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培訓規章制度模板
1.0目的
為加強對員工培訓工作的規范管理,提高公司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結合我司員工的結構狀況及經營特點,制定本管理辦法。
2.0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3.0職責
3.1綜合事務部是員工培訓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公司員工培訓計劃的編制與組織實施。
3.2各相關部門(單位)提供員工培訓需求計劃,并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3.3凡參加外訓的,培訓完成后到綜合事務部辦理培訓總結登記手續。
4.0工作內容
4.1培訓目的、對象、種類、形式及方法
4.1.1培訓目的
為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滿足公司及員工個人發展,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必須有計劃地組織員工進行各種培訓。
4.1.2培訓對象
凡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無論新錄用員工或在職員工均為受訓對象。
4.1.3培訓種類
包括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和專業培訓
a、崗前培訓:對新進員工和轉崗員工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掌握必要的崗位知識和技能。
b、在職培訓:根據公司規模的擴大,技術和環境的變化,對各級在職員工進行知識和技能更新的培訓。
c、專業培訓:對公司現有專業技術人員與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提高專業技術和管理才能的培訓。
4.1.4培訓形式
包括脫產、半脫產和不脫產業余培訓。
4.1.5培訓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a、公司自身組織、聘請外部專家、學者或公司內部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舉辦專題知識講座;
b、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職稱或學歷教育;
c、公司根據業務開展的需要,有計劃選派員工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培訓班;
d、通過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辦學的形式,舉辦各類進修班或研究生班等;
e、有計劃地遴選業務骨干或中層以上管理干部出國參觀、學習、考察培訓。
4.2培訓的組織與管理
4.2.1培訓的計劃與落實
a、年度培訓計劃一般由各部門于上一年度年終提出,由人力資源部統一編制,報公司經營班子審批。
b、各部門應根據公司培訓計劃的安排與要求,負責本部門員工培訓工作的落實。
4.2.2新員工崗前培訓
新招聘生產崗位人員,一般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崗,不合格者實行一次性淘汰,作辭退處理。培訓期視工作需要,一般為56―240課時。
4.2.3在職員工業余培訓
a、公司鼓勵支持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習與接受培訓,但以不影響本職工作為原則。
b、凡在公司工作一年,符合報考條件,可以報考與本人工作崗位對口的各類成人大、中專學校。
c、凡在公司工作滿兩年,符合報考條件,可報考在職或脫產研究生。
4.2.4統一培訓
4.2.5外出培訓
派往省外、國外有關單位和學校接受培訓的人員,必須是公司的業務骨干或中高層管理人員。派往國外考察培訓的人員需滿足以下條件:
a、公司的業務骨干,或者是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b、在公司工作滿一年或一年以上,且年終考評為優秀;
c、具有大學專科或以上學歷且有一定外語基礎;
d、身體健康,作風正派。
4.2.6培訓審批程序
員工確需參加某種培訓時,須辦理有關手續并遵循以下程序:
a、個人書面申請→部門經理同意→綜合事務部審核→總經理批準→辦理報名手續。
b、申請書應詳細注明培訓內容(或報考專業)、培訓時間、培訓費、脫產等情況,并將培訓簡章、申請書批件等材料交綜合事務部備案。
4.3培訓期間待遇及培訓假期、費用處理
4.3.1培訓期間待遇
培訓期間的待遇按公司有關工資福利待遇辦理。出國學習人員的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4.3.2培訓假期及費用處理
培訓假期及費用,按如下情況分別處理:
a、員工參加職稱考試前培訓,應在業余時間學習,如占用工作時間,一律按事假處理,但考試時間除外。其培訓、考試費用由受訓員工自理。
b、員工接受學歷教育,原則上應以業余學習為主,如確實需要脫產學習(離崗6個月以上)的,經總經理批準后,應與公司簽訂服務年限與補償協議,否則,應辦理辭職手續。
c、參加大學本科以下學歷教育的員工,其學習費用由受訓員工自理,部門副經理以上由總經理審批報銷。
d、攻讀研究生的員工,在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后,公司給予報銷50%的學費(但最高不超過10000元人民幣)。若未能取得畢業證或學位證,其所用學費由受訓員工自理;
e、上級部門要求組織參加和由公司組織的崗前培訓,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其費用由公司負責。但受訓員工本人因私人原因中途缺課,不參加考試(或考試成績不合格)未能取得合格證,其費用由受訓員工自理。
4.4培訓結果的考核與反饋
4.4.1培訓作為公司的一項戰略性與長遠性投資,必須考慮培訓成本與收益的關系,因此,員工培訓后必須進行考核或提交個學習總結。
4.4.2每一期培訓班結束或個人參加(一個星期以上的)學習期滿,要有考核成績或書面材料向綜合事務部匯報。
