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上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試卷分析)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試卷分析)
第一學期期末六年級
語文質(zhì)量分析報告
大鄧高小語文組:梁棟
這次考試由縣局統(tǒng)一命題,聯(lián)校組織安排,異校交叉監(jiān)考,組織嚴謹,本次集中組織評閱試卷,做到了公平合理。
一、基本情況:
這次我校應參加考試人,實參加考試191人,總分13770分,均分72.6分,及格率92.8
優(yōu)秀人數(shù)15人,優(yōu)秀率為.7.9。
二、試題分析:
這次語文試卷的立意鮮明,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思想,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語文小天地,生活大課堂,本次命題注重讓語文回歸生活,喚起孩子已有的生活體驗,從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建構知識,讓孩子有章可循;突出“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注重了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考查,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統(tǒng)覽整個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構科學,內(nèi)容全面,突出重點
本試卷滿分100分?;A知識占40分、、閱讀占30分、作文實踐占30分。試題突出了第三學段語文的訓練重點,側重考查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側重考查學生課本之外的習得,了解他們課外的語文學習行為,同時檢測表達和運用水平,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廣泛的語言積累。本試卷評價導向功能的作用很明顯。
試題摒棄了以往那種支離破碎的分析、單調(diào)枯燥的考查,注重對學生積累運用能力和課外閱讀實踐的測試。取之于課內(nèi),應用于課外。這些測試內(nèi)容既是小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更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奠基。
2、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強調(diào)“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第一部分三(3)本冊課文我們認識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詹天佑、巴金、錢學森、林肯……他們當中,我最敬仰的是(),因為()這個題目的設計做到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坝幸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求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個問題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露自己的內(nèi)心、傾訴自己的真實體驗,并學會感悟、學會質(zhì)疑。這是“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具體落實。
3、樹立生活中處處可以學語文的教育觀
此試卷命題不但注重語文的文化內(nèi)涵,更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閱讀感悟。第一部分3小題、5小題選字填空、選詞填空的運用意在考查學生的閱讀積累,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要向課外延伸。文段一節(jié)選自課文《草原》,第3小題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意在培養(yǎng)學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文段二選文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孩子去感受、揣摩、體驗、感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交流。達到“我在課文中,課文也在我中”學生在閱讀中開闊了視野,拉進了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在讀文的同時,受到了教育。
三、學生做答情況分析
第一題把下面的句子抄寫在橫線上,注意寫得正確、工整。學生做的較好,失分較少。
第二題基礎知識運用選擇的形式考查學生拼音、詞語、句子的掌握情況,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學生掌握較好,失分率低。3小題和5小題個別同學選擇錯誤,出現(xiàn)失分。
