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第二學期小班段教科研工作計劃

第二學期小班段教科研工作計劃

2024-08-02 閱讀 5813

**學年第二學期小班段教科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緊緊圍繞幼兒園**年工作計劃開展一系列活動。將教研、科研和教師培訓相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yè)素質,進一步強化教師基本功訓練,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二、主要目標

1.健全教研活動制度,加強園本、組本研修的指導與過程管理。

2.規(guī)范課題研究行為:做好新一輪的各級各類課題申報工作,讓課題成果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

3.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提供機會,同時積極認真地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教師培訓活動,開展以語言為主的教研活動,深入細致地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4.加強教師成長檔案建設,針對自己的工作做好相關材料的積累,為自身進步保留物質財富和發(fā)展依據。

三、工作重點與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

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夯實教師的理論基礎。本學期我們將利用集體和小組教研活動時間,帶領教師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指南》精神,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結合訂閱的幼教雜志,本學期,全園教師專題研讀《給幼兒教師的101條建議》(張明紅主編的語言教學活動)并作摘記和簡短的讀后記錄,學期中、期末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交流研討,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

2.強化檢查教案制度。

本學期,認真組織教師備課,定期檢查教案,了解教師使用教材和書寫教案情況,進行面對面、一對一指導,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引領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期開展教研活動,強備課組建設。

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提高青年教師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本學期,本教研組確定每一次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以及每一次教研活動的內容和具體的安排,提前通知組員,讓各位教師做好參加活動的準備,促進保教活動開展,并使活動有實際成效。本學期重點探討語言教學領域的研究,各級教研組以“課例”入手,在本組內開展“一課多研”,共同探討。切實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做好組本研究,利用組內活動觀摩、小組研討、經驗交流、互相學習等方式,促進年輕教師共同成長。從教學現場研討上、教育理論上發(fā)揮好示范作用,帶動組員一起更好地互動,一起成長,為培養(yǎng)新的骨干教師打下基礎。本學期,確定隔二、三上午為主副班的教研活動,每月周五中午進行組內的教研活動,這樣的安排為切切實實開展教研活動提供了時間和內容上的保障,

4.教師的備課筆記、教學筆記的撰寫進一步調整和規(guī)范。

讓教師及時備課,提前作好教學準備,每周四進行檢查。利用業(yè)務學習時間進行反饋,采用針對某一案例進行分析的方法,讓教師明確如何具體操作。

5.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制定詳細的德育工作計劃并落實于每月教育活動中,學期結束做好德育總結工作。本班教師要注重與幼兒的情感溝通,加強幼兒常規(guī)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新生較快地適應集體生活。

6.家園共育活動、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

充分發(fā)揮家園窗的宣傳作用及家園聯(lián)系冊的橋梁作用,與家長探討、交流,引導家長合理育兒、科學教育,與家長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識,做好為家長服務工作,及時了解、解決家長的需求和困難。

篇2:秋季幼兒園小班科學領域教學總結

**年秋季幼兒園小班科學領域教學總結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分析本班孩子情況,根據《綱要》和新教材要求,認真制定學期工作計劃,本學期小班科學領域主要學習有以下內容: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認識"5"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數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和擺放形式的干擾,正確說出"5"物體的總數。

3、幫助幼兒感知"5"以內數之間的前后關系,并手口一致的點數。

4、結合日常生活和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正方形,感知其明顯特征。

5、結合日常生活和游戲中,能夠不受顏色、大小,長短及擺放位置等因素的影響,正確辨認圖形。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戲,初步感知、發(fā)現兩種物體交替排序的規(guī)律。

7、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多少。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一學期即將結束,在這個學期中,我們雖然有了一點小小的經驗和進步,但是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我班有些孩子表現太自由、自我約束能力差,而有個別幼兒膽量太小,不能大膽與老師交談。

新的努力方向:

在新的學年中,我們會把精力盡可能的用到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中去,不僅僅局限于教具的操作學習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精髓。

大膽創(chuàng)新,多設計一些延伸教具。

我相信,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充滿朝氣、聚滿人氣的幼兒園中,只要我不斷努力,不斷摸索,把工作,做好、做精、做細

篇3:秋季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總結

**年秋季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總結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并根據幼兒的發(fā)展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小班的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總結: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1、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音樂,為幼兒提供音樂環(huán)境。

小班的孩子幼兒年齡小,有意控制力差,從興趣出發(fā)幼兒就能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能產生欣慰、快樂的情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識地播放音樂,讓幼兒傾聽、欣賞悠揚的歌聲,優(yōu)美的旋律等等,幼兒耳濡目染漸漸的熟悉了許多音樂的旋律,在平時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出來,孩子每天都接觸音樂、聽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huán)境中,那么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開發(fā)。

2、在活動中調動充分幼兒積極性,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易遷移,興趣往往是短暫的,這就需要老師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保持幼兒的活動興趣。

3、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音樂的感染力。

小班的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片,他們很容易受到圖文、故事、表演內容的影響,有情境的音樂活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往往能讓他們身臨其境,共同歡喜和悲傷,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學習的內容更易于被幼兒理解和接受。

二、尊重幼兒,注重個性發(fā)展。

《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應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對音樂的感受、表達方式會多樣化,應該接納每一個幼兒的不同的、多元的、可變的、有相當自由度的創(chuàng)意,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才能,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1、營造幼兒自由、輕松的創(chuàng)造氛圍。

為幼兒提高寬松、自由的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是激發(fā)幼兒主動創(chuàng)造的必要條件,使幼兒敢說、敢想、敢于表現。小班幼兒已經具有粗淺的生活經驗,會用簡單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事物了。

2、鼓勵求異思維,培養(yǎng)幼兒獨特個性。

在音樂活動中,我不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做,而是啟發(fā)孩子去思考,“這首歌怎樣唱好聽?小鳥的翅膀怎樣飛動作才優(yōu)美?”等等,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反應。我常問:“你能做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嗎?如果不這樣,結果會怎樣?”等,來發(fā)展幼兒的求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意識,并對每次不同與別人的創(chuàng)造給予及時的鼓勵

,幼兒會增加創(chuàng)造的信心,喜歡音樂,喜歡創(chuàng)造。

音樂作為藝術活動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和增強幼兒對音樂美的敏感性,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和諧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只有擁有了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感受音樂的美妙,才會對音樂充滿激情;同時,教師只有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新《綱要》教師角色的改變要求我們必須不斷的進行專業(yè)的學習,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總結,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