,讓孩子有章可循;突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注重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考查,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統覽整個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構科學,內容全面,突出重點

本試卷滿分100分。基礎知識占40分、、閱讀占30分、作文實踐占30分。試題突出了第三學段語文的訓練重點,側重考查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側重考查學生課本之外的習得,了解他們課外的語文學習行為,同時檢測表達和運用水平,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廣泛的語言積累。本試卷評價導向功能的作用很明顯。

試題摒棄了以往那種支離破碎的分析、單調枯燥的考查,注重對學生積累運用能力和課外閱讀實踐的測試。取之于課內,應用于課外。這些測試內容既是小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更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奠基。

2、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強調“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第一部分三(3)本冊課文我們認識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詹天佑、巴金、錢學森、林肯……他們當中,我最敬仰的是(),因為()這個題目的設計做到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求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個問題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表露自己的內心、傾訴自己的真實體驗,并學會感悟、學會質疑。這是“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具體落實。

3、樹立生活中處處可以學語文的教育觀

此試卷命題不但注重語文的文化內涵,更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閱讀感悟。第一部分3小題、5小題選字填空、選詞填空的運用意在考查學生的閱讀積累,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要向課外延伸。文段一節選自課文《草原》,第3小題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意在培養學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文段二選文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孩子去感受、揣摩、體驗、感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交流。達到“我在課文中,課文也在我中”學生在閱讀中開闊了視野,拉進了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在讀文的同時,受到了教育。

三、學生做答情況分析

第一題把下面的句子抄寫在橫線上,注意寫得正確、工整。學生做的較好,失分較少。

第二題基礎知識運用選擇的形式考查學生拼音、詞語、句子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學生掌握較好,失分率低。3小題和5小題個別同學選擇錯誤,出現失分。

第三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第1小題學生掌握情況良好,只要會背誦就能填上。3小題學生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正確作答。4小題宋代理學家朱熹巧妙地用水塘作比喻,啟示我們()因為課文中出現的是詩句,這里讓用自己的話說,部分同學就不會了,出現失分。5小題畫圖,畫出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的示意圖,少部分同學沒能看清題意把倆圖的位置畫的顛倒了造成了失分。

第四題用修改符號在原文修改,這道題失分嚴重,這里面的讀者是一本雜志沒能加上書名號,書藉沒能看出錯誤,沒改為書籍造成失分。

第五題閱讀理解,包括課文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部分,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展示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文段一第3小題,由于學生沒有認真審題,不知道用具體事例來說明對詞語的理解,部分學生出現失分。

第六題習作給孩子們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特長,張揚個性。

本次習作命題體現了靈活性和開放性,從題目選擇上二題任選一題,這樣學生可以自由選題、大膽表達,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出現了不少表達真情實感的佳作。但是也有部分同學得分不高,原因是寫作數量不足;書寫不工整;內容與題目不符。

四、改進措施:

1、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所以學生學語文并不難,關鍵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并在潛意識中,引導學生看各類雜書,從中體味書本是甜的,知識是甜的,讀書是甜的。學習語文的滋味也是甘甜的。

2、語文課要充分做到讀悟結合,積累語言,激發情感,體味文本。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給學生有效的方法引領,讓學生多讀、善讀、愛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讀出獨特的閱讀思考。

3、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法指導,使學生在第一時間能領悟知識點掌握的要點。

4、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培養觀察、思考,積累一定的第一手寫作資料和語言資料,做好前期的寫作功課。其次,在指導寫作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并加強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寫作技巧的訓練。再次,注重作文講評,推敲用詞寫句,力求簡潔、準確基礎上的具體和生動。只有層層把關,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見實效。

五、奮斗目標:均分達到8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