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第四冊語文教學計劃

小學第四冊語文教學計劃

2024-08-02 閱讀 7710

小學語文第四冊教學計劃

全冊教材簡析:

本冊課本共8個單元,每單元3至4篇課文,1課聽說訓練和1個單元練習。全冊共計課文30篇,8課聽說訓練。每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相對集中:第一單元:學習要刻苦;第二單元:向革命烈士學習;第三單元:關心農業生產;第四單元:主動關心別人、樂于助人;第五單元:初步懂得一些自然常識;第六單元:學習革命領袖和科學家的優秀品質;第七單元:遇事要開動腦筋、要開擴眼界;第八單元:初步懂得世上有像狼一樣的惡人,懂得對敵斗爭要機智勇敢。課文的作業分兩類,屬于理解性的練習題編在課文后面,屬于鞏固性和運用性的練習題編在課堂作業本里。每單元一個練習,主要用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但在語文能力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適當的擴展。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語文和思想品德合科研,加強了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除每個單元教學的內容相對集中以外,還有下列特點:①課后練習和單元練習中編有提高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的思考題,這些題目與學生的生活、思想有密切的聯系。②課后練習和單元練習中還編有指導學生行為的題目。這類題目有的是要求學生聯系實際作出口頭回答的。這樣的編排,目的在于聯系兒童實際,導之以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以發展語言為主線,聽說讀寫能力協調發展。教材把聽說訓練與課文并列編入目錄,除每單元有一課聽說訓練外,在每個單元練習中還安排了一次說話寫話訓練。閱讀教學中也把閱讀和說話結合起來,使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發展互相促進。

3、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注重實用性。本冊課本除保留了一部分優秀的傳統課文外,還選編了許多貼近兒童生活的新課文。本冊教材還編有應用文《請假條》。

4、考慮到地區發展不平衡,學生發展水平有差異等原因,還編有一本《選學讀本》,供條件好的學校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閱讀。

本冊教學總的目的要求:

一、語文知識能力方面

1、鞏固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看音節寫出詞語,能區別多音字的不同讀音并組詞。能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

2、學會330個生字。初步培養識字能力,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能運用筆畫或結構分析字形,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寫字姿勢正確,字寫得端正、清楚。

3、能正確讀寫292個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一部分詞語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

4、初步懂得詞語的搭配要恰當,能歸并同一類的詞語;能比較哪些詞句寫得具體,能用指定的詞語與意思完整的句子。

5、初步學會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6、會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聽寫部分課文。

7、能看圖聽故事、講故事和續編故事,聽懂對兒童的廣播。

8、初步學會寫請假條,能寫幾句到一段意思簡單的話。

9、初步學會使用問號和感嘆號。

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

1、學習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公私分明,以身作則,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優秀品質;通過掃墓等活動緬懷革命烈士;學習茅以升從小立志為中華人民爭氣。

2、能樂于幫助有困難的人,愛護小同學;能主動關心殘疾人,能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感受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懂得老師愛學生,學生要尊敬老師。

3、初步懂得世界上有像狼一樣的惡人,對他們僅僅靠說理是沒有用的,要機智、勇敢地和他們作斗爭。

4、初步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自然美,培養美好的情感。

5、懂得學習、做事都要開動腦筋,要善于觀察;懂得要像小鳥一樣眼界開闊、見多識廣,不要像井底之蛙“坐井觀天”、自以為是;還要懂得學習、做事只要有恒心,就能獲得成功。

6、初步懂得種子發芽、蠶和青蛙生長、天氣變化等自然知識,培養關心農業生產的思想感情。

教學措施:

1、注重語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學,要通過語言文字訓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語言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據每篇課文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聯系實際,進行行為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重視識字教學,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重視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較,加強邊讀邊寫,試默自查;重視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運用中掌握所學的生字。

3、閱讀教學要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培養閱讀能力。重視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課堂上要有充分時間進行朗讀訓練,要人人都有讀的機會。開始訓練默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要把字的教學放在詞和句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詞句教學要抓重點、難點,為學生設置思考的路子,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重視自然段教學,為中高年級的段、篇訓練打好基礎。

4、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給學生創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學生聽說的愿望,保證訓練時間,堅持大面積訓練,及時糾正語病,讓全班學生都有練習說話的機會。

篇2:小學一年級上語文教學計劃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學教育”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20篇課文,分4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有朗讀,背誦或復述,有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二、班級概況:

全班共61人,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5、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范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恒長期練。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系,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范讀、范寫、范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范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篇3:學年度五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家長又疏于督促,還需老師加強輔導。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需要老師好好引導教育。

二、本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進西部,追憶童年,語言藝術,感人故事,走進名著,走進信息世界,人物描寫、藝術魅力。其中第六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單元采取了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閱讀材料”、“活動展示臺”“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三大部分。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后面還附有9篇選讀課文,總共37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1、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整合。

(3)單元之間各學習內容的鋪墊和照應。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并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6、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5萬字。

8、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9、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10、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并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四、單元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1、感受內容古大草原美麗的風光及風土人情;2、了解西部燦爛的文明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3、感受建設者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新的精神。

第二單元:1、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2、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第三單元:1、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機智及應對語言的巧妙;2、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

第四單元:1、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第五單元:1、了解我國的古典名著,了解中華燦爛的文化。2、體會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3、揣摩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體會課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第六單元1、走進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體會信息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作用。2、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初步學會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第七單元:1、以課文對人物描寫的語言文字為依據,從人和事件的具體材料出發,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理解和評價。3、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第八單元:1、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2、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備課,抓好課堂教學,及時進行單元檢測,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采取教師個別指導、同學互助的活動,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困難生優先回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對學習優秀的學生,給他們創造閱讀條件,讓他們多讀課外書籍,并講給同學聽,帶動全班的閱讀興趣。

4、隨時聽寫檢查生字和認讀字;采取組長檢查,教師抽查的方式檢查朗讀和背誦。

5、以討論形式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6、堅持每周寫一篇隨筆,并教師做好講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