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學期小學三年級語文備課組總結
又到了盤點收獲的時候了。回顧一學期來我們三年級語文教研組的工作,沒有開展轟轟烈烈的活動,沒有取得特別突出的成績,我們只是按學校課程中心、質檢中心的要求,一項項認真落實,根據平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一個個認真解決。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得到更快的專業發展,為學生創造更適合他們成長的土壤。現將做的主要工作和成績匯報如下:
一、教研組活動課題化
開學初,我們就按課程中心的要求,三年級學生學習現狀,確立了一個主導教研組活動的小課題《如何讓學生較快適應三年級語文學習》,這一課題以往研究的人很少,但很有現實意義,對剛入三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很有幫助,更能讓老師們掌握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管理。這學期我們組的活動都是圍繞這個課題開展。我們首先對5、6、7班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分析學生學習心理,然后在以后的集體備課、小型研討活動、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各種語文競賽活動中,我們都圍繞這一主題進行,讓學生更快地適應了三年級轉折期的語文學習生活。
二、求真務實開展教研活動
1、以集體備課為契機。我們認真進行集體備課,每次都有主題討論,討論過的主題有:小作大作的指導與批改;三年級如何進行有效識字教學;三年級第一課時落實哪些目標,怎樣有效落實;課堂與練習的整合問題等等。主題討論有效解決了一些老師的困惑,特別是新教師,對本年段教學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和把握。除此,老師們還會把平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看起來平常,但卻實實在在存在,并有一定影響的問題提出來讓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比如,一些學困生的補差問題,批改作業的細節問題等,總之有問題就提,有疑惑就問,有了金點子就大家一起分享。三人行必有我師,集體的智慧總能讓大家提出的問題得到比較滿意的解決。集體備課,我們求真務實,切切實實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2、以小型研討會為抓手。三年級第一學期,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也是一個多事之秋,學生不適應,家長不適應,造成老師也難適應,我們三年級所有語文老師且又都是班主任,這學期就處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磨合期。這階段,學生學習任務比一、二年級明顯加重,語文方面,由于三年級識字量依然很大,再加上學習重點從字詞向段落過渡,而且開始學作文,很多同學都覺得很難,稍有不慎,家長也不免質疑老師的教學水平。因此這學期我們組老師壓力都很大,既要追求高質量又要讓學生低負擔,既要讓學生保持較高傾聽效率又要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不讓學生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正是存在這種客觀現狀,所以我們組確立的小課題研究主題就是《如何讓學生較快適應三年級語文學習》。我們解決問題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開展小型多樣的研討會。一學期來,我們多次集中心智吧探討研究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有時還邀請課程中心黃亞芬主任,質檢中心壯亞芬主任親自為我們指點迷津,為我們出謀劃策,提供寶貴意見。我們一起學習了黃亞芬主任在作業布置方面的妙招,在把握教學要點上的做法,感悟和學習了壯亞芬主任在片段教學上的金點子。吳校長還專門為我們作了作文教學指導。在領導的關心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年輕的三年級教研組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過了這不平凡的一學期。
3、認真上好常態課。每篇課文大家都精心準備,鉆研教材,查找資料,制作或下載課件。我們組每個成員的課堂都是開放的,我們互相聽課學習、取長補短。新教師沈晶幾乎每篇課文都要先聽過我的課后再自己上,同時她也經常主動邀請我和宋志英老師聽她的課。新教師金燾則常常會坐到壯凌云老師的班上聽課學習,宋志英老師的課堂總有精心準備的課件,常常吸引大家光臨學習,張艷娟老師雖然工作好幾年了,在教學上已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依然虛心好學,常常帶著問題請教大家,當然她也從來不忘深入新教師課堂,給予他們恰當有效的指點。我們互相聽課,學方法、找問題,求提高,因為有源頭活水,所以我們的研究在動態中不斷生成。
4、精心準備研討課。按學校要求,我們每人在開學初就確定了要上的研究課。對研究課,我們的目標是比昨天的自己進一大步。大家精心準備,反復試上,上課的老師不斷嘗試,聽課的老師不斷琢磨,一節研究課下來,大家都進了一大步。壯凌云老師的段落教學給了大家很多啟示,劉敏老師老練流暢的教學語言讓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佩服不已,宋志英老師頗俱老將風范,課堂扎實沉穩高效。11月份,我和張艷娟老師分別執教了區級“312”工程研討課《小露珠》,效果不錯,開學初我還上了集團公開課《做一片美的葉子》。一學期來,我要求我們組成員全程參加各類研討課的磨課過程,從校級課到區級課到新教師匯報課。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專業水平,發揮了教研組研究應有的作用,實現了我們組全體成員“共同提高”的目標。
5、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競賽活動。我們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小競賽活動,多方面為學生創造表現自己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活動有大型的,以年級為單位舉行,更多的是小型的,以部或班為單位舉行。大型的有鋼筆字書寫比賽,片段競賽、課外知識競賽,小型的有查字典比賽、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默寫比賽等,這些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又能讓老師們發現問題,發現差距,促進均衡發展。
6、其他方面。我們還經常開展互查作業活動,每班各抽取部分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先自查作業,然后交換查閱,每位老師通閱本組所有老師班級的作業。查閱后,反思交流,反思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本學期,我們還進行了資源的整合,我們分工合作,建立了配套的課件資源庫,與課文配套的補充資料集,配套的課外拓展集。
展示活動照片(教研活動圖片資料,學生活動圖片資料等)
三、我們的榮譽
