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第一學期小學三年級語文集體備課總結

第一學期小學三年級語文集體備課總結

2024-08-01 閱讀 8968

三年級語文備課組的工作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在本組全體語文教師密切配合下順利開展。沒有轟轟烈烈,只有踏踏實實。現將本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學習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觀念

本學期,備課組利用隔周的集體備課時間,結合業務學習,組織語文老師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及觀看最新教學碟片,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本組語文教學研究課。執教者認真備課、上課、說課。與會教師認真聽課、記錄、集體評議,通過這一系列的步驟,相互研討,共同促進,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本組語文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研究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了基礎性課程的研究,并能把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研和科研結合,提升了教研活動質量。在評議中,我們對教學進行探討式評課,反思。這種聽課、評課活動,對本組教師都有促進;這種學術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磋,對提高我組語文教師隊伍的水平和語文教學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

2、改革備課制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教案的改革也勢在必行。本學期,在語文教研組的領導下,我組教師積極學習教研組對備課制度進行改革的相關精神,認真備課,取得較好效果。

三、重視常規檢查,強化教學管理

在鼓勵本組語文教師們創造性工作的同時,不放松對其教學常規的指導和監督。本學期,本組積極配合語文和教導處進行了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內容包括是否寫教案,教案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寫教學反思和教后記,學生作業的設計是否有創新,批改是否及時、認真等方面。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全組教師備課都非常認真,教案完整,重點突出,有反思,作業設計科學合理,批改細致準確。檢查結果令人滿意。

四、認真學習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為提高全體教師的素質,有效地推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效率,我組教師認真學習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并加強理論認識,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尤其是學校開展的信息技術說課競賽,讓本組教師對于信息技術又有了新的體會與認識。

走過了一個充實而忙碌的學期?;赝Z文教研這塊綠地,閃爍著的是本組全體語文教師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體。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開拓進取,迎接更大的挑戰。在下學期的工作安排中,本語文備課組將繼續關注課改,聚焦課堂,同時積累課堂中的真實案例,關注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各年級語文教學的整體提升。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篇2: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第七單元集體備課發言稿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集體備課發言稿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高年段閱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是:"主題單元,放大空間,突出重點,關注銜接。"下面我介紹一下第七單元和習作的特點。

教材內容簡析

本單元是繼本冊教材“心中有祖國”、“人間真情”、“奮斗與生存”、“民俗民風”、“景物聚集”“名人風采”、之后的又一組很具感染力、可為學生楷模、回憶學習歷程來介紹“讀書有方”為主題的課文。

本單元共安排了《古詩兩首》、《學與問》、《大自然的文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四篇課文及一個寫讀后感藏在語文書里的故事,也可寫從讀課外書中得到的啟示習作(7)和一個練習(7)。

《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詩:陸游寫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在這首詩里,詩人一方面強調了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一事無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里”,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這符合唯物認識論的觀點。作者的這種見解,不僅在封建社會對人們做學問、求知識是很寶貴的經驗之談,就是對今天的人們也是很有啟迪作用的,是非常有價值的見解。

《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詩:朱熹寫的《觀書有感》,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云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贊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辯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興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篇介紹讀報常識的讀報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讀報,希望人們養成讀報的良好習慣。

以課文《學與問》為例,分析本單元課文和特點

所謂主題單元,就是圍繞某個主題組織3~4篇課文成為一個單元,本單元的"習作""練習"內容也盡量予以配合,凸顯這個主題。本單元《學與問》是一篇議論文。

我的設計意圖是:教好議論文,重點還應該落實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對學生的人文教育上去,依然得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具體的教學方法:1、在教學過程滲透了許多議論文的表達方法!從整體上把握議論文是如何一步一步深入闡述自己的觀點的,這樣對學生如何表達也是有幫助的。2、從文本的整體入手,探討作者是如何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的,這是很有必要的。3、雖然是一種新的文體,但文體結構方面的知識,還是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4、教給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教案設計片段:

一、導入新課,延伸有關知識

教學此課時,應該從談話導入。板書“學”、“問”,人們常把有知識的人說成“有學問”,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今天我們來學習《學與問》。告訴學生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也就是議論文。然后與學生一起回憶學過的議論文。(《說勤奮》《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總結出議論文的一般特點:提出觀點

篇3:《小鹿玫瑰花》一二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活動方案

《小鹿的玫瑰花》一、二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活動方案

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4月8日

活動地點:一、二年級語文組辦公室

集體備課內容及備課分工:

第五單元《小鹿的玫瑰花》共2課時。

第一課時《小鹿的玫瑰花》吳秋芳

集體備課流程安排:

1、個人初備

根據分工,執教教師在研討之前完成對所負責課時的初備,及時記錄在初備遇到的困難和疑惑,以備在集體備課時共同研討。

2、集合研討

集體研討個人備課時遇到的困惑,有教研組長記錄研討內容。

3、形成個案

請執教老師結合研討情況,再次備課,形成個人二次教案。

4、上課生成

一、二年級組語文教師參與聽課活動

5、交流反思

執教教師課后及時反思總結,聽課教師與執教教師座談評課,由組長整理組內教師的評課意見和建議。

的,教師,年級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