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三(2)班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三(2)班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2024-08-02 閱讀 3274

三(2)班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一、基本概況

三(2)班共有學生36人,經過幾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字詞的掌握上,有了一定的基礎。但仍有部分同學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較差,特別是短文分析和習作,仍是一般同學的弱項。本學期除了要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外,還要求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同時也要加強學生對短文的理解能力和寫作技能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將課文分為精讀略讀和選讀三類,共有課文三十二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2篇,選讀課文8篇。有神話、詩歌、說明文等。

本冊教材的編排,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全冊教材分為8組,每一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

1、導讀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教材的組成,提示課文學習方法中要注意的問題,使師生在教學前對整組教材有一個整體了解。

2、課例包括課文、預習、閱讀提示及思考練習。精讀課文前有預習提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課后思考練習以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與鞏固,略讀課文前有閱讀提示。側重引導學生理解主要內容,揣度思路或引導學生從閱讀的文章括展開去。

3、讀寫例話在二、四組課文后安排了讀寫例話,體現了本冊課文讀寫訓練的重點。

4、積累運用每組課文后有積累運用,它是由讀讀背背、我的發現、口語交際、寬帶網等幾個部分組成。讀讀背背側重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積累詞語;我的發現陪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寬帶網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口語交際在交際互動中提高交際能力;習作使語文教學和運用緊密結合起來。

三、重難點

要求學生初步掌握自學課文的方法,能運用學習工具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并從閱讀的內容擴展開去。近一步學習如何寫作。

四、方法與措施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

1、繼續加強詞句訓練,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方法準確理解句子和詞語,并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詞語和精彩的片段。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

1、要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幫助學生理解內容,理解詞句,不作訓練重點。

2、從方法上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三)選讀課文

應當學生自己閱讀,自我檢測。教師的任務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檢查。

(四)讀寫例話

讓學生自學完成,了解內容,受到啟發。

(五)積累運用

“讀讀背背”做到熟讀成誦就行了;“寬帶網”要培養學生獨力閱讀的能力;“口語交際”要求學生明確話題,進行交流或辯論,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習作”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

五、目的要求

三年級是學生由底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一個學期,對于他們的要求除了要掌握課文內容和基本的詞、句外,還要求他們繼續練習查字典運用工具書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詞。學會與別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同時進一步提高有感情的朗讀能力寫作是本學期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對于寫作,由于三年級才接觸不久,很多同學都不知如何下筆,這就需要老師在讓學生積累次、詞語的同時,平時注意多觀察周圍的事物,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做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備注

12.10~2.14

報名、發書

22.15~2.21

1、燕子

2、古詩

32.22~2.28

3、荷花

4、珍珠泉

語文園地一

43.1~3.7

5、翠鳥

6、燕子專列

53.8~3.14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8*、路旁的橡樹

語文園地二

63.15~3.21

9、寓言兩則

10、驚弓之鳥

11、畫楊桃

73.22~3.28

12*、想別人沒想到的

語文園地三和時間

13、賽跑

83.29~4.4

14、檢閱

15、爭吵

94.5~4.11

16*、絕招

語文園地四

104.12~4.18

17可貴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14.19~4.25

復習

期中測試

124.26~5.2

19、七顆鉆石

20*、媽媽的帳單

語文園地五

135.3~5.9

21、太陽

22、月球之謎

145.10~5.16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園機器人

語文園地六

155.17~5.23

25、太陽是人家的

26、一面五星紅旗

165.24~5.30

27、賣木雕的少年

28*、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語文園地七

175.31~6.6

29古詩兩首

30、西門豹

186.7~6.13

31、女媧補天

32*、夸父追日

196.14~6.20

語文園地八

復習

206.21~6.27

期終測試

216.28~7.4

寫教學工作總結

篇2:小學一年級上語文教學計劃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學教育”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20篇課文,分4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有朗讀,背誦或復述,有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二、班級概況:

全班共61人,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5、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范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恒長期練。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系,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范讀、范寫、范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范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篇3:學年度五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家長又疏于督促,還需老師加強輔導。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需要老師好好引導教育。

二、本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進西部,追憶童年,語言藝術,感人故事,走進名著,走進信息世界,人物描寫、藝術魅力。其中第六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單元采取了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閱讀材料”、“活動展示臺”“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三大部分。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后面還附有9篇選讀課文,總共37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1、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整合。

(3)單元之間各學習內容的鋪墊和照應。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并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6、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5萬字。

8、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9、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10、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并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四、單元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1、感受內容古大草原美麗的風光及風土人情;2、了解西部燦爛的文明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3、感受建設者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新的精神。

第二單元:1、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2、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第三單元:1、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機智及應對語言的巧妙;2、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

第四單元:1、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第五單元:1、了解我國的古典名著,了解中華燦爛的文化。2、體會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3、揣摩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體會課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第六單元1、走進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體會信息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作用。2、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初步學會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第七單元:1、以課文對人物描寫的語言文字為依據,從人和事件的具體材料出發,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理解和評價。3、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第八單元:1、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2、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的特點的。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備課,抓好課堂教學,及時進行單元檢測,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采取教師個別指導、同學互助的活動,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困難生優先回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對學習優秀的學生,給他們創造閱讀條件,讓他們多讀課外書籍,并講給同學聽,帶動全班的閱讀興趣。

4、隨時聽寫檢查生字和認讀字;采取組長檢查,教師抽查的方式檢查朗讀和背誦。

5、以討論形式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6、堅持每周寫一篇隨筆,并教師做好講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