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2024-08-01 閱讀 6834

**--**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三亞市河西區金雞嶺小學崔惠春

一、班級概況分析:

今年我擔任一年級(5)班的體育教學任務,學生數5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1人。就學生日而言她們剛入校,對學校的體育常規不了解。由于年齡小,基礎差,體育知識及技術、技能幾乎是零,自控能力不強,組織紀律又不能長時維持,學生很少懂得體育課的常規,但上過幼兒園的學生,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隊列的意識,也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這是上好體育課的基本源泉。

二、學期教學目標:

1、使全體學生了解上體育課和鍛煉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身體健康的簡單常識和方法。

基本體育常識2、初步學會一些基本運動,游戲,韻律活動和舞蹈的方法,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3、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聽清口令、看懂示范,與同學團結合作。

三、本冊教材分析

1、本學期一年級體育內容有走、跑、跳、體操及游戲等內容,以游戲為主,將其他內容穿插其中,使學生在娛樂之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體質,還教給學生學簡單的體育常識。

2、本學期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合理處理教材,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學習,使學生。許多地方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于其他各方面的體育技能、技巧的學習,還有待于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逐步成熟。

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教材的重點是游戲教材,應突出課堂上練的教學方法,難點是隊列的基本動作,使學生從小就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動作方法,但是對于一年級來說是比較難做的,可采用直觀教學,利用互相幫助和課外活動的方式來突破這一難點教材。

五、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1、調動全體學生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按時上課。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遵守體育課常規,認真,積極學習。要求學生上體育課,著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采用直觀教學方法,精講多練,搞好“自主、綜合、拓展、創新”研究。

4、教師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準確地做好多面示范。

5、注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寓教于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6、加強對教學的研究,定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和專題研討。

小一(上)體育教學進度計劃周次起至日期計劃進度19、1

篇2: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總結學年度第一學期)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總結(**-**學年度第一學期)

本期,我擔任一年級的音樂教師,一學期來,通過繁忙的教學工作,終于圓滿地完成了全部的教學任務,現將一期來的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一、知識掌握情況

1、學生學會了本冊應該學會的歌曲。

2、欣賞了其中的聲樂和器樂作品共五首,通過欣賞學生了解了用不同的音樂來表示不同的動物,

3、認識了打擊樂器沙錘、碰鈴、鈴鼓、雙響筒、小鈸、大鼓和小鼓,并嘗試了自己動手來做一做、敲一敲,

4、進行了各種音樂游戲,在游戲中掌握音樂知識。

二、音樂技能的培養

1、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指導學生輕聲演唱歌曲。

2、加強視唱教學,每首歌曲帶唱旋律,為以后學生視唱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3、提高學生音高、音準的水平,每首歌曲進行無伴奏演唱。

4、通過音樂游戲模仿不同動物的叫聲,并模仿出這種動物的典型動作,歌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等,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聲音的強弱的感受。通過音樂《小毛驢爬山坡》,《做一做、敲一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思想教育

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的運用,滲透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啟發和誘導學生的參與性。參與學生活動,注意觀察并引導部分“不出頭的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各項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在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與政治教育,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時期在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有高尚的情操。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們享受美,熱愛美,愉快生活、愉快學習,主動接受,愛學、樂學。

四、教學方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技巧,我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法,積極滲透音樂思想,把現代教育的理論運用到教學中去,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們跳起來,唱起來。在教學中,認真鉆研課標,精心設計教案,科學上課,力求達到課標要求。運用了獨唱,表演唱,舞蹈,拍手等手段,讓課堂活起來,讓快樂充滿整個課堂.

每節課我都提前備課,有計劃,有反思,認真準備了教具,課后有小結,在工作中不斷總結與思考,虛心聽取和請教各位教師以及有關領導的意見和建議。有成績,也存在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與和諧中求創新,更加努力。

篇3:一年級新生學前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讓一年級的新生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為新學期順利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校于8月28、29日兩天安排一年級新生學前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禮儀教育、課堂常規教育、學習習慣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安全教育、紀律教育、隊列訓練等。

二、培訓時間

8月28日上午(8:30――10:30)

8月29日上午(8:30――10:30)

三、培訓內容

(一)認知:

1.認識學校(校名全稱、年級數),認識老師、班級同學。

2.了解學校的基本活動設施、方位、功能。(專用教室、操場、廁所、教師辦公室等)。

3.知道學校基本作息時間,區分上下課鈴聲。

(二)禮儀教育:

1.到校儀表端莊:男生頭發不宜過長,女生頭發要梳起來。不得穿拖鞋上學。

2.上下學要與父母道別。早晨在學校門口見到老師,停步,注視老師,鞠躬向老師問候。(不能眼睛看著別處,漫不經心地打招呼。)在學校遇見老師,要停下或放慢腳步,注視老師,微笑著向老師問好;再次相遇,可以用微笑代替問候。

3.中午和傍晚放學時,主動和老師說“再見”。遇到客人應主動問候“客人好”。

(三)課堂常規教育:

1.聽到鈴聲,及時進入教室,擺放的學習用品整齊、統一,安靜等(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待教師進入課堂。

2.上課與老師間的問候要注意:起立時要迅速整齊,手不撐在桌上,雙腿并攏,人挺直,說完“老師”后再邊鞠躬邊說“您好”,語調輕快,不拿腔拖調。老師沒有說“請坐”,必須仍保持直立姿勢,并注視老師,不能習慣性坐下。坐下要迅速整齊,盡量不發出大量拖椅子的聲音。

2.上課認真聽講,坐姿端正,讀寫姿勢正確,學習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的習慣,不隨意插話。

3.上課發言先舉手(注意舉手姿勢),回答問題時要站直,同時聲音響亮。

4.下課時,學生起立、目光、語調等要求與上課的相同。教師宣布下課后,先整理學習用品再作其它事。離開座位,要把椅子輕輕放入桌子下方。如果老師和同學一起出門,要讓老師先行。

(四)學習習慣:

1.準備一只書包,不宜過大。書包里,能有序地擺放書本和學習用品(鉛筆盒、墊板等)。書本和學習用品能根據課程表提供的科目準備。

2.鉛筆盒里擺放5支hb的鉛筆、1塊橡皮、1把尺。

3.學習在記作業本上及時抄寫當天的作業,養成按時完成回家作業的好習慣。

4.體育課要求穿好球鞋、運動服裝,女生不能穿裙子。

(五)行為習慣教育:

1.學習下課后獨自上廁所、喝水,學習合理安排課間休息時間。

2.下課時,在校園內不得大聲喧嘩。腳步輕輕靠右走,不奔跑追打,不手拉手奔跑,不在人多處奔跑。老師辦公區域,更要注意放輕腳步、放慢速度,保持辦公區域安靜。

3.放學后,知道先整理課桌,自己的學習用品自己整理,做到桌內無垃圾,課桌周圍垃圾及時清理,輕放桌椅,排隊離校。

4.節約水電,不浪費糧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1塊手帕、手指甲干凈、1塊抹布、杯子等。不隨意丟棄垃圾,看到垃圾,隨時撿拾。

5.愛護桌椅,不亂刻亂畫。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踐踏草坪。

(六)隊列訓練:

1.學習聽口令排隊,做到快、靜、齊。行進過程中,精神飽滿。

2.路隊的時候不擁擠,不掉隊,不發出沉重的噼哩啪啦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