第三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1小題學生掌握情況良好,只要會背誦就能填上。3小題學生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正確作答。4小題宋代理學家朱熹巧妙地用水塘作比喻,啟示我們()因為課文中出現(xiàn)的是詩句,這里讓用自己的話說,部分同學就不會了,出現(xiàn)失分。5小題畫圖,畫出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的示意圖,少部分同學沒能看清題意把倆圖的位置畫的顛倒了造成了失分。
第四題用修改符號在原文修改,這道題失分嚴重,這里面的讀者是一本雜志沒能加上書名號,書藉沒能看出錯誤,沒改為書籍造成失分。
第五題閱讀理解,包括課文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部分,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展示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文段一第3小題,由于學生沒有認真審題,不知道用具體事例來說明對詞語的理解,部分學生出現(xiàn)失分。
第六題習作給孩子們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揮特長,張揚個性。
本次習作命題體現(xiàn)了靈活性和開放性,從題目選擇上二題任選一題,這樣學生可以自由選題、大膽表達,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出現(xiàn)了不少表達真情實感的佳作。但是也有部分同學得分不高,原因是寫作數(shù)量不足;書寫不工整;內(nèi)容與題目不符。
四、改進措施:
1、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所以學生學語文并不難,關鍵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并在潛意識中,引導學生看各類雜書,從中體味書本是甜的,知識是甜的,讀書是甜的。學習語文的滋味也是甘甜的。
2、語文課要充分做到讀悟結合,積累語言,激發(fā)情感,體味文本。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給學生有效的方法引領,讓學生多讀、善讀、愛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讀出獨特的閱讀思考。
3、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法指導,使學生在第一時間能領悟知識點掌握的要點。
4、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積累一定的第一手寫作資料和語言資料,做好前期的寫作功課。其次,在指導寫作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并加強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寫作技巧的訓練。再次,注重作文講評,推敲用詞寫句,力求簡潔、準確基礎上的具體和生動。只有層層把關,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見實效。
五、奮斗目標:均分達到80分以上。
篇2:八年級期中語文考試質(zhì)量分析1
學校通知明天下午開備課組長會,主要分析期中考試各科質(zhì)量。
我們八年級分了層,按理說每個層間的差距不會太大,特別是語文這門學課。實事卻并非如此。而且就全校而言,也只有我們八年級的語文的差距是最大的。實驗班有6分的差距,平行班有7分的差距。其實這種差距我個人認為是正常的,因為實驗班有五個班,平行班有七個班,平均每個班高出下一個班1分,不就有可能出現(xiàn)這些個分數(shù)的差距嗎。其實問題的關鍵是在實驗班中,最高分的平均分是89分,其次是85分,最低的是83分。也就是說,有一個班的語文可以歸屬為火箭班。
先還是來談談試卷中學生存在一些成績和問題吧。試卷分三大塊:積累與運用、閱讀和寫作。得分可觀的出現(xiàn)在積累與運用中的前20分和現(xiàn)代文閱讀。在考前,我曾就課內(nèi)的字詞句段文中可能考到的點出了兩張復習試卷,發(fā)給每班進行復習準備。也告知部分班級區(qū)教研室出試卷的習慣,在他們的資料里將出現(xiàn)一篇現(xiàn)代文的文本。有些學生將《百分》中可能考到的課外現(xiàn)代文進行了閱讀。第二篇現(xiàn)代文層次清晰,情感明確,學生很容易把握,所以對于一般的學生來說在整張試卷中有近45分能得個36到45分。
問題主要存在于三處:綜合性學生、文言文和作文。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表現(xiàn)出的問題有兩點,一是對選題的概括及理由的表述不準,二是在口語交際中,可能是由于平日里說話的表達習慣,及少數(shù)學生在表達中能表現(xiàn)出對對方的尊重情感。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有關“中秋與文化”的,學生對于文化的范疇沒有意識,所以在表述時不準確。在口語交際中,學生隨心所欲的講,有同學講:你這是崇洋媚外,自己的節(jié)不過,想著去過洋人的節(jié)。這些個類似的語言和內(nèi)容表達出現(xiàn)很頻繁。學生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不懂得尊重和肯定他人,在沒經(jīng)過思考后,很自然的就表露出自己的本意來。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在今后的大量練習中得到解決。在臨近期未進行考試時,我將會匯集大量有關類似本次綜合性學習的題型來做訓練。
