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24-08-01 閱讀 613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三條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編制。

第四條居民身份證使用規范漢字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符號填寫。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居民身份證用漢字登記的內容,可以決定同時使用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選用一種當地通用的文字。

第五條十六周歲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為十年、二十年、長期。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證;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證;四十六周歲以上的,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

第六條居民身份證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統一制作、發放。

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視讀、機讀的內容限于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項目。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因制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的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二章申領和發放

第七條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八條居民身份證由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

第九條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并被批準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十條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應當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驗居民戶口簿。

第十一條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應當申請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請換領、換發或者補領新證。

公民辦理常住戶口遷移手續時,公安機關應當在居民身份證的機讀項目中記載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變動的情況,并告知本人。

第十二條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章使用和查驗

第十三條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

(二)兵役登記;

(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

(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規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證的公民,從事前款規定的有關活動,可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證明方式證明身份。

第十五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人民警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制作、發放、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二)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號碼,或者在居民身份證上登載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項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載虛假信息的;

(三)無正當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內發放居民身份證的;

(四)違反規定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五)泄露因制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繳納證件工本費。居民身份證工本費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

對城市中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農村中有特殊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免收工本費。對其他生活確有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可以減收工本費。免收和減收工本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公安機關收取的居民身份證工本費,全部上繳國庫。

第二十一條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申請領取和發放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二條本法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同時廢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在依照本法換領居民身份證前,在其有效期內,繼續有效。換領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篇2: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三條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編制。

第四條居民身份證使用規范漢字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符號填寫。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居民身份證用漢字登記的內容,可以決定同時使用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選用一種當地通用的文字。

第五條十六周歲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為十年、二十年、長期。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證;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證;四十六周歲以上的,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

第六條居民身份證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統一制作、發放。

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視讀、機讀的內容限于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項目。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因制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的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二章申領和發放

第七條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八條居民身份證由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

第九條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并被批準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十條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應當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驗居民戶口簿。

第十一條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應當申請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請換領、換發或者補領新證。

公民辦理常住戶口遷移手續時,公安機關應當在居民身份證的機讀項目中記載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變動的情況,并告知本人。

第十二條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章使用和查驗

第十三條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

(二)兵役登記;

(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

(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規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證的公民,從事前款規定的有關活動,可以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證明方式證明身份。

第十五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出示執法證件,可以查驗居民身份證:

(一)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四)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絕人民警察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分別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證。但是,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人民警察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制作、發放、查驗居民身份證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二)非法變更公民身份號碼,或者在居民身份證上登載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項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載虛假信息的;

(三)無正當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內發放居民身份證的;

(四)違反規定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五)泄露因制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繳納證件工本費。居民身份證工本費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

對城市中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農村中有特殊生活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免收工本費。對其他生活確有困難的居民,在其初次申請領取和換領居民身份證時,可以減收工本費。免收和減收工本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公安機關收取的居民身份證工本費,全部上繳國庫。

第二十一條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申請領取和發放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二條本法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同時廢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在依照本法換領居民身份證前,在其有效期內,繼續有效。換領居民身份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篇3:小區居民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策劃書

小區居民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英文名稱是worldnotobaccodays。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的成年人群中約有三分之一(即11億人)的人吸煙,其中有2億為女性。資料表明,全球有近47%的男性、12%的女性在吸煙。在發展中國家,有48%的男性和7%的女性吸煙,而發達國家則分別為42%和24%。

  煙草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很大。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和被動吸煙是導致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目前已成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瀉、結核、氣管/支氣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瀉外,其它六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煙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

  而在我國,煙草生產、煙草消費、吸煙人數均為全球首位,吸煙人數達到了3。5億!中國面臨日益嚴重的煙草危害:目前由吸煙引起死亡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風、冠心病、肺結核等各占5—8%;中國成人男性總死亡中,12%歸因于吸煙,最終可能增至33%;目前2/3的男性在25歲前成為吸煙者,幾乎無人戒煙,大約50%長期吸煙者在中年或老年時將因吸煙而致死。

  根據目前吸煙模式分析,中國現今在0—29歲的3億多男性中至少有1億人最終將因吸煙而死亡;1990年中國吸煙致死亡人數為60萬,21世紀,每年接近100萬,至2025年將達到200萬,至21世紀中葉,當現在的年輕人步入老年時,每年將有300萬人,而且幾乎全部為男性,死于吸煙相關疾病。

  我國至少有5億人遭受被動吸煙的危害: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場所受二手煙危害的比例分別為44%和56%。被動吸煙對人群健康(尤其對兒童和婦女)危害嚴重,成人接觸二手煙霧會對心血管系統立即產生不良影響,引起冠狀動脈缺血性心臟病和肺癌。

二、活動目的:

  宣傳煙草的危害,介紹吸煙將會引發的疾病,告訴人們如何減輕吸煙的危害,如何戒煙,減少本地區吸煙的人數,為打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潔凈的社區而努力!

  活動參與對象:

  所有小區居民。

  活動地點:

  小區所轄范圍。

  活動時間:

  5月xx日xx日。

  活動要求:

  小區工作者和志愿者都要佩戴相應的工作牌、帽子。

  活動所需物品:

  1、世界無煙日宣傳倡議書xx份

  2、調查問卷xx份

  3、彩噴宣傳板x板

  4、紅底白字橫幅x條,簽字橫幅一條

  5、音響設備一套

  6、工作臺所需桌椅x張,展棚x頂

  7、氣球xx個

  8、世界無煙日戒煙手冊xx份

  9、圖片xx張

  10、禮品。

三、活動流程安排:

  1、5月xx日走家串戶發放倡議書、戒煙手冊、問卷調查,同時將工作臺搭建好,將橫幅拉好,簽字橫幅擺放好;

  2、5月xx日在工作臺進行廣播宣傳,介紹香煙危害,展示煙草危害的圖片,呼吁人們在戒煙簽字橫幅上簽名,提倡戒煙活動;

  3、5月xx日舉行“戒煙知識有獎競答”活動,主持人提問,下面觀眾參與,答對的有小禮品發放;

  4、5月xx日舉辦“親子活動”,開展一些有關于“戒煙”的小游戲,讓小孩子從小養成“吸煙有害健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