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班家長開放日計劃
中班家長開放日計劃
一、7:30~7:45晨間接待桌面活動
活動內容:熱情迎接幼兒和家長,做好接待工作。
活動目標:觀察幼兒入園情緒,進行個別談心活動。
二、7:50~8:35區域游戲
內容:大區域:社會區、
目標:
三、8:40~8:55生活活動
內容:吃點心盥洗
目標:1.自主倒豆漿,吃餅干。
2.盥洗時能有序排隊,不推也不擠。
四、9:00~9:15課間操
五、9:20~9:45教學活動
內容:語言活動:音樂氣墊火車
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火車前后變化的原因,體驗故事情節的轉折變化。
2.區別對噪音和樂意的不同感受,了解噪音對人體的負面影響。
六、9:50~10:35戶外活動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自主活動。
七、10:35~10:45生活活動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自主的盥洗,并排隊接水喝。
八、10:45~11:00餐前談話
活動目標:指導幼兒介紹在戶外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九、11:05~11:30進餐活動
篇2:中班家長開放日活動方案
一、家長開放日目標
⊥65⊥、家長開放日是幼兒園向家長展示辦園理念、課程特色、教學過程的良好渠道。是教師教育教學的縮影,為家長深度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打開了一扇大門。
2、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生活、活動情況,參與幼兒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園溝通的橋梁,更好地為幼兒服務,為家長服務,促進了幼兒園教育、保育工作的發展。
3、教師也可以通過開放日活動更好地了解家長。一方面,教師可觀察家長在開放日的表現,引導他們采用正確的方式參與活動,以提高活動質量,實現活動目標;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根據家長在開放活動中與幼兒的互動方式,推測其家庭教育方式,從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開放時間:*年4月17日上午9:00―11:10
*年4月18日上午9:00―11:10
三、開放內容:半天班級活動
四、主要流程及具體安排
8:40―8:55
1、高負責就餐完幼兒的餐后活動。活動:鏡面游戲。
2、隋組織就餐完入廁、洗手、喝水的幼兒。
3、孫和史收拾餐具和衛生。
8:55―9:00
1、高點名后讓幼兒分組并坐好準備進行教育活動。
2、孫給幼兒吃藥。
9:00―9:25
1、一組:高組織教育活動《花門簾》,孫配班。
主要內容:請幼兒回憶說出柳條、迎春花和桃花是什么樣子的?它們的顏色與形狀有什么不一樣?引發幼兒制作花門簾的興趣,了解做花門簾的材料和方法。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二組:隋組織教育活動《神奇的泡泡》,史配班。
主要內容: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實驗泡泡水;教師講解并和幼兒討論泡泡水制作的過程及材料;幼兒再次制作;最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
9:25―9:35
1、孫帶一組小女孩入廁洗手喝水,接著史帶二組小女孩入廁喝水。
高組織一組小女孩穿衣服排隊,隋組織二組小女孩穿衣服排隊。
2、孫帶一組小男孩入廁喝水,史帶二組小男孩入廁喝水并組織穿衣服,最后所有小朋友穿好衣服準備演練。
3、孫負責到一樓向孫園長匯報。
9:35―9:40
1、一組高負責給幼兒講解演練有關知識。
2、二組隋負責給幼兒講解演練有關知識。
3、撤離時:孫領隊,隋中間。史在防盜門旁邊,高最后。
9:40―10:00
孫、隋在前面領操,高、史在隊伍后面。
10:00―10:30
1、一組由高、孫負責戶外親子游戲活動:呼啦圈和貼膏藥。
2、一組由隋、史負責游戲活動:貼膏藥和呼啦圈。
3、放松練習:一組家長與幼兒相互捶背。
二組老師與幼兒相互捶背。
10:30―10:40
1、高、孫帶一組幼兒回教室。
2、隋、史帶二組回教室,史最后關防盜門。
3、孫、史負責一組二組小女孩掛衣服、入廁、洗手、喝水;
高、隋負責一組二組小男孩掛衣服、入廁、洗手、喝水;
10:40-10:50
1、高負責一組幼兒餐前活動。游戲:請你猜猜在哪里。
2、隋負責二組幼兒餐前活動。手指游戲。
3、孫、史拿飯,戴手套分飯后,史把防盜門打開。
10:50-11:00
幼兒播報食譜就餐,家長觀摩。
11:00-11:10
1、家長離園,家委會收問卷交予班主任。
2、孫負責吃完飯幼兒看繪本,高負責幼兒離園簽名,整理問卷。
3、史、隋負責收拾餐具衛生。
五、家委會工作配合:
1、家委會早上8:55-9:00發放問卷。
2、演練時,組織家長等幼兒撤離后,家長方可下樓。
3、戶外游戲時,家委會要帶頭積極參加。
4、在11:10家委會收問卷,準備離園。
篇3:中班家長開放日小結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中班家長開放日小結
5月20日是中班第二次家長開放日,每一次的幼兒園開放性活動,家長們都是滿懷期待,他們提前安排好工作,除一名幼兒外,其余的都準時準點參加,有的還是父母一起來,可想而知對孩子的關注與重視。
本次活動班級老師事先策劃,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晨間活動是小山坡,除了大型玩具還有自制器械的組合,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多樣的活動器械、了解孩子與同伴交往互動的程度、了解孩子動作發展的協調性;教學活動是數學“感知10以內數量”,主要展示幼兒在集體教學中的參與;最后是室內區域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自主活動中的學習與交往情況。活動當天,由于天氣因素,戶外的晨間調整為室內桌面“七巧板”練習,從自主拼搭到計時拼搭,為班級比賽活動做好準備。
家長開放日中,家長都能積極配合老師,完全是處于觀察者的地位,記錄孩子的一舉一動,當孩子有問題求助家長時他們也能提醒孩子找老師,因此,這個半日活動家長所獲知的孩子狀態是真實的、也是客觀的,達到了家園互動、共同提高的活動目的。
活動后個別家長與老師進行了交流和溝通,整理家長的反饋建議有:1.孩子普遍聽老師的話,希望能多給孩子個別建議和引導;2.能多多向孩子提問,改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點;3.能夠多有類似的開放活動讓家長參與。
總體來看,本次活動對家長的促動還是蠻大的,看到了孩子與同齡伙伴的差距,我們也感到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不強,最好能讓老師關注其孩子的所有;班級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比較少,這樣就失去了相互傳遞與學習的機會,作為班級老師可以通過班級群、成長檔案冊等,做些適當的鋪墊與引導,促動家長間的互進。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