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系統隱患排查分析工作制度
一、井下采掘通風系統隱患排查工作由瓦斯員不間斷進行。地面和礦井系統局部區域的通風系統隱患排查工作由安監站的安全員通風科測風員進行。要求每旬排查一次,發現問題,立即通知礦調度室。
二、通風部門下井人員下井時隨時對通風系統進行排查,向通風科長反饋井下通風系統隱患排查問題及處理措施。
三、通風科每月至少組織二次對全礦通風系統重點隱患排查工作。
四、通風科每天召開所屬隊長碰頭例會,對礦井通風系統隱患進行分析和處理。
五、通風科每月對通風系統隱患問題進行一次匯總分析,提出隱患問題的整改措施,并跟蹤監督處理。
六、通風科每季度組織一次風量平衡會,由技術礦長主持,安全礦長參加,對礦井通風系統的風量進行分析和調整,把需要生產部門配合的問題提交礦領導。
七、對排查出的通風系統隱患問題要及時召開通風專題會,研究對策,安排隱患排除,并組織人員現場監督和驗收工作。
篇2: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管理辦法
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切實加強重點部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事故隱患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造成重大經濟安全事故隱患,按其可能導致事故損失的程度分為3類:
1、重大事故隱患: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9人或直接經濟損失達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事故隱患;
2、特大事故隱患: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29人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事故隱患;
3、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達500萬元以上的事故隱患。
第三條各項目部要及時向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報告本轄區的重大隱患,并提出整改計劃,整改方案。
第四條隱患的初評
各項目部發現事故隱患后應立即報告局指揮部部安全質量部,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初評,確定其是否存在重特大事故隱患。若初評認定屬重特大事故隱患,應立即制發隱患整改指令書,并報集團公司業務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該隱患進行技術評估,確定級次。
第五條隱患的整改
隱患整治單位接到整改通知書后,應立即組織實施整改,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治任務。安全質量部負責督促整改責任單位按期完成隱患整改任務。如到期不能完成整改任務,由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依據有關安全法規實施處罰。
第六條隱患整改后的驗收
隱患整改單位完成隱患整改后,應書面向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報告,申請驗收。各相關部門和安全質量部組織驗收。驗收不合格的責令重新整改。
第七條隱患整改報告書包括以下內容:
1、基本情況;
2、影響范圍;
3、可能影響程度;
4、事故隱患等級;
5、整改目標;
6、整改措施;
7、整改資金來源;
8、整改期間的防范措施;
9、整改單位和責任人(由單位第一責任人負責);
10、監管單位和責任人(由隱患整治單位的主管部門領導負責)。
第八條隱患整改單位的責任:隱患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全面工作的負責人)是隱患整改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編制整改方案,籌措整改資金,組織實施整改,保證整改力量,并對整改全過程實施監督。在完成整改后,報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驗收。
第九條隱患監管單位的責任:隱患整改監管單位對隱患整改負監督管理責任。主要負責督促檢查隱患整改單位是否按整改通知書的要求實施整改,協調整改過程中的外部關系,組織隱患整改后的驗收。
第十條按計劃組織實施各級部門確認的隱患整改項目,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經費,確保按期完成。
第十一條對及時發現、積極整改并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的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二條對存在重特大事故隱患隱瞞不報的項目部應予批評教育,并按有關規定對責任人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對重特大事故隱患未進行整改或未及時采取隱患監控措施的項目部,由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負責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情節嚴重的,應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處罰。
第十四條對重特大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致使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或重特大經濟損失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五條其它未盡事宜以國家、鐵道部、鄭開城際鐵路工程指揮部的相關法律、法規、條例、制度為準。
第十六條本辦法由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負責解釋并修訂。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執行。
篇3: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精選)
第一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系統的排查事故隱患,狠抓隱患整改工作,切實解決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存在突出問題,為控制管理重大危險源提供有力的證據,為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安全施工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32.1各分公司、項目部成立安全隱患排查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必須上報公司。小組堅持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隱患,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并把排查結果匯總上報公司;
32.2公司成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每季度對所有的建設項目進行一次安全隱患排查;
32.3分公司、項目部要對公司或自己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或防治的處理方案或預防措施;
32.4分公司、項目部要督促隱患整改班組或個人進行徹底的整改,并進行驗收。對與公司排查出的隱患,同時上報公司,公司派人進行復查。把整改和驗收的資料進入檔案;
32.5對于不按照本制度執行的,按照公司獎罰制度中,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了更好地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主動有效地排查和治理安全隱患,使安全隱患從排查、治理到消除的整個過程全面受控,確保礦區安全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依照《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每周五由礦長組織一次全礦性的安全隱患排查活動。
二、每季度由礦長組織各部門及其負責人對全礦井進行一次,針對《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所列舉的十五項重大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將排查結果及整治方案上報公司及主管部門。
三、對所查出的安全隱患要認真建立檔案登記,落實措施、人員限定時間整改。
四、把安全隱患從發現登記、通知整改、整改情況、跟蹤情況完整的記錄并保存。
五、凡排查出的各類安全隱患,礦領導及有關部門落實整改,對重大安全隱患必須在24小時內制定出整改方案,保障措施,情況緊急,必須立即趕赴現場,指揮排除隱患。
六、對一時治理不了的安全隱患,必須制定限期整改的方案及整改前的保證安全的措施,但安全隱患整改期限不得超過30天。
七、各級管理人員,職工要把排查,治理安全隱患作為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來抓。
金沙縣玖圓煤礦
第三篇:07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rk07―2014
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1.1為建立公司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規定了事故隱患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