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寫字學科教學計劃
寫字是人的一項重要的基本素質,“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寫字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具有育德、啟智、修身、養性、審美的功能。小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寫字教學是小學生的基本訓練之一,抓好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品質、寫字技能。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貫徹市局文件精神,創建寫字特色學校,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工作要求,切實加強寫字教學,提高教師的寫字教學與科研水平,訓練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完善寫字教學評價,實現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具有基本規范的寫字技能以及“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標。
二、總體目標:
通過寫字訓練使學生會寫鉛筆字和鋼筆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并有一定的速度;具備正確書寫漢字的基本能力。通過寫字教學,使學生初知書法,欣賞書法,愛好書法。
三、工作要點
1、完善制度。把學生書寫問題作為平日教學巡視的重要內容,隨時給予關注,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每學年組織一至兩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寫字比賽或抽查,定期舉辦作業展覽等。
2、營造氛圍。校園環境是一塊強有力的宣傳陣地,要積極開辟師生優秀書法作品展示櫥窗或專欄,營造濃厚的書寫氛圍。定期舉行學生作品展覽,讓學生感受優秀的寫字作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并對自己提出不足和改進的措施,形成互學互比的局面。
3、確保時間。確保每天20分鐘的練字時間,每周上好寫字課,老師要強化寫字訓練,確保指導到位。
4、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提高教字工作計劃性和主動性。
5、加強寫字教師基本功培訓,提高寫字教學效率。
6、強化業務。組織教師參加硬筆書法學習,提高教師書寫水平。
7、作業練習。每天寫鋼筆字一張,定時練習粉筆字。
8、研究教材教法。開展研討,探討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9、認真制定學年寫字教字計劃,寫好寫字備課,保證教學時間,加強教學示范講解。
10、認真批閱作業,大力開展競賽,積極引導激勵學生。
11、全員參與,齊抓共管,形成氛圍。各學科教師要通力合作,共同重視學生作業的寫字質量和書寫行為習慣的糾偏,共同推進寫字教學的深化。
12、積極開展研討,總結形成我校自己的寫字教學模式。
13、重視人才培訓和“苗子”發掘。
14、寫字教學語文教師人人過關(成為行家里手),對學生普遍教學的同時,培養興趣,發現苗子,凸現特長。
(三)對學生的要求
1、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坐姿和執筆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①牢記“五要三離”②會背寫字歌歌謠③會做寫字韻律操
2、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①字的基本筆畫,主要有如下一些:
橫、豎、撇、捺、點、提、折、鉤等。
②漢字的筆順規則,可分為基本規則和補充規則兩種:
基本規則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
補充規則有先中間后兩邊、右上或里邊的點后寫等。
③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
④漢字的偏旁部首。
3、對小學生的寫字提出嚴格要求,那就是六個字:“規范、端正、整潔”。
(四)、作業要求
1、嚴格學生的作業,要求做到書寫工整、規范、美觀,力爭一次寫好,不涂抹。修改有統一的要求。
2、行款整齊,用格要居中,大小要適當,字距要合理,行距要恰當。
3、在正確、端正、勻稱的基礎上,有一定的速度。
4、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評語對學生的書寫情況進行評價。
四、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1、評字是整個寫字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寫字指導的延續和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自評、互評、點評,建立良好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1)自評。這一環節最好是在學生仿寫的過程中。當寫好一個字后,隨時和范字對照,找出不足之處,以便在寫下一個字前加以改進。當然自評也可以,在小組互評時,看著小伙伴們寫的字,跟他們的作品對照,面對面地展開自評。這樣可以增強孩子敢于發現自己缺點和不足的勇氣,培養其誠實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2)互評。在仿寫后,積極組織學生互相評議,或選取幾份作為例子,集體評議。評議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評價的標準及評價原則。如“書寫是否正確,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的筆畫是否突出,運筆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潔,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等。”當學生有了評價的準繩之后。評價就能有的放矢。同時,在互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對照自己的書寫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學習借鑒,以便改進。通過互評不僅能訓練口語交際能力、觀察分析佳力,也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們不驕不躁,能正確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
