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公司建立和完善商業秘密保護體系工作方案

公司建立和完善商業秘密保護體系工作方案

2024-08-01 閱讀 2123

隨著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作為競爭手段之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在加強,國家更是提出了要加快建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在人們的觀念中,一提到知識產權就僅將眼光局限于專利、商標、版權等這些傳統的法律概念上,往往忽視了商業秘密也是在知識產權范疇之內的、它也可以得到知識產權法的保護。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做好商業秘密保護的潛在價值可能會遠勝過專利商標保護的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商業秘密常常成為不法之人獵取的目標,成為被侵害的對象。而有的企業因在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方面無所作為或保護不當,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因此,如何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就成為企業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

現就以本人所供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現狀及相關工作的開展談一談該如何構建企業的商業秘密保護體系。

一、本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隨著科研技改的穩步推進、科研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和產品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強,企業的保密管理工作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1、建立健全了保密管理機構,員工的保密意識整體加強

(1)完善了保密工作組織領導機構。根據企業領導班子的調整情況及時對保密委員會進行調整,確保了工作的延續性。各生產和管理單位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管理機構,確定了主要負責人,落實了各項保密責任。各單位均指定了兼職保密工作聯絡員,確保了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和保密開展工作情況的及時反饋,形成了保密管理的工作網絡。

(2)加強了對具體工作的督察和指導。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層經常過問、檢查、督促保密工作開展情況,經常到保密辦公室和各基層單位指導工作,認真聽取保密工作匯報,切實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基礎設施配置、組織機構設置和保密工作管理經費等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領導層的高度重視,有力領導,保密工作較好地做到了組織落實、人員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全體員工的保密意識不斷加強。早在五十年代,企業就開始生產軍工產品,保密管理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年以來,企業深入開展了保密教育培訓和宣傳工作,員工的保密意識得到了增強,對保密工作起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2、技術秘密管理得到改進和加強。對技術秘密根據分級管理原則實施管理。針對調離、離職、退職技術人員制定了《技術保密協議》、《技術資料交接證明》,并嚴格執行。在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指導思想下,針對技術秘密的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頒布實施了《技術秘密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了技術秘密保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商業秘密保護范圍沒有明確的認識。

企業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局限于技術信息類的商業秘密,忽視了對經營信息類的商業秘密的保護。對于經營信息類的商業秘密,由于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和認識的不足,導致對此類秘密疏于管理。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人員上對技術開發人員有保密要求,對非技術開發人員卻放任自流。

2、對商業秘密載體和區域缺乏系統有效的保護。

具體表現在:

(1)除技術秘密外,所有可列為商業秘密的經營類信息和相關載體均沒有采取保密措施;

(2)對接觸重要商業信息的人員沒有進行界定,沒有有效的約束和行為規范措施;

(3)涉及企業重要商業秘密的區域沒有有效的保護措施。

3、保密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

目前,企業保密培訓和教育的重心偏重于對國家秘密的保護,對商業秘密相關知識的培訓缺失,故而許多員工對什么是商業秘密并不了解,以至對泄露商業秘密的行為沒有正確的認識,也沒有自覺保護的意識。

4、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管理仍需加強。

5、有員工認為企業明知有泄露商業秘密的行為而沒有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或措施不力。

三、由于以上問題帶來的后果

1、企業到處是秘密,最終卻是什么都成不了商業秘密;

2、由于秘密區域不明,使得保護措施不得力,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3、侵權糾紛發生后,在訴訟階段導致舉證不能;

4、由于舉證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導致侵權人逃脫權利人的指控;

5、由于對商業秘密沒有給予明確的保護,處于不利的地位,難于獲得法律上的明確支持。

四、公司商業秘密泄露的途徑

1、接受外來人員采訪、參觀、考察、實習中疏忽大意;

2、涉密資料保管不善,不注重廢舊秘密載體的管理;

3、內部人員受利益驅使出賣情報或“跳槽”、下海帶走商業秘密;

4、對業務交往或經濟合作對象缺乏防范;

5、公關宣傳、學習交流或所屬知密人員向大眾媒體投稿把關不嚴;

6、個別工作人員,違背企業意愿,擅自將自己在業務工作中了解到的商業秘密泄露給外界。

五、建議列入商業秘密范疇的管理內容

1、技術類信息,是指符合商業秘密定義的非專利技術信息。其范圍主要包括:技術設計、技術樣品、技術發明、新工藝、技術訣竅、新技術前景預測、替代技術的預測、質量控制、應用試驗、工藝流程、工業配方、化學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計算機程序等。

2、經營類信息,是指符合商業秘密定義的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方法、經驗和策略信息。主要包括:發展規劃、競新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開拓新市場的計劃措施,營銷策略、渠道,客戶關系及生產成本、利潤、調價方案、對外談判意圖及標底、財務狀況、投融資計劃、標書標底、談判方案、財產擔保及涉訟糾紛等。