老師校級以上論文獲獎或發表9篇,校級以上榮譽15次。學生因為本學期校級語文競賽活動搞過好幾次,所以校級及以上獲獎人數較多有300多人次。
我們組是一個年輕的教研組,新教師占大多數,我們沒有很多榮譽,但我們充滿活力與干勁,我們踏實勤奮,提升了自己,成就了學生。我們將繼續保持求真務實的做法,切切實實求發展。下學期,我們組初步擬定的小課題是《有效推進作文起步教學》。
篇2:《語文教學常規》六年級備課組學習體會
《語文教學常規》六年級備課組學習體會
本周我組老師都認真學習了《語文教學常規》,同時對照自己以往的教學工作加以反思,查找不足之處,每人都寫了簡單的體會。
綜合大家的體會,首先大家都覺得這項規則出臺地非常及時,對我們的工作能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其次,它對教學的各個環節明確了具體的要求,如備課制定目標明確要求體現三維整合,清晰具體、針對實際、便于檢測,大家認為今后要多開展集體備課,統一課程目標再根據本班學生情況加以調整,是目標的制定更合理,更科學。還要利用網絡優勢,了解他人對某一知識點的設計,從而博采眾長,更有利于教學。
俗話說無規則不成方圓。作為一名教師,當然也得有一定的規則進行約束,遵守教師的規則,教師才能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才能不辜負人們對教師的期盼。比如常規中規定了每節課的練習時間,朗讀時間,而目前的狀況時老師經常講滿四十分鐘,學生課堂練習時間嚴重不足,有的甚至到了下課才布置練習,導致練習不到位。因常規硬性規定練習[制度大全為您編輯]時間,這樣就會促使教師在備課時給練習留有余地。有了足夠的練習,學生的基本技能當然淡然能得到提高。又比如常規中談到對學困生的作業批改采用面批,因為學困生在課堂上不能很好的領悟知識,沒掌握的知識就會在作業中顯現出來,如果此時采取面批,對他對癥下藥式的輔導,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細細研讀每一條常規,感覺都是那么恰倒好處。
同時常規中也對教師的個人成長提出的要求,包括理論學習、及時反思、參加教研和撰寫論文、案例等。備課組的老師學習后普遍在體會中反思這是自己做的較為不足的方面,特別是撰寫論文和案例,因為本教研組以中老年教師為主,大家研究意識相對薄弱,這是今后需要加強學習的方面,大家也討論,在目前階段,大家靠個人的能力無法獨立完成課題研究,可以以備課組為單位來開展科研,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促進共同的提高。
大家表示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自覺用常規來約束自己,雖然有的于己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篇3:溪安八中高一語文備課組秋季教學總結及教學反思
溪安八中高一語文備課組秋季教學總結及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六位老師群策群力、扎扎實實、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現將我一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完成教學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必講的重要課文,認真完成。選讀課文主要采取學生自主學習、老師點撥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本學期完成了《必修一》《必修二》的教學任務,組織好月考考試,名著重點放在《紅樓夢》《家》,文化經典重點放在《論語》一至十章,六位老師輪流出統練卷,整理名著材料,古文還出測試卷,組長明川老師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可以說把功夫做到家,很多知識的歸納整理都出自他手。作文這一塊,除了平時的講讀課訓練外,分發了六份**年的高考作文題,引導學生審題、選材、立意。平時批改作文、周記、小測,校本作業并講評。分別于第七周、第十二周、第十七周帶學生到圖書館上閱讀課。
二、踐行新課程
教師平時如果不認真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此我學習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語文教學論》等教學理論,了解教研信息,豐富提高了理論水平。并撰寫博文和文學作品。由于三年后這屆學生可能考全國卷,所以有必要多方面學習高考改革方案和全國卷的特點,由此,我們組的老師都非常重視,互通消息,交流看法,研究試卷,汲取營養,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三、緊抓課堂教學
抓好常規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們特別注重抓好常規課教學。克服教學的盲目性、隨意性,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古文時,我都精心準備課件,隨文教學,聯系初中所學課文,盡量做到通俗易懂,讓學生積累掌握一些重點實詞虛詞句式的用法。還特地講了兩節課語法。教學現代文時,盡量做到圖文并茂,讓學生誦讀感悟。我還完成20節聽課,多學習同組老師的教學經驗。
本學期結束了,我覺得距離自身的奮斗目標還有較大差距,下一學期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揚“求真”的精神,乘風破浪、勇于開拓。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能夠贏得學生的愛戴,同行的認可,家長的信任,才是我最大的欣慰。
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仍有不足:
我任教的是高一(9)班,這班學生基礎太差,特別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會主動地去打基礎,甚至每次作業上交人數都沒有滿員。檢查了學生的背誦默寫,完成情況不是很好。有相當數量學生書寫潦草,卷面不夠整潔;錯別字、病句較多;常規答題步驟掌握不牢靠;表述語言口語化現象較嚴重。部分學生寫的記敘文內容層次較淺,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必要的細節描寫和環境烘托;議論文主要問題是論點提出太慢,缺乏論理的正確思維方式,論據太少或以論據代替議論。這些平時訓練中突出的問題需要我進一步去督促,去引導,去訓練。
經過反思,我覺得今后在教學中我需注意: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歐陽修講述作文之道時曾說:“無他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課文學完,應強調對精彩片斷的熟讀成誦,并及時寫作讀后感,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于此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還有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詞句處、理解的疑難處、內容的關鍵處、與實際生活的反常處提出問題。設計多種靈活生動、貼近學生實際的說話形式,把說的機會多讓給學生,讓學生樂說、會說。課堂要加強小測。課堂內的小型訓練要落到實處,引導學生說規范的話、寫規范的文字,把語文最本質的東西教給學生。
總之,收獲多多,言不能盡意,總結完畢,下學期再接再厲。