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活動課計劃
一年級語文活動課計劃
元寶山附屬實驗小學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我們一年級的語文課將以新時代和新課程為指南,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x理論及“****”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校工作計劃及本級語文科教學計劃為依據,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語文素質。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出發,著眼于豐富學生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培養有個性特長,具有創造精神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全級大部分同學能明確學習目的,熱愛學習,刻苦鉆研,認真依時完成各科作業,遵紀守法,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他人及集體,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在學習上,他們有不同的情況。對于語文活動這一門學科來講,更具有不同的特點。他們當中有些同學喜歡學習;有的對學習不太喜歡,但求得過且過,沒有一點上進心;這樣對學習有些障礙。因此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抓紀律.本學期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良好的班內氛圍,使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學會寬容,學會與他人合作,使他們盡快的適應學校環境,投入到學習當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合格的小學生。
三、主要工作內容和措施
在語文活動課中,學生始終是知識、技能、能力、品德等的主動獲取者。因而,必須通過語文活動課,逐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思想素質和語言素質。在內容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課中,我們本著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可操作性選編一些語文活動課的內容,這些內容既豐富學生課外生活知識,又陶冶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以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得以提高,個性特長得以發展,知識面更廣。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得以有顯著的提高。具體做法:
1、在的活動形式上應多變,不拘一格,要利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眼、動情(表情和感情)。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提高人文素質。
2、活動課的內容,我們既注意和教材有潛在的聯系,但又不是簡單重復教材,更不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還要按照學生興趣、個性特點來選取,因此,教師課前心須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3、真正讓學生在活動中“動”起來,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和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4、堅持活動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自我活動作用:活動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發揮;活動后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5、活動課中要充分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
6、活動內容的深度、廣度,要因學生而定,可師生共同創設活動內容、形式。
7、學生在上完每一節活動課后,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應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2:語文活動課的教學體會
語文活動課的教學體會
小學語文活動課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興趣、能力與特長為目的的一門課程。與語文課堂教學這種形式相比,活動課更是為學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廣閱的空間。
1、多層次。語文活動課可以在個人、小組、班級、學校四個層次上開展。個人活動如圖書閱覽、三分鐘演講、小日記;小組活動如興趣小組、小報編輯部、語文游藝宮、小小文學社等,還有班、隊、校的集體活動,更是增加了學生交空間。
2、多形式。根據具體情況,語文活動課可以靈活機動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競賽式:辯論賽;文藝式:將童話故事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將約定俗成的成語讓學生演繹成生動的故事等。還可以采用語文游戲式。語文情境式等。
3、多渠道。語文活動課不僅僅是依靠課本,而是以整個社會為背景的。所以開展活動的渠道是很多的。在"五一"勞動節,筆者組織學生到田間地頭參觀農民種田,還親手實踐,又到附近企業訪問2人,然后圍繞"幸福是什么"這一主題,開展"討論會"。又如結合學校組織的"春游",設計了"找春天、贊春天"的活動。
4、多系列。例如,設計"學雷鋒"活動,讓學生人人收集有關雷鋒的事跡、日記,進行講雷鋒的故事--學雷鋒、見行動--唱贊雷鋒的歌,明雷鋒精神系列活動。又如,在高年級設計"互贈格言"活動,課前,讓學生收集古今中外有關讀書立志的格言,上課時,講格言,課后進行格言展覽等活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實踐性充分體現,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