六、建議采取的措施

1、進一步明確保密委員會的職責分工,按業務歸口實行“條塊”管理,使有關部門負責人不僅管理好業務工作,還要管好相關的保密工作,克服業務工作和保密工作“兩張皮”的脫節現象??梢悦鞔_提出把規劃、財務、營銷、科技、涉外、宣傳報道、計算機信息系統等各方面的保密任務劃歸到相關部門歸口管理,由保密辦公室統籌安排。

2、及時明確商業秘密的范圍,并劃分等級。具體包括四個環節:

(1)確定商業秘密的具體范圍。根據實際情況,準確地、具體地把本企業的商業秘密劃定。

(2)對各項商業秘密劃分等級,使商業秘密能夠有重點地加以保護,確保安全。

(3)明確各項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

(4)對商業秘密事項做好標志工作,以便一目了然知道是哪一級秘密、保密期限多長,有利于管理和使用。非書面形式的密件,應在密件包裝上進行標志。

3、嚴格控制接觸范圍

企業保密的的基本原則,就是把商業秘密知悉范圍控制在不影響科研、生產和經營正常運行的最低限度。要把目標放在有效控制商業秘密的接觸范圍上,把重點放在知悉范圍內人員的管理上。可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分區域,就是在明確商業秘密的秘密區域后,有意識地將秘密區域細化,安排不同的人員開發、操作、管理該商業秘密的不同部分,使得企業中盡可能少的員工掌握該商業秘密的整體部分。

(2)分層次,就是對于不同級別的員工,他能掌握的商業秘密等級應該有所不同,附加在其身上的保密義務也應有所區別,這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需要。

(3)分范圍、分部門,是指依據商業秘密的分類,對于涉及技術信息類秘密的人員,由于技術類信息的價值性在一般情況下時效都比較長,應有相應的較長時期的保密義務、甚至應該在該技術人員離開單位后的一段長時間內禁止其從事相競爭的工作(競業禁止);而經營類商業秘密通常情況下短時間內是穩定的,長期來看卻常常處于變動之中,那么對于接觸此類秘密的人員,其保密義務與技術人員又有不同。

4、加強重點部位的監控與管理。

(1)重點部門或部位的明確確定是保密監控和管理的前提??筛鶕虡I秘密信息產生、使用和保管的實際,把最集中、最核心的部門或者部位確定下來,在企業內部通報,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數。這些部門和部位大致可為產品技術開發研究部門;商業秘密信息集中處理部位,如計算機中心和數據庫等;商業秘密集中存放部位,如企業策劃部門、財務部門等;商業秘密信息顯現的生產部位等。

(2)商業秘密的重點部位也應有必要的監控措施。如:重點部位“紅線區”管制,電子監控報警,人員身份識別系統,人員進出特別許可證批準制度,進出特許身份牌標識,對外接待禁止參觀區域和禁止行為標識明示,進出攜帶物品的禁止目錄或檢查措施,涉密人員離開工作地點前清理工作臺和計算機桌面的清桌制度等。

5、健全保守商業秘密的制度。

可參照國家保密部門已經頒布的一系列保守國家秘密的制度,結合商業秘密的不同特點,針對各種可能的泄密途徑,制訂出包括公文管理、接待聯絡、宣傳報道、廢舊載體管理、人才流動、技術交流、論文發表、申請專利、通信、辦公自動化等在內的一整套有關商業秘密保護的制度。與此同時,要將商業秘密的管理納入企業內部的考核體系,保證各項保密制度在全體員工中得到認真的執行。

6、積極推行合同制度保護方法。

(1)合作開發合同,是指當事人各方就技術秘密共同開發所訂立的合同。合同開發完成的技術秘密,除合同另有約定的以外,應歸合作開發各方共有,因此,共有各方均有保守技術秘密的義務。

(2)委托開發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進行技術秘密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委托開發所完成的技術秘密,除合同另有約定的以外,技術秘密歸研究開發人,即受托人所有。因此,建議在合同中約定開發完成的技術秘密歸歸托方所有,受托人負保密義務。

(3)技術秘密轉讓合同,是指技術秘密成果的權利人或者其授權的人作為讓與人將技術秘密提供給受讓人,明確相互之間技術秘密成果使用權、轉讓權,受讓人支付價款或者使用費所訂立的合同。不論簽訂何種方式的許可方式,許可方與被許可方均要簽訂保密合同,或者是在許可合同中明確約定保密條款。

(4)商務咨詢及服務合同,企業在經營中遇到專門問題,可能求助于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如產品設計、生產、經營策略、企業形象設計、財務制度的建立及法律事務、資產評估等。上述機構在從事咨詢及服務的過程中可能知悉企業的商業秘密,也有可能同時為競爭企業提供咨詢和服務,所以非常有必要簽訂保密合同,或者在咨詢合同或者服務合同中約定明確的保密條款。

(5)涉及商業秘密的委托加工合同,涉及商業秘密的營銷合作合同,涉及商業秘密設備的使用合同等;

(6)員工保密協議與競業禁止協議。

簽訂保密協議是保護商業秘密的一個重要方法。對此法律有明確規定,《勞動法》第22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在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見》第6條還明文規定:“拒不簽訂保密協議的,單位有權不調入,或者不予聘用?!边@些為單位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提供了依據。

