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工作方案
為確保20**年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工作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推進交通行業依法行政,根據《20**年全國交通法制工作要點》的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檢查目的
通過開展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推動交通法律、法規、規章的正確實施,深入推行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推出一批“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示范單位”和“交通文明執法標兵”、“交通法制先進工作者”,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建設,提高交通行政執法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交,為提高“三個服務”的能力與水平、推進現代交通業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檢查內容
(一)依法行政工作的組織領導情況
1.建立主要領導負責依法行政工作機制的情況;
2.法制機構建設和法制機構的工作條件;
3.制定年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方案,并對方案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情況;
4.開展依法行政知識教育培訓工作情況;
5.把依法行政工作納入單位工作人員年度獎懲考核內容的情況。
(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情況
1.行政執法人員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和行政執法證件;
2.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規范、文明;
3.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為符合有關規定,依法履行職責;
4.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履行行政執法職責,行政執法行為合法、適當;
5.執行收繳分離、罰繳分離制度情況;
6.建立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執法案卷情況。
(三)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建設情況
是否建立健全了以下制度:
1.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
2.交通行政執法公示制;
3.交通行政執法監督制;
4.交通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
(四)預防和化解交通行政爭議,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情況
1.行政復議機構設置和行政復議人員配備、行政執法隊伍建設;
2.行政復議工作機制建設情況;
3.積極受理、公正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提高行政復議案件辦理質量;
4.辦理本單位作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情況;
5.行政訴訟案件辦理情況;
6.履行國家賠償和行政補償職責情況。
(五)法制宣傳教育的情況
1.制定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或工作方案情況;
2.組織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情況;
3.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培訓情況;
4.組織開展交通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情況。
三、檢查步驟和方法
本次監督檢查采取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自查與互查、抽查相結合的方法,統一組織,上下聯動,檢查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組織動員階段(3月份)
具體安排部署行政執法監督檢查事宜,確定檢查內容、檢查程序和檢查方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根據部的統一部署,制定本地區、本系統的具體檢查工作方案,并組織動員部署。
(二)自查階段(4―5月)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根據《20**年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內容和標準》(見附件1),組織對本地區、本系統的交通行政執法工作情況進行自查。
2.各地區、各系統的地市級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和交通行政執法機構要將自查情況形成自查報告,上報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要總結本地區、本系統的自查情況,并形成專題自查報告,連同本地區、本系統的地、市級以上(海事、長航為其一級直屬機構)交通主管部門、交通行政執法機構的自查報告、自查評估得分表一起于20**年5月31日前報部。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要對照《20**年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內容和標準》,認真對本地區、本系統的各單位依法行政工作進行檢查評估,并根據檢查評估情況向部分別推薦1-2個“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1-2個“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示范單位”、2-3名“交通文明執法標兵”和1名“交通法制先進工作者”。“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應當是自查評估得分在90分以上,并且在交通系統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中起到模范示范作用的省級以下交通主管部門和交通行政執法機構。“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示范單位”應當是自查評估得分在85分以上,且“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這項檢查內容得分在7分以上的交通行政執法機構。“交通文明執法標兵”應當是其所在單位自查評估得分在85分以上,在交通行政執法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具體評選條件見附件2)。“交通法制先進工作者”應當是其所在單位自查評估得分在85分以上,從事交通法制工作(包括行政復議、執法監督、普法等工作),在推進交通行業依法行政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包括法制工作的主管領導、法制工作機構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具體評選條件附件3)。各推薦單位要認真填寫《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推薦表》、《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示范單位推薦表》、《交通文明執法標兵推薦表》和《交通法制先進工作者推薦表》(分別見附件4、附件5、附件6、附件7),提交自查報告、自查評估得分表、先進事跡材料以及推行依法行政工作的相關材料,于20**年5月31日前報部。
4.自查評估得分在70分以下的單位為不合格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部海事局、長江航務管理局要對所屬不合格單位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形成專門報告于20**年5月31日前報部,部將視情進行抽查。
(三)互查階段(6―7月)
6-7月份,部將在各單位自查的基礎上,組織對各地區、各系統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工作進行互查。
1.互查組織
擬組織16個互查組,每組約3人,其中組長1人、組員約2人。(具體分組情況見附件8)
海事系統的互查工作由部海事局參照本方案,自行組織若干自查組在系統內進行互查。
部體改法規司司領導、法制與文明建設處的相關同志將視情參與到各組的互查工作中去。
篇2:質監局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
制度是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的講,它們是為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為此,我們一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來提高辦事效率,才設定一些制度。下面是我們應屆畢業生制度職責大全提供的制度文章供您參考:
為了加強對本單位行政執法的監督檢查,保證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貫徹實施,特制定本辦法。
一、局執法領導小組有權對本部門執法單位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監督檢查。
二、對社會上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執法人的投訴,舉報屬實的,應及時予以查處糾正。
二、局執法領導小組有權就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進行查詢,有權調閱行政執法案卷和其他相關材料。
四、執法領導小組成員如發現執法人員在執法中存在違法或者執法不當的行政行為,應當及時將有關違法或執法不當的材料,報本局行政負責人進行審查,然后交執法領導小組進行集體審議,對執法違紀責任人的處理,按照局制定的《錯案追究制度》和有關制度進行處理。對錯案責任人和有下列執法違法、違紀現象的責任人進行處理:
1、截留、私分、使用、損毀罰沒物品的;
2、對不使用省統一制定的罰沒款發票和沒收財物單據的:
3、在執法中為牟取私利,應當立案查處而不立案查處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而不移送的;
4、執法人員利用職務上便利,收受他人賄賂,截取私分罰沒款的。
五、行政執法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局制定的其他各項規章制度。
篇3:某運輸管理所交通行政執法檢查行為規范
運輸管理所交通行政執法檢查行為規范
第一條為規范交通行政執法檢查行為,提高交通行政執法檢查水平,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實施交通行政執法檢查,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持有交通行政執法證。
第三條交通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檢查時應當嚴格執行安全防護規定,采取有效防護措施,注意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第四條交通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時,不得檢查與執法活動無關的物品。檢查完成后,對檢查所涉及的物品要盡可能復位。
第五條交通行政執法機關應當編制行政執法應急預案。
第六條交通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時可以根據執法檢查的需要,穿著多功能反光腰帶、反光背心;配備發光指揮棒、反光錐筒、停車示意牌、警戒帶、對講機、攝像機等必備的執法裝備,以及交通行政執法的有關文書、資料。
第七條實施交通行政執法檢查時,應當保持執法車輛(船舶)清潔完好、標志清晰醒目,確保執法車輛(船舶)安全性能完好。
第八條實施交通行政執法檢查時,應當選擇安全和不妨礙通行的地點進行,并設立警示牌或以醒目、明顯標志物體示意,避免引發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
第九條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應當面向來車(船),在適當的位置指揮車輛(船舶)到達指定的安全停靠位置。
第十條如果出現行政相對人態度蠻橫、暴力抗法或煽動圍觀群眾圍攻執法人員的情況,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應當立即向單位領導報告,并及時通知公安機關協助處理。
第十一條經檢查,行政相對人不存在違法行為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應當交還有關證件,對行政相對人和其他人員表示感謝并立即放行。
如發現行政相對人存在違法行為,但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制作《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告知行政相對人違法行為的基本事實、依據,向行政相對人進行批評教育,糾正違法行為后放行。
如發現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應受行政處罰的,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進行調查取證,并根據有關規定作出相應的處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