4.2.3員工培訓后的定崗,由綜合事務部和業務部門確定,報經營班子批準。
4.5最低服務年限與賠償費規定
4.5.1凡由公司出資錄用和培訓的員工,都必須為公司服務一定的年限,具體標準參照下表或按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協議)執行:培訓類別最低服務年限
出資錄用和有償分配的畢業生五年
各類學歷進修五年
各類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累計時間超過3個月者三年
各類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累計時間在1―3個月者一年
4.5.2服務年限從培訓結束后上班的時間算起,接受多種培訓的應累計其服務年限。
4.5.3凡公司派往境外培訓的員工,出境前需與公司簽訂有關服務協議書。
4.5.4員工在一個勞動合同周期內,參加培訓的費用超過一萬元人民幣,服務年限按每超過三千元增加一年累計。培訓費指綜合費用。
4.5.5員工勞動合同期限已滿而服務期限未滿,雙方協議后不再續簽勞動合同的,員工須按服務年限協議書中規定,賠償培訓費用后,方可離開公司。如本人提出辭職,或因違反勞動合同或公司規章制度被辭退,必須按協議規定賠償培訓費。個人賠償培訓費額度,按以下公式計算:
個人賠償額=公司實付培訓費總額×(1-已服務年限/應服務年限)。
5.0附則
5.1本辦法由綜合事務部負責解釋、修訂。
5.2本辦法如有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相抵觸的,則以國家規定為準;如有與公司以前相關規定相抵觸的,則以本辦法規定為準。
5.3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上級部門要求組織參加統一安排的培訓,須報人力資源部備案,其時間及費用由公司安排和負擔。
篇2:中學數學教師培訓制度
中學數學教師培訓制度
為適應學校的發展要求,根據學校的指示精神,結合東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培訓的指導思想是:
(1)繼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2)加強教師尤其是剛來求實的教師的綜合題的解題能力。
(3)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注重教師的基本功的提高。
培訓時間:每大周培訓兩次為每周二的下午2::30-4:30。
培訓人員:全體數學老師。
培訓方式:
(1)聽課.為了給老師提供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為了鞏固上學期的教改成果,繼續深入課堂教學改革,本學期繼續實行集體聽課制度(以一、二年級為主),以便老師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授課技巧。
(2)壓軸題的講解與交流。
(3)自己錄一節觀摩課。要求在五月三十號前完成并交到培訓主任處,作為培訓基金和年終考核的依據之一。
(4)中考卷的集體測試。本學期在期中、期末組織兩次數學測試,作為培訓基金的考核依據之一。
(5)為了調動孩子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教研組為單位在本學期期中、期末組織兩次數學競賽。
(6)鼓勵和提倡自我提高。對于自己聽課和自己主動做的中考卷本學期將加大獎勵力度。
培訓要求:
1、繼續實行簽到制。全勤一次20分,遲到10分、缺席0分。簽到結果作為考核依據之一。
2、培訓過程中應全神貫注,全身投入。不要做如接打手機、隨意出入、批改作業、相互閑聊等與培訓無關的事。發現一次將被扣除積分10分。
3、對于主動要求做示范課的教師,仍按原來的制度給予適當的獎勵。
4、對于集體培訓的材料做好保存,并在規定的時間內歸檔,沒有的或歸檔不認真的校信通點名批評。
5、教師的反思為一小周一篇。
6、教師應本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完成各項作業和任務。
7、具體各項工作的操作事宜以校信通通知為準。
篇3:在全縣貫徹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培訓班上的主持詞
同志們:
按照縣委統一部署,我們在這里舉辦為期兩天的“全縣貫徹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培訓班”,為了進一步加強財政干部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本期培訓班特別邀請了沈陽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副教授、資深講師候巧銘博士為大家精準解讀《政府會計制度》。
按照上級要求,從2019年初開始,政府各機關、事業單位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由之前的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方式,改進為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會計方式。新的會計方式可以如實地反映出政府財務活動的來龍去脈,有效地防止會計數據出現遺漏、錯誤等情況,同時新的會計方式與年末部門決算息息相關,避免決算時相關科目數據取數含糊不清、數據重復的現象,具有重大意義。請各單位財務人員認真學習、領悟,在培訓之后改變本單位剩余月份會計方式的同時,并把本年度之前月份的會計方式修改成新的會計方式。
此次培訓,大家要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端正學習態度,認真領會會計制度要求,掌握會計工作本領;嚴守培訓紀律,服從課程安排。更要學以致用,不斷完善自身業務能力水平,努力把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本領,從而更好的運用于工作實踐當中。
下面,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候巧銘博士(副教授)為大家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