文言文的試題,告訴我們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不再考查手頭所學,而是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長期記憶和積累。如:試題中考查的詞和句,都是初一教材中《論語》和《扁鵲見蔡桓公》中出現(xiàn)的詞句。在沒有經(jīng)過復習的前提下,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處于遺忘的狀態(tài)。文言文共15分,稍好一點的同學可得個11分左右;一般的學生不會超過8分。應對文言文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老師將初一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匯集,再布置學生準備一個文言積累本,將同步所學的內(nèi)容抄在積累本上,利用早自習時間或是練習的方式來進行反復的記憶。以求在學生大腦中開成的較為牢固的記痕。
作文的問題是最不能容忍的,那就是學生跑題。當然跑題的問題一般出現(xiàn)在平行班之中,作文材料是一組比喻排比句。本體只有兩個字“忠告”,而喻體則有近十六個字,學生在沒有認真細心審題后,加之前面的現(xiàn)代文閱讀《雨的四季》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是圍繞雪花、細雨、冰雹等自然之物來行文。其實作文中也有一種好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那就是卷面及字數(shù)的達標率較高。針對作文跑題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多作相關材料作文的審題訓練,在訓練中告訴學生審題的步驟和方法。
此次試卷是嚴格按照今年中考的模式,所以我認為在現(xiàn)代文的講解中,老師有必要提前將九年級才學的5個考點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做到知已知彼,知道別人在考查他什么。比如這次的現(xiàn)代文考查中,共有七題,其中有11、15兩題是在考查要點概括,12、16兩題是在考查詞句理解,13、14兩題考查的是文意把握,17題考查的是作品感受。如果學生知道了考查的目的及答題的有關技巧,那么在今后的現(xiàn)代文考查及中考中一定會做到得心而應手的。
下面我想就開篇所提到的“火箭班”談一點自己的想法。自陳娟老師進入我們四中,我個人認為就出現(xiàn)了一個“陳娟現(xiàn)象”,有的老師可能認為我言過其實了。事實上,只要我們稍稍回憶一下就能印證。無論是小考還大考,陳娟老師所帶的班級總是遙遙領先。我和蘇老師都曾和陳娟老師帶過同一年級,也都曾領教過陳娟老師的厲害。這一次同樣如此。我在平日里很注意觀察她的工作和教學,也找過她所教的學生進行了詢問。從她的所作所為中,我得出了一個感受和一個結論。感受是,學校完全不需要學習遠在江蘇的洋思經(jīng)驗,只需學習陳娟老師的所作所為即可。得出的結論則是語文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學出來的。
先讓我來比較一下實驗班中考第一名的陳娟老師和最后一名的雷丹老師。陳娟老師是從小學調(diào)至我校的,而雷丹老師,據(jù)我所知,她是鄭店中學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在聽她的公開課和聽她評課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她的優(yōu)秀。這一次的語文試卷,在教研室給出的答案中有一個不易看出的問題,雷丹老師很快就意識到了,并打電話告訴胡老師,胡老師還就此向她表示了感謝。按一般的邏輯推下去,結局一定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其實這也是很多老師的困惑。也是我上半年教初三時的困惑。下面我來講述一下陳娟老師的工作和教學情況,相信我講完后,在座的老師們就能解惑了。
通過詢問,我了解到:陳老師在每上一篇文章之前都會讓學生回家去預習,通讀課文三遍,并讓家長簽字。講到這里,很多老師心里會想,這是小學老師的作法,初中用不著。其實對于教學不管是哪個階段,只要能促進教學都是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新授課之前多次感受了文章的內(nèi)容,這本身就是在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說陳老師很注重他們的感受,會在課堂上留出很多時間讓學生來提問。課下,陳老師有好幾個作業(yè)情況記載本,對每次的作業(yè)情況,她都會給出評價和總結。上課時會點名表揚作業(yè)有進步的學生。作業(yè)中,陳老師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學生的任何一個問題,不是找到辦公室,就是下課到班督促學生改正。背書,在陳老師班上每一位學生都要背兩遍,先到條組長那里背,再到她這里來背。我問她的學生,是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要在她這里背,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還強調(diào),說每一篇要背的內(nèi)容,我們都要背兩遍。問到作文的教學時,學生說,一般都會花三節(jié)課來應對作文,講、寫、評環(huán)環(huán)到位。學生的初稿需經(jīng)她的同意方能謄到作文本上,我問學生,一般作文本什么時候發(fā)下來,學生說是交本子后的第二天,全班學生的作文就都發(fā)下來了。