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查對工作制度
依據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的要求,制訂抽血交叉配備查對制度、取血查對制度、輸血查對制度。輸血查對制度通過“輸血安全護理單”組織實施。
1)抽血交叉配血查對制度
①認真核對交叉配血單,患者血型驗單,患者床號、姓名、性別、年齡、病區號、住院號。
②抽血時要有2名護士(只有一名護士值班時,應由值班醫師協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對,核對無誤后執行。
③抽血(交叉)后須在試管上貼條形碼,并寫上病區(號)、床號、患者的姓名,字跡必須清晰無誤,便于進行核對工作。
④血液標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從正在補液肢體的靜脈中抽取。
⑤抽血時對驗單與患者身份有疑問時,應與主管醫生、當值高年資護士重新核對,不能在錯誤驗單和錯誤標簽上直接修改,應重新填寫正確化驗單及標簽。
2)取血查對制度
到血庫取血時,應認真核對血袋上的姓名、性別、床號、血袋號、血型、輸血數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觀,必須準確無誤;血袋須放入鋪上無菌巾的治療盤或清潔容器內取回。
3)輸血查對制度
①輸血前患者查對:須由2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上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血型、血量,核對供血者的姓名、編號、血型與患者的交叉相容試驗結果。核對血袋上標簽的姓名、編號、血型與配血報告單上是否相符,相符的進行下一步檢查。
②輸血前用物查對:檢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無外滲,血液外觀質量,確認無溶血、凝血塊,無變質后方可使用。檢查所用的輸血器及針頭是否在有效期內。血液自血庫取出后勿振蕩,勿加溫,勿放人冰箱速凍,在室溫放置時間不宜過長。
③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攜帶病歷及交叉配血單)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床號,詢問患者姓名,查看床頭卡,詢問血型,以確認受血者。
④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繼續輸注另外血袋。輸血期間,密切巡視患者有無輸血反應。
⑤完成輸血操作后,再次進行核對醫囑,患者床號、姓名、血型、配血報告單、血袋標簽的血型、血編號、獻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確認無誤后簽名。將輸血安全護理單(交叉配血報告單)附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血庫)至少保存一天。
篇2:州醫院輸血查對制度
自治州醫院輸血查對制度
一、根據醫囑,輸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請單,需經二人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血型(含Rh因子)、肝功,并與患者核實后方可抽血配型。
二、查采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塊或溶血,并查血袋有無破裂。
三、查輸血單與血袋標簽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報告有無凝集。
四、輸血前需經兩人核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及血型(含Rh因子),無誤后方可輸入。
五、輸血完畢血袋應保留24小時。
六、輸血單入病歷。
篇3:附院輸血工作環節查對交接班制度
附屬醫院輸血工作環節查對、交接班制度
1、臨床標本送檢,必須有醫師填寫檢驗申請單,按欄目填寫完整,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標本與送檢申請單要同時送往檢驗科。
2、采集和傳送標本時嚴禁標本污染容器外面和環境,以免造成醫院內感染。
3、檢查留樣試管、標簽、標號、姓名、是否齊全,如有遺漏應拒收。檢查合格,雙方簽字,做好登記,注明標本份數、來源、日期等。
4、檢查血標本留樣是否有3~4ml,并觀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現象應做好記錄,在實驗過程中,必須重新核對,核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檢測項目等。
5、臨床科室醫護人員取報告單和輸血血液時,必須重新認真核對。輸血前必須到床前對照病人進行嚴格的"雙查雙對"制度,以確保輸血安全。
6、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準時接班,并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班者應給下班做好必需的準備工作。如有尚待處理的工作,要向接班人員交代清楚,記好值班日記。
7、接班人員遇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應立即上報領導以取得指導和支持,不得回避和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