(3)點評。在點評過程中,教師的點評往往起到關鍵作用。有時教師的一句點評可以增強學生寫好字的信念。這就要求教師的點評要恰當準確,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寫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幫助其改進。
2、完善考試評價標準。各學科檢測都要設有規定學生書寫的評分要求,重視卷面書寫評價項目,認真評價卷面分,以此促進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引入競爭機制,規范定期開展各種寫字的競爭活動和考核制度。堅持平時檢查檢測制度。
寫字比賽:每學期進行一次鉛筆字,鋼筆字寫字比賽。并按時公布,把寫字教學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師身上,作為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考核的內容之一,以此調動教師、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創出有質量的寫字特色。
4、學校將組織學生會成立檢查小組,每天對各班情況進行檢查,結果記入班級和語文教師量化。
五、具體實施措施:
(一)師生方面
1、學校制定學生寫字書法本,并為科任老師提供專門的寫字用紙。
2、為全校教師進行寫字基本功培訓,有培訓,重過程,有展示。
3、注重學生作品的收集整理。對學生不同時期作品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習字中的得與失,以便更快的讓學生在習字方面得到提高。
4、每周20分鐘的練字時間寫字課。
(二)訓練要求
1、展開競賽。以班為單位舉行競賽,強化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概念。班內開辟書法展覽角,定期展覽學生的書法作品,給每個人展示自己的機會。
2、加強寫字質量管理。加強對各科作業的書寫、單元練習卷、期中期末考試卷的書寫質量管理,對各班書寫質量進行對比,抓大面積寫字成績的提高。
(三)措施獎勵
1、大力宣傳寫字好的教師與學生,展示師生的優秀作品,獲獎證書,利用學校廚窗,進行專題宣傳,為學生樹立榜樣,推動寫字教學。
2、調動廣大家長的積極性,取得家長的大力支持,舉行家長問卷調查,開家長會,向家長匯報成績。
寫字是一項長期的訓練,只有反復指導,反復練習,才能為學生夯實基礎。同時更要注意個別反復強化,持之以恒。不過,單一的練習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因而應采取多種方法強化,從不同角度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心領神會。
寫字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只要遵循規律,嚴格要求,學生的字定會日漸進步。
六、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訂并學習寫字教學計劃;
2、指導一年級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
3、迎國慶師生書法作品展。
十月份
1、強化學生坐姿、運筆、握筆的訓練;
2、檢查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的寫字姿勢。
3、寫字教學示范課研討。
十一月份
舉行學生作業展評
十二月份
1、繼續檢查姿勢及寫字質量;
2、師生書法(寫字)現場書寫展示
一月份
1、寫字教學優秀作品、班級評比。
2、總結寫字教學成果。
篇2:一年級寫字比賽活動方案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視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從小練就一手好字,全面提高學生寫字水平,結合新課標精神和我校的工作計劃要求,開展低年級寫字比賽活動。
一、活動形式:全班開展比賽
二、參賽人員:一年級全體學生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11月26日(星期一下午第二節)
地點:班級教室
四、比賽的內容和規格:由班主任統一規定。
五、比賽要求:
1、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抄完規定的內容,不完整的作品不能參評;
2、統一用鉛筆抄寫;
3、比賽用紙班級統一下發;
4、每位參賽者,按規定的文字,在規定的方格上抄寫一遍;
5、注意字要寫得工整、勻稱、大小適中,沒有涂改,不要寫錯別字
六、獎勵方法:
由班主任在本班評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獲獎的學生由班級頒發獎狀;一等獎作品將進行展示。
七、評比要求
工整勻稱;大小適中;沒有錯別字;卷面整潔。
八、評委:
一年級全體語文老師。
篇3:一年級寫字教學幾點想法
關于一年級寫字教學的幾點想法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怎樣才能做到“好”呢?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的寫字部分的編排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數量少:全冊漢字要求認的是400個,而要求寫的字僅100個。學生每課的習字量只有3-4個漢字,且都是按字形規律編排的筆畫簡單的獨體字。教材科學的編排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下面就談幾點關于寫字教學方面的體會:
一、觀察聯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寫字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弄清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導觀察時,如果引導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加以聯想,活化漢字字形,漢字字形就會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漢字由抽象的筆畫組成。如何讓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字形產生興趣,如何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呢?除了故事、兒歌以外,比喻是個好方法。“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橫”像小扁擔……比如“傘”,同學們看像什么呢?有的說像大蘑菇,有的說像大樹……想象生動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電腦畫面的顯示,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漢字的形體美,而且讓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字形頓生興趣,產生了寫字的欲望。
