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貴州省老年人高齡補貼政策

貴州省老年人高齡補貼政策

2024-08-01 閱讀 8930

第一條為進一步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全國老齡辦等24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全國老齡辦發[20**]97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老年人為60周歲及以上的公民。

第三條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具有我省戶籍的老年人享受本辦法規定的有關優待服務。

第四條老年人優待工作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方針。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確保老年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水平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要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

第五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在老年節、春節期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人慰問活動。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所屬的服務窗口、社區事務受理服務機構應當為老年人辦理相關事項提供咨詢引導、操作指導、優先辦理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司法、公證等部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要逐步建立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對100周歲以上老年人,省級財政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標準發放長壽保健補貼,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提高補貼標準。

第八條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特困人員供養。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老年人,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礎上,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一定比例增發補助金。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落的老年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建立健全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和護理補貼制度。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補貼。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建立健全分散供養的特困供養人員、高齡獨居老年人聯系人制度,公示聯系人姓名及聯系方式,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及時提供幫助和救助。

第十條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低收入老年人家庭,應當從公共租賃房中優先解決,并在地段、樓層等方面給予照顧。對符合住房救助條件的老年人家庭,應當通過配租公共租賃住房,或發放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租賃補貼、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實施救助。

第十一條對享受特困供養、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和重點優撫對象老年人死亡的,當地政府免除其基本喪葬費用或給予基本殯葬服務補貼。

第十二條對享受特困人員供養、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參加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由當地政府給予資助;住院治療的,經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各種醫療保險報銷和計生醫療扶助后,個人合規自付費用部分由當地政府給予醫療救助。

第十三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為轄區內65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免費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對轄區內100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半年開展1次上門健康巡診。鼓勵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第十四條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所在地應當至少設立1所老年病醫院。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應當設立老年病專科、老年人病床,并配置相關醫療設備和器具。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通過完善掛號、診療系統管理等,開設專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導醫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和優先服務。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對老年人就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減免貧困老年人診療費。提倡為老年人義診。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建立醫養結合的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開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醫院和臨終關懷機構等。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納入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定點范圍。

第十六條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納入城鄉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范圍,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養老保障、醫療服務以及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導服務。

第十七條公共交通運營單位應當為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利服務,在公共交通場所和站點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老年人等候專區,對無人陪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給予照顧。公共交通工具應當設立不低于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城市公共交通對本省戶籍70周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鼓勵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實行減免費,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覆蓋全體老年人。在黔居住并取得居住證的外省籍老年人,同等享受本條優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對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的公交企業給予營運補貼。鼓勵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應給予保險費、保險金額等方面的優惠。

第十八條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重點做好居住區、城市道路、商業網點、文化體育場館、旅游景區、公廁等場所無障礙設施建設,優先推進坡道、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適當配備老年人出行輔助器具,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和出行環境。

第十九條供水、供電、供暖、燃氣、通信、郵政和廣電網絡等服務行業和網點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和便利服務,并在服務場所設置明顯的優待標志、標識。

金融機構應當為老年人辦理業務提供便利,設置老年人優先窗口,并提供引導服務;對辦理轉賬、匯款等業務或者購買金融產品的老年人,應當提示相應風險;對異地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減免手續費。

第二十條本省戶籍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費進入政府投資主辦的旅游景區、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體育場館等場所。80周歲以上老年人需要陪護的,可以有1名陪護人員免費進入。鼓勵旅游景區內實行收費的游覽觀光交通工具、體育健身項目對老年人給予優惠。外省來黔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同等享受本條優待。

第二十一條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應設置適合老年人學習的課程,對進入老年大學(學校)學習的經濟困難老年人減免學費,為老年人接受終身教育創造條件。

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應建立老年人立案快速通道,提供優先接待、優先受理等服務,方便老年人立案。對高齡、失能等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預約上門立案。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服務網絡,簡化申請程序,為老年人就近申請和獲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對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符合條件的應依法給予援助。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所稱有效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老年人優待證、離休證、退休證、戶籍證明和護照等。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不履行為老年人提供優待義務的部門和單位,由其主管部門責令整改。有關部門和單位工作人員不按規定落實優待政策的,由其所在部門和單位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未作規定,但《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全國老齡辦[20**]97號)已作規定的,按照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20**年1月1日起實施。《貴州省優待老年人試行辦法》(黔委廳字[20**]23號)同時廢止。

篇2:浙江省高齡老人補貼政策解讀

浙江省建立高齡老人補貼制度。從20**年4月1日起,對年滿80周歲的高齡老人,在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的同時,每月給予不低于30元的高齡補貼。具體規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為指導,以實現“老有所養”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我區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實現老年人社會福利制度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發展。

二、實施要求

(一)發放對象。

凡望城區戶籍、年齡在80-89周歲的低保老人、年滿90周歲和100周歲的所有老人,均可申請享受高齡津貼。

(二)發放標準

1、百歲老人高齡津貼標準:從200元/月提高到300元/月;