我問學生,有沒有超過一個星期才發(fā)的時候,學生否定了我的猜測。我問學生,最期待陳老師上什么樣的課,學生說是每周一次的評摘抄。每周她都會布置固定的作業(yè),兩篇摘抄和一篇隨筆。學生們很樂意將自己所喜歡的文段抄下來,經(jīng)老師的評選在全班宣傳。詢問完她的學生,我瞬間回憶起了和陳娟的一段對話。記得上上個星期學校進行賽課,我們力推她來參賽,她說很忙,沒時間。我反駁她,我們都做一樣的事,有么事忙的喲。現(xiàn)在想來,她確實很忙,她在忙學生的落實。想到此,我真的感到很慚愧。其實很多老師都會有個想法,陳娟帶一個班語文,有的是時間,而有的實驗班老師帶的是雙班,本身就很忙。這肯定是事實。聽陳娟的爸爸陳孝東老師講:她常會的把作業(yè)帶回家,也常會找副課老師要課上;每次考完后,不是很得意,而是更加的焦慮和擔心;說她的心理壓力很大,總擔心教不好。事實上,她教得相當?shù)暮?,她做得也相當?shù)膬?yōu)秀。
在此,我想說的是,位置值的推行,更加突出了語文的重要性,透視陳娟老師的作法,我覺得學校應增加語文的課時。據(jù)我所知,五里界中學每周的語文課有九節(jié),而我們學校每周的語文課只有六節(jié)。他們學校在學習洋思經(jīng)驗,只有課時保證了,經(jīng)驗才能實行,否則就是形式,就是空話。其實增加課時的想法,在我教初三時,劉艷老師就曾提出過。再就是,我個人認為,學校在查老師教學活動時,不應把重點放在環(huán)節(jié)量上,而應放在老師是否落實上。
說了太多了,其間一定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希望老師能原諒,同時也想讓大家知道,我資歷很淺,人也很蠢,想法自然還很幼稚,不妥的地方,你們就全當我是個小孩子不懂事。不好意思!謝謝大家!
篇3:七年級語文上期中考試質(zhì)量分析
二、班級分析:
本次考試中,我所帶的兩個班基本情況如下:人均分:七(11)班:86.6,七(12)班:85.2,及格率:七(11)班:98.3%,七(12)班:91.4%。優(yōu)秀率:七(11)班:13.8%,七(12)班:15.5%。兩個班的閱讀三的得分率都在50%以內(nèi),要深刻反思。七(11)班的整體水平好于七(12)班,但尖子生太少且不尖,七(12)班的后進生太多,尾巴太長,有些同學的分數(shù)低得離譜,比如說易力才考了18分,全年級最低,工作難度很大。
三、存在的問題:
1、有些學生的卷面不夠美觀,影響了評卷時的印象分。
2、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拼讀能力欠缺,錯別字較多,如:“燥”與“躁”不分等。默寫題本應是送分題,但是學生由于多字、漏字、錯字現(xiàn)象招致失分。
3、不會學以致用。閱讀題做的練習量不夠,學生拿到題束手無策。稍微靈活一點的題目,他們就只能望題興嘆了。(閱讀)
4、作文有偏題現(xiàn)象,不會審題,事情寫得不具體,缺乏真情實感,泛泛而談之作很多。
四、改進措施:
1、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做到溫故而知新,而且要及時復習。
2、認真鉆研教材,把握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做到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統(tǒng)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要引導學生多抒懷,多感受,多朗讀,多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在學習重點段落時,可以拓展課外知識,或補充,或練筆,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提升閱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在講解習題時,有意識地要求學生看完題目后,用自己的話講明題意。經(jīng)常這樣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標題干,保留做題痕跡)
4、加強對后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給后進學生優(yōu)先權,優(yōu)先提問,優(yōu)先指導,優(yōu)先批改作業(yè)。做到課堂提問多給機會,課后作業(yè)當面指導,練習之后幫助分析錯誤與問題,定期給予輔導。(定及格邊緣生)
5.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積累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要讓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擴大知識面,增加閱讀量。重視課外閱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讀書筆記,感受)
6、勤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計劃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學習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我在批改作文時對學生嚴格要求,重點部分若是寫得不具體,就應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言行舉止寫詳細。開頭與結尾要注意技法。(讀寫結合,激發(fā)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