例如:教學“人”,“人”字很簡單,一撇一捺,寫起來卻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運筆方法,學生寫出來的“人”字,就像兩根支撐起來的小棍子。我引導學生觀察電腦畫面上的筆畫,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看看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動的視覺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這個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經不再抽象了,而變得生動可感起來。比喻,充分激起學生寫字的熱情,學生按捺不住,自己嘗試著寫了起來。
二、比較觀察,示范演示,體會書寫美
小學生寫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對某一個人來說,其觀察審美能力比較強,但實際動手書寫的能力還不夠,還沒有很好地把觀察審美能力轉化為書寫審美能力。那么,在寫字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呢?
一年級起步階段,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要求。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教師都要筆筆指導到位。教師的范寫很重要。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教師要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由于受到觀察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臨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較運筆方法:教學“一”,我讓學生觀察老師正確的運筆之后,我要求學生進行臨摹,將學生的不正確的書寫和范字比較,在比較中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學豎,我讓學生比較“懸針豎”和“垂露豎”的寫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較間架結構:教師除了指導漢字的筆畫,還應該著重指導漢字的間架結構。例如:教學“皮”,在觀察“皮”后,我讓學生臨摹,學生寫出來的“皮”字,五花八門。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寫得太短,有的把“又”寫的太窄,有的又寫得太寬……這時我將他們這些字在黑板上“公開亮相”,和書上的范字進行比較,并逐一幫助他們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賞著自己的“杰作”,孩子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比較之后的書寫,效果令人滿意。
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
三、嚴格訓練,培養習慣,發展個性美
1.練字要嚴格要求。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中明確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終身受益。
寫字前,教師指導學生削好鉛筆,放好作業本,端正坐姿,指導執筆方法。練習時,教師巡視,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時,教師要適時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師在課堂上要反復指導,學生在練習中要認真書寫,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寫字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訓練要有度,要注重學生的發展。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小學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達,學習興趣也難以持久。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害,還會影響孩子寫字的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字。每課的字,每個寫2-3個,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可以多寫幾個。你還想寫哪個字,就可以再寫幾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好”。我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選擇作業的權利。我們的作業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樣整齊劃一的作業,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寫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業雖然不像以前那樣整齊劃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寫字方面的發展卻是一樣的。
四、激勵評價,鼓勵進取,展開競賽
表現欲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教師應該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為孩子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我們采用板演、用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展示學生習作。課后,我們在教室辦學生作業專欄,將他們的作品上墻“公開發表”,比比誰上榜次數多。這樣學生就可以經常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時常能聽聽同學生的建議。這樣的競賽雖無物質鼓勵,但同學們依舊興致高昂,有時因沒有上榜,會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盡是悔恨,這些足以證明每個學生都有可貴的上進心。
一個學期的寫字教學,效果十分明顯。學生不再感到寫字是負擔,真正感受到寫字的樂趣,許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經立下當書法家的愿望。他們的字真正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看到他們的成績,心中便又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