2、90周歲-99周歲老人的津貼標準為每月100元;

3、80周歲-89周歲低保老人的津貼標準為每月50元。

(三)審批程序

1、高齡津貼發放實行屬地管理,嚴格執行個人申請、三級審批和公示制度。符合高齡津貼的對象持身份證、戶口薄到戶籍所在社區、村提出申請,并填寫《望城區高齡老人生活津貼申報表》,村(社區)初審,鄉鎮(街道)審核,區民政局審批。

2、高齡津貼實施動態管理,申請實行隨時申報,按季審批,津貼從審批當月起開始發放,每季首月初發放上季度津貼,未及時申報的不予補發。老人戶口遷出、去世后第二個月停止發放。各村、社區應及時掌握老年人口信息和變動情況,按照程序及時辦理審批、增發、停發手續,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三、資金管理

高齡津貼所需資金由區財政列入年度預算,專帳管理,專款專用。每季一個月初由區民政局將所需資金及發放名冊報區財政局審批,再通過農村合作銀行撥付到個人賬戶。

四、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各鄉鎮、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制定高齡津貼發放的具體工作方案,精心謀劃,周密部署,認真抓好落實,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實施。

2、規范管理。各鄉鎮、街道要對高齡的老年人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健全檔案。要堅持動態管理、定期核查,切實做到有進有出、分類發放。要建立張榜公示、統計報告制度,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和有關部門的檢查。

3、發放單位對于享受高齡津貼的人員,要用上門入戶、信函調查、電話聯絡等方式進行不定期抽查,經查有虛報、冒領現象,立即停止發放高齡津貼,并要求退回已領取的高齡津貼。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定期檢查、審計,確保資金發放安全到位。

篇3:海南省高齡老人補貼政策解讀

海南省的高齡老人可以補貼多少錢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20**海南省高齡老人補貼政策”,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從海南省發改委了解到,20**年海南全省普遍建立高齡老年人生活津貼制度,在20**年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覆蓋面,以保障高齡老年人生活水平。

據悉,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海南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框架,全省已有海口、三亞、定安等16個市縣建立了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生活津貼制度,而20**年已經普遍建立高齡老年人生活津貼制度,進一步提高覆蓋面,保障高齡老年人生活水平。根據《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若干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若干規定》、《萬寧市關于貫徹落實海南省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意見》,弘揚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通過推進高齡補貼制度,擴大發放年齡范圍,提高發放標準,促進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構建和諧萬寧。

二、申請條件和補貼標準

具有本省常住戶口、年滿90周歲以上(含90周歲)老年人均可申請高齡補貼,其中年齡在100周歲以上(含100周歲)的老年人,可另外申請享受省級百歲老人長壽補助金。

年滿9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高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00元。

三、補貼申請、審批和發放

由老年人本人或其代理人向戶口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農場作業區提出申請,并如實提供能夠證明申請人戶籍、年齡的有效證件和健在證明材料。

村(居)民委員會或農場作業區接到申請后,經調查核實,并將申請人名單張榜公示7天后,報所在鎮政府、農場審核;鎮、農場審核后,報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審批。

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將審批通過的老年人名單報市財政局,由市財政局按標準核撥補貼資金。老年人高齡補貼資金實行一卡通按月發放。

四、補貼發放執行時間

老年人高齡補貼發放從20**年7月執行。其中在20**年7-12月滿90周歲的,從審批后滿90周歲的當月起發放;在20**年7月前已滿90周歲的,從審批當月起發放。

五、有關要求

(一)、要做好老年人高齡補貼申請、審批工作。各鎮政府、村(居)民委員會,各農場及其作業區應嚴格履行申請、審批程序,抓好申請人員證明材料收集、名單公示、審核、申報等環節工作;市公安局各基層派出所應具實出具申請人員戶籍信息和健在證明。市民政局(市老齡辦)應依照申請條件及時對各鎮、各農場申報人員進行復核審批。

(二)、要做好老年人高齡補貼發放的動態管理工作。各鎮、各農場每月應向市民政局(市老齡辦)提供減員情況和申報新增人員情況,由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復核、審批、辦理補貼停發或增發手續。并每季度牽頭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監察局等部門人員對領取補貼人員健在情況進行一次入戶復查。市財政局、市信用聯社應按市民政局(市老齡辦)每月提供的名冊核發和分解補貼資金,做好補貼資金總現發放工作。

(三)要做好補貼資金年度預算。每年8月前,市公安局向市民政局(市老齡辦)提供老年人口數據,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對數據核準后,確定下年度老年人高齡補貼資金預算的基準數據送市財政局。由市財政局將補貼資金和工作經費列入預算安排。

(四)、老年人高齡補貼資金要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監察局等部門對發放使用情況依法進行審計和監督。對采取虛報、偽造等手段騙取老年人高齡補貼的,除全額追回所發補貼外,將視情節輕重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或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五)、要加強老年人高齡補貼檔案管理,做好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工作,建立市、鎮、村高齡補貼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