7、開展全員培訓,提高廣大員工保密意識和保守商業秘密的能力。

要編寫出系統的教材,開展全員培訓。通過培訓,讓員工明白,商業秘密的保護工作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存亡,與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使他們了解國內外經濟科技領域保密與竊密斗爭的嚴峻形勢,知曉本企業商業秘密的具體范圍以及相關的制度,了解商業秘密的泄露途徑和常用的竊密手段,從而增強做好保密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統一廣大員工的思想認識,取得他們的積極配合和支持,真正使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全員的自覺行動上。

8、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

(1)要嚴格按照相關制度的規定,對涉及商業秘密的各項活動進行審查把關,保證每一項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2)保密管理部門應與法律、信息、技術、財務、人事和市場等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經常就商業秘密保護問題進行交流、磋商,發現新的情況要認真加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定期不定期地研究、及時解決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的重大問題。

(3)經常組織保密檢查,消除泄密隱患,堵塞泄密漏洞。

(4)建立泄密事件反饋信息通道,獎勵提供有價值信息的人員。

篇2:某物業公司商業秘密保護制度

物業公司商業秘密保護制度

(一)目的

保護公司與客戶的商業秘密,維護公司的安全與利益。

(二)使用范圍

本規則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三)定義

1、公司的商業秘密系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公

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其中:

"不為公眾所知悉,系指該信息不能通過公開渠道(如:報紙、新聞、出版物等)由外界直接獲取;

"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系指該信息具有確定的可應用性,能為公司帶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

"經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系指包括設置保密警示標識、制訂保密條款、簽訂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的實施。

2、前款所述之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

(1)公司管理、財務、人事等方面的系統設計、制度文本內容及方法;

(2)公司顧問服務的內容與方法。

(3)公司公共關系的內容與方法;

(4)公司客戶名冊;

(5)公司經營計劃與營銷策略;

(6)招投標的規劃與標底;

(7)客戶資料;

(8)上述列舉以外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符合本條第一款所述之定義的,認定為公司商業秘密。

3、公司商業秘密的來源:

(1)公司自行制作并符合所述定義者;

(2)公司以外第三方制作并符合所述定義者;

(3)公司與第三方合作制作并符合所述定義者。

4、本制度所稱之載體系指載有公司商業秘密內容的:

(1)工作底稿、文本、電子磁盤及其他載體(含正本、副本、影印件、傳真件、摘抄件);

(2)公司《文件檔案管理制度》規定的各類秘密文件、資料等。

(四)保護原則

保護商業秘密的工作,遵循積極防范、層級管理、既確保商業秘密之安全性又便利于各項工作的原則。

(五)責任部門與人員

1由行政管理部與法律顧問協同負責公司商業秘密監督、管理事宜。

2公司全體員工負有保護商業秘密的責任和義務。

(六)保護措施

1.在《****公司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商業秘密保護條款,員工在聘用期與解聘后規定期限內須承擔規定的義務。

2.公司根據需要,可要求專案和有關人員簽訂對特定事項的保密承諾書。

3.行政部對電腦設定完整的文件目錄和子目錄系統,并根據需要設定管理密碼,由專人控管;同時公司與密碼控管人簽定保密責任協議書。

4.行政部對傳真機、復印機統一管理,由專人使用,建立嚴格的使用登記管理流程。

5.行政部建立嚴格的管理流程對公司發文進行管理。

6.行政部負責根據《文件檔案管理制度》進行對各類載體設置警示標識的工作。警示標識包括:密級標識、字樣及"不得復印"、"不得攜出"等特定字樣。

(七)泄密應急

1.員工發現公司商業秘密有可能泄露時,均有義務報告主管部門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2.公司商業秘密已經泄露,發現人與當事人均有義務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即采取補救措施;

(八)泄密責任追究

1.當公司商業秘密已經泄露,公司有權追究當事人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2.根據情況,公司同時可追究主管部門和人員的連帶責任。

(九)培訓

行政管理部組織對公司全體員工進行相關培訓。

篇3:企業法律顧問企業管理輔導:企業如何構建商業秘密保護戰略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企業法律顧問企業管理輔導:企業如何構建商業秘

密保護戰略

現代企業競爭好比一場虛擬戰場的競爭力戰爭,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戰略便是這場戰爭的制勝因素之一。

雖然現代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對自有知識產權的保護,然而更多情況下,企業關注的只是已為大家所熟知的對專利、商標、著作權的保護,而忽略了對同屬知識產權范疇的,并且相對企業而言更為重要的企業商業秘密保護。

可以說,對身處知識經濟時代的現代企業而言,商業秘密是其企業財富和市場競爭力的核心體現,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商業秘密保護機制,更確切地說,企業應該將商業秘密保護提升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予以重視和把握,因為在經濟高度發展的競爭社會,喪失或泄露企業商業秘密意味著對企業的毀滅性顛覆。

企業保護商業秘密戰略設定應當依據商業秘密的特點進行,綜合運用管理、技術及法律的手段,構建全方位、多層面的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機制??偨Y起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戰略應當依照確定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